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问题研究(上)论文

朝鲜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问题研究(上)论文

朝鲜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问题研究(上)

王 豪

摘 要: 进入21世纪,朝鲜半岛局势缓和与紧张反反复复,既有历史原因,也有朝鲜自身因素,但更多是受地缘政治影响。其中,美国长期对朝奉行敌视政策,是冷战结束以来朝鲜被排斥、孤立于东北亚区域合作之外的主要原因,并将朝鲜逼上“拥核自保”的“先军政治”道路。当前,朝鲜突破国际制裁,积极融入东北亚区域合作,实现国家安全、提升综合国力的战略目标主要面临两大挑战:一是自身内在机制与国际规则脱节;二是域外第三方消极影响。朝鲜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未来在于半岛无核化,在于以中国为代表的地区和平与发展力量不断壮大。

关键词: 朝鲜 东北亚区域合作 目标 困境 挑战 未来

2016年3月2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对朝制裁2270号决议,禁止范围涉及货物、金融、煤炭、铁矿石等众多方面,对朝全方位、联合制裁的“铁幕”缓缓落下。2017年8月5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2371号决议、9月11号通过了2375号决议、12月22号通过了2397号决议,由此朝鲜外汇来源、能源供应几乎断绝,国际生存空间被空前挤压。美韩针对朝鲜的军事演习规模屡创纪录,“萨德”趁机正式入韩。日本亦强化美日同盟并借机推进“修宪”。由朝核问题引发的新一轮军备竞赛、政治对抗与经济封锁,再次把朝鲜推向了被孤立、封锁的深渊,严重扰动了地区合作格局,极大地威胁了中国及东北亚地区国家的安全利益。为缓和紧张局势,谋求合作发展,2018年3月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首次出访来到中国,并于40多天后再次访华。双方就巩固传统友谊、推动经济合作、坚定半岛无核化方向等达成共识。中方支持朝方战略重心转向经济建设。(1) 《习近平同金正恩在大连举行会晤指出 支持朝方战略重心转向经济建设》,《新华日报》2018年5月9日。 这些都为开创朝鲜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新局面奠定了基础。维护好与中国“唇齿相依”的高度政治互信关系,是朝鲜突破政治、经济封锁,走出朝核困境,获得安全保障,进而重新融入国际社会、融入区域合作的第一步,也是重要一步。但着眼于区域合作长远目标,美国的敌视政策、朝鲜自身机制上的问题是迟滞朝鲜区域合作脚步最为关键的桎梏。当前,朝鲜的东北亚区域合作战略目标虽仍以追求国家传统安全为核心,但也开始重视并着眼于国家的民生建设与经济发展。

随着公车加速、煞车、左弯、右转,右手奋力抵抗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所带来的影响,以确保我在这拥挤的公车内仍能一派悠闲直挺挺地站立着。

一、朝鲜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回顾

历届朝鲜政府都曾试图在保障国家安全基础上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以实现其建设“强盛大国”的战略目标。对于区域合作,以新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建构主义为代表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分别从权利、制度及文化认知等不同方面进行了解释。(2) 宋秀琚:《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对“国际合作理论”的不同解读》,《国际论坛》2005年第5期。 国际区域合作主要指国际行为主体之间通过对一定问题、在一定领域的政策协调,在取得一定共识的基础上,进而不断谋求、推动区域多边主体利益最大化。在经济全球化快速推进的时代,区域经济一体化同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发展方向。(3) 朱彤、张悦盈:《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转变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新浪潮的兴起》,《亚太经济》2007年第2期。

当下各个学校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构成离不开教育部门的重视与推进。时代变革也会在无形中影响到教育体系,早期板书加粉笔的教学模式不再适合现今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教育信息化成为了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针对当下国内各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完善,广大教师也应顺应时代发展将本校信息化工作落到实处。学校从硬件与软件两方面入手,硬件设施由信息网络、用户终端等基础设备构成,软件则由主操作平台,各教职部门管理软件组成[4]。这些教育管理信息化利器及时、迅速地将学校现阶段各项工作的状态与进展呈现了出来,从更高的角度进行切入协助了学校各系统开展工作,强化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强度。

