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春秋时期治理国家的有效方式
黄震云
【摘 要】 现存十五《国风》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早期中国的礼乐制度和政治文化传统。先贤以礼乐作为治理国家最理想、最有效的方式,古代君王往往将礼乐赏赐给有功德的诸侯,这成为风诗最主要的合法来源。随着礼崩乐坏,周王室音律标准被抛弃。最终,经过孔子删订,《诗经》成型,被奉为儒家经典。
【关键词】 十五《国风》 礼乐治国 地域文化 政治传统
[南宋]马和之《周颂清庙之什图》(局部)
在尧舜时代,诗代表了国家的礼乐制度。春秋以前,君王选择用礼乐作为治理国家的方式。为了实现长治久安,周公制礼作乐,雅、颂出现。《诗经》按照礼乐分为风、雅、颂,因为学在官府,所以《诗经》是没有民歌的。先儒认为其体现了王道精神,因此奉《诗经》为五经之首。千百年来,《诗经》一直是实现王道、安身立命的经典。孔子云:“不学诗,无以言。”
现存的《国风》有160篇,占《诗经》的一多半,地位非常重要。古今学者对《国风》的评价差异很大,例如孔子不喜欢《郑风》和《卫风》,认为“郑声淫”,应当进行正乐,以回归正统、王道。汉代王逸开始有“正变说”,即“美刺论”。自20世纪以来,《诗经》中的《国风》才被定位为民歌,有人还认为《国风》是流行歌曲,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并将其视为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泡椒猪皮加工过程中加入乳酸链球菌素0.50%,茶多酚0.30%,植酸0.20%,真空包装后常温贮藏,其保鲜期可达63d,细菌总数、TVB-N和pH值仍符合国家鲜肉二级鲜度标准。
在早期中国,圣贤以礼乐作为治理国家最理想、最有效的方式,目的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一般来说,我们将礼乐当成一个概念,似无不当。其实,礼乐是礼和乐的合称,二者并不是一回事。《礼记》云:“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礼是制度规范,乐是乐舞。也就是说,在早期中国,君王一旦在战争中取得胜利,就会及时制定音乐舞蹈作品,以记录和歌颂其功绩,譬如周武王灭商之后就制作了《大武乐》。这种传统一直被延续了下来,如李世民《秦王破阵乐》就创作于击败叛臣刘武周以后。
周武王去世六年,洛邑告成,周公大会天下诸侯,将《大武乐》在典礼上使用。但是按照习惯,盛世典礼不可表现残酷的战争,故而删去《大武乐》中关于战争的内容,改为风调雨顺、社会和谐方面的内容,但名字仍然叫《大武乐》。这个例子可以说明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在早期社会,乐(乐舞)具有及时性,用以表现战功。第二,乐是礼的表现内容,礼是制度的形态,二者合起来称为礼乐作品,礼乐作品是歌、乐、舞的一体三式。那么,古人制礼作乐的目的是什么?
《礼记·礼器》中记载了礼乐演奏场面和自然的关系,也就是礼乐“天人合一”的表现原理:“天道至教,圣人至德。庙堂之上,罍尊在阼,牺尊在西。庙堂之下,县鼓在西,应鼓在东。君在阼,夫人在房。大明生于东,月生于西,此阴阳之分、夫妇之位也。君西酌牺象,夫人东酌罍尊。礼交动乎上,乐交应乎下,和之至也。礼也者,反其所自生;乐也者,乐其所自成。是故先王之制礼也以节事,修乐以道志。故观其礼乐,而治乱可知也。”①堂上行礼,堂下奏乐;堂上舞蹈伴唱,台下音乐演奏,设计和天时相对应。直到今天,我们还延续着这种模式。
礼乐是中国古代圣贤所认为的治理国家最理想、最有效的方式,目的是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礼为天地之序,作乐以应天,作礼以配地。因为牵涉到不同的时代环境、君王祖先等,所以“五帝之不同礼,三王亦又不同乐”,即不同帝王祭祀的对象不同、环境不一样,所以礼乐也不能通用。可见,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礼乐,既有传承,也有替换。此外,这还牵涉到乐器和旋律标准音的确定,即定均。古人定均要倾听不同季节的风声、气候等才能确定,礼乐的特质不能违背大道,要讲求“天人合一”。
对于礼乐制作的缘起,《荀子·礼论》云:“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以起也。”长期以来,社会动乱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古代圣贤发现,解决贫困和安定天下密切相关。那么,该如何安定天下?他们采用的方法是制作礼乐,“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因而成为我国文化轴心时代的理论基础。
但该方法的诊断操作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须由有经验的医生进行操作。本人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只要在一部4点、二部7点、三步14点,四部2点”,即只要在“四部27点”阳性按压点上以大拇指适度力量按压,每点十秒鈡左右即可,患者头痛、头晕、颈部不适感迅速消失,眼睛发亮”,符合“两部2点或两部2点以上”有助于确立诊断。该方法不仅对该病有诊断作用,同时亦有治疗作用。
在对“好教育”有了充分理解和广泛共识之后,广州市12个区也结合自身的基础和条件、优势与特色,寻找着力点与突破口,于是就有了天河区的经典教育、番禺区的上品教化、黄埔区的阳光体育、萝岗区的智慧教育、海珠区基于公平的教育、荔湾区的特色教育、从化市的教育生态、增城区的幸福教育、花都区的至善教育、南沙区的教育国际化、越秀区的教育综合改革、白云区的创新教育。这些“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的好教育样态,使得“广州好教育”更加丰富、更加多样,同时又整体为一,共同打造了“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广州好教育美好形象。
