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_刘晓丹,刘崇文,谭盼,袁野,郑彦磊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_刘晓丹,刘崇文,谭盼,袁野,郑彦磊

刘晓丹 刘崇文 谭 盼 袁 野 郑彦磊

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超声科 158100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45例甲状腺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进行二维超声检查并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进行二次检查。结果:145例患者166个甲状腺结节,结节范围4mm~47mm。结论:常规二维超声结合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可以取得更好的诊断效果,可以弥补常规二维超声的不足,大大减少了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超声检查;弹性成像;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调节器官,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高分辨彩色超声可以检测2mm的囊性结节及3mm的实性结节,甲状腺疾病的检出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甲状腺结节以性质不同而临床治疗原则有所不同。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从而要求对甲状腺疾病的检测率及诊断率,及时正确评价从而正确的临床治疗有很大帮助。弹性成像目前作为一种新兴的超声诊断技术能够更全面的提供病灶的另外一种物理特性,其与传统的常规二维的完美结合,可以提供更全面的,更多的临床诊断佐证。

1.研究对象

2013年4月—2014年4月于我院接受甲状腺结节超声检查并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145例,年龄17—79岁,平均年龄52.1±13.2岁,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111例。

2.检测方法

采用SIEMENS公司ACUSON S2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型号为9L-4。预装有EI、VTI和VTQ软件系统。对100例前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检查,每名患者采集10张以上质量因子(Quality Factor,QF)值≥65(QF值为西门子S2000的针对EI图像的质量因子,用来形容图像稳定性及可信度的数值,国内基本采用QF值>60为可信图像)的EI图像,并且每名患者采集至少稳定2秒钟以上QF值≥65的动态EI图像。

3.检查方法

3.1常规超声检查方法:首先二维灰阶超声检查观察甲状腺组织内部回声,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缘、有无包膜、内部及后方回声、内部有无钙化和颈部淋巴结有无异常等指标。然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甲状腺结节内部及周边的血供情况。二维图像的评估:极低回声;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纵横比大于一;沙砾样钙化斑;CDFI:血流丰富。依据结节特点进行评分,评分标准:1分:占1条;2分:占2-3条;3分:占4条;4分:占5条;5分:占6条。

3.2弹性成像检查方法:将病灶置于屏幕中央,显示病灶最大纵切面,嘱患者缓慢匀称呼吸,屏幕显示左幅为普通超声图像.右幅为弹性图像。首先在图像质量因子QF≥65的条件下采集动态甲状腺结节EI图像,并确定EI评分;将病灶最大纵切面置于屏幕中央,之后启动声触诊组织成像系统,将病灶置于取样框内进行声触诊组织成像检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请患者减慢呼吸速度,保持呼吸频率,待图像稳定后,按“Update”键进行图像记录,屏幕左侧图像为二维超声影像,屏幕右侧图像为声触诊组织成像影像;最后启动软件,测量所有感兴趣结节的剪切波速度,每个结节内部选取3个部位,每个部位测量5次,所得结果取其平均值,当测值出现X.XX时按照9m/s计算,感兴趣区不包含大于2mm的钙化灶和液化区。

3.3 统计学处理:釆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表示为均数±标准差,应用t检验方式对两组参数进行统计学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绘制弹性模量值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根据约登指数(敏感性+特异性-1)最高临界点结合临床应用实际确定决策标准即诊断临界点。

4.结果

145例患者166个甲状腺结节,结节范围4mm—47mm。其中97个结节病理结果为良性,其中包括甲状腺腺瘤24个,结节样甲状腺肿62个,甲状腺炎性结节11个;69个结节病理结果为恶性,其中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48个,甲状腺滤泡癌8个,甲状腺髓样癌1个、微小癌12个。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以灵敏度为纵轴,以特异度为横轴,建立ROC曲线,见图1。以甲状腺结节的剪切波速度为指标的曲线下面积为0.920,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诊断临界点定为2.41m/s,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00%,89.23%,87.05%,69.56%和93.54%。

5.讨论

甲状腺恶性肿瘤近年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病率的飞速上升,使得甲状腺乳头状癌成为研究热点。二维超声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是不可替代的首选检查方法,能较为准确的为超声医师提供病灶的形态学状态和组织结构的细微变化,但对于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存在一定的误诊率。一直以来,甲状腺手术或活检等有创方式得出的病理结果依然是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金标准。本研究结果显示,常规超声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和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为89.9%、86.6%、88.0%、82.7%、92.3%,均在较高水平,说明常规超声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仍很可靠并值得信赖。本试验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二维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无包膜,回声极低,后方衰减可见,其内可见微钙化斑点,纵横比大于1,只有少数靠近甲状腺被膜,合并突破被膜的结节淋巴结转移多见,转移的淋巴结表现为皮质增厚,与髓质界限不清,其内可见弱强回声斑点;髓样癌的二维超声表现中,结节形态规则,呈椭圆形,边界较清,内部回声均匀;微小癌的二维超声表现中,形态尚规则,边界尚清,内部回声均匀,均无微钙化。然而在良性炎性结节中常规二维超声表现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为低回声;所以在二维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病变中存在假阳性及假阴性诊断。

研究发现组织的硬度与其内部结构分布及组织结构密切相关,尤其是恶性肿瘤因其结构的突变可以导致病变组织的硬度改变。所以,通过组织的硬度信息的改变,我们可以推测组织的良恶性。组织结构有所不同或者同一结构但病理状态不同都会导致其弹性或软硬程度之间的不同。超声弹性成像为临床提供了更多,更全面的诊断依据。甲状腺乳头状癌呈乳头状生长,间质会有较多纤维组织、血管及钙化砂砾体,增加了肿瘤的硬度,同时由于恶性肿瘤可浸润周围组织并与之关系紧密相结合,导致其活动度较差,形变率及位移率减小,硬度增大。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出现使得超声通过评估组织硬度鉴别诊断结节良恶性存在可能性。

弹性成像目前作为一种新兴的超声诊断技术能够更全面的提供病灶的另外一种物理特性,其与传统的常规二维的完美结合,可以提供更全面的,更多的临床诊断佐证。

论文作者:刘晓丹,刘崇文,谭盼,袁野,郑彦磊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6

标签:;  ;  ;  ;  ;  ;  ;  ;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_刘晓丹,刘崇文,谭盼,袁野,郑彦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