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论文_岑秀康

浅谈初中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论文_岑秀康

广西省苍梧县长发中学 岑秀康 邮编543100

【摘要】:新课标实施以来,对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要注意:语言品味不能泛化,要明确化;不能僵化,应生活化;不能公式化,而要个性化。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使学生乐于书面表达,把写作当成兴趣和爱好。

【关键词】:写作、积极性、观察思考、阅读积累、指导、

谈起作文教学,我想在我们许多语文教师的心中可能是个难点。然而我们也不能回避。因为作文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就学生说,作文是各学科学习的成绩、各项课外活动的经验,以及思想品德的综合表现。” 因此我们培养学生作文能力,提高作文水平,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使学生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适应社会的需要。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种从初一到初三,千篇一律“我最熟悉的人”、“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冬天(春天)的早晨”等等老生常谈式的命题状况。丝毫没有新鲜感,不能激发兴趣,岂能写出好的作 文?因此作文命题应探求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 文题既要注意具体,避免成人化 ,又要符合儿童心理,激发其想象。

记叙文的文题要适应学生追求情节的曲折和构思 奇巧的特点,要有新意,例如《我心目中的班主任》等,文题取材范围广,要求明确,使学生学习运用选取典型的材料,从特定角度或一个侧面表现人 物、记叙事件的方法。在整个作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是提高和 发展能力的原动力。培养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学年的不同心理特征、不同写作 水平下的不同的写作心理激发其写作兴趣,才能使其“由畏而好”,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善于思考

作文源于生活,我们身边每天都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此有一些学生写起作文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象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生编硬套,往往字词不够,究其原因大都是对生活缺乏观察,或不习惯于思考。鲁迅说:“要创作,第一必须观察。”只有贮备丰富的材料。,写文章才能挥洒自如。我们是活生生的人。其中就有很多写作材料,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写作的源泉一定是长流不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察就是汲取生活的源泉,获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我们身边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必须热爱生活,时时处处做生活的有心人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思考生活,对观察到的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才能拥有自己的思想,对周围的点点滴滴形成自己的看法和独到的见解。总之对生活观察得越细致则描写的事物越生动,因此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善于思考用心灵感受世界的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扩大阅读,积累材料,迁移运用

国家教育部新颁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引导学生要“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要“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就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得多了,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阅读是写作的先导。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什么一回事?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料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料……写作是什么一回事?是表达。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大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这两件事,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经常需要的。他还指出“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老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写得好。”阅读重在“吸收”,作文重在“倾吐”,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作文所需要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以及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们的阅读经验。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除了要使学生通过阅读积累词汇,掌握表达方法之外,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大量地阅读课外读物,例如古今中外的名著、优秀小说等。让学生爱读书,善思考,乐于写作。

四、专项指导

理论指导实践一直是我们开展各项工作的标准和指导方针,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充分契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学生自身发展的身体素质情况。教师要从这个角度出发,摒弃自己作为权威讲授者这一旧的观念,逐步将学生地位提高,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做自己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在教授学生写作伊始,必须要做大量的专项指导。首先,记叙文的写作。记叙文作为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文体,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基础必备技能。而记叙文的训练,首要问题是记叙性的叙述能力和描写能力。教师要不遗余力地让学生记得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结果。另外还有叙述的角度,人称等,还有描写能力包括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等,都是教师必须要抓的重点中的重点。其次,议论文。考试中最常见的莫过于议论文,这是教师最好入手的一种文体,也是看卷老师最喜欢的一种文体。议论文的写作训练中,学生议论性的语言十分重要,如何对客观事物进行正确的评论,在文章能占据重要地位,教师要指导学生使用恰当而丰富多样的议论方式。议论文三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在教师培养学生学会了议论的方式后,还要教会学生选择好正确的、恰当的论点和论据。最后在说明文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抓住事物的显著特点进行认真观察。同时要能对要说明的对象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要设法将事物通过一个明确的顺序进行说明。说明其本质意义和深层次意义,也就是寓意。灵活运用定义说明法,引用说明法,分析说明法,举例说明法,比较说明法,数字说明法,比喻说明法等,综合运用,灵活地相互结合起来。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对语文作文教学充满了信心。 世界是无穷的,生活的魅力也没有止境,只有让学生们用自己年轻、热情、充满生命活力的目光去热烈地感受,大胆地发现——整个世界都是属于他们的。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一定能迎来又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

论文作者:岑秀康

论文发表刊物:《未来教育家》2019年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0

标签:;  ;  ;  ;  ;  ;  ;  ;  

浅谈初中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论文_岑秀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