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水库管理中心 519000
摘要:民众的生活离不开水利工程,这是一项民生工程,而且能够使我国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水利事业的发展应该充分考虑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与其有效地结合起来。为了提高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和效率,需要应用新兴的科学技术手段,加强科学化管理,进而推进水利事业的深入发展。本文主要以应用技术创新来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和效率为研究课题,并给出了相应的意见和思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技术创新;水利管理
1、提高水利管理中的技术含量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盲目地追求高的经济增长、追求高的GDP,一味地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规模与产量,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农业发展中,农民使用过度的农药、生活垃圾随便倒入江河中。工业发展中,企业追求高利润,忽视了自身的社会责任、忽视了环境的保护,过度排放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使得很多江河湖等水体污染,环境恶化。我国居民的环保意识比较薄弱、法制意识也比较薄弱,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不强,同时城市的排污系统不够发达、不够完善,监管部门监督不力、处罚不力等等。这些现象都对我国的水利管理造成了巨大障碍与困难。
因此,提高水利管理中的技术含量就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我国应加大对水利管理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大水利管理的技术研发力度,提升我国水利管理中的技术创新能力。要对水利管理进行综合管理,对水利的工程管理、技术管理、信息管理同时抓,增强水利管理工作的全面性与系统性。加强水利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使水利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同时对违反水利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在对水利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同时使水利同时发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时使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环境相协调,使水利技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2、水利技术实际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化建设不断深入发展,农业经济规模越来越小,很多地区的政府和务农人员都只是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导致农村水利工程呈现出污染源复杂、面积广泛且污染点多等特征,面对这些问题,首先应该创新水利科技,在技术的基础上缓解农村水污染问题。另外,一些城市企业和市民对水资源的保护问题也不够重视,污水管网不健全,大量生活污水乱排放,工业废水严重超标,导致一些江河水库受到越发严重的污染。
因此,水利管理部门应该积极地面对这些问题,争取更多的财政资金来处理污染问题,加强水利安全管理,以科学的发展观来创新水利技术、工程和信息等管理手段,确保水利工程安全实现法制化管理。同时要充分发挥本地区水土资源和水利工程等方面的优势,多样化经营,提升经济效益。
3、技术发展与水利施工管理水平之间的联系
现阶段,我国水利事业正飞速发展,这离不开扎实的水利技术和强大的水利管理能力。因此,只有通过不断地发展水利技术,有效结合水利施工管理工作,才能推进我国水利事业的深入发展。水利工程一直是我国的一项高复杂性的工程性事业,水利技术能将各种复杂性的工作串联起来,应用新兴的科学技术制定出符合规律的详细工作程序,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因为水利技术与工程施工管理完全不同,水利工程工作的主要内容是监督和约束,因此,水利事业的发展方向在很大程度上由工程施工管理来决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水利工程工作中水利技术的创新应用
4.1水利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强化水利机构的管理能力
水利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针对性较强的防汛预案,促进水利管理。难以为行政领导提供行政决策服务是目前水利信息化技术的缺陷,因此就需要将防汛预案置入水利信息化体系之中,并且要推出防洪预警服务,在进行具体的实践时,一旦洪水超过某一预警戒值,系统便会提供预警方案,内部行政领导便能迅速作出反应实施调度决策。该系统技术可以放洪,并且能够模拟出可能对下游造成的影响,进而促进行政领导作出准确的决策。同时,掌上GIS资讯系统能够在手机上运行,手机电话本、短信、无线电话等功能都能被应用起来,另外还有手机地图、定位、业内相关资料和实时咨询、信息查询等功能。这使得水利管理工作能够及时地获得具体的水利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
