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云泰购物中心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14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文化的不断完善,对于建筑工程设计技术的创新也在不断进行。这不仅为我国建筑工程的设计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并且利用先进的BIM技术对整个工程的设计质量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并且对内部空间、使用功能等方面也进行优化,真正的使建筑工程设计工作得到了巨大的进步,对于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针对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从而希望能够提高建筑设计水平,并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设计;阻碍;应用
?
引言
BIM技术对于建筑设计质量提升具有深刻影响。实践过程中,设计人员持有充分认识到BIM技术的应用优势,并做好其在实际工程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才能确保BIM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继而在保证建筑设计质量的同时,实现建筑工程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1、BIM技术概述
BIM技术是一种能够将建筑进行集成的技术,其核心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三维模型,将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行直至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终结集中到三维模型数据库中。这种技术将建筑的不同需求工作集合,加大了建筑工作之间的关联性与互动性,提升建筑工作的配合程度,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提升了建筑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为建筑工程企业现代化转型助力。在理论探索上,199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3D建筑模型与施工进度等时间尺度相结合,提出了4D模型,并实现了施工过程的动态模拟。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利用网络和M技术,成功实现了建筑设计模型与结构分析软件之间的设计互动。在2002年,BIM技术被Autodesk公司明确提出,并操作于实践,美国数字艺术中心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使用BIM技术,不仅提前完成项目建设,而且通过BIM技术节省近300万美元。在国内,BIM技术处于一种起步热议阶段,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建筑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有目共睹,其在经济发展中的遏制住地位不断加强,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面灵的巨大机遇与挑战,也包括建筑行业面对的巨大机遇与挑战。为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进行企业的现代化、信息化改革,企业进行BIM技术的引用与探索,并且尝试设计新软件。高校也对BIM技术进行探讨研究,配合行业协会以及地方政策支持,BIM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相对通畅。然而我国对于BIM技术在建筑的应用仍处于摸索阶段,项目实施人员对BIM技术的了解与掌握不够深刻,实践中的BIM技术运维效果仍处于初步阶段,还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探索升级。
2、BIM的特点
2.1可视化
所谓可视化,即是人们常说的“所见即是所得”。这种形式在被应用之后,其作用非常之大。以某项目为例,施工图纸上展现的只是以线条形式描绘和表现出来的各种构件信息,但这些构件组成的构造形式却需要工程师以想象的方法得到。对于简单化的构造格式通过想象可以实现。但是当前的建筑形态和造型越来越复杂化,仅凭想象是十分不现实的,但BIM技术在投入使用之后,会使复杂的线条变成了三维立体实物图,后续工作在开展时就变得更加的简单化,也会由于简单化而使工作更加高效。
2.2协调性
协调性对于建筑行业来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其协调性主要体现在参与工程建设各方间的相互配合与协调。对于项目来说,针对其具体实施过程发现的问题,应将相关人员组织起来进行具体协商,以实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2.3模拟性
对于这一概念,其涵盖的范围相当广,既包括了建筑物模型的模拟,也包括了在现实世界当中无法实际操作的各类事物的模拟,如节能,紧急突发事件的疏散模拟,还可以模拟日照及热能传导。此外,对于招标及施工阶段,还可以进行4D、5D模拟,达到有效控制成本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优化性
对建筑施工来说,不断优化贯穿了其全过程。使用该技术之后,对于实现进一步优化是十分有利的,这一点,对于优化项目方案以及优化特殊项目来说,BIM技术都会发挥十分优异的配合作用。
2.5可出图性
BIM技术主要是可以实现建筑物的整体模拟图展现,其可以涵盖多种内容,如:(1)综合管线图;(2)综合结构留洞图;(3)“碰撞检查”侦错报告;(4)改进方案等,都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3、BIM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在阐述BIM技术优势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特点基础上,下文将主要研究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即主要阐述了BIM技术的出图效率、结构设计和专业协调等方面的优势,希望能够引起设计人员的重视。
3.1结构优化
建筑结构设计需要对整个建筑进行荷载计算,考虑梁、板、柱的承载能力并进行设计计算,整个过程复杂而繁琐,加上图纸修改,更是加重了设计人员的负担。就当前市场上的软件来看,还没有哪一款软件可以整合结构分析和建筑设计,BIM技术却可以实现建筑和结构的统一。通过Revit建立模型,直接出建筑图,设计人员将模型导入结构软件PKPM进行设计,真正地实现了结构和建筑的互导。但是,软件互导会导致部分图元信息的丢失,Revit软件中的模型导入PKPM软件中也存在这个问题,图元信息一旦丢失,设计人员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修复模型,对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希望未来的BIM能够真正地完善其信息模型,减少模型互导中的数据丢失问题。
3.2提高出图效率
Revit软件制作的建筑模型,在出图过程中有两个便利,大大提高了出图的效率。第一,对于模型的建筑图,只需要点击出图即可,就可以直接导出想要的一整套图纸,软件会自动的进行平、立、剖图的选择和完善,而且出图精确度很高,基本不需要人工修改,犹如将人手工绘制的图纸,直接交给软件自动绘制,大大的提高了绘制效率。第二,如果遇到图纸的大样图,也就是对某些细部的剖面图,传统绘制图纸只能让设计人员进行三维想象,并通过CAD进行绘制,绘制容易出错,而且效率特别慢,可是在Revit软件上,只需设计某平面,点击形成剖面图即可,就可以直接形成所对应的剖面图,而且图纸信息可以实现传递和共享。
3.3实现了各个专业的技术协调
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不仅仅是土建工程的设计,还包括水电、暖通、消防等专业的协调,传统的设计工作只能由不同专业的人士进行,可是在BIM的设计理念中,可以通过三维建模将所有专业绘制进去。在三维的模型中,消防管道、进风管、排风管、电线、土建模型都可以在一个模型中展示进去,一旦发现图纸中管道互相碰撞、或者管道模型和土建模型出现交叉,可以在三维图形中直接进行模型修改,修改后的模型继续出图,依然不影响图的精度,各项工作可以一次操作完成,避免了传统设计中的重复修改,尤其是水电和暖通环节,如果设计图纸出现问题,会影响施工环节,但Revit却可以减少后续工作的麻烦,提高出图的效率。
结束语
BIM技术是指通过数字化的计算机手段提供建筑项目信息资源数字化展示,通过借助参数化设计手段及计算机信息技术,对传统的建筑设计进行详尽周密的展示。并利用计算机技术的可视化特征,模拟建筑项目的建成状态,提高建筑设计效率及建筑设计图纸未来的可操作性,并预先解决施工难题,节约施工成本。
参考文献:
[1]李习赞.基于BIM的建筑结构设计探讨[J].智能城市,2018,4(19):30-31.
[2]段阳萍.BIM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山西建筑,2018,44(29):52-54.
[3]于昊.BIM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8,44(28):238-240.
论文作者:潘慧荣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7
标签: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模型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软件论文; 图纸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