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父母一起快乐地走进家,一起教育--以上海市宝山区小鸽子幼儿园为例_幼儿园论文

带着父母一起快乐地走进家,一起教育--以上海市宝山区小鸽子幼儿园为例_幼儿园论文

引领家长快乐地走进家园共育——以上海市宝山区小鸽子幼儿园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宝山区论文,为例论文,鸽子论文,海市论文,幼儿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应认识到家庭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性,并与家长有效合作,共商教育对策,才能与家长就幼儿某一行为习惯的养成达成共识,从而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地成长,让教育适应孩子的需要。

然而,如何开展家园共育,如何让家园共育具有教育的实效性是家园共育活动开展中频繁遇到的问题。家长作为家园共育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让他们真正发挥在家园共育中的作用,如何引领他们快乐地走进家园共育成为了许多幼儿园目前最为关心的问题。对此,笔者到上海市宝山区小鸽子幼儿园进行见习活动后发现,幼儿教师关于家园共育的工作并非形式,并领略到了他们利用环境和研讨课引领家长走进家园共育的意义。

一、利用环境,引领家长感受家园共育的乐趣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环境,环境对于幼儿有着重要的价值,是促进幼儿成长的“潜在课程”。同时,环境也是幼儿园家园共育的窗口,承载着家园共育的理念,是家庭和幼儿园传递信息的重要媒介。因此,可以利用幼儿园的环境,通过形象直观的方式引领家长感受家园共育的乐趣。

走进小鸽子幼儿园就能感觉到其温馨的家园共育的环境气氛。一进门就清楚地看到小鸽子幼儿园张贴了欢迎家长到来的标语。各个班级外面都创设了与亲子教育相关具有专业特色的栏目,每个班级栏目的名称也有所差异,如“亲子乐园”“家园之窗”“家园联系桥”“家园互联网”“家园栏”等。这些栏目名称都包含丰富的家园共育的信息,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是告知型的信息,如“一日计划”“本周主题”“活动安排”“健康保健”“与您分享”等。第二类是家园相互配合的信息,如有需要家长配合幼儿园相关活动或主题的“家园配合”等。第三类是家庭指导,如“育儿宝典”“家教急救”“亲子阅读”“生活活动”“亲子游戏推荐”等。幼儿园还有一个关注阅读的特色环境。在幼儿园的大厅里,教师为“亲子阅读”准备了“图书漂流”活动。

“图书漂流”专栏上规定每周一为图书漂流日,周一上午家长可到大厅凭借阅证借阅一本图书。每周五为图书归还日,每周五上午请家长把图书归还班主任。专栏上还张贴了充满关爱的提示:“每本图书都是教师精心为您和孩子挑选的,请您爱护图书,我们极力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图书环境,希望您也加入我们的队伍。”

该活动还专门为小、中、大班家长准备了方便阅读的沙发和书架,书架上分门别类地为家长和孩子准备了亲子图书,并推荐了优秀的亲子读物,比如为小班家长推荐了《月亮的味道》、为中班家长推荐了《猜猜我有多爱你》、为大班家长推荐了《蚯蚓日记》,并分别附录了推荐的理由和阅读启示,为家长提供了亲子阅读的专业指导。

在班级走廊外和教室里还陈列了各种家长和幼儿参与亲子活动制作的手工品以及家庭照片。比如在走廊上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的各种亲子灯笼,用蔬菜和水果制作的各种小动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各种交通工具模型。

此外,走廊墙上的一组充满了教育旨趣的命名为“家庭合奏曲”“亲子创意坊”“自做鸽子送老人”“我错了”等亲子制作的图片特别令人感动,让家长懂得利用生活中的细节对孩子进行教育的重要性。

在游戏室还陈列了家长和孩子利用废旧物品制作手工作品的材料,直接给到家长可以利用的家庭物品资源。比如,在游戏室有个“加工厂”角。该角为家长陈列了布桶、吸管、袋子、纸盒、餐具等加工材料。此外,还在游戏室为家长呈现了利用各种资源制作的“共建一条路”的热闹场景。

二、利用研讨会,提升家长对家园共育的理解

在幼儿园中,教师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是家园共育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幼儿园教师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幼儿园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形式和方法直接影响着家园共育的质量和效果。据相关调查表明,幼儿园与家长交流、沟通、合作上采用形式最多的是“家长会”。而家长会上教师处于权威的主角地位,家长则作为听众,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并难以理解家园共育的真正内涵。这让幼儿园在组织家长参与家园共育时很难调动家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与家长互动的时候,要解决如何了解家长的所思所想,丰富与家长的“共同语言”,如何让幼儿园找到合适的与家长交流的方式,让家长理解家园共育是提升家园共育质量的现实路径。

在小鸽子幼儿园我们看到,他们利用研讨会作为提升家长对家园共育具体实施的理解的现实路径。这一场以走进“小社会”为题的家园共育游戏课程实施的专题研讨,其主要成员是小鸽子幼儿园中班5个班的教师和中班5个班的10名家长代表。家长与教师在研讨会中都是处于平等的地位,共同坐在家庭式的小圆桌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为研讨内容。

一是教师以活动室的功用问题引起家长对活动室的思考,家长和教师就活动室发表自己的看法。家长提到:“活动室可以发展孩子的模仿和创造能力。”“让幼儿对未来的职业有个认知。比如,孩子以前没有理解职业的含义,现在能理解医生是给人看病的,警察是抓坏人的。”

二是教师和家长围绕“活动室有哪些游戏内容,如何确立幼儿自创的游戏主题”进行了讨论。一位班主任提到,以前都是教师预设,后来通过观察发现幼儿对某事物感兴趣,从而萌发了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发现游戏主题。另一位教师谈到自己如何利用女儿对超市的兴趣,对女儿进行数学的分类、排序等方面的教育。这都引起了家长的共鸣,他们滔滔不绝地谈到在生活中利用生活的点滴经历对孩子进行教育的问题。最后,大家达成共识:游戏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需要,要改变以前预设游戏主题的做法,一定要让游戏的主题来源于孩子的生活。

三是教师和家长围绕“有哪些游戏材料”而展开的。家长提到,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医院的废旧物品都可作为游戏材料。听完家长的发言,教师进一步为家长讲解了关于游戏材料的问题。教师认为,大家应该尽力为孩子提供低结构、自制的材料,并呈现了幼儿园如何利用这些材料为幼儿创设游戏的环境,让家长进一步理解了环境的教育价值。最后,教师为家长提供了“如何在家庭中为幼儿提供有效支持”的建议。

第一,因地制宜地规划游戏区域;第二,提供适宜的材料;第三,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

这次特殊的把家长请进课程的研讨会,让教师与家长的思维不断发生碰撞,在平等友好的交流中不断“建构”新的观点。这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个相互学习与启发的过程。

教师经过自己的思考有选择地接纳家长的意见,及时就游戏主题的问题与家长沟通。家长也通过研讨进一步理解了幼儿园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明白了家庭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尽管研讨会的形式还有待完善,但就目前家园共育在我国还处于不断探索、还不够成熟的阶段来说,小鸽子幼儿园能有效地利用环境和家园研讨会的形式引领家长快乐地参与到家园共育的活动中来,尝试家园共育的各种模式是值得同行借鉴与学习的。

标签:;  ;  ;  

带着父母一起快乐地走进家,一起教育--以上海市宝山区小鸽子幼儿园为例_幼儿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