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浅析高考评价体系对高三历史备考的意义论文_罗裕庭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浅析高考评价体系对高三历史备考的意义论文_罗裕庭

罗裕庭

长沙县第一中学

摘要:"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是国家在教育宏观规划层面的整体设计,是高考的"源头活水",对我们的高三复习备考有着极强的指导意义。其中,"一体"是"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回答了"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是"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回答了"考什么";"四翼"是"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回答"怎么考"的问题【1】。下面笔者以2016-2018年教育部考试命题中心命制的全国文综历史卷为例,从高考考试方向、考试要求两个方面浅谈高考评价体系对高三历史备考的意义。

关键词:一、明确了高考的考试方向

教育部考试命题中心主任姜钢在《论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一文中提及"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全面深化考试内容改革,着力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考查" 【2】。这就给我们明确了高考的考试方向:

(一)突出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结合近三年的全国文综历史卷,表现有:

比如在富强方面,主要涉及洋务运动,一五计划和改革开放的主要成就。在选择题方面如2016年全国1卷考查洋务运动,"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是基于 "中国近代化收到较大成效"。 2017年全国2卷考查福州船政局的"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2018年全国1卷考新中国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反映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进行"。2017年全国1卷考查1990年一份提交给中央的报告其主旨是"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如此,还体现在主观题方面,如2017年全国2卷的矿业政策把洋务运动、一五计划贯通起来,将一五计划与清代矿业政策进行对比。

在民主方面,近年来考查的趋势明显加强。如2016年全国1卷42题考西方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18年全国1卷直接考查现代中国村民自治,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

在法治方面,主要涉及罗马法以及今天的依法治国。如2016年全国1卷考查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2018年全国3卷考查法治建设与国内矛盾变化的关系。

在爱国方面,近几年考查的力度非常大。2017年全国1卷考查抗日战争中抗日民主统一战线。2017年全国3卷考查荷兰侵占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2018年全国1卷考查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前夕的外交政策。

在诚信方面,2017年全国1卷人物评价题,考查季札讲诚信,挂剑于墓被尊为"贤人"的故事。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知,高考卷用实际行动来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我们从考试题目出现频率可以发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爱国又是其考查重点。正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所说:"历史课程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教育理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使历史教育成为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4】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讲解和训练,突出主干知识教学。如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求富求强历程(洋务运动、清末新政、民族资本主义、一五计划、改革开放等);雅典直接民主、近代西方民主(代议制民主)、近代中国求民主(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共领导革命时期的民主)和现代中国民主。古代中西法律(罗马法)、近代西方法律以及近现代中国的法治建设(依法治国);从古至今中国人民的反抗外敌入侵,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等),体现出以爱国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5】。

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全国卷几乎是年年都有考。如2016年24题考查"儒家思想植根于久远传统"。2016年全国3卷青铜器的铭文,表明西周"形成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2017年全国1卷季札挂剑于墓同样是考查优秀传统文化。2018年全国1卷24题《墨子》一书中记载包含"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由此可见,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重点关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在讲必修三《第3课 宋明理学》时,要交代清楚从汉代儒学到理学有什么变化。如(高)由伦理到天理;(深)由道德到内心;(广)由圣贤到民众。

(三)加强党史、国史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考查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要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不断增强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6】

如2016年全国2卷考查中国共产党在鄂豫皖根据地期间的土地政策,反映出"农民生产积极性的高涨"。2017年全国2卷考查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反映出"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经济的发展"。2018年全国1卷考查五四运动后国内关于社会主义的讨论,"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因此,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重点关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共和国的历史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从而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的认同感。

二、提出了高考的考试要求

"四层"是指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核心价值。高考试题命制集中体现在核心素养方面要求。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具体如下:

在唯物史观方面,如2017年全国1卷明朝饮食器具的变化,反映出"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根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于是很容易得出答案。2018年全国1卷《墨子》一文中有关数学、物理等方面的记载,反映出"包含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样,我们知道唯物史观还包括阶级分析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以及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等。

在时空观念方面,如2017年全国1卷西周分封制,题干给出了河南淇县,山东曲阜和北京三个地名,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得知西周的都城在镐京(今陕西西安附近),可以得出"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2018年全国1卷共产主义者同盟,题干给出的时间是"1847年,正义者同盟改为共产主义同盟",结合所学可知,1848年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正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在史料实证方面,如2017年全国1卷唐武德元年,给出了四个不同描述,要求我们从中判断出正确的历史事实。2017年全国3卷关于宋太祖驾崩之际,宋太宗的活动,我们发现对同一史实会有不同的记载。因此,在平时的教学教学中,我们要告诉学生"孤证不立"的原则,明白"有一分史实讲一份话"的道理。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认真加以研究,如何让核心素养落地,如何让学生接受核心素养,如何让核心素养在每一个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这既要有老师对高考评价体系的高度认识,还需要老师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卓越的史实修养。

综上所述,"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明确了高考考试方向、提出了高考考试要求,是我们进行高三备考和平时教学的根本指导。因此,我们要加强对高考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分析,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注释:

【1】姜钢《探索构建高考评价体系,全方位推进高考内容改革》,《中国教育报》,2016年10月11日003版

论文作者:罗裕庭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  ;  ;  ;  ;  ;  ;  ;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浅析高考评价体系对高三历史备考的意义论文_罗裕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