置身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时代潮流,进入21世纪,面对国内外巨大政治、经济与民生压力,朝鲜一度试图通过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融入国际市场与全球产业链,尝试融入以韩朝、中朝经济合作为代表的东北亚区域合作分工体系。2002年朝鲜开始实施“7.1经济管理改善措施”,试点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2006年,朝鲜通过修改社会主义商业法,把“市场”加以合法化,并对其地位和作用进行全新解释。这些改革措施为朝鲜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融入国际分工体系奠定了制度与法治基础,开始吸引以韩国企业为代表的境外工商主体参与其中。但由于朝鲜受其特有的“主体思想”观察问题的谨慎、敏感以及受政治、历史因素与突发事件影响,这一发展进程反复、曲折、缓慢。

(一)半岛双方合作

此后,受朝鲜“拥核自保”、美国“最大限度施压朝鲜半岛”、韩国保守政府对北强硬政策以及“萨德”入韩等政治、军事因素影响,朝韩关系一度剑拔弩张。一向受政治关系左右的朝韩经济关系波动剧烈。2008年,金刚山旅游项目因韩国游客遭枪击而中断。2016年,朴槿惠政府以不能向朝鲜提供核导开发资金为由,宣布关闭开城工业园区,双方经济合作由此陷入停滞。

受政治、历史等因素影响,朝鲜对日合作态度始终审慎。朝日双方严重缺乏政治互信,时至今日双方尚未建交,所开展的合作也多倾向于政治和经济利益之间的互换。1955年5月25日,旅日朝侨在日本成立“在日朝鲜人总联合会”;6月13日,朝鲜与日本缔结“渔业协定”;1959年8月13日,朝日红十字会签订《旅日朝侨送还协定》。2002年,时任首相小泉纯一郎实现了日本领导人对朝首访,同金正日委员长签署了《日朝平壤宣言》。双方就清算历史、解决悬案、重开邦交正常化谈判,以及日方向朝方提供无偿援助、长期低息贷款等问题取得共识。但随后不久,就因朝鲜公开承认“浓缩铀”计划与“绑架”问题,双方关系再次陷入僵局。2014年5月,双方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外务省局长级磋商,达成了“斯德哥尔摩协议”,就重新调查包括绑架日本人等问题达成共识。朝鲜设置特别调查委员会,日本为此解除部分单边制裁。2016年,朝鲜相继进行核试验及发射远程弹道导弹,日本恢复并加强了制裁。朝鲜随即宣布解散特别调查委员会。虽然朝日两国隔海相望,却长期以来处于对峙状态,但日本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资本优势对朝鲜有着强大的合作吸引力,而“绑架人质”问题是阻碍双方关系正常化的首要问题。此外,劳务输出合作是当前朝鲜对外合作重要内容,也是其重要的外汇来源。旅日朝侨在日本规模颇大,影响力不容小觑,因此侨汇也成为朝鲜外汇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学生的作业错误过多,为了避免学生作业质量等级太低,以及产生知识上的脱节和恶性循环,可以采取暂不评判等级的策略,等学生弄清了错误原因,补充了所欠缺的知识,将作业重新做之后,再进行评判。

2000年6月13~15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和韩国总统金大中在平壤举行历史性会晤,这是半岛分裂以来双方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会晤,并签署了《北南共同宣言》。随后双方经济合作加速,金刚山旅游、开城工业园区等重要项目先后启动。2000年12月16日,朝韩部长级会议签署了一系列协议。(6) 《朝韩经济关系大事回顾》,中国网,2007年9月29日。http://www.china.com.cn/international/txt/2007-09/29/content_8984157.htm. 2002年9月18日,朝韩举行京义线铁路和公路连接工程开工仪式。2002年10月,朝鲜宣布金刚山为旅游特区,颁布《金刚山旅游特区法》,为金刚山旅游合作提供了政策和法律支持。2003年6月,朝鲜主权管辖、朝韩共同开发管理的经济特区——开城工业园区动工兴建。2004年底,韩国企业开始入驻。2005年10月28日,在开城工业园区内设立朝韩经济合作办事处。2005年12月28日,双方开通电话线路,实现电话直通。(7) 《朝韩经济关系大事回顾》,中国网,2007年9月29日。http://www.china.com.cn/international/txt/2007-09/29/content_8984157.htm. 2006年6月,两国举行第12次经济合作促进委员会会议。2007年5月17日,连接半岛南北铁路试运行。

