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房建项目施工中,作为土建项目施工中,高支模施工技术是应用最为普遍的,但项目实际施工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所以重视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提升人员施工技术水平与能量,加强施工管理,为高支模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推动我国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关键词:房建土建;高支模;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
在土建工程的施工当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地应用,施工单位要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要先对高支模施工技术做出深入地研究。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好坏和土建工程的建成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施工的时候,施工人员必须要掌握和控制住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施工质量,才能确保土建工程的整体建筑,以目前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高支模施工技术不止是在土建工程的施工当中才使用进,在其余的建筑当中也有应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高支模施工技术会推动着我国的建筑行业。
1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意义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品质的要求也更高,具体而言,人们对建筑质量提出的高要求,同时对建筑内部与外形结构设计的要求也比较高,在项目实际施工中,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使得建筑承载力不断提高,结构稳定性增强。同时,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一定程度上,使得建筑物外形结构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以此确保居民建筑施工要求得到更好的满足。另外,实际施工中该施工技术的应用,还可降低建筑材料资源耗损。在此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建筑项目施工中,高支模施工技术危险性比较高,因此应用该技术进行施工前,还要全面审查建筑高度、建筑跨度、模板材料荷载力及项目整体施工质量等。项目施工中国,结合高支模施工技术流程与设计规范进行项目施工,规范施工技术,在此基础上,为房建土建项目整体施工质量与水平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2关于高支模施工的具体技术
2.1对高支模进行检查
房建土建项目中,应先检查高支模后再进行具体的高支模施工。检查环节中,应由经验丰富、高水平专业技能的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以便保证每个细微之处均符合相关施工标准的具体要求。不仅如此,施工单位要制定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让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能根据相关规定而开展各自的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降低误差。检查过程中,若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校正,确保开展高支模施工的安全性。而且还要增强监督员、检察员的责任意识,主动学习其中的监理程序和要点,使高支模检察工作的实用价值得以充分体现。
2.2对高支模进行安装
房建土建项目中,安装模板体系时,要使用到材料有松木模板、后胶合板等,而松木板和后胶合板的厚度为19mm、17mm上下,梁板就是由以上两种材料所构成的。安装梁模板时,以下几个问题应注意:第一,进行安装时,若地面承载力差,就要将垫板铺设于两顶架的下端,还要在柱膜缺口的位置钉上衬口,使梁板搁枋和斜撑的牢固性有所保障;第二,安装次模板时,要先校正主梁模板,然后才可安装次模板,安装过程中,为了确保其固定性,主梁模板缺口的位置也要钉上衬口,还有次梁模板两侧板的外侧,托木也要根据栅底的标高而制定;第三,安装完梁模板,还应仔细检查,把重心放置于所有梁模板中心、中线处,看是否符合现实施工中的具体需求,检查时还应调整标高,为使顶撑牢固性有所保证,还应在每个顶撑间设置剪力撑与水平撑;第四,若安装梁模板时,其梁跨度超出4m,则应进行起拱处理,其拱高值应为梁跨度的0.2~0.3%。
2.3对外圈框架柱梁进行施工
外圈框架柱梁的施工过程中,因为其具有大密度的柱梁,且在具有一定高度的自然层中进行施工,故进行外圈框架柱梁施工,施工方法应为先浇柱、后浇梁。井格梁构成此项目中的屋顶,所以应选全框架梁轮支撑体系。现实施工中,施工者要保证全框架以及周边框架柱梁的刚度以及稳定性。不仅如此,对外圈柱梁框架进行施工时,安装纵向水平杆的两端时要确保柱梁侧面与主梁下端完全吻合。而且在改装时,要合理选择梁柱的支点。中庭周围的支柱一般被选为最主要的支点。
2.4浇筑技术
