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体身心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界环境影响,园林绿地也是其中之一。而优美的园林环境可以有效缓解人们内心的焦躁不安,起到美化心情的作用。种类繁多的植物种类可以从多方面刺激人们的感官调节情绪,特殊的植物氛围也可以使人减轻压力。为了居民的身心健康和城市面貌,城市道路绿化势在必行。
关键词:市政道路;道路园林;施工养护
1市政道路绿化的作用及意义
交通运输是城市道路的主要功能,道路两旁大多是各种房屋。而街道绿化就是将街道布景进行平台式的组合,让绿化街道和防护绿带形成一个整体,使街道不那么单调,整个城市的形象也会变得犹如花园。一般认为市政道路指的是在县城、市区或者居民区修建的道路,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园林指的是在一定地理范围通过工程运作和工艺表现,用布局重置、植被栽培、塑造景观和安插路径等方式形成的舒适境域。道路绿化是园林建设中的一个分支,其中涵盖路径安插、层次构造和土壤表层铺装等策划。园林道路是园林构造的一部分,也能有很好地表现艺术,曲折回环的线条,意韵深远的花纹,简雅的图纹都能给人以美的感受。作为园林景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路径也有着整合景点、指引方向并为人们提供漫步放松身心空间的作用。犹如人体经脉,将主园各域和风光进行联系,园林形态的区别和意蕴区分也在道路布局上有所体现。园林道路布局合理和美观与否直接决定了园林景观设计的优劣。
2 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道路绿化区表层土严重被破坏
建设道路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路面施工造成绿化区域土质变劣现象,绿化植物生长需求得不到满足施工建设中的建筑垃圾也常常随意丢弃在绿化带中,使得绿化带内的绿化植物不能正常生长,对此相关施工部门与人员应在实施道路绿化前清除干净绿化区域建筑垃圾更为严重的一种现象是,有些绿化地带的土地在施工中被大型设备压得非常紧实而不能种植植物。
2.2道路园林设计、施工及养护方面技术不规范
道路园林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人员没有充分考虑施工后的道路绿化养护、浇灌与回填肥土等问题,或是考虑到了,但实际施工中没有规范操作,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完成进度。养护绿化时,应合理地灌溉与施肥,结合植物生长需求及时地对其补充养料与水分。绿化人员应结合季节变化进行绿化植物防虫工作,确保绿化植物健康成长。
2.3道路园林绿化工程不受重视
绿化道路能美化城市,还具有防风沙、调节城市道路温度湿度的作用,但很多城市并没重视道路园林绿化工作,常常存在认知误差。一些工作人员认为:植被只需要在建植时浇水与施肥,等其稳定后就不用再管理了。有些甚至不修剪新栽植的植被,让植被随意生长,也不预防病虫害[2]。常常是等到病虫害发生后才喷药防治,有时候不注意将药物喷洒在行人身上,对行人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威胁。道路旁的草坪常常被行人踩踏,甚至有的汽车直接倾轧草坪,草坪补上之后再次践踏草坪,这是绿化的“死角”。
3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施工要点分析
3.1 清理施工现场,做好准备工作
实施道路绿化前应做好详细调查,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制定出切实可行且经济实用的绿化方案。栽种绿化植物前,应先清理道路旁的建筑垃圾等杂物,做好绿化施工前的场地平整工作。实施市政道路绿化工作时,要分析工程施工及保养费用,尽可能地降低成本、保证施工的高质量;道路绿化也应体现出城市道路景观特点及功能需求,选出正确合适的树种进行栽种。
3.2 重视施工中实际交通安全管理
与普通绿化施工相比,市政道路绿化施工很容易出现事故,因此道路绿化施工中一定要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道路绿化,施工队则应穿上安全标志服,停车显示出明确标识,管理好施工人员,确保施工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 依据绿化种植要求
