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论文_谢倩

浅析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论文_谢倩

(绵阳市中心医院;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因素 ,探讨防范对策。 方法: 结合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情况对2017年收治的410例患者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患者病情危重风险、 护理人员操作风险、 患者家属需求风险、 护理质量控制风险、 患者转运途中风险 、护理人员交接风险等是主要的护理风险因素。 结论 完善护理应急预案、加强业务学习培训、 畅通医患沟通机制、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 、强化护理质量控制等措施能有效应对护理风险] 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护理风险 分析 防范对策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5-0530-02

作为抢救及治疗危重病患者的重症监护室(In -tensiveCareUnit简称 ICU), 因其患者病情的特殊性、 复杂性、 多变性、 及治疗的统一性、 封闭性、 独立性、存在不容忽视的护理风险] 因此对危重病患者护理风险的分析和防范显得尤为迫切。为提高护理质量, 改善医患关系, 笔者对重症监护室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重症监护室患者基本情况

选择2017年收治的危重病患者410人, 其中男性患者210人, 女性患者200人, 年龄3 ~90岁。 其中大手术后病人占总数的37%, 其他科室转送病人占63%。 36%的病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45%的病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19%的病人无医疗保险, 平均住院时间为8.9天。

1.2 方法

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危重病患者的护理风险进行识别, 分析护理风险的影响因素, 并进行风险评价。 评估其对患者的影响程度, 进而提出防范对策,对护理风险进行控制和应对。 在患者出院或转院时进行满意度评价, 评估护理风险应对策略的成效。

2 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分析

2.1 患者病情危重风险

基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以进一步降低潜在并发症可能带来的医疗风险为考虑, 一般对危重病人或大手术病人会直接转入ICU 接受治疗和护理。因此, ICU 的病人比以往有明显增多, 并且患者病情危重、 病况复杂、 变化快、 并发症多。 这些不利因素

给患者带来危害, 甚至构成生命威胁, 容易引起患者家属的焦虑和不安。 同时给护理工作带来考验和挑战, 如心脏术后病人、 多发伤病人病情发展迅速,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病人病情反复迁延。

2.2 护理人员操作风险

相对于其他科室而言, ICU 集聚呼吸机 、监护仪 、 除颤仪 、 CRRT 、 人工肝 、 ECMO等高精端护理仪器设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些仪器设备为进口产品 ,需要操作人员有良好的外语功底, 这些给护理人员熟练使用仪器设备增添了难度, 特别是对不经常使用的特种仪器设备, 操作会更显生疏。 而ICU 护理人员多为工作年限在5年左右的年轻人 ,尽管有着良好的专业教育背景, 工作能动性强 ,能胜任繁重的护理工作, 但缺乏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全面的操作技能, 会导致在一些紧急情况下出现手忙脚乱, 不知所措的情况 无法应对危重病患者病情的复杂变化, 有时甚至出现贻误抢救和治疗的情况。

2.3 患者家属需求风险

患者家属对患者在ICU接受治疗的动机和需求是多元化的。 有些患者家属不惜一切代价要求将患者转入ICU 治疗, 目的是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因此, 治疗的期望和要求很高, 一旦患者生命体征趋向不好, 而医院又未能及时有效地沟通, 易诱发医患冲突。 有些患者家属对患者进入ICU持迷茫甚至否定态度, 觉得没有必要或无力承受高额的医疗费用,希望ICU能尽快将患者转出, 或者告知他们患者在ICU接受治疗没有多大的价值, 随着患者病情的变化和每日不菲的医疗费, 会加剧其忧虑或猜疑, 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3 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防范对策

3.1 完善护理应急预案

充分发挥专科护士、 护理组长及护理副组长的骨干作用, 排班时新老人员合理搭配以增强对宊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理。 制订和完善护理风险应急预案, 如 《危重病人抢救预案》、《 并发症预防预案》 和《转运途中风险防范预案》 等 ,形成一套全面且形之有效的工作预案[3] 。使护理人员掌握护理风险预案的流程, 熟悉每一个操作环节 ,把护理风险管理作为长效机制来抓, 增强护理风险防范能力。

3.2 加强业务学习培训

(1) 进行内部业务培训。 由专科护士讲解新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最新护理知识, 及时更新护士的业务技能 、技术和知识。 通过上级医院专家及科室的讲解和指导, 促使全体护士对特殊护理方法有更深入的了解和应用, 全面提升护士的业务知识和能力, 帮助护士能够及时全面把握患者病情的变化, 适应新的治疗措施。

(2) 进行操作技能竞赛。 举行操作技能竞赛, 按操作类别分项比赛 ,增强护士对仪器设备的熟练应用 ,避免因操作生疏在紧急情形下延误抢救和护理。

3.3 畅通医患沟通机制

主动收集患者的个人背景及家庭状况等信息,评估患者及其家属的需求状况。 根据评估结果, 对每个患者推出应对措施, 满足患者家属的多元化需求。 沟通和反馈不要拘泥于固定时间, 要因时而变。灵活多样的沟通机制是解决患者家属多元化需求,化解护理风险 改善医患关系的有效途径。

4 结语

对410例患者出院或转科室时进行满意度评价, 结果显示表示满意患者为300例, 基本满意患者为100 例, 不满意患者为10例, 总体护理满意度98.09% 。通过实施护理风险分析和应对, 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杨永丽, 张锦仙.临床护理记录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 .当代护士: 学术版 ,2017,(4): 84-85.

[2] 吴继楠 ,丛培智. 院前急救危重病人转运治疗的探讨[ J ].哈尔滨医药 ,2013,33,(1): 49.

[3] 王燕 ,张海林, 吴继云. 实施护理应急预案演练 加强护理风险管理[ J] . 护理管理杂志 ,2017,7(10): 56-58.

论文作者:谢倩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6

标签:;  ;  ;  ;  ;  ;  ;  ;  

浅析重症监护室护理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论文_谢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