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国队与前三名差距分析_中国女排论文

2002年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国队与前3名的差距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队论文,女排论文,锦标赛论文,差距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671-5950(2003)02-0026-03

1 第14届世界女排锦标赛概况

第14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于2002年8月30日—9月15日在德国举行,共有24支队伍参加了这次比赛。经过半个月90场比赛的激烈争夺,最终,意大利、美国、俄罗斯及中国获得了本次比赛的1-4名,意大利队有史以来第一次获得了世锦赛冠军。在这次比赛中,中国队预定的目标是“保4争牌”,并且在世锦赛前举行的“大冠军杯”比赛中获得了第1名。因此,无论是教练员、运动员还是国人都对本次世锦赛寄予了厚望。然而,中国队的表现和最终结果并不尽如人意。本文通过世界女排锦标赛的现场直播及比赛实况录像,对半决赛、决赛及3、4名比赛共4场18局比赛的一攻、防反、拦网、发球得分及对方失误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对国家队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了访谈,了解中国女排在比赛中技战术发挥的水平,分析其与前3名的差距所在,以期为今后的大赛取得好成绩提供一些改进思路。

决赛阶段4场比赛各项技术得分占总得分的百分率的统计表可见表1。

表1 1-4名4场比赛各项技术得分占总得分的百分率比较

1-4名各队进攻得分及其占进攻总得分的百分率可见表2

表2 1-4名4场比赛进攻得分统计及占进攻总得分百分比统计表

2 各队主要进攻和防守特点分析

2.1 对进攻情况的分析 纵览本次比赛,与以往女排大赛不同的是第1次出现了身高超过2m的高大运动员,如俄罗斯队的主攻手加莫娃,身高2.04m;美国队的接应二传哈内佛,身高2.01m;另外,意大利队的接应二传托古特,身高1.92m;俄罗斯队的另一主攻手阿尔塔莫诺娃,身高1.90m;中国队的副攻赵蕊蕊,身高1.97m。这样的高度使得进攻的观赏性大大增强,也使排球比赛更加精彩激烈。

进入本届比赛前4名的队伍相比较而言,意大利队的核心人物是托古特,美国队的核心人物是汤姆,俄罗斯队的核心人物是加莫娃,而中国队的核心很难说是杨昊还是其他人。因为核心人物是在关键时刻必须能够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如在决赛的决胜局中,意大利队的3号托古特1人就拿下了7分,占了这局总得分的46.7%;俄罗斯队在多次进攻不利的情况下,靠的就是加莫娃和阿尔塔莫诺娃的4号位强攻和后排进攻来扭转不利的局面。而中国队的主攻手在关键时刻犹豫、不果断,多次贻误战机,主攻能力不强,这也是中国队最终只获得第4名的1个主要原因。

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中国队的一攻成功率还是很高的,居4队之首。这个成功率是在一传到位的情况下,组织起快速多变战术而得来的,其中中国队的“双背飞”战术屡屡得手,但在防反中串联起球效果不好,在相持阶段,一传到位率不高,不能有效组织起立体进攻,只能依靠主攻手在4号位打强攻,致使进攻战术单一,影响了进攻的质量。而获得前2名的意大利队和美国队,在这一方面明显优于各队,高质量的防反体系使她们取得好成绩,其中美国队的自由防守队员斯塔西有如排球场上的小精灵,满场奔跑,多次救起重扣,为美国队的防反得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2 对拦网情况的分析 在现代排球比赛中,争夺最激烈的地方就是网口。拦网是防守的第1道屏障,没有拦网,后排的防守将异常被动。过去,中国女排的拦网曾被称为“天安门城墙”,而这座“城墙”在这次比赛中却没有完全发挥它的作用,面对俄罗斯队的主攻手加莫娃的高点强攻,中国队的“城墙”显得那么“苍白无力”。真的是加莫娃的进攻无人可挡么?让我们看看美国队与俄罗斯队半决赛的技术统计。在这场比赛中,美国队与俄罗斯队的拦网得分之比为20:10,美国队多次拦死或拦起加莫娃和阿尔塔莫诺娃的重扣,使俄罗斯队的信心最终在美国队密集有效的网上防守面前土崩瓦解。可见,中国队的拦网技术还需进一步改进,对欧美高大队员如何进行拦网应该是中国女排下一次集训时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2.3 对发球得分的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意大利队、美国队和中国队的发球得分都相差无几,唯有俄罗斯队一支独秀,可见俄罗斯队的大力跳发球无队可与匹敌。应该说,跳发球更符合欧美身高力大的运动员运用,中国女排队员在身体素质条件上与欧美队员相比有差异,因此在跳发球上很难与之抗衡。但中国队并不是没有看家本领,如冯坤、刘亚男、周苏红的跳飘发球,就多次破坏了对方的一攻,只是在发飘球的战术运用质量上需更进一步提高。如找人发球、找区发球,如何使飘球的飘晃下沉速度更快、力量更大等,都可以再作进一步的努力。

