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论文_杨存山

浅谈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论文_杨存山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水务局 山东菏泽 274000

摘要:节水灌溉技术多种多样,每一种技术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所以要选择合适的节水灌溉技术。我们在开展节水灌溉工作中,一定要因地制宜地选择使用一种或几种方法同时使用,其目的是节水,只要是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就要根据当地条件积极地采用。以下本文对每种灌溉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节水灌溉技术;方法.辅助措施

1 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的重要意义

为了以最少的水资源实现最大农田面积的灌溉,提高水资源的灌溉效率,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农田灌溉工作当中。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的情况,还能够实现对农作物的科学灌溉,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对于我国环保工作和农业工作都有着重要贡献,是我国农田灌溉的主要发展目标。

2 农业水利节水灌溉的基本原则

2.1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节水灌溉是为农业建设服务的,因此,它只能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另一方面,节水灌溉的发展本身是有阶段性的,国家、地方、农民的投人能力和灌区的管理水平均有阶段性。无论是工程措施,还是非工程措施,都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都要处理好先进性与实用性以及速度与效率的关系,并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2.2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并重

灌区本身的生命力不仅取决于灌溉管理部门的经济效益.也取决于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灌区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在节水灌溉中,水土资源的配置、节水技术的采用均应充分考虑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3节水灌水方法

3.1地面灌溉。地面灌溉是古老的传统的灌水方法,一般说来它是作为比较是否节水的基点。

3.1.1波涌灌溉。波涌(沟)畦灌或称间歇沟(畦)灌,就是放入沟(畦)的流量是间歇的,向田间放一段时间(几分钟或几十分钟)的水然后停止放水一段时间(几分钟或几十分钟),如此反复,这样可以使沿沟(畦)长度方向的水量分布更加均匀。田间水利用系数可达80%-90%。是一种有希望的节水灌溉方法。

3.1.2膜上灌(又称膜孔灌)。在地膜上做成沟状,水就在膜上流动,到作物长出孔处才渗入土地,这样灌水效率高,一般可节水2535%;增产15-20%,又不要专门的设施。在采用地膜的田块上积极推广。

3.2喷灌

喷灌是通过空中进行配水,由于需要压力所以常用压力管道输水。其明显的优点是灌水均匀,少占耕地,节省人力,对地形的适应性强等,主要缺点是受风影响大,设备投资高等,喷灌系统的形式很多,其优缺点也就有很大差别。

3.2.1固定管道式喷灌。干支管都埋在地下(也有的把支管铺在地面,但在整个灌溉季节都不移动),这样管理更省人力,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只是设备投资很高。

3.2.2半移动式管道喷灌。干管固定,支管移动,这样可大大减少支管用量。

3.2.3滚移式喷灌支管。是将喷灌支管(―般为金属管)用法兰连成一个整体,每隔一定距离以支管为轴安装一个大轮子。在移动支管时用一个小动力机推动,使支管滚到下一个喷位。

3.2.4时针式喷灌机。是将支管支撑在高2~3米的支架上,支架可以自己行走,支管的一端固定在水源处,整个支管就绕中心点绕行,象时针一样,边走边灌,可以使用低压喷头,灌溉质量好,自动化程度很高。

3.2.5大型平移喷灌机。在时针式喷灌机的基础上研制出可使支管作平行移动的喷灌系统。这样灌溉的面积就成矩形的。

3.2.6绞盘式喷灌机。用软管给一个大喷头供水,软管盘在一个大绞盘上。灌溉时逐渐将软管收卷在绞盘上,喷头边走边喷,可以灌溉一个宽为两倍射程的矩形田块。

3.2.7中、小型喷灌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常见的的形式是配有1 8个喷头,用水龙带连接到装有水泵和动力机(多为柴油机与电动机)的小车上,动力功率为3~12马力居多。使用灵活,移动费劳力大,管理要求高。只适用于中小型的农场和田块。但投资较低,使用灵活机动。

