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患者陀螺刀治疗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负性情绪的影响论文_赵蕾

湖南省脑科医院肿瘤科 湖南长沙 410007

【摘 要】目的:分析肝癌患者陀螺刀治疗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陀螺刀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SAS、SDS评分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在护理后疼痛感和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满意度为97.50%,对照组的满意度为80.00%,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肝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肝癌;陀螺刀治疗;综合心理护理干预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临床治疗肝癌上有了很大的突破,但目前,我国肝癌仍是一种发病率与死亡率极高的疾病。陀螺刀作为新兴的治疗手段,以融合立体定向技术与外科技术为一体,主要治疗人体深部实体瘤的放射治疗技术。具有疗效显著、损伤小的优点[1]。因此,对患者实施陀螺刀治疗疾病更为有利。然而,癌症本身会出现急躁、恐惧等许多心理问题外,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同样存在心理问题,以至于在临床治疗期间实施有效的综合心理护理,对患者疾病的康复十分关键的。本研究收治80例肝癌患者展开回顾性研究,探讨综合心理护理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并对比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现将报考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女32例,男48例,年龄范围在35~60岁,平均在(48.1±4.3)岁。对照组:女31例,男49例,年龄范围在35~60岁,平均在(48.5±4.7)岁。其中所有患者都出现肝病疼痛、腹胀、消瘦,实验组检查甲胎蛋白(AFP)> 400ng /ml,肝功能检查中转肽酶、碱磷酶明显增高,均符合国家医学会制定的肝癌诊断标准。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根据手术时的治疗体位,采用负压袋将患者身体固定好,以层厚为5mm的 CT 扫描仪来确定病变位置与邻近器官的情况。CT 动脉期碘造影增强,获得N 型R 值重复定位 R 值,标记点上 X、Y、Z 坐标参数和肝区影像资料[2]。运用网络传输到陀螺刀治疗计划系统,按病灶大小实施多靶点照射,治疗的单次剂量,总剂量与时间分割应按照病灶大小、全身状况、周围组织敏感性来判断,280~350cgy /次,一天一次,每周五次,总共12次。所有患者均行陀螺刀治疗后,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术前皮肤清洁、更换衣服,留置静脉套管针。指导患者在手术时的应配合的注意事项,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疾病的发病机制,术后的饮食注意事项等。术后要嘱咐患者卧床休息,确保穿刺肢体伸直,沙袋压迫腹股沟伤口6小时左右,观察患者伤口是否肿胀、渗血[3]。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

1.2.1 术前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沟通交流,营造舒适的环境,让患者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和心理障碍,同时提醒家属应多关心患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多数患者都希望自己能够尽快康复,但对各种治疗方法、检查方法都缺乏认识,不断询问医生,使其更加焦虑、紧张。出现在这种情况时,护理人员应积极鼓励、疏导患者,使患者情绪能够稳定下来。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让患者保持最佳状态接受治疗。

1.2.2 术中心理护理 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实施麻醉,患者仍然会处于清醒状态,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患者的神情变化,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感,消除患者的不安心理,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手术期间需防止血压增高、心律失常等状况,确保手术能够顺利进行。

1.2.3 术后心理护理

在手术治疗后,患者患肢需要伸直较长的时间,患者通常会有烦躁、焦虑等情绪,护理人员需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嘱咐患者坚持伸直患肢,有利于术后的康复。叮嘱患者平时需多饮水,促进排泄造影剂,防止造影剂损害患者肾脏[4]。多数患者存在害怕排尿对伤口愈合有影响的心理,以至于较少饮水,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心理干预,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术后的护理工作。指导患者饮食选用清淡为主,禁止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避免错误饮食出现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患者出院后即可适当运动,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1.3观察指标

(1)护理前后嘱咐所有患者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并进行评估分析。评分低于50分为无焦虑或抑郁;评分在50~59分之间为轻度;评分在60~69分为中度;评分大于70 分为重度。(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疼痛感和睡眠质量情况。疼痛感根据数字评分方式,10分为疼痛加剧且无法忍受,0分为无疼痛感;睡眠质量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满分为20分,分数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3)以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其中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分为100分,大于等于90 分为非常满意,80~89分之间为满意,大于等于80分为不满意。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PS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对比行x?检验,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组间对比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情况

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SAS、SDS评分情况,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情况对比( ±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 讨论

肝癌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5]。在临床治疗上,通常采用陀螺刀治疗肝癌,以局部控制肿瘤为主,减缓疾病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在治疗后会发生不能程度的疼痛感,导致患者产生恐惧、急躁等心理,这对患者术后的康复有很大的影响。

心理护理采用以患者为中心,改善患者因过度紧张、压抑、急躁等负性情绪;有效分散患者注意力,使患者维持良好的状态,对疾病的治疗很大程度的帮助。本研究,在传统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给予患者在心理上支持与鼓励,观察患者在治疗时出现的负性情绪的原因,分析原因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弥补了传统单一的护理方式。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疾病疼痛感,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且提高了患者的睡眠质量,确保患者拥有充足的睡眠。在护理满意程度对比,实验组(97.50%)显著优于对照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肝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价值高,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减轻疼痛感,提高睡眠质量,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向红. 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癌综合治疗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 医药前沿,2017,7(8):287-288.

[2]赵兰君. 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化疗患者并发症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探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4).

[3]李青,林蕊,李彤,等.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癌症放化疗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12):126-127.

[4]张小敏. 试析心理干预对肝癌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养生保健指南:医药研究,2016,33(1):170-170.

[5]张赛卿,陈晓玲. 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化疗患者并发症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4):231-232.

[6]潘水莉. 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护理[J]. 东方食疗与保健,2015(7):231-232.

论文作者:赵蕾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7

标签:;  ;  ;  ;  ;  ;  ;  ;  

肝癌患者陀螺刀治疗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负性情绪的影响论文_赵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