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研究_金融工具论文

金融创新研究_金融工具论文

金融创新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金融创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70年代以来,世界金融领域进行了一场影响深远的结构性变革,这场变革被称之为“金融创新”。这股创新浪潮起源于美国,并随即蔓延到其他西方国家,在其影响下,我国随着经济金融深化,也进行了程度不同的金融创新。

一、金融创新的内涵

金融创新是指金融机构,内部要素的变革。它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金融创新是指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在放松金融管理以后而引发的一系列金融业务的创新。广义的金融创新是指金融创新是一个不断创新的金融体系的成长过程。也就是说金融创新是一个历史的范畴,自从现代银行业出现以来,无论是银行的传统业务、银行的支付和清算系统、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还是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际货币制度,乃至整个金融体系都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金融创新。因此,它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第一,它是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上,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要对金融业的一种革命;第二,它是适应现代经济理论发展对金融领域的新要求而产生的。其中70年代出现的多元化经济思想(货币主义、预期学派等)对金融创新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三,它是适应金融国际化、市场化、自由化的需要而产生的。

二、金融创新的动因

1.高通胀与高利率。高通货膨胀使得预期通胀率不断升高,并使得市场名义利率水平居高不下。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持有无息资产的机会成本增加,从而鼓励金融机构必须创造更具经济效益的资产方式或各种经营要素进行优化组合,以避免高利率带来的损失。

2.资本管制压力加大。80年代初发展国国家宣布停付债息而引发的债务危机,使西方许多大商业银行受到拖累,出现了严重的财务问题。为此,西方国家加强了对银行资本结构的管制,要求银行以较低的资本搭配比率来经营,防止过度信贷导致银行倒闭或金融系统不稳定。同时,筹措新资本的高成本又促使各国银行大力拓展寻资本搭配比率要求较低的表外业务,创造出了大量的融资工具和融资技术。

3.金融竞争加剧。西方国家放松金融管制与金融自由化,使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结果导致普通金融服务收益大大降低。以此,金融机构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改良传统业务,确保传统业务领域不被对手占据;二是竭力创新金融产品,开辟业务新领域,甚至开发“金融超级市场”来满足客户的要求。

4.金融电子化。随着新技术的出现,特别是电子通讯、信息处理及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金融业,使金融创新成为可能并提供了保证。

三、金融创新的范围

1.金融产品、金融工具的创新。主要反映在:(1 )银行资产负债表上可转让定期存单、回购协议等新工具基本取代了往日的存款; (2)资产方面采用浮动利率贷款的比例不断增加;(3 )银行表外业务迅速扩张。

2.金融服务的创新。先进和科学技术在金融业的广泛使用,使金融服务进入电子化时代。自动付款机、信用卡、售货点转帐系统及资金管理终端机系统的使用已日益普及。

3.金融市场的创新。由于资讯的进步,使得全球金融市场连成一片,形成了全球24小时营业的一体化态势。同时,一些新的市场应运而生。如离岸金融市场、金融期货、期权市场。

4.金融机构职能的创新。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西方发达国家的银行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积极扩大业务范围。并开始涉足证券与保险业,使得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传统界限日渐模糊和消失,金融机构的职能向多功能、全方位方向发展,许多国家的商业银行成为“金融百货公司”。

四、金融创新的趋势

1.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趋势。80年代以来,由于以下五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货币与资本市场呈现“无边界的扩张”,金融市场日趋国际化。(1)国际收支不平衡加剧导致了国际游资大量增加;(2)追求更为有利的资金来源和投资目标;(3)全球性金融管制放松;(4)金融创新的发展带来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同质性和同一性;(5 )技术的进步便利了信息系统和结算的进步,连接了不同的交易市场,促进了全球交易的顺利进行。其内容包括:一是外汇市场已发展成为24小时连续不断营运的市场;二是欧洲货币市场的迅速发展与壮大;三是证券市场的国际化。

