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二个家”主题活动(大班)_幼儿园论文

“我的第二个家”主题活动(大班)_幼儿园论文

“我的第二个家”主题活动(大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第二个论文,大班论文,主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情况分析

九月接大班,全班52名幼儿均为独生子女,其中原大班未升学的有16名,中班升入大班的有34名,另外2名为新入园幼儿。通过数日观察发现:幼儿之间不礼让,想自己的多、考虑别人的少;分群严重;部分幼儿为被动来园,集体意识差。由此看来,培养幼儿爱同伴、爱老师、爱集体势在必行。

活动一:师生共创“家庭”环境

(一)“我的第二个家”墙面布置活动。

目标:通过介绍自己个人的“小家”,萌发幼儿热爱幼儿园“大家”的情感,愿意为“大家庭”布置环境,从环境上营造家庭气氛。

准备:幼儿彩照每人一张,吹塑纸板(比照片大)数量与照片相同,胶水,小棍,大头针,锤子,“我的第二个家”字样,与父母的合影。

过程

1.谈话活动。出示与父母合影,介绍自己的小家庭,如:家里有谁,为什么,你喜欢你的家吗,你为自己的家做过哪些事情。(教师先示范谈,再请3—4名幼儿试谈,然后可找伙伴自由谈。)

2.教师小结:从小朋友谈话我了解到,你们爱自己的小家,如果把自己的家叫第一个家,你们愿意把幼儿园当成自己的第二个家吗?愿意让老师做你们的妈妈,你们做老师的孩子,我们每天一起学习游戏吗?你们能像爱自己的第一个家那样去爱这第二个家吗?

3.师生共为第二个家布置环境。教师:我们一起布置我们的家好吗?你们想想,该怎样布置(师生共同商议)?

4.幼儿将自己照片粘在吹塑纸板中间,由老师钉在墙壁上。

效果:按幼儿意愿,三位老师照片贴在最上边,下面为幼儿照片,共5行,每行10张。标题是“我的第二个家”六个大字,照片四周贴着用吹塑纸制成的数张卡片,分别写着“52个小宝贝”、“三个妈妈”、“我是您的好孩子”、“妈妈爱你们”等字样,烘托出师生的亲昵关系。幼儿从介绍“小家”,萌发“爱大家”的情感,此环境使幼儿感到自己是在第二个家,情绪轻松自然,为融洽师生关系奠定了基础。

(二)建像册展架

目标:通过相互翻看像册,创造交流机会,增进相互了解,了解幼儿成长过程。

准备:1.幼儿及教师的像册摆在幼儿易取放的柜架上。柜架周围墙壁上写着:“我是怎样长大的?”“你认识这些风景区吗?”2.选2名幼儿数张像片,按其出生至现在顺序贴在墙面上,并注上拍照时间。

效果:室内自由活动时间,幼儿可随时取放像册,通过翻看和向别人讲解,增加了幼儿间师生间的了解和交谈机会,轻松亲切地交谈,使幼儿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活动二:增进师生关系的游戏

(一)游戏:要做好朋友

目标:1.通过幼儿间、师生间相互介绍和握手,使幼儿在欢乐和谐的气氛中认识别人,2.知道大家同在一个大集体,要做好朋友。

玩法:幼儿围圈而坐,教师走到幼儿甲面前说“我是卢老师”(手心贴胸前),甲起立说“我叫×××”(手心贴胸前),教师与甲共说:“你我同在一个班(用食指先指对方,再指自己),要做好朋友”,同时两人相互握手。然后,教师与甲各自找在座朋友,游戏重新开始,直至全部幼儿相互介绍完毕,游戏结束。

规则:当在座幼儿都被请起后,幼儿可自由去找没有握过手的小朋友,继续游戏。

效果:幼儿通过游戏向别人介绍自己,同时也认识了别人,幼儿不拘谨,欢乐轻松,特别是与师同乐,缩短了师生之间距离,增加了师生情感,此游戏自开学后便可玩,幼儿一天比一天玩得开心,加速了相互了解。

