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维护中央权力的讨论综述_权威论文

关于维护中央权力的讨论综述_权威论文

关于维护中央权威问题研讨述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关于维护论文,中央论文,权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维护中央权威的这一重大现实问题。对此,我国理论界展开了研究与探讨。介绍、梳理、综合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深化这场讨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关于中央权威的内涵

1.认为所谓中央权威,在我国即指由国家宪法和法律赋予最高政治权力、承担重大责任及在国家整个领域体系中居于首要和中心地位的党中央、国务院在对国家实行政治领导和经济、社会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巨大支配力量。当前,维护中央权威的重点应该是突出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权威、党中央的政治领导权威和中央政府对国家实施宏观经济管理的权威。

2.认为中央权威的具体含义可以从权威的主体的内涵两个方面来理解。从主体的角度来看,中央权威的“中央”是一个集体概念,具体是指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从内涵的角度看,中央权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中央要有足够的权力;二是中央领导集体要得到人民的拥护和信任,树立起崇高的威望。其理由是:权力不等于权威,权力是一种要求社会全体成员无条件服从的外部强制力量,它所凭借的是暴力;而权威则是人们自觉自愿地加以服从的一种影响力,因此,中央的权威应该是权力与威信的统一。

二、关于维护中央权威的必要性

综合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1.“改革、发展、稳定”论。持此论者从现代化建设实践的需要出发,来阐述维护中央权威是改革、发展和稳定的根本保证。其根据是:一是改革要有领导、有秩序地推进,必须维护中央权威。当前的改革形势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显著特点,它已经由自下而上的推动为主转向自上而下的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为主;从单项措施推进为主转向突出整体综合配套、把重点突破和整个推进结合起来;从侧重旧体制突破转向侧重进行新体制创建;从主要依靠政策推动、诱导转向越来越多地依赖于法律的推动、保障和约束。在这种形势下,维护中央权威,加强中央对改革的统一领导,已成为整个大局的迫切需要。二是经济要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就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宏观调控,而宏观调控是否有力,说到底还是取决于中央权威是否有效。因此,要维护宏观调控的有效性,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就必须维护中央权威。三是改革的深入、市场作用的扩大,使得原有的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的调整幅度越来越大,程度也越来越深。特别是由于不同的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经济形式发展上的不平衡,导致了贫富差距拉大、个人收入悬殊的问题,已成为新形势下产生和诱导社会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矛盾解决不好,势必影响社会稳定,而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矛盾,必须依靠有权威的中央政府。

2.“目标”论。持此论者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出发,论述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加强和维护中央权威。它包含四层意思:一是权威的政治认同性,决定了加强和维护中央权威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首要含义。其理由是:党中央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是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在政治领导上得到认同,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原则和《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中央集中党内外的智慧和正确意见而作出的战略决策,在思想内容上得到认同。就上述意义而言,加强和维护中央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权威,实质上是坚持了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维护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二是改革艰苦性,决定了加强和维护中央的权威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为使改革成功,就必须在中央领导下增强团结与统一,保持在思想、政治和行动上的高度一致。三是市场经济的统一性,决定了加强和维护中央权威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因为要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就必须突出强调中央宏观调控的作用。四是经济发展的长期性,决定了加强和维护中央权威是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全与完善同样离不开中央权威。即使是臻于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央权威也决非可有可无。

3.“利益论”。持此论者强调,维护中央的权威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所在。其根据是:一是只有维护中央的权威,才能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没有中央的权威,全党就不可能有统一意志和一致的行动,就不可能有凝聚力和战斗力。民主集中制的“集中”,最根本最核心的表现就在于全党服从中央。二是只有维护中央权威,才能保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这是维护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三是只有维护中央权威,才能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逐步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四是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其稳定和有凝聚力的重要标志,就在于要有人们信赖拥戴的中央,有全党全国人民对中央权威的尊重的维护。这种尊重和维护,“本质上是表现对于党的利益、阶级利益、人民利益的爱护”,是“民族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时代的要求”。

三、关于中央权威的实现

如何实现中央权威,理论界在研讨中提出了多种途径与措施。归纳起来有:

1.要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确立党的理论权威,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而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国人民的头脑,才能使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真正确立中央权威,党才能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中央权威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权威是个历史的范畴,它的形式和作用范围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的。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对上层建筑、中央权威提出新的要求。邓小平同志指出:“过去我们是穷管,现在不同,是走向小康社会的宏观管理。不能再搬用过去困难时期的那些方法了。现在中央说话,中央行使权力,是在大的问题上,在方向问题上”。因此,新时期加强中央权威,不是向传统的回归,不是重新搞个人崇拜,而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的中央权威。