在这样的情境教学中学生扮演的角色与他的年龄特点与身份相适应,这样的命题就能相对准确地了解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

朝鲜半岛双方受冷战历史、政治等因素影响,数十年来始终处于政治对峙、军事对抗状态,直到1984年才有官方主导的经济联系。1984年9月8日颁布《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合营法》,其中规定:“合营法为扩大和发展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做贡献”(第一条);这些合营企业“原则上应当设立在罗先经济贸易区内。根据需要,也可以在其他地区举办合营企业”(第二条);“经内阁批准,合营企业可以在我国境内或者境外设立分公司、经理处、办事处等分支机构,同外国公司联合经营”(第十三条)。颁布该法旨在与东北亚乃至世界各国进行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这是朝鲜谋求发展南北经济关系、参与地区和国际合作的第一份法律文件。是年秋,由于偶然因素事情出现转机。8月底,韩国许多地方遭到暴雨袭击,67000余公顷土地被淹没,20余万人顿时无家可归。9月8日,北方红字会宣布,决定向南方灾民提供7200吨大米、50万米布、10万吨水泥和大量药品,南方红十字会表示接受。9月底10月初,北方物资运抵板门店、仁川港、北坪港。南北红十字会人员友好合作进行交接,实现了停战以来“三八线”两侧第一次物资流动。这次空前缓和举动,缓解了南北间的对峙状态和紧张气氛,直接结果便是促成南北经济会谈。朝韩双方在板门店举行首次经济会谈。双方就经贸项目、合作领域及程序达成协议,并为1988年半岛双方深化经济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1988年7月7日,韩国总统卢泰愚发表了《争取民族自尊和统一繁荣的特别宣言》(即“7.7宣言”),倡导南北双方作为同一个民族,彼此间应发展国家共同体关系,并表示愿意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关系。

从历史视角看,南北双方经贸及人文合作交流坎坷反复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政治、军事对抗尚未彻底结束。虽然某一时期双方能够在某些领域达成合作共识,但政体纷争、政治对立、军事对峙长期存在,以至于依赖政治的经贸等合作关系十分脆弱,易受突发事件影响。

由于双方政界高层积极互动,缓和了两国在军事、政治上的紧张对峙,加快了双方在旅游业、工业等方面的合作步伐。以开城工业园区为例,2005年投入运营,曾是半岛双方最大经济合作项目,鼎盛期入驻124家韩企,雇佣5万多名朝鲜劳动者,年产值近5亿美元。(8) 《韩国企业:关闭开城工业园将两败俱伤》,新华网,2016年2月11 日。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6-02/11/c_128712381.htm. 1998至2008的10年间,韩国前往金刚山观光的游客数量累计达195.6万人次。(9) 《韩朝一个月内在多领域密集接触 将陆续举行铁路、公路、山林会议》,百度网,2018年6月26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4298637798784610&wfr=spider&for=pc.

(二)朝俄(包括与苏联)合作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的半岛政策表现为“亲南疏北”。1993年俄方通知朝鲜,废除1961年《苏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的法律效力。(12) 孙永:《俄罗斯与朝鲜经贸合作展望》,《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6年第9期。 政治上,俄方对朝“减少接触”,官方互访基本停止,军工合作停滞,经贸关系进入近10年的“休眠期”,俄朝关系处于停滞状态。进入21世纪,两国关系开始逐渐恢复。普京总统在发展对韩国关系的同时,着力修补同朝鲜的传统友好关系,将半岛政策调整为“南北并重”。2000年2月,双方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7月19日普京总统首访朝鲜。次年7月26日至8月8日,金正日以朝鲜最高领导人身份,沿20世纪80年代金日成访苏路线,对俄罗斯实现首访,并签署“莫斯科宣言”。两国同意在经贸,特别是铁路改造,以及军事领域加强合作。尽管受债务、西方制裁、舆论等影响,俄方依然对朝鲜禁售战机等武器装备,但双方经济领域合作渐有起色。2001与2002年,金正日两度出访俄罗斯远东地区,看重俄罗斯“远东板块经济”,希望借此带动朝鲜东北地区发展。2005年,两国跨境输电线路开始修建。同年,双方协商铺设从北萨哈林州经过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到朝鲜半岛的天然气管道。2008年4月24日,俄罗斯铁路股份公司与朝方签署合作协议, 改造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哈桑车站至朝鲜罗津港之间的铁路,在港区建设集装箱码头,并在协议框架内成立合资公司,由俄方投资,朝方对港口第三码头及毗邻区域拥有财产权。2011年10月13日,哈桑—罗津段铁路经过俄罗斯国有铁路公司3年改造,顺利通车。

