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人才培育引进政策的实施及效应评估论文

长沙市人才培育引进政策的实施及效应评估

张玉婷

摘 要 :人才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动力,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力。如今,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地区之间的人才竞争越加激烈,为了引进人才,各地区出台的人才政策也各有千秋。本文选取长沙市作为研究对象,对长沙市人才培育引进政策进行分析,探寻长沙市人才政策现存问题的根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通过这些建议可以推动人才体系的完善,实现经济的增长。

关键词 :长沙;人才培育引进政策;效应评估

一、 引言

近年来长沙市经济发展稳步上升,人才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决定经济发展程度的有力因素。发达国家凭借着优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力,在吸纳人才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就需要制定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培育引进政策来吸引人才。再者,我国的人才发展状态与经济发展的需求不相符,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制定合适的人才培育引进政策就显得刻不容缓。

二、 长沙市人才培育引进政策的SWOT分析

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来探讨长沙市人才培育引进政策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以便我们能够更加客观的评价长沙人才培育引进的模式,并提出更好的改进建议。

(一)长沙市人才培育引进政策的优势分析

长沙的房价与其经济地位相比被低估了。2017年长沙的国内生产总值在省会城市中的排名是第六位。与之非常不匹配的是,长沙的房价排在第十五位。对比了各个省会城市的“收入/房价”数值后,发现长沙以4.15的数据远超于其他省会城市,说明在长沙买房的压力是远远低于其他省会城市的。

表1 各省会城市收入房价对比

(二)长沙市人才培育引进政策的劣势分析

人才的供应和需求不匹配。长沙的强势专业大多是工科,而当地企业对工科人才的需求却并不多。这就意味着,虽然长沙的生存压力,远低于其他省会城市,但是也只是在“安居”这一项上占了优势,但若是想要做到“乐业”,意味着需要付出比在别的城市工作更多的努力来竞争自己想要的职业。根据智联招聘2018应届毕业生就业力调研问卷数据显示,有将近40%的学生表示毕业后的职业与在校读的专业不匹配。这说明高校人才供需不匹配现象很严重。另一方面,长沙的先进产业与毕业生的期望就业不同,长沙产业中以娱乐业闻名,而求职者最向往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互联网行业、金融行业和汽车制造行业。长沙在这三个行业中的竞争力就比较弱了。

就互联网行业来说,长沙地区2018年度入围互联网百强企业的仅有两家:位于第三十位的湖南快乐阳光互动娱乐传媒有限公司和位于第88位的拓维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从榜单上来看,百强企业分布于17个省份,北上广作为经济发达地区,排在了互联网百强企业数量的前三名。从区域上来看,有87家互联网百强企业在东部地区,而只有13家在长沙所在的中部地区,并且这13家的业务收入也仅占所有百强企业互联网业务总收入的1.78%。

(三)长沙市人才培育引进政策的机遇分析

收集茅草的工具叫大耙。大耙一般有九爪,搂耙时九爪抠到土里,搂了草叶草茎倒也无大碍,问题是草根也被耙爪抠出来,导致的结果,就是沙地更严重的沙化。

此外,随着国家级湘江新区大建设、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国家两型示范区建设、长沙空港新城建设、长沙高铁新城建设、磁悬浮通车、地铁2号线通车,3、4、5、6号线的建设,长沙不管是在经济建设方面还是交通便利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优势,长沙需要抓住这些机遇,以取得更好的发展。

房价低住房补贴吸引力大,发展潜力巨大。近五年来,长沙保持着10.67%的GDP增长速度,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同样提出百万人才计划的武汉。2017年,长沙更是第一次突破了GDP的万亿大关,排全国第13位。然而和长沙的房价水平相比,却存在一个不匹配的事实,那就是GDP水平非常高,而房价水平却只有九千左右,远远低于同样经济水平的城市,这说明长沙的房价被低估了。既然被低估了就不难看出其投资价值,未来的发展潜力很大。正好可以抓住这个机遇,对新引进的人才给予补贴。如果是在房价高的城市,住房补贴不会有太大的吸引力,补贴低了没有用,高了财政压力大。但是如果是在长沙这样的低房价城市,给予的住房补贴将会有很大的吸引力。

