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首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干预措施及对国内相关工作的启示论文_于泽坤,,郭永玉

国外首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干预措施及对国内相关工作的启示论文_于泽坤,,郭永玉

摘要:相比于继代大学生,首代大学生更容易在情绪体验、身份管理、自我认知和动机方面产生心理困扰。这种心理困扰是由于缺乏文化资本、大学倡导有偏向性的价值观以及大学更偏向挑选功能形成的。这些心理困扰可以通过肯定自身价值观、重塑考试意义和接纳自身背景等手段来干预。

关键词:首代大学生;心理困扰;干预措施

一、引言

1999年,教育部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该计划提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从这些在家庭里面第一位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就是首代大学生(first-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FGCSs) 。

相比于继代大学生而言,首代大学生面临着许多的心理困扰。国内目前对首代大学生心理适应状况的整体分析和系统论述仍然缺乏,特别是对首代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后产生的心理困扰问题的分析。本文系统论述20世纪80、90年代到21世纪初的国外首代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困扰,以及针对这些心理困扰提出的干预措施,指明未来国内研究的方向。

二、首代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困扰

首代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困扰,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情绪体验;(2)身份管理;(3)自我认知;(4)动机。下面将具体介绍这四个方面。

1.情绪体验

在高等教育背景下,首代大学生的情绪体验(Emotional Experience)非常不同于继代大学生的情绪体验,比起继代大学生,首代大学生容易感觉和表达出更多的情感困扰。更具体的来说,首代大学生自我报告结果显示:相对于继代大学生,自我报告的抑郁水平更高;自我报告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更低。

2.身份管理

身份管理(Identity Management)是首代大学生进入大学后面临的最艰巨的挑战之一。首代大学生经常会报告说他们感觉自己不属于大学环境,并且会有一种欺骗他人的感觉,这会让他们感到内疚和自责)的感觉,会让他们特别没有归属感。

3.自我认知

在大学,首代大学生在自我认知(Self-Perception)方面会遇到很多困扰,例如要面对来自其他人对于他们自身的消极印象。首先,比起高阶层的继代大学生,他们会面临更多对于他们自身能力的消极刻板印象。其次,这些消极刻板印象会影响首代大学生对于大学的情绪和认知。

4.动机

在高等教育的背景下,动机(Motivation)主要分两种:一种是以掌握为目标(避免失败);一种是以成就为目标(追求成功)。最近对于高等教育中的成就差距的研究表明,低阶层的首代大学生更可能持有一种破坏性的成就动机。这种动机对于这些学生们来说显然是有问题的。

三、 首代大学生遭遇心理困扰的原因

首代大学生相较于继代大学生会表现出成就上的差距,这种差距可以通过个人和大学环境的交互作用来理解。

1.缺乏文化资本

根据社会学家Pierre Bourdieu和他的同事们的研究,大学体系的设置维持了一种社会不平等的再复制,这种不平等是通过促进更符合高阶层的态度、言语、行为的实践经验而不是低阶层的实践经验来实现的。Bourdieu认为低阶层的首代大学生在高等教育中有更少的成功机会不仅是因为他们拥有更少的经济资本(即财政资源),而且是因为他们有更少的文化资本,例如知识、行为、价值观。

2.大学倡导有偏向性的价值观

大学里那些看起来习以为常的文化规范可能会让低阶层的首代大学生产生心理困扰。大学,尤其是精英学校,倾向于提倡独立的价值观。这种独立的价值观更符合高阶层的学生的思维模式和成长经验。但是对低阶层的首代大学生来说,则是很不适应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大学更偏向挑选功能

大学“挑选最好的学生(select the best students)”的这一功能是造成低阶层的首代大学生心理困扰的一个重要因素。普遍来讲,各个大学为了达到挑选最好的学生的目的,会使用各种不同的挑选程序。所有这些程序的目的都是围绕“挑选最好的学生”这一主旨进行的。

四、 首代大学生心理困扰的干预措施

1.肯定自身价值观

Harackiewicz等进行了肯定自身价值观(Affirming one’s own values)干预实验。结果表明,在学期末的时候,那些选择了自我肯定的价值观的首代大学生比那些没有选择自我肯定的价值观的首代大学生取得了更高的成绩。

2.重塑考试意义

Smeding等通过重塑考试意义(Reframing the meaning of the exam)的方法进行了一项旨在降低阶层之间学习成绩差异的干预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当考试的目的被描述成是挑选工具时,低阶层学生的考试成绩明显比高阶层学生的成绩差;然而,当考试的目的被描述成是学习工具时,低阶层学生的成绩和高阶层学生一样好。

3. 接纳自身背景

Stephens等提出了一种比较新奇的干预不同学生之间成绩差异的措施,被称为“差异化教育”,也就是是否接纳自身背景(Accepting one’s own background)。在这项干预研究中,参加了差异教育小组讨论的首代大学生比参加控制条件小组谈论的首代大学生更好地处理有压力的学习情境。

五、小结与展望

虽然首代大学生和继代大学生进入大学的机会是平等的,但是面临的挑战以及最后取得的成就却是很不相同的。目前国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还比较少,但这个问题在国外引起了很多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

除此之外,研究还有一些局限。首先,目前的研究是以美国的研究为主,不一定适用于中国,中国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其次,首代大学生不仅仅是在大学中会遇到这样的心理困扰,在他们还远远没有进入大学以前,他们就会面对很多的障碍。

最后,目前国外的研究对首代大学生更多关注的是心理困扰等消极方面,没有认识到积极方面。未来的国内研究应该更多关注首代大学生身份对首代大学生的激励促进作用。这也是之后的心理学研究可以继续深入下去的方向。

作者简介:于泽坤(1994-09-05),男,汉族,籍贯: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当前职务:学生,当前职称:无,学历:硕士,研究方向:社会阶层、公正、目标

参考文献

[1] 苗莉青.如何培养第一代大学生[J].西部素质教育[J], 2017, 3(5): 59–60.

[2] 陆根生, 胡文静. 师生、同伴互动与大学生能力发展——第一代与非第一代大学生的差异分析[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 5: 51–58.

[3] Hsiao K P. First-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ERIC digest [M]. Los Angeles, CA: ERIC Clearinghouse for Junior College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351079), 1992.

[4] Mitchell K. Making the grade: Help and hope for the first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J]. ERIC Review, 1997, 5(3): 13–15.

[5] Choy S. Findings from the condition of education 2001: Students whose parents did not go to college[M]. Washington. DC: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2001.

论文作者:于泽坤,,郭永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3

标签:;  ;  ;  ;  ;  ;  ;  ;  

国外首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干预措施及对国内相关工作的启示论文_于泽坤,,郭永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