一般国内的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在进行浇筑时会选择使用混凝土。运输时,一般先将混凝土材料通过罐车运送到施工现场,随后借助汽车泵将混凝土运送到楼层顶端,再根据具体需求运送到楼顶各处,此时施工者要将其进行平整的铺展。而且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桩的均匀性要有所保证,可通过控制其高度(一般将高度掌控为145mm上下)来完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还应对其进行振捣,从而排出混凝土中的气泡,确保混凝土紧密结合,消除混凝土的蜂窝麻面,促进混凝土构件质量的提高,保证其强度达标。严格遵守相关的施工标准和规范进行混凝土振捣,提升混凝土的震动质量,使其振动的稳定性有所提高。
2.5对高支模体系进行拆除
在对高支模体系进行拆除之前,要先获得该项目负责人的明确指示,确保其不再具有利用价值。拆除时,应全方位分析拆除的时间、顺序、方法以及要点。关于时间:拆除承重模板时,待混泥土的试压报告符合标准之后,还要得到相关质检单位的签字盖章,这样方可对其进行拆除。关于顺序:拆除高支模体系,应先拆除非承重模板,随后再拆除承重模板,若拆除时梁底模具有较大的跨度,那么应先从跨度中间拆除模板,然后再从跨度两端进行拆除。关于方法:因为支顶和连续高支模整体稳定构造存在于此项工程当中,故应选择从高到低的一次性拆除法进行模板的拆除。关于要点:首先,拆除高支模体系前,应先清理工具、脚手架的材料、以及杂物等;第二,拆除环节中,要科学并且合理的设置那些警戒区和警戒标志,还要由施工单位派专人负责安全警戒。
3高支模施工质量提高策略
3.1确定施工基本要求
在房建土建工程中,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确定出施工的基本标准,这些要求中并不只是包含施工技术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要包含相关部件的质量判定标准、验收标准、工程施工方面材料的基本要求等等。(1)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中关于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方面的要求,如材料质量、钢材强度及脚手架钢管尺寸计算等;(2)模板制作过程中尽可能采用稳定材质,确保稳定性及强度,可采用方木及胶合板等材质。在明确交底内容的基础上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技术交底,如要确保钢管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方面的规定,保证其外径、壁厚及断面等偏差符合规范要求。
3.2加强高支模技术应用过程中的监督管理
高支模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所发生的问题,很多是由于监督和管理没有有效落实。要落实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加强细节方面的监管,例如水平撑、斜撑和剪刀撑钢管节点是否严格遵照标准规范进行安装等。在8~20m高度范围内作业平台支架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6m之下距离的防范,可对剪刀撑进行加密,在扫天杆位置设置对应的剪刀撑,在纵向和横向位置设置竖直剪刀撑。落实好监管工作,实施签字验收,使监督管理有效落实。
3.3加强高支模施工技术安全措施
在房建土建工程高支模施工过程中,安全性保障是最重要的内容。(1)在进行高支模模板搭建过程中务必要关注施工现场安全问题,搭建过程中设置必要的警戒牌以及警戒线,防止非施工人员随意进入施工现场。为了有效提升警戒力度还需设置专人对警戒区域进行巡查,避免高支模模板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2)在进行脚手架安装以及拆除过程中要注意工具使用情况,防止发生脚手架碰撞问题,降低脚手架损害或变形的几率,对拆除后的零件进行合理存放,降低脚手架投入成本。(3)在进行高支模模板安装过程中按照正确顺序安装,间隔2m距离设置水平杆,提升脚手架的稳定性。(4)为了防止由于高支模脚手架施工而造成的房建土建工程施工问题,在拆除脚手架之前应获取相应机构的许可,严格遵照施工标准规范。(5)确保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安全性,还应重视地基部分,确保地基沉降均匀和位置稳定,可采取相应措施,对地基进行固定。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高支模施工相关的工程概况做出了详细的介绍,总结出其在具体实践的环节依旧存在很多的问题,这就使得我们需要不断的在实践中总结有关的经验防微杜渐,来进一步的提高整体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利用相关技术的具体应用实践,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施工进度。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刻的讨论,发现其在具体的实践环节中就需要时刻结合实际的情况来不断的进行相关技术上的调整,经过不断的改善,才可以为其以后的发展创建出一个良好的上升空间。
参考文献:
[1]田慧明.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9,45(03):97-99.
[2]李林宇.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9,9(01):180-181.
[3]胡涛.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探析[J].中华建设,2018(12):138-139.
[4]戴克任.关于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分析[J].居舍,2018(32):27+33.
[5]许新龙.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居业,2018(10):114+117.
论文作者:张鑫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施工技术论文; 土建论文; 模板论文; 过程中论文; 脚手架论文; 混凝土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