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居住区环境绿化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梁志欣

新型农村居住区环境绿化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梁志欣

宋庄镇鑫景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现如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对农村居住区环境工作的重视性和环境绿化设计的重视性不断提升。农村居住区环境绿化设计,既有住宅建设本身的绿化设计也有居住区配套建设的绿化设计。因此,本文研究的内容是结合新型农村居住区环境绿化设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更好的提升农村居住区的环境,改善绿化条件。

关键词:农村居住区;环境绿化设计;问题;对策

引言

随着“绿色、生态、环保”的理念不断升华和提高,人居绿化环境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绿化景观元素营造的舒适优美的室外绿色空间已经成为人们思想与情感交流的悠闲美地。绿化景观配置得好坏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而且还会成为城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农村居住区绿化设计的现状

1.1过度设计,导致人性化不足

农村居住区绿化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绿化设计的本质也是为了更好的打造宜居环境,创造安静、清洁和优美的生活环境。但从农村居住区绿化的实际来看,部分居住地出现了过度设计,导致绿化设计人性化不足的情况,一方面,在道路设计与景观设计方面存在人性化不足的现象。部分居住地的绿化设计人员,为了更好的体现出绿化效果,将绿化隔离带与道路进行了隔离,本来可以直接通过的道路,被隔离带隔开,只能步行十几分钟到绿化隔离带设置的路口才可以通行,造成了农村居民出行不便,特别是对老人和儿童来讲,产生了诸多的不便。另一方面,部分绿化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为了提高绿化率,将原有的公共设施部分增加了绿化内容,导致绿化挤占了专门的活动场所,导致绿化效果增加,但实际造成了生活不便,影响了居民对绿化的评价和认识。

1.2养护管理水平落后,经费明显不足

在居住区绿化用地上因为产权和管理超出设计范围而产生交接不明晰、责任不到位的问题,导致纠纷频频发生。在没有充足养护经费、缺乏专业人员养护的情况下,病虫害防治跟不上、修剪不到位,致使植物生长不理想、绿地面积减少,未能发挥居住区绿地应发挥的美化环境、优化环境等效果。

1.3绿地面积减少

我国大部分农民都是以自然村的形式相邻集中居住,新建农宅的大部分面积都被房屋和硬化地面占领,绿化树木较以前严重减少,造成夏季无树木遮阴,冬季无树木保温的现状,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此外,随着新农村交通道路建设的发展,很多地方由于没有重视道路两旁的绿化建设,使得新农村绿化效果不理想,高大可遮阴树木严重缺失。农民在室内居住环境得到改善的同时,却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以往自然、绿色的室外居住环境。农村因绿化面积的减少而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农民感到烦热,他们迫切需要回归绿化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农村居住区绿化设计的对策建议

新型农村居住区绿化设计过程中必须要注重绿化设计的效果和质量,突出人性化的设计理念,综合农村居住区绿化实际情况,做好绿化设计工作,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2.1改善生态环境,优化新农村居住体系

梳理、构建植物群落是建设新农村绿地系统的核心任务。新农村绿地系统在保持居住环境生态系统平衡、改善新农村居住环境质量方面,具有其他设施不可替代的功效,是提高新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在新农村以超快速度进行硬化建设时,居住区的绿化更应突出植物特色,从而达到净化空气、减少尘埃、吸音降噪等作用,保护居住区环境,进一步优化新农村居住区生态环境。

2.2农村居住区绿化应突出人性化的设计

农村居住区绿化过程中必须要突出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在规划设计过程中结合农村居住地的实际情况,做好绿地的规划。农村居住区绿化过程中必须要根据绿化预算和绿化面积而来,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农村地区老人、儿童出行的问题,增加人性化的设计内容,更好的服务社区绿化。如,农村居住地绿化中适当增加小道,绿化区域增加运动场所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人性化绿化设计理念,既方便了老人、年轻人的出行的需要,也给了居民运动良好的环境,一举两得,因此在具体绿化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前瞻性,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再比如,在绿化树种的选择上,可选用易成活,有乡土特色,果叶皆美的树种,不但有绿化美化效果,还可产生经济效益。此外,在设计过程中园林小品应本着朴素简洁的原则,对景观进行适当的点缀即可,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园林小品,包括喷泉、雕塑等使用时,应遵循规模小、占地小、数量少,提升园林小品与周围绿化的协调性。风格上要有地方特色,朴实无华,因地制宜,符合当地人的审美与喜好。切不可假大空,过渡华丽,造成无端的浪费。

2.3规划用地和资金的准备

规划起点的高低,影响建成居住区绿化后的环境,绿化既要有足够的土地,还要有充足的资金保证。制定相应的资金管理政策和使用制度,确保规划,施工和养护资金落到实处。规划要有前瞻性,应努力完善基础建设,为居住区绿化做好铺垫。

2.4加强绿化管理,做好绿化维护

农村居住地绿化规划完成以后,应做好绿化的具体管理和维护工作,在管理和维护过程中应积极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居民的配合程度。一方面,农村居住地必须做好绿化的宣传,由村委等出面进行绿化的宣传工作,提升农村居民自律性,使村民意识到绿化与自身的密切关系,自觉爱绿、护绿。另一方面,做好绿化维护的工作,绿地维护要责权分明,专人看护,看护人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更要在实际工作中积累养护经验。注重绿化的养护,修剪,病虫害防治,可有效防止绿化的损害,从而影响绿化效果和观赏性。

结束语

综合上述观点及建议,在居住区绿化美化工作中,只有在绿化设计中坚持以人为本才能设计出实用美观的绿地景观。只有严格遵循设计规范与规划设计的原则,才能保证居住区绿化设计的完整性。只有建立良好的管护制度和管理体系,才不至于局限于绿化的短期效果,导致反复重建的恶性循环。居住区绿化满足了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也给人以美的感受。在整个居住区绿化建设中,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才能达到经济,实用,美观的效果。真正地做到为人所用,人绿合一。

参考文献

[1]李德芳,闻金光.居住区绿地设计中的几点意见[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7(增刊1):110.

[2]艾素兰.接近自然亲切宜人:居住区绿地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城市开发,2018(8):38-39.

[3]陈鹭.居住区景观的若干思考[J].建筑学报,2018(4):36-38.

[4]郝喜龙,苏凤贤,王瑛,等.居住区环境绿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8(增刊2):17-19.

[5]徐莎.居住区绿化建设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林业,2017(8):37.

论文作者:梁志欣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2

标签:;  ;  ;  ;  ;  ;  ;  ;  

新型农村居住区环境绿化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梁志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