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几点思考论文_马宏伟

促进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几点思考论文_马宏伟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000)

摘要: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同等履行公益性的社会责任,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促进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本文对促进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目前我国高级人才储备、劳动者素质、科技竞争力,都远不能满足知识经济的要求。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高新技术应用和技术结构升级,迫切需求大量的高素质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为此,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已迫在眉睫,它推动科技的发展,是迈向知识经济的跳板。因此必须当机立断,彻底转变传统观念,才能促使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大力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一、目前民办高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民办教育已经为国家输送了大批的应用型人才,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民办教育的发展不容乐观,陕西民办高等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大量问题和困难。

1.资金短缺是制约民办高校发展的瓶颈问题。

国家及各级政府虽然对民办高校每年都有资金投入及政策扶持,但是与高等公立院校相比,高等民办学校的资金来源渠道相对单一,严重阻碍了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和各级政府对民办教育的投入相对较少,民办学校对学费的依赖性很强,主要采取“以学养校”的滚动经营模式。然而,在生源逐年减少、公立学校不断扩充规模以及社会和人们对民办教育的偏见,导致民办院校的生源持续减少,很多民办学校的正常运转由于受到资金短缺影响而最后被迫关闭。

2.“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在民办高等院校中未能真正落到实处。

民办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是全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真正质量高、有特色的品牌高校还不够多。有很大一部分高校还停留在抓生源、抓资金以及抓就业上,主要表现在民办高校每年上报的毕业生就业率很高,但是就业质量偏低。“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在很多民办高校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教学工作在学校的中心地位没有得到真正体现。很多民办高校的教师由于需要着手准备高考学生的铺垫工作而无心教学,使得民办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影响,正常的教学内容无法完成,教学目标无法实现,教学质量无从保证。

3.师资匮乏以及结构不合理也是一个始终困扰民办高校发展的重大问题。

教师是所有学校发展的灵魂。拥有高素质稳定合理的教师队伍是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有力保障。专职教师较少,兼职教师比重较大。兼职教师多来源于临近高等公立学校的任课教师,具有稳定性差、工作责任心不强等问题。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民办学校的专职教师多为离、退休的老年教师和年轻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的中青年教师很少。老教师虽然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崇高的敬业精神,但都精力不够。少数年轻应聘者中,年轻教师大都刚从学校毕业,甚至有很多的年轻教师只是把民办高校当成一种短暂的过渡,这种年龄结构导致了教师梯队的断层,不利于学术梯队的形成与发展。教师学历结构不合理。民办高校的大部分教师都是大学本科学历,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所占比重很小,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中青年教师几乎没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校在教师管理方面也存在很多不合理现象,表现在学校与教师之间签订的合同往往缺乏真正的约束力,学校缺乏科学严密的用人制度,制度随意性大,严重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二、加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对策思考

1.积极多方面筹措资金,解决民办学校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短缺问题。

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创造条件和提供保障。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也出台了大量的有利于促进陕西民办教育发展的的政策,并逐年加大扶持力度,但从近几年的办学实践来看,这些政策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完全落到实处。所以,建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主动加大协调和监督,确保政策落到实处,以切实解决民办高校在办学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要积极探索新型办学机制,来鼓励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参与民办高校的发展。民办高校应该尝试依托企业办学,在办学过程中让企业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民办高校的目标定位、建设专业师资队伍和教学内容制定等,聘请企业人员到学校授课,同时让企业为民办高校提供实训基地和实训教学,使得民办高等教育能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结合”,促使民办高校的毕业生能比公办高校毕业生更快速准确地与地方经济建设或行业需求相结合,从而推动民办高校与地方经济共同发展。

2.加强学校管理,突出专业的特色,确保民办高教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进一步加强各级政府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管理和引导工作。省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民办高等教育纳入高等教育的管理职责之中,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形成民办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局面。并且要从学校设置、办学方向、教学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和后勤保障等方面给予民办高等教育必要的指导和监督。同时民办高校也应该从自身学校发展现状出发,加强内部管理,主要体现在学校的教师、学生及行政人员的管理等方面。只有提高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素质,民办学校才会发展,民办教育事业才有出路。要积极引导各民办高校提高自身教学质量,增强办学特色。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是最受社会关注和争议的问题。虽然社会已经开始接受民办高校,但是大多数民办高校内部运作的不正规是客观存在且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民办高校专业设置不能紧跟市场需求,专业设置完全参照公办院校,不能突出民办教育的特色,导致生源逐年递减;专业设置不合理,同一学校的不同学院设置专业相近,专业定位不够准确的问题;所以,民办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办学模式更多地要紧跟社会和市场需求,将人才培养和市场需要紧密连接,走产学结合、校企结合共同发展的道路。

3.积极进行专业管理与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培养。

民办高校除了积极引进和培养一大批符合本学校专业设置的专职教师外,还需要采取措施吸引公立高校的教师前来授课,逐步形成以专职教师为核心,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结构。着力增加民办高校的中青年教师的比重,形成教师导师制,通过中老教师带领和培养大批新进学校的年轻教师。增加硕士以上学历教师的引进,提高民办高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加强教师的福利待遇,尽量减少教师的义务课时量,为教师进行科研开辟时间,科研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民办高校整体素质的一个必要条件。

三、结束语

综上,民办教育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今天,应该是按照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育。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对民办学校的投入、管理,促进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克荫.加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有关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5.7.

[2]朱国维,朱斌,陈晃.民办高校办学的趋利性分析及其对策[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15.12.

论文作者:马宏伟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7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3

标签:;  ;  ;  ;  ;  ;  ;  ;  

促进民办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几点思考论文_马宏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