1948年9月18日,苏联应朝鲜请求,宣布于1948年12月底前从朝鲜半岛北部全部撤军。10月15日,朝苏两国建交。次年3月5日,两国签署《朝苏经济文化合作协定》,为双方合作奠定了基础。1960年10月13日,朝苏签订“经济援助协定”。1961年金日成访苏,双方签订《朝苏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随后双方在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领域合作不断发展。冷战时期,苏联作为两极世界中的一极、社会主义阵营“老大哥”,在苏朝合作中主要体现为对朝鲜的支持与援助,不仅向朝方提供了大量国家贷款,还以优惠价格对朝提供能源、重工业和粮食产品,并帮助朝鲜建设诸多重工业项目。(10) 沈志华,董洁:《朝鲜战后重建与中国的经济援助(1954-1960)》,《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3期。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清算了朝鲜对苏联所欠80亿美元债务。双方于2012年9月达成协议,将已上涨至110亿美元的债务中的90%免除,剩余10%以“债务换援助”的形式推动两国在卫生、教育、能源领域的合作。(11) 方亮:《俄罗斯为何待朝鲜如此“大方”?》,《青年参考》2012年9月26日。

当然, Bb平台同样也有一些自己的局限性(见图2)。52.3%的学生反应Bb平台登陆不便,网络经常连接不上,严重降低使用体验,影响学习效果。47.8%的学生认为Bb平台界面千篇一律,没有个性,不友好。44.1%的学生认为Bb平台操作缺乏操作说明,功能较少。50%的学生认为课程资源过少。36.9%的学生认为作业、测试反馈不足。Bb平台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20世纪末朝俄关系经历“冰封期”后,21世纪初两国关系一度出现短暂“蜜月期”。2005年双边贸易额达2.33亿美元,但随后逐年下降。2010年,双边贸易再次恢复,也仅达到9870万美元,(13) 盛海燕:《俄朝经贸合作发展研究》,《对外经贸》2012年第9期。 且两国经济合作最积极领域是在林业方面,合作方式多为朝方劳务输出。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地广人稀、资源丰富,阿穆尔地区林业资源丰富,萨哈林州、卡梅尔自治州和雅库特地区褐煤、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巨大。朝鲜相对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巨大的外汇需求,为双方进一步合作提供了可能。2017年,俄罗斯内务部提出扩大接收朝鲜劳务移民的中长期计划,同年有逾4万朝鲜人员得到俄罗斯劳务许可,比2012年增长一倍以上。(14) 《获友谊勋章、收朝鲜劳工 俄罗斯谋求深化与朝鲜关系》,观察者网站,2017年3月29日。https://www.guancha.cn/global-news/2017_03_29_401215.shtml. 同时,朝俄合作也逐步向教育、旅游等方面拓展。例如,俄罗斯高校为朝鲜铁路工程师提供更多研修机会;“万景峰”号客货船在罗先-符拉迪沃斯托克国际航线投入运营,该航线曾在2017年8月由于港湾使用费纠纷停运。(15) 《欠俄13万港湾使用费 朝鲜“万景峰”号停运》,航运界网站,2017年9月5日。http://www.ship.sh/news_detail.php?nid=26809.