(四)长沙市人才培育引进政策的挑战分析

武汉长沙百万人才争夺大战。2017年,长沙 “人才新政22条”颁布。武汉作为国内第一个提出该计划的城市,就无法避免的导致了武汉与长沙的人才之争。同样是作为中部省会城市,武汉和长沙的人才政策到底谁更能吸引到人才呢?

随着电子政务的深入推进、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政府门户网站已逐渐成为社会大众了解政府政策信息、咨询有关政策法规、在线办理相关服务、反馈群众信息的重要平台,也逐渐成为政府政务公开、了解民意、在线受理办公的重要窗口以及电子政务发展的形象窗口。随着政府政务的全方位公开、透明,各级政府网站数量不断膨胀,问题随之也接踵而来:它们各自封闭独立,标准和规范不统一,信息共享差,信息涵盖量小,内容有较多重复等,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为解决这些矛盾,网站群建设技术得到飞速发展,目前已成为电子政务新的发展趋势。

1. 人才政策方面

一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主动服务和融入云南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不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舒适宜居、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加大面山管控力度,保护好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联合国人居环境奖,争当生态文明排头兵。

就业环境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体现:工作设施和生活待遇。长沙的就业机会和薪资水平远远低于周边的广州、武汉、深圳,很有可能存在坐几个小时的车换一座城市工作,薪资翻番。再者,目前长沙的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很少主动选拔高层次的经营者,以至于长沙市具有知名度的优秀管理者非常稀缺,再加上长沙的物质环境相较于沿海发达地区本身就处于不利地位,如果再不在就业环境上下功夫,人才的流失就会更加严重。

3. 就业环境

表2 武汉长沙人才政策对比

2. 经济实力方面

大学生就业的时候通常会选择经济发展好的大城市。从GDP方面来看,武汉的GDP总额一直排在长沙前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并且于2014年进入万亿城市。2017年度武汉的生产总量为13400亿元,与此同时,长沙为10535.51亿元,二者相差2864.49亿元,可以看出,长沙与武汉在GDP总量上有着较大的差距。然而在增长率方面,长沙却优于武汉。总的来说,长沙的GDP总量常年低于武汉,但是在增长率方面长沙优于武汉。

3. 交通便捷方面

3)软分层厚度及其变化。煤层软分层厚度主要通过井下实际测量得到。软分层厚度变化系数Kr指在一个采掘循环内软分层厚度的变化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一个城市的交通便利程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城市经济发展速度,便捷的交通有利于城市的发展。就轨道交通数量而言,武汉的数量为10条,而长沙在交通方面逊色于武汉,仅有3条。高铁方面长沙共有3条高铁线,而武汉共有4条高铁线路。因此,从交通便捷角度来看,武汉优于长沙。

BIF表示制造任务的基本属性集合,包括任务名称、标识、内容、任务发布者等信息,BIF=(MTName,MTFlag,MTIntro,MTCustomer),其中:MTName表示制造任务名称,MTFlag表示制造任务标识,MTIntro表示制造任务内容,MTCustomer表示制造任务发布者。

图1 2018各大城市轨道交通数量

4. 工资水平方面

据智联招聘统计,在2018年的第一季度,长沙的平均工资为6988元,排在第21位,武汉居于第16位,为7082元,武汉平均工资高于长沙94元。而在2017年夏季排名中,武汉居于第19位,为6762元;长沙居于第20位,为6721元,武汉的平均工资高于长沙41元。可以看出武汉的平均工资水平要高于长沙,并且这个差距有拉大的趋势。

