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芪总黄酮对人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的分析及研究论文_邓婉蓉,戴恩来,陈彻

(甘肃中医药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目的:分析红芪总黄酮对人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影响情况。方法:使用红芪总黄酮对人白血病细胞细胞进行干预,细胞周期和凋亡率检测情况以及分化相关基因检测结果。结果:使用不同浓度的红芪总黄酮处理后,HL-60细胞周期停滞在G0/G1以及G2/M期。存在浓度依赖关系,与之相对应的S期细胞减少,但促细胞凋亡作用不显著。与未处理组相比,处理组相关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处理组之间的C-fos表达呈现出剂量依赖关系。结论:红芪总黄酮促进HL-60细胞机制可能为调控增殖分化有关基因表达,减少DNA合成以及转录,降低S期间细胞数量,加长细胞倍增时间,继而实现抑制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分化作用。

【关键词】红芪;总黄酮化合物;C-fos基因;人白血病细胞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2-0055-02

Analysis and study on the induction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leukemia cells by the flavonoids of erythem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flavonoids on human leukemia cell induced differentiation. Methods The cell cycle and apoptosis rate of human leukaemia cells were detected by using the total flavonoids of erythema. Results The hl-60 cell cycle was suspended in G0/G1 and G2/M phase after treatment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the flavonoids. There was a concentration dependence relationship, and the corresponding S phase cell decreased, but the effect of apoptosis was not significant. Compared with the untreated group, the correlation data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and the c-fos expression in the treatment group showed a dose-dependent relationship. Conclusion Red stilbene flavonoids - HL 60 cells mechanism for regulating the proliferation differentiation related gene expression, reduce the DNA synthesis and transcription, reduce S during cell number, elongated cells doubling time, and then realize the inhibition of cell growth and induce cell differentiation.

【Key words】rTotal flavone of red stilbene; C - fos gene; Human leukemia cell

红芪是多序岩黄芪干燥根,为同类产品中的上品。其有着排毒利尿,固表益气以及排脓敛疮的效果,进而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1]。

总黄酮为红芪内主要成分,这种成分对于白血病细胞的生长、繁殖以及分化等有着一定影响,相关作用机制也成为了当前临床中的热点研究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本文全面分析红芪总黄酮对人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的影响情况,为日后实验提供理论性依据,现将具体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实验药材红芪为研究材料,经鉴定,确认其为上品。实验室完成红芪总黄酮的分离、纯化工作。检测得出有效物质量为88.30%。择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白血病干细胞样本进行研究。

1.2 方法

择取白血病患者白血病患者骨髓,开展KG-1a细胞培养,以免疫磁珠法分选白血病肿瘤干细胞并培养。计算红芪总黄酮作用不同时间(总黄酮浓度为60、80以及100mg/L),同时以等量RPMI 1640为对照,开展MTT法检测红芪总黄酮对白血病干细胞增殖的影响,对白血病干细胞周期以及凋亡情况进行流式检测,PCR检测c-fos等相关基因mRNA并分析可诱导基因的表达量,利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MAPK等相关蛋白表达,开展RNA干扰技术分别封闭c-fos等基因,western blotting检测相关蛋白表达,全面分析表达基因与c-fos之间的网络关系。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专业统计学软件,开展方差检验分析,当P<0.05时,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细胞周期和凋亡率检测情况

经检验证实,使用不同浓度的红芪总黄酮处理后,HL-60细胞周期停滞在G0/G1以及G2/M期。存在浓度依赖关系,与之相对应的S期细胞减少,但促细胞凋亡作用不显著。详细情况见表。

表 红芪总黄酮对HL-60细胞周期和凋亡影响情况(x-±s,%)

注:和对照组相比,△P<0.05。△△P<0.01。

2.2 分化相关基因检测

HL-60细胞使用浓度为60、80以及100mg/L的红芪总黄酮处理之后,C-fos表达分别为24.03±2.81,32.34±2.55,38.73±3.14,未处理组为16.84±1.69.与未处理组相比,处理组相关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处理组之间的C-fos表达呈现出剂量依赖关系。

3.讨论

红芪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低分子天然植物成分。上述化合物主要有A苯环以及B苯环组成,经三个碳原子相互连接,构成的多酚类化合物。

总黄酮广泛存在于红芪皮、果实、叶以及根部。其在黄芪中主要以游离或者糖甙复合物形式存在[2]。因糖种类和连接位置存在差异,会结合形成多类黄酮苷。主要为黄酮醇类、黄酮类、双黄酮类、异黄酮类等相应的醇类。就黄酮类化合物来讲,主要包含金雀异黄素、蛇葡萄素、儿茶素、槲皮素等等。

黄酮类化合物为天然植物陈分,毒性小,为当前人们比较关注的化合物之一。

此类成分对于白血病细胞增殖、分化以及凋亡方面的影响机制,也成为了当研究热点,但值得说明的是,迄今为止,临床上对于红芪所含有的总黄酮对于白血病细胞作用研究不多[3]。

本文指出,HL-60细胞使用总黄酮作用处理之后,CD11b的表达量上升,NBT的还原水平明显降低,证实使用红芪总黄酮对早幼粒细胞进行处理,能令其取得成熟粒细胞的表面标志着以及相关功能。经处理后,HL-60细胞会停滞在G0/G1期、G2/M期,S期细胞明显减少,进而令细胞增殖速度减少,趋向于分化状态[4]。

细胞增殖和分化会受到有关基因调控影响。而C-fos原癌基因属于蛋白质Fos,编码分子量为55KD,其中包含380个氨基酸残基。C-fos对于某些生长因子以及分化诱导刺激反应早期应答基因。这种基因产物和诱导分化存在极强相关性。其在成熟的粒细胞与单核细胞内大量表达。而在没有分化的人早幼粒细胞中并不表达其编码的蛋白质DNA结合性蛋白。其主要以第三信使方式调控基因表达[5]。

本实验证实,经总黄酮作用后,HL-60细胞的C-fos蛋白表达量上升,提示这种基因可能为总黄酮作用靶分子。值得说明的是,很多细胞外信号会对C-fos表达起到促进作用。另外,经过MAPK,PKA和PKC通路,也能令c-Fos发生磷酸化反应,进而对其活性造成影响。Fos家族成员可能和C-jun二聚化,进而形成AP-1转录因子,对涉及到分化以及增殖的基因加以表达。

由此能够看出,上述通路与有关基因是否能够和红芪总黄酮作用有关,为日后研究方向,其也势必成为红芪总黄酮诱导白血病分化提供更加有力的证据。

【参考文献】

[1]崔笑梅,王志平,张志华,等.红芪多糖增强LAK细胞对膀胱肿瘤细胞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9,15(2):18.

[2]海力茜,梁鸿,赵玉英,等.多序岩黄芪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2,27(11):843

[3]王玮,王琳.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2,4(2):115.

[4]杨向东,李红玉,李德冠,等.蝎毒多肽对白血病细胞株KG1a干细胞活性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4):1278-1281.

[5]张宇,田劭丹,侯丽,等.川芎嗪对急性髓性白血病KG-1a细胞表面标志物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5):844-848.

论文作者:邓婉蓉,戴恩来,陈彻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4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0

标签:;  ;  ;  ;  ;  ;  ;  ;  

红芪总黄酮对人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的分析及研究论文_邓婉蓉,戴恩来,陈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