(三)中朝合作

中朝自古就是唇齿相依的友好邻邦。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朝鲜人民的自由与解放浴血奋战,为两国间深厚友谊打下了坚实基础。1953年11月23日,双方签订了第一个经济文化合作协定,即《中朝经济及文化合作协定》,内容包括中国向朝鲜提供16亿卢布的援助。1960年10月13日,朝中签订4.2亿元的“借款协定”。1961年,金日成访问中国,双方签订了《朝中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随后以“经济文化合作协定”及“互助条约”为基础,中朝交流合作在政治、经济、文艺、科教、体育、新闻出版、卫生等领域不断发展。1986年9月,双方又签订了1987年至1991年“长期贸易协定”。

进入21世纪,双方经贸合作持续发展。2010年,两国就共同开发管理朝鲜罗先经济贸易区和黄金坪、威化岛经济区达成协议,形成21世纪中朝经济合作最基础,同时也具法律约束力的纲领性文件。2011年9月19日,中朝最大矿产合作项目,即中国万向集团与朝鲜两江道矿业联合所按51%与49%比例合资建立的“惠中矿业合营公司”(朝方称“惠中矿业合营会社”)开业投产,开发朝鲜最大铜矿——惠山青年铜矿,产能为每年5~7万吨精铜矿石。(16) 刘睿:《2011年中国有色金属企业跨国并购事件回顾》,《世界有色金属》2012年第6期。 2012年8月14日,中朝双方宣布成立罗先经济贸易区管理委员会和黄金坪、威化岛经济区管理委员会,签署“成立和运营管理委员会协议”“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双方经贸合作以此为依托,进一步向前发展。

(2)钢筋放置好后,按照相关的顺序进行绑扎,在绑扎阶段中,针对设置支架钢筋的位置,需要将做好钢筋网以及钢筋支架的固定,以保证两者之间具备足够的强度。

中朝俄交界地区物流中心——罗先经济贸易区,2010年升格为特别市。该市有工、农、水产等领域朝鲜企业120余家,主要涉及水产品、食品、服装、木材加工、金属加工、制鞋及家具制造等行业。该市有近70家中方投资企业,投资总额约4亿欧元。其中,珲春企业约20户,投资总额近1.5亿欧元。(17) 《未来中朝经济合作重点何在?》,新浪网,2018年5月10日。http://finance.sina.com.cn/zl/china/2018-05-10/zl-ihaichqz4051166.shtml.

小学生的身心都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但不同的个体之间发育速度和时期都会存在或大或小的差距,这就导致了即便在同一年级中,学生之间的身体素质也容易出现较大的不同。许多教师在足球教学中忽略了这一点,用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全体学生,以至于有些身体素质较低的学生难以达到学习目标,内心产生挫败感,失去了学习足球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看到学生的独特性和发展性,并对身体素质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区别化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树立一个合理的目标,并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通过努力获得提高。

以两个经济贸易区和丹东通商口岸为主要合作平台,中朝2009年双边贸易额为27亿美元,2010年增长为34亿美元,2011年达56亿美元,2012年升至59亿美元。2014年中朝贸易额同比增加10.4%,达到6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18) 《中朝贸易额创新高 韩媒称朝鲜更加依赖中国》,《参考消息》网站,2014年2月24日。http://finance.cankaoxiaoxi.com/2014/0224/351092.shtml. 此后,双方贸易开始下降,2015年中朝双边贸易额为54.34亿美元,2016年约56.5亿美元,2017年为50.6亿美元,而2018仅160.9亿元人民币。韩国贸易协会北京支社2014年报告显示,2012年朝鲜与中国辽宁丹东、吉林图们和珲春等朝中接壤城市签署劳务派遣业务协议,朝鲜劳动力迅速流入中国境内,数量由2010年的5.4万人迅速增加至2013年的9.3万人,年均增幅达19.9%。这较同期流入中国境内的外国劳动者年均增幅(9.1%)高出一倍以上。(19) 《韩媒:朝鲜靠输出劳动力创汇 上半年超4万人入华》,搜狐网,2014年11月12日。http://business.sohu.com/20141112/n405961556.shtml. 2011年底,朝鲜领导人调整后,双边贸易合作重要性更加凸显,占朝鲜外贸份额超过90%。(20) 《英媒称中朝经济合作前景可期 优势无可取代》,《参考消息》网站,2018年6月14日。http://www.cankaoxiaoxi.com/world/20180614/2280672.shtml. 2013年以来,朝鲜积极发展旅游产业。2014年约有9.5万名中国游客和5000名西方国家游客来到朝鲜。(21) 《朝鲜旅游年收入不足5000万美元 仍缺基础设施》,新华网,2015年11月3日。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5-11/03/c_128385391.htm. 2015年,朝鲜入境游客约10万人次,其中中国游客仍占比九成以上。(22) 《美媒:中国旅行社推广赴朝鲜旅游 赴朝旅游升温》,中国日报网,2016年7月10日。http://www.chinadaily.com.cn/interface/toutiaonew/53002523/2016-07-10/cd_26031658.html. 2019年,朝鲜入境游中国客源大幅增加,高峰期每日近2000人,创历史新高。普通中国游客在朝消费约360美元。(23) 《外媒:中国游客赴朝旅游热情高涨》,《参考消息》网站,2019年6月19日。http://m.ckxx.net/zhongguo/p/170288.html.

