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论文_韦超

苏教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论文_韦超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教材的内容也逐渐在革新,慢慢朝着多元化发展新课程,使教材改革更注重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的兴趣,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是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苏教版小学数学的教材中,又安排了专门针对解决问题的教学部分,这个部分的内容能更好地落实小学数学的课程目标,对于提高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也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探讨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解决问题;策略

一、对目前苏教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现状分析

和其他教材不同,苏教版教材在小学三到六年级教材中均安排了数学解决问题相关章节,数学解决问题章节的存在能够使得小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程度有所提升,这对于小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极为重要。目前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以脱节的状态所存在,这对于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保证是极为不利的。就目前大多数小学生数学教学状况来看,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还相对较为程式化,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思维方式以及逻辑能力的培养程度还不够。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大都按部就班,前后知识的联结力较低,而且对于学生主动权没能够充分尊重,这对于学生学习有一定的影响。此外在对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表现出的教学策略性不强,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九年义务教育规定解决问题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丰富学生的学以致用的能力,能够让学生思维在解决问题解决中得到锻炼,但是由于一部分数学老是在课堂教学时时间安排不够合理,进而致使课堂混乱现象的产生,这对于学生思维连贯性的保证是极为不利的。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育价值

(一)有助于小学生积累一些策略性知识,提高解题效率

虽然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会积累一些解题的经验,但是事实证明,属于方法的知识更有助于学生进行迁移、举一反三。因此,小学生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育价值,就是要帮助学生积累一些策略性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智慧,促进其元认知的发展。从这一点上看,将“解决问题的策略”编入小学数学教材中作为正式内容的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

有关创造力的研究表明:人们在学习和思考时,注意力要在高层次的策略性知识和低层次的陈述性知识及程序性知识之间不断转换,不仅要意识到自己的加工材料,而且要意识到自己的加工过程和加工方法,不断反省自己的策略是否恰当,从而优化自己的加工过程。因此,要使认知在创造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就必须在头脑中储存有关如何学习和如何思考的策略性知识。对于小学生而言,虽然谈不上会有什么伟大的创造,但是如果不在教学中埋下创造的种子,那么长大后它如何才能发芽开花结果呢?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无疑为其今后的创造奠定了一些基础,提供了一些有用的工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苏教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

(一)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学效果,控制教学节奏在六年级上册用替代假设的策略解决将720毫升果汁倒满六个小杯和一个大杯的问题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演示如何将一个大杯假设成为是三个小杯,以动画的形式演示这一过程,既可以使学生看清假设前杯子的情况,也可以使学生看清假设后杯子的情况。另一方面,激发学习兴趣与乐趣,小学生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心较重,如果这一专题是通过多媒体来进行辅助教学的,那么在课堂之初就已经吸引到了小学生的注意力此外,通过声音、图像、文字三方面向学生进行教学,可以大力地挖掘出学生对于此节课的学习兴趣,从而优化学习效果。

(二)打造生活化小学数学课堂

数学看似高深莫测,其实是一门很“接地气”的学科,它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譬如球赛中使用的比分牌上的数字、电影院座椅上的数字、钟表上注明的指针刻度等,这都是数学的表达。我们看到的山河湖泊、花草树木,它们都拥有各自不同的形状,这也是数学的体现。由此得知,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的身影。因此,教师应该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给他们的数学学习补充更多资源,这也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数学、学习数学。

例如,教学《圆柱与圆锥》时,教师制订教学目标,即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形物体,让学生了解圆柱的特征及其组成面的形式,分析圆柱的平面结构:图、侧面展开图,进而塑造其立体空间:想象力。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积极发动学生寻找,并认识实际生活中较有代表性的圆柱体模型。在讲授圆柱的特征、各部分时,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来表述,如圆柱的高。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医用上的针管也是一种圆柱体结构,然后利用幻灯片为学生展不一根竖放的大针管中的药水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借此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即药水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什么有关,答案是水柱的高低与水柱的高有关。

(三)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的兴趣

创设具体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动手、动脑。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熟练的掌握和应用情景教学方法,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问题情景创设得好,能够使学生获得足够的创造空间,激发学生积极地去动手、动脑解决问题。例如:某教师在进行《梯形面积的计算》这一课题教学时,首先做好了两方面的准备:一是学习方法,在这里具体是指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二是情感教学的方式,鼓励学生对已学习的知识进行二次掌握和回顾。这样以来,就能够鼓励学生利用旧知识来找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研究,然后学生把研究得出的计算方法写在黑板上并画出解算的图示,进行展示,一共得到了六种既符合数学逻辑又准确的解题方法。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多给学生一些思考、讨论的时间和空间,再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就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创造性活动,从而培养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结束语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质量的保证与提升对于学生思维锻炼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恰当的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措施的采取可以使得学生能够把知识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对于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极为重要。因此相关教师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积极的采取措施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提升,为学生全面发展目的实现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黄秀琼.低年级小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探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9):68-70.

[2]仲崇恒.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转化”策略的变化[J].教学与管理,2015 (20):54—56.

论文作者:韦超

论文发表刊物:《青年生活》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6

标签:;  ;  ;  ;  ;  ;  ;  ;  

苏教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论文_韦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