综合以上四个方面来看,武汉和长沙对人才的吸引力在人才政策和经济实力方面各有千秋,而在交通便利和工资水平方面,武汉要优于长沙。因此,在武汉和长沙的百万人才争夺大战中,武汉是以长沙的竞争对手的身份出现的。当然,不局限于武汉,上海、北京、广州、南京、杭州等大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对长沙人才引进来说也都是一大挑战。

三、 长沙市人才培育引进政策的原因分析

(一)长沙市人才培育引进政策实施的绩效分析——以629人才新政为例

截至2017年9月11日,长沙市公安局共处理人才新政落户6,138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数为1,367人,本科学历为4,771人;迁入公共集体户5,217人,迁入家庭户921人。根据2017年数据显示,长沙总计有迁入181,000人次,其中高学历者差不多有100,000人。

此外,截至2018年5月底,长沙引进了十多万名优秀人才,长沙市人才政策吸引了许多高校毕业生落户长沙,人数高达38,500人次,共引进了两院院士近四十名、专家三百余名。

图2 湖南省人才战略进程

长沙实力强劲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卷烟、钢铁、有色金属等大型国企,例如五矿二十三冶,华菱钢铁,湖南中烟,湖南建工,以及湖南广电名下的文化传媒业等等,民营企业还是不够发达。至于最受毕业生欢迎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大多分布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这就说明在长沙会有很大一部分毕业生难以找到自己心仪的行业岗位。此外,长沙作为二线城市,工作中机关、事业单位占了很大一部分,很多人才由于难以进入机关、事业单位而选择了背井离乡去大城市奋斗。

从人才政策方面,长沙的补助金更加具有吸引力,为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提供补贴。但是从商业环境来看,武汉提供的条件更具吸引力。总体来说,武汉先于长沙提出“百万人才计划”,说明武汉已抢占先机,两方人才政策也各有所长,强有力的对手也决定了人才的去留充满不确定性。

2016年长沙常住人口较上年同期增长21.34万人次,居于全国第三位。早在2016年,各个城市之间还没有开始争夺人才资源,说明这个数据是自然状态下的正常人才流动。而从2017年起,十余座城市开始争夺人才资源,长沙也在参与到人才争夺之中,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长沙市与竞争城市的数据:

表3 各城市人才落户(截至2017年末)

(二)长沙市人才培育引进现存问题的根源

1. 经济因素

① 杨彼岸.在虞美人草中的藤尾死因的再探索——以漱石的个人主义为视点——[D].石家庄:河北大学优秀论文数,2012:8.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因素决定了人才的流动,经济发达的地区对人才天然具有吸引力,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则需要花心思制定人才政策吸纳人才。2017年长沙国民生产总值位于全国第14位,广州深圳分别排第4位、第3位,重庆排第5位,北京排第2位,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武汉排第9位,可以看出长沙在GDP总量方面还处于弱势,因为经济实力的不足,人才的优惠政策待遇也会有所弱化,而利益因素作为人才的主要驱动因素,使得长沙在经济吸引力方面处于弱势。

2. 产业因素

截至2017年12月底,长沙市的常住人口达到了791.81万人次,较上年同期的764.52万增加了27.29万人次,同比增长3.57%,是近年来增幅最高的。(去年同期增幅分别为21.34万人次和2.9%)

4.柔嫩艾美耳球虫与毒害艾美耳球虫同时严重感染。两根盲肠显著肿大3~5倍,肠内充满凝固的或暗红色血液,肠上皮变厚并有糜烂。小肠缩短,变粗2~3倍,同时整个小肠黏膜呈淡红色,有很多粟粒大的出血点和灰白色坏死灶,肠腔内滞留血液和豆渣样坏死物质。肠壁肥厚,内容物粘稠,其它器官基本正常,病鸡死亡率可达100%。