4.2RTK技术
RTK是指实时动态测量,通过运用该技术,可以使传统水利工程中的作业模式实现变革,加快静态和动态测量的速度,并且事后计算精度可达到厘米级,使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升。该技术应用载波相位具体动态实时差分法,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实施动态技术定位,能够对在测站点的三维坐标进行精准定位,在实践中能够实现厘米级测量精度和定位。通过应用RTK作业模式,基准站可运用数据链将详细的数据信息迅速传达至流动站,数据链接收到基准站数据,同时采集GS详细的观测数据,形成差分观测值,并针对数据展开处理,整个过程不超过一秒,其定位结果便可达到厘米级精度。
在过去,导线网和三角网法常被运用于传统工程中的大地测量和控制测量。整个测量过程非常耗时,且还有一个前提条件,即点间通视度的分布状态必须是随机性的。因为外业精度是不确定的,这就使得外业测设的定位精度无法随时确定,如果在处理实践中发现精度偏离事先的标准要求,就只能重测,这个工作量是十分巨大的。但是,如果运用RTK技术实施控制测量,便能规避这一缺陷,从而实现随时掌控,使作业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RTK技术也被应用于地形测图工作中,过去的这项测量工作一定要在测试地设置对应的图根控制点,并且为与小夹板测图对应,每个点都要架设全站仪或经纬仪,这需要两到三个操作人员来完成,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精度不达标,就必须重测。如果将RTK技术应用起来,在测量点只需一个工作人员携带仪器花费两秒的时间便能实现,同时,输入对应特征编码,应用手簿实时校正点位精度,直到本区域的测量工作全部完成,应用专业软件接口将地形图传送至RTK,不需要点间通视,一个人便可完成整个过程的操作,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并且外在的地形和气候等环境条件都不会对测量产生影响,断面测量十分容易,不需要耗费过多的人力和物力。
5、水利技术创新背景下的水利管理措施
5.1加强水利组织管理
任何行业的发展均离不开法律以及规章制度的约束,水利管理亦是如此。对此,不同地区管理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并采取有效的管理模式,以维护各项管理工作的整张开展。此外,针对大型湖泊工程,应由当地政府为主导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并接受国家相关部门的指导,以确保水利组织管理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5.2加强水利技术管理
针对水利技术方面管理,既要在不断完善中寻求突破,亦应在水利调度方面进行相应的监督与管理,以确保水利技术人员各项工作的严格落实,进而有利于排水、用水等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与此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如针对农业方面所使用的灌溉用水也应对灌溉技术予以改进,如此方能充分发挥水利相关工程的优势,进而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如针对我国最新引进的RTK技术,其所采用的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便能用于测量水利地形与放样等工作中。此外,该技术的强大测绘功能还具有极高的定位精准度,以此确保了各项数学的可靠性,继而有利于水利工程工作效率的提高,从而降低了劳动强度,达到了节省企业资金的目的。
5.3加强合作与交流
(1)将技术合作为先导,切实扩大水利技术合作范围,使得合作和交流的内容得到深化,充分落实“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方针,掌握国际流行的技术措施,如智慧水利系同时将其与我国国情进行紧密相连,以此更好的利用新型水利技术。此外,通过增加投入,适当从国外引进治水技术和人才,激励现有知识产权可以向国外发展,从而提高技术创新与应用能力。(2)对各种资源类型、交通、农业、林业、工业、气象、环境与海洋等进行有机结合,不定期开展科技研讨活动,对现有资源进行充分调动,从而更好服务于水利技术创新与管理。
6、结语
水利工程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工程,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从而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因此,一定要将先进的创新技术应用到水利管理之中,促进水利部门整体管理能力的提高,进而推动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晏忠莉.以水利技术创新提高水利管理能力[J].居舍,2018(04):131.
[2]李晓南.水利技术创新与水利管理能力提升浅议[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5(12):26-27
[3]梁焕冬.以水利技术创新提高水利管理能力[J].建筑知识,2016,36(02):199.
[4]张锐.浅谈以水利技术创新提高水利管理能力[J].江西建材,2014,(16):103.
论文作者:罗桂林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6
标签:水利论文; 技术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测量论文; 我国论文; 技术创新论文; 精度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