(二)体育游戏:鸡妈妈与小鸡

目标:1.通过游戏,增进师生亲昵关系。2.会听信号跑。

准备:母鸡头饰一个,小鸡头饰若干。

玩法:鸡妈妈(教师)带小鸡(幼儿)游玩,突然刮起了风,当鸡妈妈发出小声“呼呼”风声时,小鸡在鸡妈妈周围跑,当鸡妈妈发出大声“呼呼”风声时,幼儿四散跑,鸡妈妈说“下雪了”,小鸡要躲藏蹲下(3—4人一组),鸡妈妈说:“小鸡们,风停了,雪停了,你们在哪儿?”小鸡喊声四起:“妈妈,我在这儿。”妈妈听到喊声,跑到其中一组,双手拉小鸡们,亲亲这个搂搂那个,然后和妈妈去救其它小鸡,直到都被救回,一起拥着妈妈回家。

规则:未被救到的小鸡们,要大喊“妈妈,我在这儿”,以免被妈妈落下。

效果:幼儿通过游戏,把角色中鸡妈妈与小鸡的情感,潜移默化地带入生活中,像小鸡爱鸡妈妈那样,爱自己的老师和小朋友,爱自己的第二个家。有了爱的情感,才会有爱的行动。

活动三:关心“大家庭”中每位成员

目标:学会关心别人,小朋友之间能友好相处。

(一)过生日

准备:全班幼儿生日记录本挂在墙面上,彩色橡皮若干袋。

请看生日记录:9月28日,韩雪生日,早晨老师在教室外接待幼儿来园,7点45分,韩雪跑来,问老师好,老师:祝韩雪生日快乐!并送橡皮一袋,活动室孩子听到老师拍两下手,他们边拍手边唱“生日歌”,走出迎接韩雪,韩雪与小朋友一一握手,谢谢大家。

效果:每个幼儿的生日均为这种形式,孩子们非常珍惜,都愿在幼儿园用这种形式过生日。通过为别人过生日,萌发了幼儿关心别人,心里有他人的情感。

(二)为病儿送去“温暖”

准备:磁带、录音机,一封信。

过程

1.读来信。教师:今天有位家长交给我一封信,让我念给小朋友们听,她的孩子因病住院了,听完后,你们想想她是谁?

2.提出难题,请幼儿讨论。老师:你们都知道这个小朋友是谁了吧?董杏来住院后,非常想幼儿园小朋友,可医生不让她出院,那我们怎么办才能让董杏来安心住院呢?幼儿回答:买东西去看她,写封信寄去,给她画张画,用录音机录音让她听。

3.大家录音。每人送上一句话。

4.老师代表小朋友去看望她。

效果:当孩子们对着录音机说话时,他们的感情是真挚的。这次活动对于包括生病幼儿在内的全班小朋友都是一次良好的情感教育。

活动四:快乐的“会餐”

目标:通过集体会餐活动,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体验用自己双手创造的成果的喜悦心情,从而更加热爱关心集体。

准备:擀面仗,面板,小平刀,电烤箱,电磁锅,面点模具,托盘,小盘,小勺等。

效果:每周三为会餐日,早餐后是会餐制作时间,幼儿分为若干组:择菜组、洗菜组、切菜组、擀皮组、包饺子组、面点组、服务组、清洗组。中午11点15分起为孩子会餐时间,当大家吃上由自己制作的凉菜、面点、薯条、饺子时,争着把各种食品送给老师品尝,他们喊着:“老师妈妈辛苦了。”会餐中,孩子们团结友爱,互相谦让,餐后大家主动清洗用具,把老师拉到一边:“老师您休息吧!我们会干!”

食谱 幼儿制作项目教师制作项目评价标准

糖拌西红柿择菜洗菜指导幼儿切菜菜洗干

水果沙拉 切丁切丝最后冲洗菜 净丁丝

糖醋黄瓜串穿串 搅拌 放调味品切均匀

豆沙包将馅包好放入将面点刷油放形状各异

果脯饼模具 刻出 入烤箱烘烤 馅适中

水饺 擀皮 包饺子煮饺子 不漏馅

通过以上活动,孩子们由原来相互不礼让,玩具乱放,以及值日生工作不主动干,转变为相互关心,互相帮助,你帮我来拉拉锁,我帮你来梳小辫的事时常见到。每日吃午点,先拿的总是拿小的,把大的留给别人。值日生工作抢着干,有的孩子还让家长来说情,愿意天天值日,有的孩子随父母出差回来后,还给班里小朋友带来特产请大家品尝。每天孩子们高高兴兴来园,为班里填画天气预报、浇花、喂蚕,很少有人缺勤了。他们有时会自言自语地说:“我爱我的第二个家。”

标签:;  ;  

“我的第二个家”主题活动(大班)_幼儿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