3.要抓制度建设。一是要严格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明确“四个服从”中最重要的是全党服从中央。二是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努力把人大及常委会建设成为一个有权威的人民权力机关,以此维护党中央的政治领导权威。三是切实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积极发挥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作用,不断改善党的领导。四是完善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党委会、常委会以及党委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党委民主生活会等制度。五是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推行财税、金融、投资、计划和外汇外贸等一系列体制改革,确保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4.要以党的根本宗旨来凝聚党心民心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党的存在和发展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基础,党成立和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疾苦,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实际的利益,从而把民心凝聚起来,把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树立起来,就是对中央权威最好的维护。当前,要以惩治腐败为突破口,继续加大惩治腐败的力度,使人民满意,群众高兴,从而使党更具凝聚力和权威性。

5.要以党自身的形象感召人,使人民信服党的权威。权威既有外在强制的一面,也有使人内在信服的一面。党要有权威,也需要通过党的干部和党员个人的理论修养、道德人格、工作业绩来保证和体现。因此,深入持久地开展对党的干部和党员个人的教育,也是加强中央权威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方面。另外,新的领导集体的崇高威望,取得人民的信任,首先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组成具有改革开放形象的中央领导班子,其次要坚持惩治腐败,这是树立新的领导集体权威的关键所在。

6.要抓法制。一是健全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法律体系,保证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二是强化人们的法制观念、增强法律的威慑力。三是不断强化执法部门与队伍建设,严肃执法,确保法律规范的实施。四是增强守法意识。

7.要抓落实。一是在党的基本路线和总方针、总政策、总目标以及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上,全体党员必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二是对中央的决议、决定和工作部署,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不得借口“创造性”而片面理解,甚至歪曲中央决议、决定的精神。三是重大问题要及时向中央请示报告,不能搞“先斩后奏”,更不能“斩”而不“奏”。四是全体党员要模范地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五是从领导干部自身做起,实行负责制,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维护中央权威的执行情况要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并通过组织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多种形式,切实保障中央政令的贯彻落实。

四、关于维护中央权威与调动地方积极性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强调维护中央权威,决不是把应该赋予地方的权力收上来,而是要在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职责和权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两个积极性。”理论界以此精神为指导,积极探索把维护中央权威与调动地方积极性有效地结合起来的原则与方法。

1.要善于从大局出发,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一是集中与分散的关系。从中央与地方、部门的关系看,全局和局部的关系表现为集中与分散的关系。建立新的调控体系,要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统一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大的管住管好,小的放开搞活,要强化“全国一盘棋”的观念,倡导讲大局、顾大局的精神。二是纪律与自由的关系。从组织与成员的关系看,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表现为纪律与自由的关系。遵守纪律的最高标准,是真正维护和坚决执行党的政策、国家的政策。各地各单位要在遵守纪律、执行政策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自由行动。三是原则性与创造性的关系。从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看,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表现为原则性与创造性的关系。坚持原则性,就是要坚定地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要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创造性,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应当是贯彻中央精神与立足本地实际相结合,对当地人民负责与对全国人民负责相统一,离开创造性来坚持原则性,或离开原则性去追求创造性,都不利于国家宏观调控,不利于改革和建设的发展。

2.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权威观,主要应当包括六方面的内容:第一,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整体现代化的权威;第二,树立和维护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权威;第三,树立和维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权威;第四,树立和维护中央政府直接和间接宏观调控的权威;第五,树立和维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权威;第六,树立和维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权威。

以上各方面的权威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其中,社会主义整体现代化的权威,特别是经济现代化的权威,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层次主题,它是其它所有权威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其它各种权威都是它的具体展开,服从和服务于它,其它各种权威都是它的条件和保证。要树立和维护上述权威,必须善于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一是要处理好权威与稳定的关系。稳定是权威得以建立、维护和强化的体现,归根到底靠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来体现。因此,权威诉诸于政治、政策的稳定。无稳定便无权威。二是要处理好权威与民主集中制的关系。权威与集中本质上是一致的,权威、集中与民主是相互依存的。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制度和领导制度。因此,建立健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民主集中制,是维护强化党中央、中央政府权威的重要途径。三是要处理好权威与自治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权威观认为,权威与自治是相对而言的,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建立在地方自治基础上的中央宏观调控权威才是强有力的和有效的。因此,维护中央权威必然伴以地方自治权的科学的扩大,无地方自治权便无中央的真正的权威。

3.要维护中央权威,又充分发挥地方积极性,就必须明确以下四个问题:一是要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责和权限。凡属全国性质的问题和需要在全国范围内作统一决定的问题,应当由中央处理,以利于集中统一;凡属地方性质的问题和需要地方决定的问题,应由地方组织处理,以利于因地制宜。二是从中央来说,要注意保护地方的积极性。要在巩固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前提下,给地方更多的自主权,中央在制定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各地的情况;三是从地方来说,要自觉地把本地区工作摆到全国的大局之中,服从大局,做好工作。对于中央出台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应当坚决贯彻落实,宁可牺牲局部利益也要维护大局。四是要严肃执行党的纪律,加强对贯彻中央决策的督促检查,做到赏罚分明。

标签:;  ;  ;  ;  ;  ;  ;  

关于维护中央权力的讨论综述_权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