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师范类院校啦啦操队团队凝聚力的培养研究论文

高等师范类院校啦啦操队团队凝聚力的培养研究论文

高等师范类院校啦啦操队团队凝聚力的培养研究

胡培培 云南师范大学

摘要: 啦啦操起源于美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一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普及性极强,集体操、舞蹈、音乐、健身、娱乐于一体的体育项目。在啦啦操比赛中,团体协作能力在评分比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包括:动作与音乐的同步性、动作的统一与空间的一致性,因此培养团队凝聚力是提高啦啦操运动成绩的关键。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来分析提高高等师范类院校啦啦操队团队凝聚力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 啦啦操;团队凝聚力;培养

一、前言

随着2014年10月,教育部“足球•啦啦操进校园汇报会”在江阴召开,啦啦操伴随着足球运动的发展在我国各大高校如火如荼。啦啦操运动是在音乐的伴随下,通过各队员优美的肢体动作和相互配合完成具有观赏性的难度动作,集中展现啦啦操队员的青春活力,健康向上的团队精神,并追求团队荣誉的最高境界。我们常见的啦啦操种类有:技巧啦啦操和舞蹈啦啦操,随着全民健身的开展,又出现了校园课间啦啦操、自由舞蹈啦啦操和广场啦啦操。作为一个集体性的项目,团队凝聚力是啦啦操队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因素,部分学者认为,凝聚力是在追求团队目标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团结在一起并且能够整体倾向的动力过程。所以如何提高和培养啦啦操队的团队凝聚力,增强队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和默契度,使之心之所向,是一个啦啦操训练队保持长久运行和取得优秀运动成绩的重要环节。

二、如何培养啦啦操队的团队凝聚力

(一)训练时间要有持续性和周期性

很多高校的啦啦操队会在每天有固定的时间进行集体性日常训练,一般在晚自习的时间训练居多,因为白天同学们都要上课。一般规定了训练的开始时间到结束时间两个半小时左右,就要严格遵守,不可迟到早退,做好日常考勤工作。不可以让队员们精神散漫,毫无时间概念和纪律性,认为迟到也无所谓,这样会降低队员们对啦啦操队的重视程度,不利于团队凝聚力的发展。训练要有周期性,可以规定一个星期训练五天休息两天,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二)控制团队人员规模的稳定性,合理配置团队成员

在啦啦操训练和比赛中,团队成员的变动和成员人数的忽增忽减都会给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要避免为了扩大集体而一味地增加人数,不管成员是否有决心留下都一味地接纳,有些人受不了苦或无法坚持下去就私自离开,这样会给其他队员造成心理上的负面影响,从而降低啦啦操队的团队凝聚力。其次,在控制团队人员规模稳定性的基础上,在比赛中,尽量让每一位队员都能够参与到比赛中,减少旁观者的数量,使每一个成员都能体验竞赛的乐趣、与团队成员之间的配合、分享取得成绩时的喜悦,这样才能让每个人都参与到集体中来,产生归属感,从而提高团队凝聚力。

(1)规范了生产检修项目的计价行为。以前无相应合适的套价定额时,经常出现以量补价、量价扭曲的现象,企业定额的使用有效地规避了此类岗位风险。企业定额在材料消耗、用工消耗、机械配置、施工方案、费用构成等各个指标上基本上是按照企业特点和管理水平编制的,更具有操作性。它是工程量计算、项目划分的依据;同时作为编制招标标底或控制价、确定合同价、结算价的重要依据。

(三)训练目标和任务要具体明确、可执行

在比赛前,教练给队员们安排的目标任务和编排的成套动作,要符合团队实际水平,切忌编排不符合团队实际水平的难度动作和托举,如果在比赛时队员们无法完成或出现失误,势必会削弱队员们的运动动机。因此给运动员们安排可执行的目标任务,有助于提高队员们的自信心和运动动机,从而提高团队凝聚力。

据调查,随着啦啦操运动员训练年限的增加,团队凝聚力会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而且这部分人群主要出现在大三和大四的队员当中,长时间的运动性疲劳是导致该现象的部分原因,主要原因是大三和大四的同学面临着毕业,毕业以后很多同学想要考编或考研,但是都需要提前花费大量的时间看书,所以没有心思再集中注意力在啦啦操训练方面。所以如果教练员从大一刚进队的时候就密切关注队员的学习成绩和就业规划,就可以降低这种现象的概率,从而提高啦啦操队的团队凝聚力。

(四)多练习技巧啦啦操、不断挑战难度级别

在啦啦操比赛中,集体项目的团队凝聚力会大于双人项目,所以要多参加集体项目的比赛。在技巧啦啦操比赛中,难度级别高的套路会比难度级别低的更容易提高团队凝聚力,因为级别越高,队员之间的配合越难,需要更高的信任感和配合度才能够完成,所以随着技巧啦啦操难度级别越高,啦啦操队的团队凝聚力越强。因此,在平常的训练中,要尽可能的多练习技巧啦啦操,不断地挑战难度级别。

(五)教练员要尊重队员

可以经常性组织团体娱乐活动和聚餐活动,一起出去郊游,以此来增加团队成员日常之间的交流和感情,使大家互相谈心和接纳对方,增加信任感,有助于提高团队凝聚力。

(六)积极开展团队社交类活动

教练员是一个团队的领导者,教练员对团队成员的态度,直接影响团队的凝聚力。教练在编排套路和选择音乐的时候也可以收集队员们的意见和素材,感觉合理的给予采纳,切记不顾队员们的感受;在队形位置的安排上,要合理分配位置布局,切忌总把表现稍差的安排在最后面,这样只会不断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尽可能的让每个成员都有表现的机会。

(七)教练员要关注队员们的文化课学习和就业规划

一是做好顶层设计,着力构建流域区域相结合、分级分类管理的水资源保护制度体系。要使这一制度更能充分发挥流域机构“综合协调、技术指导、行政执法和监督检查”四大作用,也更能充分发挥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优势和支撑作用。

(八)学校要鼓励和支持啦啦操队参加比赛

教练员想让队员有更多的机会参加比赛,但没有资金的支持,队员们就无法承担比赛的花销,会选择放弃比赛,非常不利于取得成绩对队员的鼓励,从而影响团队凝聚力,所以希望学校能够大力支持。

为了明确问卷中各条目与疲劳程度之间的关系,分别分析问卷中各条目与MFI-20及NASA-TLX疲劳维度的相关度。假设任务负荷作为疲劳的中间因子,并将其置信度设为0.95,保留与MFI-20或NASA-TLX显著性>0.05且影响维度>1/2的条目,所得疲劳相关显著性条目及其相关系数见表4,表中绝对值<1的数据为问卷中相关条目与MFI-20或NASA-TLX相关疲劳维度指标的相关系数,负号说明该条目与相应的疲劳指标参数为负相关,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接近于1则表明该条目与相应的疲劳维度的相关度越高。

三、结语

我国高校啦啦操队团队凝聚力的影响因素很多,培养团队凝聚力的方法也很多,希望我国高校啦啦操训练队能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努力改善,提高团队凝聚力,推动我国啦啦操事业向前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贺.啦啦队队长在团队凝聚力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2):223-224.

[2]包佶.高校啦啦操训练中凝聚力的培养和方法[J].当代体育科技,2017,7(32):36+38.

[3]孟帅,翟林.技巧啦啦操队团队凝聚力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以临沂大学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25(05):132-135.

标签:;  ;  ;  ;  

高等师范类院校啦啦操队团队凝聚力的培养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