(四)朝日合作

早期朝韩经济合作形式比较单一,以原材料委托加工为主。第一年,即1989年双边贸易额不到2000万美元。至1992年,双方才签订有关经济及社会领域合作与交流的正式协议。1992年5月18日,朝韩经济共同委员会正式成立。1995年,韩国政府首次批准韩国企业,如大宇财团在朝鲜南浦工业园区进行投资,与朝鲜合作生产服装、皮包等产品。同年11月,连接半岛北部罗津港与南部釜山港的直通货运航线正式开通。1998年,金大中当选韩国总统后,推行“阳光政策”,依据“政经分离”原则积极推进南北经济合作,大大降低韩企业领导人与经济团体访朝申请批准门槛,鼓励发展委托加工贸易,取消了对朝生产设备输出和投资限制,并大幅精简相关手续与步骤。(4) 郑成宏:《金大中的“阳光政策”及其现实意义》,《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 1998年11月,韩国现代集团与朝方达成协议,开辟韩国东海市至朝鲜金刚山的旅游路线。(5) 《韩国和朝鲜的民间交流日趋活跃》,中国中央电视台网站,2000年5月23日。http://www.cctv.com/specials/nanbeihuitan/news/news9.html.

(五)朝蒙合作

朝蒙两国冷战时期皆属社会主义阵营。蒙古国是第一个与朝鲜建交的亚洲国家,两国间友好合作源远流长。双方建交以来,朝方有近40个代表团访蒙。半岛战争期间,蒙方向朝鲜无偿提供物资支援。1954年朝鲜向蒙古国赠送20吨大米和10吨苹果。2003年,蒙古国免除朝鲜部分债务。2004年,蒙古国总统访朝时向朝方赠送4.6吨肉制品等。(24) 《朝鲜的另一个铁哥们,两国意识形态完全不同,曾获大量无偿援助》,百度网,2018年6月7日。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02563804254875619&wfr=spider&for=pc. 虽然1990年蒙古国依据调整后的“多支点、全方位”外交政策与韩国建交,导致朝蒙关系有所疏远,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两国开始修复关系。从1997年开始,蒙古国几乎每年对朝鲜进行食品援助。2002年,朝鲜外相白南舜访蒙,双方在修订1986年“友好合作条约”基础上签署新协议,这为朝蒙关系在新世纪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两国在经贸、科教、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随后共签订了21个合作协议。2013年10月,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对朝鲜进行国事访问,成为金正恩迎来的首位外国元首。虽然,额勒贝格道尔吉总统在金日成综合大学涉“自由化”演讲使两国领导人之间产生一定隔阂,但双方仍签署了工农业领域合作协定、文化体育及旅游领域合作协定,还有截至2015年的信息技术领域交流计划。2013年6月,蒙古石油与销售公司收购了位于罗先特区的朝鲜胜利炼油厂(年加工能力200万吨,为朝鲜最大炼油厂)20%的股份,计划将蒙古原油运至罗先特区加工后返销国内。但美国的蒙古问题学者查理斯·克鲁泽科普夫认为,此项目物流成本高,经济效益低,蒙古国只是为在朝鲜经济开发中抢占一席之地。(25) 《蒙古国总统在朝鲜金日成大学演讲大谈言论自由 或触怒金正恩遭拒见》,观察者网站,2013年11月25 日。https://www.guancha.cn/Neighbors/2013_11_25_188041.shtml. 蒙古国接收朝鲜劳工数量位列第三,仅次于俄中两国。虽然当前朝蒙两国的经济发展皆不理想,但两国间传统友谊的基础、资源互补的比较优势,还是为双方进一步合作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上证指数在上周下破了2555点,同时在本周下破2498点最低到达了2462点后,大有考验2449点的概率。