3.3滴灌

这是用小塑料管将灌溉水直接送到每棵作物根部的附近,水由滴头慢慢滴出,是一种精密的灌溉方法,只有需要水的地方才灌水,可真正做到只灌作物而不是灌土地。而且可长时间使作物根区的水分处于最优状态,因此既省水又增产。

3.3.1固定式地面滴灌。一般是将毛管和滴头都固定地布置在地面,整个灌水季节都不移动,毛管用量大,造价与固定式喷灌相近,其优点是节省劳力,由于布置在地面,施工简单而且便于发现问题,但是毛管直接受太阳曝晒,老化快,而且对其他农业操作有影响,还容易受到人为的破坏。

3.3.2半固定式地面滴灌。为降低亩投资只将干管和支管固定埋在田间,而毛管及滴头都是可以根据轮灌需要移动。

3.3.3膜下灌。在地膜裁培作物的田块,将滴灌毛管布置在地膜下面,这样可充分发挥滴灌的优点不仅克服了铺盖地膜后灌水的困难,而且还大大减少地面无效蒸发。

3.3.4地下滴灌。这是将滴灌干、支、毛管和滴头全部埋入地下,这可以大大减少对其他耕作的干扰,避免人为的破坏,避免太阳的辐射,减慢老化,延长使用寿命,其缺点是不容易发现系统的事故,如不作妥善处理,滴头易受土壤或根系堵塞。

3.4微喷灌

也称之为雾灌,与滴灌相似,只是为了克服滴头太易于堵塞的缺点,将滴头改为微喷头,由于微喷头出流孔口大一些,流量大一些,流速慢一些,所以不象滴头那么容易堵塞,但流量加大了,毛管相应也要加粗些。微喷灌面积的发展很快,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节水灌水方法。特别适用于灌溉果园。

3.5渗灌

渗灌与地下的滴灌相似,只是用渗头代替滴头全部埋在地下,渗头的水不象滴头那样一滴一滴地流出,而是慢慢的渗流出来,这样渗头不容易被土粒和根系所堵塞。

3.6地下灌溉

地下灌溉是用控制地下水位的方法进行灌溉。在要灌溉时把地下水位抬高到水可以进入根系活动层的高度,地面仍保持干燥,所以非常省水,不灌溉时把地下水位降下去。

4节水输水方法

4.1渠道防渗。渠道防渗所采用的材料有很多种类,常用的有干砌块石,浆砌块石(或卵石),砼预制块、现浇砼护面、塑料薄膜、土工膜等。

4.2管道输水。渠道输水除了渠床渗漏之外,还有水面蒸发与渠床上杂草的蒸腾。而用管道输水则可基本避免这些输水损失。对于喷灌、滴灌和微灌要求高压输水(300~1200kPa),而对于地面灌溉可用低压输水管(小于200kpa)。

5 节水灌溉制度

5.1不充分灌溉。按早期灌溉的指导思想是只要有足够的水源供应,就要给作物供应最充分的水,以使之达到尽可能高的单位面积的产量,这就是充分灌溉。这种灌溉方法可以获得最高的单位产量,但是单位水量所获得收益就不见得最高。

5.2水稻薄浅湿晒灌。传统的水稻灌溉一般是长期保持较深水层。有的地方还采用串灌、漫灌,水肥流失严重。最近研究采用薄、浅、湿、晒的灌溉制度,取得了很好的节水效果。

结束语

总之,节水灌溉技术是比传统的灌溉技术明显节约用水与高效用水的灌水方法。因为我们只要灌溉就要考虑节水。所以通过上面所述,要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地区的节水灌溉技术,综合利弊,只有这样才可达到真正节水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程云伟.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4,02:285-286.

[2]柴敬礼.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4,04:43.

论文作者:杨存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  ;  ;  ;  ;  ;  ;  ;  

浅谈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论文_杨存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