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工程与施工监测论文_冉辉

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工程与施工监测论文_冉辉

铁科院(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广东 深圳 518057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地下空间工程日益增多。由于受到地质条件的影响,在软土地区施工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工程事故,进而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本文简要的分析了深基坑围护结构施工的支护形式,并分析了基坑监测的重要事项,以供参考。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结构;施工监测

1常见支护结构

1.1 土钉墙支护

土钉墙实质上是利用土钉将天然土体就地加固,同时将其与喷射面板结合,形成重力挡墙,从抵抗墙后的土压力,确保开挖面的稳定性。土钉墙的设置主要有三个过程:钻孔、抽筋以及注浆。土钉墙又称为砂浆锚杆,也可以直接打入角钢、粗钢筋,从而形成土钉。在进行土钉墙支护时,通常自上而下分段施工、分层开挖和分层稳定。土钉墙支护的原理是利用土钉、土体以及喷射混凝面层的共同工作,形成复合土体,从而起到支护的作用。软土地区,在采用土钉墙支护方案之前,要充分的熟悉和掌握基坑周边的情况,并结合相应的环境状态采取措施,避免土体变形过大,造成地表建筑物沉降过大等危害。

1.2 锚杆支护

在深基坑中,锚杆支护是常用的施工技术,其实质是:在基坑立壁土层或者地下连续墙墙面上进行钻孔,将钢索、钢筋等抗拉材料放进钻孔中,再灌注浆液对其稳固,进而形成具有强抗拉力的锚杆。锚杆支护体系通过提供抗拉力,保障了整个基坑工程的稳定性,避免出现基坑变形过大等问题,给施工造成安全隐患,从而降低程施工的成本,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

1.3钢板桩支护

钢板桩支护是把热轧型钢通过锁口或钳口连接,形成桩墙。该支护技术施工最为便捷,在土建工程中经常被用来阻隔水土。但是在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不宜运用该支护形式,因为钢板桩的柔性极好,在施工期间容易发生变形,在施工期间会造成严重的噪音污染,会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1.4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工艺

地下连续墙主要的施工工序有:修筑导墙、泥浆制备和处理、挖深槽、钢筋笼的制作和吊放以及混凝土的浇筑等。在进行地下连续墙挖槽之前,需要在地面修筑导墙,导墙作为临时结构,通常是钢筋混凝土装配式结构或现浇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导墙施工主要的目的是能够确定地下连续墙轴线位置,同时其也是成槽质量的关键工序。现场浇筑的钢筋混凝土导墙底部十分容易与土层之间相贴合,这样一来就能够避免泥浆的流失。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导墙一定要具备相应的强度、刚度以及精确度,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挖槽机械的施工要求。由此可见,在进行挖槽的过程当中,导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基坑监测及注意事项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不断开发地下空间,对软土地区的深基坑变形的现场监测已经成为确保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可靠的必要和有效手段。通过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基坑监测,实行信息化施工,可以减少基坑工程事故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有专业人员在场进行监测,及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及时的将数据反馈给工程设计部门,避免由于盲目施工而造成工期延误和经济损失。

2.1支护桩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是在基坑的两侧安置一些对称布置的测斜孔,监测点之间的距离保持在20~50m。测斜孔的深度必须要与钻孔灌注桩钢筋笼等长,同时要将测斜管绑扎在钢筋笼主筋上,将斜管管口进行封闭,接头处进行牢固连接。在放置测斜管的时候,一组导槽垂直放在基坑面上,另一组平行的放在基坑立面,并且与灌注桩一起成型。

深层水平位移测量方法:测斜管内壁有二组90度的纵向导槽,导槽控制了测斜方位,垂直于基坑立面的一组导槽,实测位移指向基坑内为正,反之为负。为了避免温差对监测结果的影响,应将探头提前放在测孔中。测试时,测斜仪探头沿导槽缓缓下沉至孔底,在温度稳定一段时间后,自下而上以0.5m为间隔逐段测出位移,测完后,将探头旋转180度插入同一对导槽内,以上述方法再测一次,测点深度同第一次相同,将两次之间的数据进行修正。

2.2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监测

首先,用膨胀螺丝将 “L”型角铁固定在冠梁面上,在角铁面上贴反光片。在施工工地变形区以外的地方测设三个工作基点,在观察施工情况的同时,随时对工作基点坐标进行复核。在基坑开挖之前,对监测点的坐标至少进行三次测量,确保测量误差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取其平均值,作为监测点的初始坐标。

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测量方法:全站仪测量采用极坐标法,导线测量,现场记录所测点到起始边的夹角及所测点到工作基点的距离。将本次所测坐标与该点的原始坐标比较,分别计算x、y的位移量及其距离(绝对位移量),求出本次坐标与初测坐标或上次坐标之差,即得到本次位移及累计位移。

2.3支护结构顶竖向位移及沉降监测

沉降监测 采用高程控制网测量,在施工影响范围之外,设置三个以上的稳固工作基准点。将工作基准点与施工用的高程控制点之间进行联测,变形已稳定的工作基准点作为算点,进而组成水准网进行联测工作。

竖向位移监测主要是为了了解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变形情况,对围护结构稳定性进行评(估)价。监测点布设在基坑圈梁、围护桩或地下连续墙的顶部等较为稳固的地方,以设置方便,不易损坏,且能真实反映基坑围护结构桩(墙)竖向位移。

测量方法:测量线路是经过工作基点间联测一条二等水准闭合或附合线路,由线路的工作基点进行测量各监测点的高程,各监测点高程初始值在监测工程前期两次测定(两次取平均),该监测点本次高程减前次高程的差值为本次竖向位移,本次高程减初始高程的差值为累计竖向位移。

结束语:深基坑本身作为一项具有较高严谨性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软土深基坑工程由于常常受到复杂地质条件的影响,施工难度较大。因此,必须要加强对深基坑围护结构体系的监测,及时了解和掌握基坑工程的安全性,对施工的安全性进行准确的把握,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军. 基于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监测的探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6(10).

[2]边亦海. 基于风险分析的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方案选择[D]. 同济大学, 2006.

[3]闫威. 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模型研究及应用[J]. 人民长江, 2014, 45(3):40-43.

[4]刘耀峰 ,李事业,项汉昌等. 基坑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机理探讨 [J].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04,12(2):51 - 54 .

[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6]《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论文作者:冉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

标签:;  ;  ;  ;  ;  ;  ;  ;  

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工程与施工监测论文_冉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