综上所述,尽管出于政治考量以及经济发展需求,朝鲜始终尝试以各种形式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并与中、俄、韩、蒙四国达成一些协议和共识。但是,出于大国博弈需求的美国始终不肯放弃对朝敌视政策,依然采用政治歧视、经济制裁、军事威胁、外交孤立等手段打压朝鲜,企图以全方位施压和联合制裁来激化朝鲜内部矛盾,通过实施“冷战”或“颜色革命”等手段颠覆朝鲜政权,以维护自身在东北亚地区的霸权地位与特殊利益。这直接导致朝鲜对国家安全产生强烈忧患意识,因此朝鲜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显得顾虑重重、谨小慎微。加之本身特有的体制敏感性,朝鲜在未获得安全保障之前,对于融入美国主导的当前国际分工体系,态度上始终极为谨慎,内生积极因素难以充分发挥。

进一步梳理战后,尤其是冷战结束以来,朝鲜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演进路径不难发现,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是其一脉相承的首要目标与合作主题。但冷战结束后,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孤立与威胁,区域合作空间受到空前挤压的朝鲜,被迫走上了“先军政治”发展道路。也正是出于对严峻的周边国际形势与国家安全环境的担忧,导致朝鲜将有限的国家资源过度集中于重工业与国防工业领域,难以发挥其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比较优势,从而陷入了难以融入区域合作的困境。由此衍生出来的朝鲜式“核导试验挑衅”不断冲击着国际社会,尤其是东北亚国家的安全利益。随着联合国安理会主导的国际制裁不断收紧,朝鲜更难融入地区正常产业分工与贸易体系,导致其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萎靡。由于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的比较优势难以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动能,所以朝鲜的落后产能陷入了无法形成对内、对外有效供给的尴尬局面与恶性循环。

二、朝鲜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目标

对于区域性国际合作,独立主权国家都会谋求政治影响和经济利益共存共享,以实现国内振兴和外部政治影响最大化,朝鲜也不例外。自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其特征鲜明的自身体制塑造了服务于不同历史阶段的国家建设战略指导思想。当前,金正恩在军事强国路线基础上开始了新的探索,提出建设经济强国的战略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朝鲜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战略指向。

回顾朝鲜政治、经济发展历程与半岛历史纷争,总结朝鲜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特点,我们可以发现,当前半岛形势发展似已显露一丝永久和平的曙光。不过,朝鲜参与区域合作诉求的首要目标,依旧围绕着国家安全与政权稳定,在此基础上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并不断向能够促进综合国力提升的各个领域延伸。

(一)谋求国家安全

冷战结束后,朝韩同时进入联合国,但美国并未放弃对朝敌视政策,甚至将朝鲜视为“邪恶轴心”和“流氓”国家。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以匪夷所思、莫须有的理由实施了诸多政权颠覆与“颜色革命”活动,朝鲜因此产生了强烈的政权危机感。与此同时,韩国虽然历经数任“阳光总统”,但半岛南北双方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敌对状态并未发生根本变化。韩国在美韩同盟中的从属地位,致使其难以在朝韩关系发展及东北亚地区格局变化中发挥实质作用,所以注定了朝鲜为解决安全问题必须直面世界头号大国。一直以来,朝鲜自认为能够与美国进行非对称博弈的筹码只能是核武器。随着半岛南北差距不断扩大,缺乏安全保障的朝鲜倾尽全部国力,将国家与政权安全的希望全部寄托于发展核武器所带来的战略威慑能力上,以期美国投鼠忌器,从而维持脆弱的半岛南北均势。