2.融资方式证券化趋势。近年来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方面的优势在弱化。一般来说,证券化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金融工具的证券化,即通过创新金融工具来筹措资金;二是金融体系的证券化,指通过银行和金融机构借款的比重下降,而通过发行对第三方转让的金融工具的比重相对提高。证券化现象与金融创新有着密切联系。因为证券化过程是由一系列金融工具来完成的,而这些工具又是金融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证券化趋势是金融工具创新的必然结果。

3.表外业务的重要性日益增强的趋势。表外业务是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未列入资产负债表,以提供担保和服务收取佣金或服务费的业务活动。表外业务的种类包括:(1)银行提供的各种担保,如票据承兑、 跟单信用证等;(2)贷款与投资的承诺业务,如票据发行便利、 循环贷款承诺;(3)外汇买卖与投资业务,如互换业务,期权业务、 远期利率协议等;(4)利用现有银行的人力、 技术设备为客户提供的中介服务。

4.金融工具多样化趋势。所谓金融工具的创新并不是完全凭空创新。金融工具总的来说在收益、风险、流动性、数额和期限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性,任何金融工具都可以说是其中若干特性的组合。创新不过是把金融工具原有的特性予以分解,然后再重新安排组合,使之能够适应新形势下汇率、利率波动风险,以及套期保值的需要。金融工具的创新可以说是名目繁多,但可以将其归为四种类型:(1)风险转移创新。 包括能在各经济机构之间相互转移金融工具内在风险的所有新工具和新技术,如期权、期货交易,货币与利率互换交易;(2 )增加流动性创新,包括所有能使原有的金融工具提高变现性或可转让性的金融工具和交易技术,如长期贷款的证券化、CD存款;(3)信用创造型创新。 能使借款人的信贷资金来源更为广泛,或者使借款人从传统的信用资金来源转向新的来源。如票据发行便利;(4)股权创造型创新。 包括使各类经济机构股权资金来源更为广泛的金融创新。如可转换债券,或附有股权认购书的债券等,能使金融工具由债权变股权。

五、金融业务的创新

1.资产负债表以内的创新业务。包括:(1 )为避开金融法规与管制方面的创新业务。如可转让支付命令帐户(NOW), 超级可转让支付命令帐户(SUPER NOW)、自动转帐帐户(ATS)。(2 )为开拓资金来源的创新业务。如货币市场存款帐户(MMDA)、货币市场存单(MMC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3)为躲避风险的创新业务。 主要有浮动利率贷款和浮动利率负债,其利率浮动幅度主要参照LIBOR 或国库券利率的变动而同步变动,以躲避因通货膨胀而造成利息损失的风险。

2.脱离资产负债表的创新业务。这类创新业务可以扩大资金来源与运用,而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及其经营活动。归纳起来有代表性的有:(1)贷款出售。银行以贷款出售的方式, 将自己的贷出款项或债权转卖给其他的投资者,从而重新获得资金来源。80年代后期又出现通过证券化的方式出售贷款或债权。(2)担保。 指银行应订立合同双方的要求,出具书面担保文书,以自己的资产作保证,保证债务人应承担的支付或偿债责任。当债务人已难以承担偿债责任时,银行有责任提供贷款担保、汇票承兑担保等。(3)支持性信用证。 指银行代表自己的客户以信用证形式发行的不可撤销义务,目的在于代替担保以支持商务活动中的买方。(4)承诺。系银行向自己的客户而作的一种保证, 便于客户可根据预先所立条款从银行取得贷款。80年代末,担保与承诺之间的差别开始模糊,主要是由于承诺越来越增加了担保的色彩。

六、金融创新的影响

1.对银行稳定性的影响。金融创新对西方银行体系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由于金融工具与市场的创新,银行业务日趋多样化,银行业变得更加集中,经营更为稳健,效率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利率厘定自由化、银行业务综合化、金融工具多样化及全球市场一体化必然带来金融机构间竞争的加剧,便银行经营风险大为增加,导致银行倒闭事件增多,如自84年来,美国已有2000多家银行破产,每年破产数在100家以上。