由上述可知,礼乐是礼和乐的合称以及综合表现方式,目的是满足人们的精神物质文化需求,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史记·乐书》中对礼乐如何满足人们的具体需求还作出了详细的解释,大致可信。
《国风》与王室迁徙有密切关系,古代君王往往将礼乐赏赐给有功德的诸侯,人们能够从中判断出其治理功绩
《国风》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认为出现在西周初到春秋这段时期。雅颂是庙堂礼乐,《国风》主要是指《周南》《召南》和《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也称为“十五《国风》”。
整体来看,礼崩乐坏是从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开始的。《汉书·郊祀志上》记载:“周公相成王,王道大洽,制礼作乐,天子曰明堂辟雍,诸侯曰泮宫。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助祭。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怀柔百神,咸秩无文……后十三世,世益衰,礼乐废。幽王无道,为犬戎所败,平王东徙洛邑。”⑤史学家认为,在周文王以后,经过十三代,礼乐衰败。照此计算,周平王正好是第十三代,那么平王东徙洛邑就意味着礼崩乐坏了。根据《毛诗序》中“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的论述,变风变雅应当也始于平王东迁的时代。可见,春秋时期的《诗经》并没有定型,朝廷的礼乐依然按照调整颁布这样一个传统进行。
十五国国土分布并不是很规则,其地域西到秦,南到唐,北到邶,东到曹陈。但作为春秋霸主的晋国却没有风诗,周公的封国鲁国也没有,而且各个国家拥有的风诗数量也不相等。此外,当时还有很多国家,如曾、蔡、随、申等,都是姬姓国家,也就是说,和王室同姓的地区也没有风诗。出现这一现象,原因何在?
【注释】
《毛诗序》云:“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很显然,风诗具有区域性,也就是国的范围,而雅诗是面向天下的。由此我们可以确定,风诗是诸侯的礼乐。风诗的第二个特征是风化、教化和劝谏。“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关于风的方向,向下为风化、教化,向上为奉劝、讽谏,但是这种风化和讽谏都是以温柔敦厚的方式互相传递信息。直到东周王道衰落之时,才出现了变风变雅,由温柔敦厚转化为直接批评或者抱怨,因此出现了复杂的“兴观群怨”现象。
诗是王权的象征,所以“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孔子进一步解释:“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在孔子之前,学在官府,所以作为朝廷礼乐的《诗经》和老百姓没有直接关系,或者仅部分有关。譬如《蒹葭》,本义是说人才难得,不容易选拔,但有人则认为是表现了爱情。创造性地解读,当然可以尊重,但我们也不应忽视对本源的追溯。《礼记·乐记》载:“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夔始制乐,以赏诸侯。故天子之为乐也,以赏诸侯之有德者也。德盛而教尊,五谷时熟,然后赏之以乐。故其治民劳者,其舞行缀远;其治民逸者,其舞行缀短。故观其舞,知其德;闻其谥,知其行也。”④我国古代君王往往将礼乐赏赐给有功德的诸侯,这成为风诗最主要的合法来源。通过舞蹈的腾挪队形,人们还能够区分出民劳还是民逸,从而判断出诸侯的治理功绩。根据这一原则观察,边远地区基本没有风诗,《国风》主要集中在沿黄河一线,和王室迁徙有密切关系。
风诗发生变化是在礼崩乐坏之后。一些实力强大的诸侯制作了自己的礼乐,这就是诸侯的诗,如郑国的郑诗、卫国的卫诗,等等。同时,各个诸侯国也一直在组织风诗的创作。
出于职务的原因,诗的来源不止一途,但最后被确定为礼乐的很少。这些礼乐除了赏赐给诸侯外,有的也赏赐给个人。根据《左传》的记载,春秋时晋国卿魏绛就曾经得王室赏赐礼乐。但史料只有一例,算是例外。
礼崩乐坏,既意味着礼义废、政教失,也指代诸侯废弃周王室音律标准,增添了“自立为王”的色彩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礼崩”即王室衰微,诸侯不再敬重天子,既不行礼,也不进贡,这是春秋早期的状况。至春秋晚期,诸侯各自为阵。孔子认为,一个国家如果礼乐三年不行,就意味着礼崩乐坏,但他对此也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国风》是一个综合体,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是殷商时期作为诸侯身份的周的礼乐,也就是《豳风》。二是春秋时期周代王室使用的礼乐《王风》。之所以称其为“风”,是因为王室衰微,有别于西周的雅颂。有意思的是,《周南》《召南》虽属于十五《国风》,但名字中并没有“风”。风诗的名称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左传·隐公三年》载:“《风》有《采蘩》《采蘋》,《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③南和雅不同,雅是周人制作的礼乐名称,用以体现王室身份;南则借用说唱形式,以区别于风雅。《周南》《召南》是周公和召公分陕而治时代的礼乐。因为《采蘩》《采蘋》是二南的诗,所以二南的本质是风,故而被列入十五《国风》之中。这种礼乐表现了对君王和制度的忠诚,后代因此将其作为君王的房中乐。