栽植栽种绿化植物最适宜的季节是春秋,秋季落叶后或 3 月中旬前常常栽种落叶类植物,3 月中旬栽种耐寒力较差的植物。常绿类植物常常在秋冬停止生长,因此最好在春季发芽前栽种,在秋季栽种常绿阔叶类植物。绿化施工对环境与土壤提出了一些要求:其中土壤厚度最少应达到树木、草坪生长所需条件,要比植物根系长度深些,并且保持干净没有污染与杂物。结合不同植物的土壤要求合理栽种植物,并改良土壤酸碱度,有效提升土壤的蓄水保肥能力,增强土壤透气性,保证植物健康生长。苗木种植前,为了降低树木体内水分蒸发,促使新栽苗木快速成活生长,应结合树木自然形态特点适当地剪去部分枝叶,维持树冠基本形态。
3.4 做好植物移栽后工作
植物移栽之后,应将草绳缠在树干上,并立架杆保护植物,对其及时多次地实施灌溉,对枝叶进行喷雾,此项工作夏季在清晨进行,冬季在傍晚进行;遇到雨季时,应先挖好排水沟,将积水及时排除,入冬后则应做好保暖防寒工作,确保植物的成活率。
4 市政道路园林绿化养护措施
4.1 对绿化植物定期修剪养护
道路绿化过程中,首先要学习了解植物正常生长的环境条件,根据外界影响因素对植物生长速度、茂密情况等进行判断,对绿化植物定期修剪,将影响植物生长的部分剪掉,并结合市区文化特色对整形植物进行设计,提高植物外观的观赏性与趣味性,确保植物生长过程中疏密有致,增强观赏性。
4.2 持续供给肥料
绿化人员应学习了解绿化植物生长情况,保证肥料供给次数与分量,若给植物的肥料次数少、分量不足,植物将不能健康生长,植物观赏性与价值也受到影响。绿化人员养护绿化植物时,应严格遵循施工技术要求及养护标准,一年保持 10 次以内的杂草清除,供给底肥 1 次,植物某时期会大量需要养分,如果不能补充充足基肥,则后期应施加一定水溶肥等速效肥。
4.3 绿化植物定期浇水
仅仅依靠自然降雨不能保证道路园林绿化植物的正常生长,故此,应坚持浇水少量多次的原则,对绿化植物定期浇水,根据植物生长多样性与生长自然环境制定相关日常浇水工作表,合理规划浇水量与次数。
4.4 预防绿化植物病虫害
病虫害会阻碍植物生长,相关养护人员应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时刻检查树根疾病,如根腐病、白粉病等,制定解决方案,对绿化植物定期消毒与除虫,保证花卉植物能健康生长。
4.5注意光照对园林绿化的影响
在园林绿化植物的选择中要根据市政道路施工区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树种,要对施工区域的气候、地理环境以及光照条件进行综合分析与综合考虑。在园林绿化的养护工作中同样要注意光照对园林绿化植被生长的影响。一般来说在绿化植物栽种的过程中就会将喜光性树种栽种在阳坡,将喜阴性树种栽种在阴坡。但是在夏季光照都比较强烈,是这时园林绿化养护工作人员就应该采用遮阳网遮盖喜阴性植被,以此防止这些植被经长期强光照射枯萎死亡。
结束语
市政道路绿化园林是城市绿色生态系统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美化城市、改善环境作用。市政道路绿化园林相关人员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择绿化植物,并在栽种绿化植物后加强养护管理,结合绿化植物实际情况定期修剪,保证肥料供给持续性,定期给绿化植物浇水及做好绿化植物的病害虫预防工作,促使城市道路绿化园林建设更加适应时代发展潮流。
参考文献:
[1]苏文敏.探讨目前市政道路绿化施工养护存在不足及解决方法[J].科技与企业,2014(9):155-155.
[2]陈晶晶.探析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施工要点与养护策略[J].低碳世界,2016(10):234-235.
[3]李振鹏.市政道路绿化施工养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3).
论文作者:陈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7
标签:植物论文; 道路论文; 园林绿化论文; 园林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生长论文; 植被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