2.推动了金融业的自由化。金融管制变化导致了创新、而创新又促使当局更进一步放松管制,从而加快了自由进程。表现在:(1 )金融价格自由化。如美国决定在80年至86年有步骤地取消各种存款利率上限的规定;日本政府允许CD利率自由厘定。(2)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 如美国81年12月2日通过“国际银行设施法”开放了离岸金融市场, 日本政府于86年也开放了离岸市场和债期货市场。

3.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资产方面,货币所占比重下降,而证券投资比重上升;负债方面,活期存款比重降低,而高成本负债却迅速增长。

4.金融监管日益困难。无论是表内业务的扩张,还是表外业务的开发,都使系统的金融管制措施逐渐失去影响力,这无疑增大了货币监管机构的难度。

七、金融创新与金融深化

1.金融创新是金融深化的结果。金融深化使人国国民经济商品货币化程度不断提高,金融机构多样化,金融工具不断翻新,金融市场不断发展与完善。这些都最终表现在金融相关比率(即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率)的比重不断提高。 而促使金融相关比率提高的因素主要有经济货币比率、资本形成率、企业外部融资率、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创新率等。经济货币化是市场经济发育成熟的标志,是国民经济由财政体制运作为主转为金融体制运作为主的必然结果。资本形成率是金融资产积累,由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企业外部融资和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创新率都与金融市场密不可分。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促进了金融深化,从而也产生了金融创新不断发展的结果。

2.金融创新促进了金融深化。金融创新是一种融资技术的创新,是一种金融制度的创新,是市场发育更为成熟的标志。这三方面都最终对社会储蓄转化为投资起着积极的作用。那么,金融创新在储蓄转化为投资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从理论上讲,金融创新是金融资产运作更有效率为前提条件的,换言之,它是金融资产为获得更高利润的金融自由化过程。因此,无论从技术角度,还是从市场角度来看,金融创新最终对储蓄转化为投资起着关键性作用。而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高低都是金融相关比率的正相关函数。因此,金融创新的过程本身就是金融深化的过程。

八、借鉴国际经验加速我国的金融创新

1.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为金融创新提供良好的客观环境。金融市场的发达依赖于持续不断的金融创新,而金融创新又离不开繁荣的金融市场。从本质上讲,金融市场是一种风险市场、竞争市场和不断创新的市场。在国际经济、金融市场一体化、国际化的大趋势下,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必然要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成为国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们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发展和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使之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1)建立和完善货币市场, 包括规范拆借市场,发展票据承兑市场,并成立专门的金融机构来组织短期融资市场,保证良好的金融秩序;(2)规范和发展长期资本市场, 包括国债市场、股票市场、期货市场等。(3)建立离岸金融市场。 它是境内金融机构对非居民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进行金融交易的金融市场。它是金融国际化的一个必要条件,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是最大的金融创新。目前,我国正在上海筹建离岸市场,一方面应选择隔离型市场模式,将境外金融业务与境内金融业务分离进行;另一方面要加快离岸业务品种的选择,以形成“金融拳头产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4)筹建黄金市场,逐步实现国内、国际黄金市场的接轨。2.加强金融创新的法制建设,使金融监管与金融创新协调发展。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金融创新既得益于法律的保护,又要置身于法律的监督之下。近年来,我国已出台“四法一通则”,但还不完善,还应尽快出台《外国银行法》,《反垄断金融法》和《金融市场组织法》等。健全完善的金融法规,有利于将金融立法与金融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和规范我国的金融创新。另外,从国际经验看,只有采取疏导措施,不断地适应金融创新并作出调整,才能保证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实现控制风险,维护金融体系安全与稳定的目标。因此,在整顿金融秩序的同时,还必须尽快形成一套能够适应商业银行发展,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新的金融监管规范,从而协调好管制与创新的发展关系。规范有效的金融监管应具备有下列特点:一是金融监管的措施应通过立法程序使之法制化,避免随意性;二是金融监管要有应变能力,随时跟踪研究金融创新活动;三是金融监管要适度,否则会产生负效应,影响金融创新的产生;四是人行要超脱于金融机构,确保金融秩序的稳定。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加强金融监管决不能重新走“金融统制”的老路,更不能抑制金融深化,阻碍金融创新。