朝鲜当前所追求的东北亚区域合作目标是获得合法核身份,同时通过寻求与东北亚国家开展双边及多边合作,缓解来自美韩同盟的政治、军事压力,打破联合国制裁僵局。从朝鲜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上讲,保障国家安全,追求政权稳定,获得以美韩、美日同盟为代表的西方集团对其政权合法性的认可与安全承诺,既是朝方全面深入参与国际分工合作体系的基础,也是朝方谋求区域合作的长期战略目标。

(二)提升综合国力

当今世界,一国想要真正实现国家发展、人民富足,被孤立、不加入全球化进程、不融入区域合作体系是不现实的。20世纪80年代,处于冷战末期的朝鲜逐渐意识到寻求更广泛国际合作的重要性。根据金日成关于“加强南南合作与对外经济合作,大力发展对外贸易”的指示,朝鲜于1984年9月8日首次颁布《合营法》及其“施行令”。进入20世纪90年代,朝鲜先后修改完善了《宪法》《外商投资法》《合营法》《外资银行法》《经济开发区法》《土地租赁法》《外商投资企业及外籍人员税收法》等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外资法律保障体系。(26) 〔朝〕 崔秀光:《朝鲜外商投资政策与经济特区开发》,《东北亚伦坛》2016年第1期。 1991年,朝鲜在中俄边境设立了第一个经济特区——罗先经济贸易区,此后依据相关法律设立了5个特区,建设了22个经济开发区,其中国家级3个、地方开发区18个。(27) 李圣华,朴银哲:《朝鲜外资引进与开发区建设探析》,《亚太经济》2015年第3期。 其中,2017年12月21日决定设立的江南经济开发区,由于正逢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对朝第2397号决议的特殊时期,当即引发了格外关注与诸多猜想,但其属于何种级别尚无法确定。(28) 金美花:《朝鲜设立江南经济开发区的动因及前景》,《世界知识》2018年第2期。 但受制于美国敌视及制裁政策影响,国外投资者在朝投资格外谨慎。因此,朝鲜经济特区规模小、数量少且发展缓慢,开发项目严重受限,投资主要集中于商贸领域。

韩国作为朝鲜主要的经济合作对象国,双方综合国力差距不断拉大。2005年以后,朝韩经贸合作范围虽有所扩大,增设了开城工业园区和金刚山旅游合作区,但双方此类合作主要源于政府主导、政策驱动,深受政治关系影响,非完全市场行为。2016年,运营12年之久的开城工业园受朝核试验影响最终被迫关闭。该园区2015年生产额达5.6329亿美元,占当年韩朝创下历史新高贸易规模27.14亿美元的五分之一。(29) 《开城工业园关闭始末》,《凤凰周刊》网站,2016年5月31日。http://www.fhzk.net/szjs/162.html. 朝韩经贸合作是朝鲜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缩影。

近年来,受联合国制裁,朝鲜经济、民生发展困难重重。朝鲜政府开始意识到发展核武器只是换取和平环境的权宜之计,获取安全承诺的自保之举,对于综合国力的提升作用有限,甚至有负面影响。国际社会以及联合国的长期制裁,朝鲜根本无法承受。没有了民生水平提升的刚性保障,政权的安全也难以获得长久支撑。2018年,金正恩选择中国作为首次出访目的地,并于4月20日的朝鲜劳动党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新的战略路线,宣布将全面停止核试验,集中全力发展经济,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如今朝鲜深知融入地区发展、实现对外开放、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既是巩固国家安全的需要,也是民心所向,更是提升综合国力的必由之路。朝鲜在获得核能力,自信国家安全得到基本保障之后,也已经意识到主动缓和半岛局势,进而争取重新融入国际社会与分工体系,对于不断提升自身综合实力的重要性。然而,谋求民族和解、建立半岛永久和平机制,无疑是当前朝鲜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首要目标。

(下期待续)

① 〔基金项目〕 本文系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课题招标课题(项目编号:2018B267)阶段性成果。

本文作者: 河南财政政法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 讲师、博士

责任编辑: 李 冰

DOI: 10.19498/j.cnki.dbyxk.2019.05.006

标签:;  ;  ;  ;  ;  ;  ;  

朝鲜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问题研究(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