总体来看,《国风》的时间跨度是殷商时期到春秋末期。这样一个综合体最后由谁来编订?目前基本上确定是孔子。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古代诗歌有3000多篇,孔子删掉了大部分,还剩下305篇,然后正乐,以合韶武雅颂之音,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诗经》。
乐坏,除了指内容上出现变风变雅以外,也指乐器和标准音的废弃和重建。这指的是诸侯称自己的风为诗,有“自立为王”的性质。他们不仅增加了表现自己功绩的内容,而且还废弃了周代统一的标准音定音乐器。近年出土的曾侯乙编钟里有这样一些重要文字:曾侯乙作诗,商角、商曾,羸乱之宫,羸乱之在楚为新钟,其在齐为吕音,太簇之宫,其反,在晋为槃钟。穆音之宫,穆音之宫在楚为穆钟,其在周为厉音。⑥
周代的礼乐都是用编钟定标准音,全国统一。据此可以看出,礼崩乐坏不仅仅是指礼乐征伐不再从天子出,更是指诸侯自己制造编钟定音,形成了自己的音乐。如曾侯乙编钟所示,羸乱之宫在楚为新钟,在齐为吕音;穆音之宫在楚为穆钟,在周为厉音。虽然曾侯知道周乐与楚、晋音乐之异同,但是后人已经无法知晓了。所以“乐坏”包括内容、乐器和旋律。
《诗经》中的风、雅、颂也是根据礼乐来分的。《尚书大传》云,“周公居摄,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伐奄多方”“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作礼乐,七年致政成王。”②周公在摄政六年的时候制作了礼乐,在洛邑告成时,大会天下诸侯,这就是雅颂的由来。在宗庙中,主要使用颂诗为祖先歌功颂德;在行政方面,则主要使用雅诗,可见其分工明确。《左传·文公十八年》中记载:“先君周公制周礼曰:‘则以观德,德以处事,事以度功,功以食民’。”《逸周书·明堂解》中还有周公制礼作乐、制定度量的记载:“周公摄政君天下……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万国各致其方贿。”很显然,周公的做法是为了体现以德治国的理念,满足人民需求,并最终实现了“天下大服”。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前景化是诗歌《羊齿山》的一个显著特征。诗人运用了一些前景化实现的手段,如大胆的诗节编排,超出常规的短语搭配和体现在语音、词汇和语法层面上的语言过分规则化。细微剖析这些具体的前景化实现手段发现,这些前景化手段都与诗歌的主题密切相关,都突出了诗歌生与死、纯真与成熟、时间永恒的主题。诗人运用独特的前景化手段,不仅赋予诗歌新颖性和创造性,而且达到了突出主题的效果,而通过对前景化手段和效果的解析,可帮助读者挖掘诗歌的主题意义和美学价值。
贵阳市观山湖区上枧安置房项目总占地面积约26万m2,包括1#~12#栋住宅楼,一个小学及幼儿园,建筑高度95.5m,是贵州省第一个装配式高层住宅项目。
风诗的来源十分多元。晋国是春秋盟主,他们使用的是天子礼乐,因而不存在天子赏赐给他们风诗的问题;周成王授予周公天子礼乐,所以鲁国的诗不叫风,而是叫颂。
2018年2月,我国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了《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从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主要措施和组织实施四个方面提出建强做优教师教育,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发展,全面提升教师素质能力的部署。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应围绕《行动计划》开展师范生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行动计划》的要求。
①④[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②[清]孙之騄辑:《尚书大传》(卷三),载《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③[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卷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⑤[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二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AL104型电子秤 梅特勒-多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恒温培育箱 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标准试验筛 上虞市银河测试仪厂。
《方案》进一步明确,坚持幼儿为本,坚决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的违规办园行为。禁止幼儿园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幼儿园不得布置幼儿完成小学课程内容家庭作业,不得组织小学课程内容的有关考试测验。坚决纠正幼儿园以课堂集中授课方式为主组织安排一日活动;或以机械背诵、记忆、抄写、计算等方式进行知识技能性强化训练的行为。整治“小学化”教育环境,解决教师资质能力不合格问题。
【中图分类号】 K225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为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责编/王妍卓 美编/杨玲玲
标签:十五《国风》论文; 礼乐治国论文; 地域文化论文; 政治传统论文;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