3.加速金融深化,推进商业银行业务创新。(1 )存款业务的创新,将以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存款将日趋灵活化。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银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必然导致各金融机构开发电子银行和家庭银行,存款的期限将越来越灵活,提款越来越方便,附加服务将越来越令人满意,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区别将逐渐模糊。二是将出现多功能存款帐户。随着金融工具多样化和银行商品复合化,银行提供的服务项目越来越多,与此相适应各种多功能帐户出现,它既能适应支付和结算,又能使客户及时地获得收益。95年7月, 招商银行推出了储蓄“一卡通”业务,这一业务集本币、外币、定期、活期存款于一卡,兼有通存通兑、自动转帐、电话查询、贷款融资等功能。储户只要开立“一卡通”帐户,就等于在招商银行开立了所有币种、所有储种的帐户。三是存款可转化。受金融市场各种新的金融工具的挑战,以及“证券化”对银行业务的影响,银行业务要有更强的竞争力,存款业务将朝着增加客户收益和增强流动性的可转让方向发展。特别是单位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此外,在公存款上还要大力推广单位通知存款、单位协定存款、单位定活两便存款。(2)贷款业务的创新。应在优先贷款结构, 提高贷款质量,实现贷款的高效益上下功夫。应重点考虑:一是大力发展票据贴现贷款业务,特别是人行公开市场业务开办以后,商业银行应将票据贴现贷款作为工商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的主要形式;二是推广抵押贷款业务,关键的是要试行企业抵押品公证制度,并将公证权落实到企业所在地区的公证机构,防止一物多抵、重复抵押的现象,提高抵押贷款有效率;三是试行贷款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将贷款的债权作担保发行证券,即以证券交易的方式转让贷款债权,实现了贷款债权的流动化和市场化。信贷资产证券化为银行开辟了一条廉价的资金来源渠道,在低成本的情况下,银行信用扩张能力增大;增强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加速了资金周转,并且银行业务向表外化发展改变了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方式,使商业银行在新的经济环境中有可能创造足够的业务规模经济;银行出售而不持有它们的资产,能减少帐面负债和资产,从而减少准备金和资本方面的要求,有利于提高资本充足率。(3 )适应银行业务经营综合化发展方向,大力拓展表外业务。不仅要将评估、咨询、租赁、承兑、代理、保管箱业务开展好,而且还要将票据发行便利、货币与利率互换交易、外汇期权交易和远期利率协议等业务开办起来。银行经营业务综合化、表外化,不但能够适应经济业务综合发展及市场灵活多变对金融服务业的要求,而且可以起到降低成本、增加盈利,分散风险、以盈补亏的作用。

4.采取措施。加强金融创新弊端的防范。金融创新是客观必然,而且其弊端也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如何在金融创新过程中,发扬其利而使其弊降至最低限度,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金融创新的主要难点之一。要解决这一难点,首先要选定正确和适宜的创新重点与方向;其次要提前采取防范措施,及时消除矛盾。一般而言,金融创新的需求越强烈,供给也会越活跃,创新的规模、速度与力度就会越大。但由于金融创新的需求具有相对分散性、客观性和不可控性,因此,不仅要对金融创新的弊端进行预先防范,而且重点应放在金融创新的供给方面。除了对金融创新的动机与方向加以引导外,还应注意三个问题:一是强化和完善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对金融机构业务活动的管理、指导与监督。二是协调好宏观经济建设的需要与金融创新的关系。三是逐步建立和维护金融新秩序,防止因过度竞争造成的不稳定性。

标签:;  ;  ;  ;  ;  ;  ;  

金融创新研究_金融工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