2.4 对其他技术和打法的分析 看过意大利队与美国队决赛的人都会感叹两队将排球比赛的进攻与防守演绎得淋漓尽致,精彩纷呈。而意大利队与美国队之所以能够闯进4强,主要是由于她们的打法新颖,技术细腻,充分利用其身高和力量的优势,在强攻的基础上又加上快攻。意大利队通过职业联赛,美国队通过日本教练吉田敏明的调教,两队都比较好地融合了亚洲和欧洲的打法,既有高举高打,也有快变战术,并且在各个位置上都有一些有特点的队员。中国队与她们相比,在全面的基础上缺乏特长,在配合上也存在问题,常常出现一些无谓的丢分,往往越是在关键时刻越抓不住机会,表现为强攻不强、快攻无力、战术组织不活。

另外,由于中国队在小组赛和复赛中2次放水,也给自己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致使在8进4的比赛中经过5局苦战才战胜了实力不及自己的巴西队,并因此在半决赛和3、4名比赛中受到裁判的不公正判罚。由此可以看出,竞技体育讲究实力,讲究技战术的先进,还要讲究体育竞赛道德,才能征服对手和裁判。中国队要想重新登上世界冠军的领奖台,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上的锤炼和心理上的磨练。

3 几点建议

(1) 加强一攻在僵持和关键时刻的稳定性,注重一次攻方法、手段上的创新,坚持快速多变,以短、平、快、灵、多点、立体进攻与欧美高大队员周旋、抗衡。

(2) 发现、培养郎平式的世界级主攻手,确立核心队员地位,加强后排立体进攻战术的运用,将短、平、快的后排进攻战术融入中国女排的进攻体系,形成自己的特点。

(3) 提高防反质量,从抓拦网入手,对高大队员的高点、大力强攻,进行重点盯拦,掌握节奏,控制手型,拦起即可,为组织反击得分创造机会。

(4) 重点研究发球技术,丰富得分手段,把对各种飘球的研究作为中国女排发起第1轮攻击的突破口,提高发飘球技术的质量,加强发球的战术运用。同时应充分认识到现代排球比赛竞争的激烈残酷,胜负就在1、2分之间,因此培养1名专职发球的队员是有必要的。

(5) 中国女排双自由人的运用是先进的,但还应注重自由人能力的提高。对困难球的起球效果、与二传的配合意识、充分利用规则组织处理球的能力,瞬时的判断、胆识、意志品质等方面都是衡量自由人的标准。

(6) 加强思想作风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注重意志品质的磨练。必胜的信念和坚忍不拔的毅力是现代排球比赛不可缺少的,要继承发扬老女排精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7) 应多送年轻队员到国外联赛去锻炼,开阔眼界,培养能力;另一方面,引进欧美球星加盟中国联赛,充实中国排球市场,虚心学习其他国家先进的训练方法和训练理念为我所用。

标签:;  ;  ;  ;  ;  ;  ;  ;  ;  

2002年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国队与前三名差距分析_中国女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