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_顾亚平

地铁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_顾亚平

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建设的发展也突飞猛进。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和城市人口密度的逐渐增大,地铁工程已变成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主要建设任务之一。地铁是一项位于地下且封闭性极强环境中的新式建设工程,地铁中的人员密度大,流动性较大、情况复杂以及人员疏散有一定阻碍,若出现突发情况时,一方面会导致大面积的人员受伤以及较大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会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所以,必须要优化城市地铁的安全防控措施,最大程度预防隐患发生,并制定相关应对措施。

关键词:地铁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开发

引言

结合地铁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安全隐患做了相关分析,提出了增强地铁管理效率的相关措施,为日后国家地铁交通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管理提出合理建议,以供参考。

1我国城市地铁安全管理现状

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和交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促使地铁建设走向了世界舞台,从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交通出行的关键。随着地铁线网的不断扩大,地铁安全运营逐渐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由于地铁载客量较大,若当意外情况来临时或地铁运营过程中产生安全隐患问题,都会对人们生命安全和财产造成较大损害。因此,地铁运营安全问题对保证城市安全和维护社会正常秩序有着重要的作用。深刻认识并掌握现阶段地铁运营隐藏的潜在安全隐患,利用合理、有效的相关策略提高地铁安全管理效率,能使地铁交通系统日后在城市发展以及运行中能提供优质服务,以便于人们日常生活出行。

2地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缺陷

2.1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地铁相关工作人员以及乘客是地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地铁具备载客量大,人员密度大等特征,因此,地铁安全事故产生概率较大。另外,也因为地铁具备封闭性较强的特点,若安全问题出现时,对人员疏散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想提高地铁运营的安全管理,相关工作人员和乘客必须掌握相关安全知识,增强自身的安全技能,从而有效预防安全意外,及时处理安全事故。

2.2地铁应急管理存在不足

在地铁运营阶段中,通常会产生大量的安全事件,令人措手不及,由于该类型事件的产生拥有极大的偶然性,因此,当安全隐患产生时,部分地铁相关工作人员不能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有效、合理的方案。因此,有关单位和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针对地铁运营安全做出合理的预测和解决方案,最大程度减少地铁运营安全问题,为乘客和相关地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降低社会群众对地铁运营安全管理的不信任度,推动社会和谐、稳步健康发展。

2.3地铁交通设备维保存在缺陷

由于我国城市地铁建设相对较晚,部分重要的先进技术掌控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给我国城市地铁运营安全管理造成了重大困难。另外,地铁运营是一项较为复杂的交通系统,其需要照明、供电及通信等多方面共同协作,相互配合,任何一个环节产生问题都会使地铁的正常运营在一定层面上受到不良影响,还有一方面是因为部分设施使用时间久远,一些零件年久失修而产生老化,从而提高了地铁运营安全问题的产生概率。

3提高地铁安全管理效率的相关措施

3.1增强对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

地铁乘客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能为地铁安全运营提供保障,所以,必须侧重地铁安全运营管理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要在市民乘客的安全教育上切入,利用互联网、手机APP、地铁站内宣传栏及地铁车厢视频等公共媒体对乘客进行包括安全乘车及应急自救在内的安全教育,使其能及时进行相关状况的自救。同时,提高宣传教育,保障乘客在遇到安全问题过程中保持自身情绪稳定。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提高对地铁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并且在地铁运营过程中充分实现自身价值。还要增强地铁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定期组织法制和技术教育培训活动,保障地铁有关人员安全运营思想观念的建立。

3.2建立监控以及自动报警系统

建立监控以及自动报警系统,对提高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该项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地铁运营的安全。所以,在实行监控的阶段中,必须严格遵守自动报警系统的流程,从而使其能充分发挥自身价值保证地铁安全。由于监控以及自动报警系统具备组网灵活、接线简单、扩展便利以及维修简便等特征。安装无线电通信设施以及紧急通信电话,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地铁有关工作人员都能通过无线和紧急通信电话给相关控制中心实时传递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使地铁运营情况得到有效掌控。同时,还要安装视频传输系统,根据已安装的监视器实时监控车站多个方位的情况,并对地铁站中整体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实时收集。当紧急安全问题发生时,乘客就能利用自动报警系统进行报警,从而及时有效地应对安全事故。

3.3建立并完善安全风险管理控制系统

若想使地铁运营安全得到保障,就必须要建立并完善安全风险管理控制系统,这样才能保障地铁运营风险的降低。同时,必须按照相关的管理流程制定引导程序,结合实际落实各工作人员的承担的责任,提高有关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1)深刻认识和判定危害等级;(2)根据危害情况做详细记录,设定相关救援策略;(3)针对危害和救援策略进行有关核查,关键包含危害频率及程度;(4)针对危害以及救援策略作相关审批;(5)针对实施的救援策略做一定层面的监督和控制;(6)针对风险进行相关审核,并且将审核最终的数据进行分析。一般状况下,将地铁风险划分为4个等级,并对该4个等级进行相关审核,并结合以上管理制度对地铁安全进行有效性管理。

3.4做好施工技术管理

项目经理在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根据地铁工程施工的特点和要求,合理划分安全施工责任,将各个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将地铁施工技术管理与奖惩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针对工程施工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工作人员予以相应的奖励,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愿意投身于地铁工程的建设施工中,这样才能将施工技术管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针对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偏差和遗漏等问题,则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予以相应的处罚,避免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再次出现此类的问题。另外,地铁施工企业必须以我国现行的ISO9001质量体系为依据编制《施工项目质量计划书》,将该计划书在全体施工人员中推广,要求相关人员必须用心学习,细心体会,才能达到促进地铁工程施工质量稳步提升的目的。此外,地铁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原材料的采购、运输、存储等施工企业必须安排专人负责,需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这样不仅可以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避免施工材料浪费现象的出现,降低工程施工的成本,而且对于施工质量的提升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地铁是现今社会中的一项高效的城市交通建设工具,而地铁运营的安全管理,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地铁安全运营的重视力度和控制。首先,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手段建立地铁工作人员及乘客安全培训教育系统,加大安全教育的推广,使地铁工作人员及乘客有效掌握相关安全知识及技能;其次,网络化建立监控以及自动报警系统,提高地铁的安全管理效率,构建有效、合理的管理机制体系,增强地铁的应急救援效率;再次,建立安全风险管理系统,通过构建安全评估制度体系,增强地铁安全等级,提高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效率,为城市正常秩序的维护以及人民日常生活出行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聂明涛.地铁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与防护措施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13):102-103.

[2]陈林.地铁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J].中华建设,2018(8):210-211.

论文作者:顾亚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9

标签:;  ;  ;  ;  ;  ;  ;  ;  

地铁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_顾亚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