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土建工程施工风险管理探讨论文_邱瀚英

地铁土建工程施工风险管理探讨论文_邱瀚英

【摘要】地铁建设过程中存在风险因素很多,在规划、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在施工阶段认真组织、监测,以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生命和财产安全。本文根据多年工作实践,对地铁施工特点、问题、措施进行分析,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地铁工程;土建,风险;问题;管理模式

前言

在地铁项目建设过程中会面临各种风险因素,这些风险因素影响了地铁建设的顺利进行。一旦出现事故必将引起巨大损失,影响地铁建设的进程,以及建设企业的经济效益。如今全国各地地铁工程事故时有发生,例如2017年深圳地铁7号线7304-1标福皇盾构机施工区间由于局部沉降,上部供水管断裂,泥水涌入盾构机仓致使其发生坍塌事故,造成一人死亡四人受伤。因此地铁建设工程的风险管理已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

1.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土建施工的特点

1.1生产的流动性与单件性

流动性:随着建筑物所坐落的位置变化而导致整个生产地点转移,施工人员及机具都要随着施工部位的变化而不断地转移操作场所。单件性:生产的单件性与土建产品固着于地上不能移动和其复杂多变、各不相同的特点有关。因为各个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用途都不同,各有其特殊的功能要求:因为各个建筑物和构筑物坐落位置也都不同,致使其所处的自然条件与技术经济条件(如地形、地质、水文、气候、资源、交通等)各有差异。所以,每个工程的结构、构造、造型、布局、材料等几乎不可能完全一样。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固然不同,即使同为工业建筑或民用建筑、重型厂房或轻型二房、公用建筑或居民住房,也是大有差异,甚至按同一标准设计建造的、看起来完全一样的建筑物,其基础就可能并不完全一样,更不用说房屋与桥梁、隧道、地下车站的差别了。因此,每个工程的施工组织都必须单独设计,并订出相应方案与计划。

1.2地下和露天作业多

地下作业多是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区别于普通民用建筑工程的特点。大多数地铁车站和区间位于城市地下十几米甚至数十米,环境特殊,给旌工带来很多不便;随着社会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地面和高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投入建设,这些工程除了露天生产以外,不可能有别的方法,即使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构件逐步转入专门的工厂生产,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得施工过程容易受到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

1.3地理位置特殊

大部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处于大城市市区,周边环境特殊,区间和车站经常在大型建筑物基础中通过或与他们靠近,施工过程中小小的失误,可能造成大的灾难,所以施工难度有时特别大。

1.4质量与安全方面的要求高

城市轨道交通是公益性事业,与城市全体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在设计寿命周期内的质量和安全方面较一般建设工程有更高的要求。从而给土建工程施工以更大的压力和要求。

2.地铁土建风险评估和管理研究存在的问题

2.1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等级按照概率进行划分的可操作性低

以概率的形式表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等级,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不满足现阶段工程风险评估的需要。以概率进行判断需要大量的风险统计样本支持,才能计算出相应的数值。但是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风险评估工作还没有那么多充足的实例来供风险评估人员尽享相关计算、分析,风险发生多以工程经验形式进行估计,要想达到定量化计算的水平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风险损失等级标准的划分很难有效指导相关工作

风险损失等级标准根据工程建设人员和第三方伤亡、环境影响等内容进行划分,其中,人员伤亡、环境影响等是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明令禁止的,具有事后性,是对安全责任事故程度的界定。风险损失等级标准的划分突出了理论方面的意义,但是对实际操作缺乏明确的指导性,所以具体风险损失的评价可能出现一定的盲目性、选择性和随机性。

2.3风险等级划分存在差异

实际工作中存在高年混淆问题,不利于开展工作与接收准则相关联的风险等级以及相对独立的风险工程等级或地下工程自身的风险等级、周边环境影响的风险等级,他们以不同的思路进行划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随着相关规范的实施,相关的概念就可以得到统一,但是也需要明确划分思路的差异,避免出现理解误区。

3.基于工程保险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模式

3.1基本思想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的特点,基于工程保险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模式的基本思想是充分利用土建工程施工企业和保险公司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险公司为主体进行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工程保险业务中,施工企业在保险公司投保,保险公司则利用科学先进的安全风险管理方法和专业的风险管理机构向施工企业提供优质的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服务。

3.2管理流程及实施

首先,施工企业向保险公司提交保险请求、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等工程资料,然后,保险公司工程技术人员根据施工企业提交的资料和工程现场考察结论对投保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得到项目的总风险度和所有施工项目中安全风险较大的薄弱环节(即典型风险),根据项目总风险度,保险公司决定是否投保和厘定保费。在施工企业和保险公司双方认可的条件下进行签单承保,同时保险公司组织专家对所有的典型风险进行逐个分析,找出防范控制措施,向施工企业递交风险分析和防范措施报告,根据报告保险公司可以把对施工企业安全风险管理方面的要求写进保险合同。

3.3实施建议

在我国如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等大型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过程中,成功实施这一模式,还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3.1建立合理的市场准入制度,建议把拥有向施工企业提供有效的安全风险管理服务的能力作为保险公司开展工程保险业务的基本要求,把有保险公司担保为其承保作为施工企业可以进行工程投标的基本条件,以促进保险公司和施工企业的健康发展。

3.3.2 按照国际惯例,建议把建筑工程一切险及第三方责任险和人身事故险作为强制性保险纳入到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中。

3.3.3 建立工程保险业务中的保费返还制度,规定一定比例的保费在施工安全管理較好的情况下应返还给施工企业,以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意识。

3.3.4 规范强制性保险的投保主体,因为保险标底与施工过程直接相关,为便于风险管理服务工作的开展,建议由施工企业直接投保,而非建设单位投保,保费应纳入工程预算当中。

4.结束语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师一项巨大的市政工程,随着经济的稳健、快速发展,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大城市交通堵塞问题日益严重,大城市的交通堵塞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基于大运量、高效率、低污染等优势,城市轨道交通被公认为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首要选择,也是引领城市可持续发展、迈向国际先进大都市行列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何涛.对深化和规范施工项目管理有关问题的探讨,施工技术,2003.12.

[2]梁成柱,高晓峰.项目施工中的风险及规避对策,石家庄铁道T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6.

[3] 姬刚.上海地铁金沙江西路站土建施工风险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

[4] 刘志远,车辉.地铁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模式之研究[J].上海保险,2017,(02):62-64.

[5] 李杨帆.地铁工程建设与安全风险管理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05):249-250.

论文作者:邱瀚英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  ;  ;  ;  ;  ;  ;  ;  

地铁土建工程施工风险管理探讨论文_邱瀚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