进一步使用10 μmol/L OHT刺激干扰PGRN表达的耐药细胞MCF-7R和T47DR 48 h,FCM法检测结果(图4C~D)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敲低PGRN表达后,再用OHT处理,原本耐药的MCF-7R和T47DR细胞的凋亡率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5.212和7.023,P值均<0.01)。

4. 政策因素

现有的人才管理机制与经济发展速度不相匹配。目前,长沙市人才管理的相关部门很多,协调性却不高,虽然在2017年专门开设了十多个人才服务窗口,但还是有很多人对政策的实施和补贴办理存在很多疑问。

人力资源信息无法共享。人才招纳的平台有待发展,没有建立起人力资源网络,再加上政府统筹不足,人才资源难以共享,各单位之间、人才之间、人才与单位之间的沟通太少,致使机会的丧失,难以发挥人才的整体优势。更为严重的是,人才激励机制和人才的继续教育还需继续改进。

四、 长沙市人才引进政策的对策思考

(一)“走出去”

放宽视野,与周边城市如广州、深圳、宁波等合作举办人才交流大会,不断地吸取别的省市优秀的人才政策并使其本土化,适应长沙本地的发展情况和风土人情。主动融入珠三角区域和中部地区的人才交流协会,加大人才交流合作的力度。同时我们也可以借鉴别的国家的人才政策,鼓励长沙有条件的企业在国内外设置研发机构,并且与长沙本地的大学、研究院合作,使得本土人才为我所用,减少人才流失。

(二)完善引进人才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加快人才引进的地方立法,为人才的培养、开发、使用等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制定、完善引进人才和加快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法规体系。例如,抓紧制定完善长沙市高层次人才聘用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体系,在其税收、社会保障、配偶及子女就学就业等方面制定完善的、针对性强的配套措施,为高层次人才来长沙创业工作提供便利。

(三)设立人才政策的评估体系

这几年,长沙市推出了很多的人才政策。这些政策是否与长沙的实际发展一致?因此,人才政策的评估体系变得尤为重要。在评价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还要遵循客观公正、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原则,从不同角度评价人才政策,坚持科学发展观。在政策评估过程中要从人民群众的角度出发,使人才政策实现公正公平性的同时,迈向科学化和民主化。

(四)加大财政投入

长沙经济发展与发达地区还有很大的差距。但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随着“两型社会”、中部崛起等一系列历史性机遇的到来,长沙收到了很多的投资机会,长沙市应当抓住机遇,给人才发展提供优质的环境。政府要坚持以优质人才为先,提高用于人才引进的比例,为各级人才发展筹集资金,整合财务收益。健全投入机制,强化投资责任,充分发挥各个部门在人才发展中的作用。

大多果农种植葡萄并不求质量,而是希望以产量取胜。每年都是掠夺式生产,不顾及果树承受能力。累了树,也没有多卖下钱。几年下来,树体匮乏,一挖了之。仔细一算,除了投资,就是挣了几个打工钱。以红提葡萄来说,一级果市场平均价6元/kg左右,但也有4元/kg和2元/kg的。阳光玫瑰,优质果30多元/kg,可一般果只能卖到10元/kg左右。同样种葡萄,收益相差甚远。市场上需要优质果,客户愿意收好果,消费者也喜欢吃色味俱佳的果。如果你种出来的葡萄连自己家人都不想吃,你还希望在城里大卖,现实吗?

参考文献 :

[1]管军,赵学存,陈艺丹.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流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1):7-10,62.

[2]穆欣.延安市政府人才引进问题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3.

[3]刘宇.长沙市人才引进的问题和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4]李顶伟.松原市创新创业人才培育模式及政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5]张媛.城市人才战略的提升路径[J].人民论坛,2018(19):60-61.

中图分类号 :F24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428(2019)03-0161-03

作者简介 :

张玉婷,女,江苏省盐城市人,湖南商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会计专硕Mpacc。

标签:;  ;  ;  ;  

长沙市人才培育引进政策的实施及效应评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