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基层学校教师减负论文_赖光红

为基层学校教师减负论文_赖光红

摘 要:一 2019年初,教育部长陈宝生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表示,今年要把为教师减负作为大事来抓,将专门出台中小学教师减负政策。

二 在第35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教师减负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教学任务 教育部部长 减负政策

正文:为基层学校教师减负 创造清朗的教育环境

2019年初,教育部长陈宝生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表示,今年要把为教师减负作为大事来抓,将专门出台中小学教师减负政策。在第35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要聚焦教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主责主业,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评比考核、社会事务进校园、抽调中小学教师等事宜,严格清理规范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无关的事项,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让中小学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

教师负担过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现在的学校和教师,承载了太多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物,占用了老师们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让老师们身心疲惫,冲淡了教育教学活动,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

一 教师负担重的主要原因:

1 “教学之外”杂事多

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老师的任务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正常教学教研工作需要完成的任务,比如备课、教研、年段考核等等。二是学校有关部门下发的活动单子,比如校运会开幕式怎么走,都是很琐碎的事。三是上级的一些检查,比如市教育局要来看优生培养等,这些活动主题都不一样,梳理材料等工作都需要基层老师来做,如果再赶上学校要申请先进校、文明校,任务量着实不小。计算一下,大概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用在正常教学教研上,剩下的时间全部耗在这些“杂事”上。

2 量化考核有很多不公平因素, 年度考核不利于教师的健康发展。

教师最重的的负担是学校对教师多方面的量化考核。例如安全方面,口头强调不行,必须每天都要有记录;教学方面,对老师的各种备批改辅、阶段测试,也要量化打分排名;还有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都要评分排名。每一位教师都希望被认可,都要争当优先,但有前总有后,不能单凭一个数字就否定了大家的努力。我认为,量化考核有必要,但过分的“数字化”有很多的不公平因素。

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教师绩效管理办法”,规定学校要对每个教师进行年度考核,考核档次决定绩效工资数额。学校为了“年度考核”不得不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比如用成绩给老师排名、家长评教等;有的老师不专心教学而是花大量时间写论文、做课题,参加各类比赛;特别是中层管理岗位的教师准备大量的迎检材料,加班加点,忙得心力交瘁。教育有其特殊性,教师也不是企业职工,年度考核不利于教师的健康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职称是教师最大的负担

职称与待遇挂钩,但学校的职称评价机制不完备或者不科学,职称名额又有限,导致教师之间恶性竞争,特别是教师对于学生成绩的过度重视。随之而来的就是教师和学生心理、人际关系等问题凸显。

4 政策创新力度小导致教师负担重

一些职能部门在行使教育管理职权时,政策创新力度小、灵活性弱,要求多、指导少,重形式轻内容,或为完成工作任务,对基层学校搞简单的任务摊派,导致基层学校疲于应付,并将压力层层传导至一线教师。

《意见》的出台,为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政策依据。有了这个依据,相信还教育以宁静变得更有希望,让教师有足够时间和精力研究教学、备课充电、提高素质、提高质量。为了还教育一个清朗的环境,切实为基层学校和教师减负,应该明晰学校的教育属性和校长的角色定位:让学校“净”下来,让校长专心于治校和育人。同时,要完善教育人事制度,建立宽严相济、疏堵结合的教师管理机制。莫让考核、评比成为教师的“名利之争。”

二 为基层学校教师减负主要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精简各类会议。虽然近几年来,会议有所减少,但是每学期,各类会议还是很多,有教体本身的会议,也有一些行政部门组织召开的各类会议。很多会议,如果跟教育没有什么关系,就尽量不要让老师参加。

二是学校要高效管理。比如,能让老师们实现电子办公的,就尽量电子化。有些学校为了所谓“留痕”,非要让老师们纸质备课,手写教案。其实,要检查老师是否认真备课了,只要听听课就知道了,至于手写备课本写得多详实,根本证明不了什么。

三是形式主义作风亟须扭转。比如家访送教上门等,现在教育主管部门要求老师家访前要做到访前有方案、访中有记录,文字视频缺一不可,但紧张的课余时间根本无法全面完成这种任务。

四是必须尊重教师的教育权利。如今太多的人对教师如何教学生指手画脚,尤其是家长,动辄指责、批评和为难教师。要有好的教育,必须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必须尊重教师的教育权利,要为教师创造一个安心、静心的教学环境。

五是优化各类培训。现在的培训五花八门,但真正有效的很少。因此,要优化各类培训。

六是“拦截”不属于教育教学的任务。建议教体局严格把关,将各部门布置的工作任务,逐一甄别,不能一股脑儿往学校塞,以此减轻学校工作的负担,也为老师减了负。

七是减少各类评比、赛课。现在,五花八门的评比、赛课,让老师们眼花缭乱。适度适量的评比会促进教师争先创优的积极性,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但如果过多,过杂就会适得其反,与教育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

总之为基层学校教师减负 创造清朗的教育环境需要教育主管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系统内部管理,制定有力制度和机制,力戒形式主义。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减少布置给学校老师的带有较强行政性色彩的任务,让教师的非教学压力真正减轻下来,安心、静心从教。

参考文献:[1]宾亚君.基层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探索[J].教育科学论坛,2019(32):71-74.

[2]张雨梅.谈基层教师该如何面对与适应素质教育[J].学周刊,2019(23):69.

论文作者:赖光红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为基层学校教师减负论文_赖光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