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会计信息的经济学思考_外部不经济论文

现代会计信息的经济学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会计信息论文,经济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总结并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投入产出经济信息,是会计的一个重要的基本职能。会计对信息的反映和传递,是其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方式。因此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全面性就成为衡量会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传统会计信息的缺陷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企业是一个输入生产要素,输出产品或服务,辐射经济能量的耗散结构。要素的投入与能量的释放,表明企业是作为一个具有组织能力系统,并同外界环境进行着一定形式的能量转换关系,这种能量转换过程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而会计则在这种能量转换过程中,通过对投入产出各种变量的“观念总结”,达到对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和控制。

会计对企业投入产出过程有关变量的“观念总结”,本质上以是特定的方式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所生成的各种经济信息。但是,会计对经济信息的反映和传递,不仅在方式上而且在内容上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或者说,它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而各不相同。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会计信息则是以货币为基本计量工具,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及其对预算的执行情况,通过相应报表和帐簿的建立,对所记录的过程进行核算与分析,以便达到对过程的监督与控制。这种会计信息结构本质上是将企业作为一个封闭的独立的系统来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变量,其结果是形成了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形式表现出来的“会计六要素”。它们所能反映的只是企业经济活动的微观信息,只是体现企业经营活动的投入产出关系,即说明的是由企业直接承担的那些成本与费用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资产增值状况。我们将会计这种传统的会计信息结构称为“窄型会计信息结构”。这种窄型会计信息对于强化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当我们放宽经济视野,其缺陷性也十分明显:

首先,虽然在理论上,资源可分为“经济财货”(Economic Goods)与“自由财货”(Free Goods)两大基本类型。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需求量的激剧增长以及要素商品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某种商品的生产,除了企业直接承担的那些成本和费用外,大量以自由财货表现出来的社会资源,最终被包含在企业生产环境要素中,成为产品生产的一种隐含成本。而这种隐含成本客观上是产品生产的“一种代价”,只不过这种代价并不反映在商品的价格上,从而也就未能进入会计信息的传导范围。这种状况势必促使人们对所谓“自由财货”的过度消费。

其次,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社会不仅提供了大量的“自由财货”,而且在很多场合还需要承担因“外部不经济”而造成的损失。经验显示,有些产品的生产会带来某种负面性质的经济效应。最常用的例子是由环境污染所造成的外部不经济现象。如果企业并未支付污染费(后面将分析费用支付问题),那么,生产的这种负面效应便成为生产的社会成本。这意味着,在社会为生产该产品所支付的边际成本,即边际社会成本与企业所承担的边际成本,即边际企业成本之间存在着一个差额,这一差额即为社会的净损失(如图1所示)。由图1可见,假定边际企业成本MPC是不变的,则随着产量的增长,边际社会成本MSC与边际企业成本的差额也将越来越大,即社会为该产品产量的增长承担了越来越多的费用支出。但这种费用的支出同样不反映在价格中,会计信息也就不能直接传导边际社会成本的支出及其变动状况,即无法形成真实的市场均衡点。这意味着会计信息的窄型结构,扭曲了市场供求关系,无法使边际社会成本逼近边际社会收益,因而不利于矫正市场失灵。

图1

最后,更为重要的是,只要把会计的信息传递局限于企业内部投入产出的框架内,虽然,它可以反映企业已有的生产经营状况,却无法表明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未来趋势,或者说,它无助于表明企业生产经营的增长对社会未来发展所能产生的影响,因而,这种窄型会计信息传递功能不利于保障企业乃至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窄型会计信息结构是产业经济的产物,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成果是工厂制度的建立。各种工厂作为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对自由竞争市场的长期变动趋势无法预期,企业的目标函数只能是追求短期利润的极大化。它决定了企业内部管理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对本企业利润率直接发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企业会计信息的反映,也只是服务于企业短期利润目标的实现,以保障企业现值的最大化,而不是社会总财富的增长。同时,产业经济时代机器大工业的出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经济空间,社会总供给的规模与结构的急骤变动,对需求产生了强烈的刺激作用。形成了“供给创造需求”的市场格局,而这种格局通常只表现为消费者的现在欲望,并没有兼顾潜在的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需求。产业经济时代这种具有短期性质的供给行为与需求行为,就成为窄型会计信息形成的微观基础。

二、会计信息结构的放大及其意义

“窄型会计信息”的存在,表明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远离最优状态,社会经济福利存在着一个较大的可增进的经济空间。要使得这种潜在的社会经济福利转化为现实的社会纯产品,减少社会边际产品的流失,一般认为必须采取企业外部不经济内部化方法,而政府干预则是实现外部不经济内部化的主要保障。

我们并不否认政府干预在克服市场缺陷方面的作用,但实践表明,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企业外部不经济内部化政策,在很多场合下是难以奏效的。这是因为现代市场经济,是以承认企业自主经营和消费者自主选择为特征的竞争性经济形式。从企业自主经营来看,要使得企业外部不经济内部化,企业必须为产品的生产投入一定的用于减少和消除外部不经济的费用,如在生产废物回收、污水处理以及空气净化等方面进行投资。其结果是造成企业成本支出的增加,企业负担会因此加重。为了减少企业利润的损失,通常企业会将上述成本和费用转移到产品的价格中去。这就是说,在企业外部不经济内部化的条件下,产品成本及由此所决定的价格将不可避免地升高。而从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来看,其购买行为则是接受价格信息导向的。即在产品质量一定的条件下,总是倾向于选购价格低廉的商品。不难看出,由于受到利益机制的驱动,企业外部不经济的内部化仍是极其困难的。而放大会计信息结构,则可为矫正市场失灵、保护资源和环境起到特殊的作用。

会计信息结构放大的关键在于重构会计信息模式,建立一个突破传统信息框架的“宽型会计模式”。所谓“宽型会计模式”,是指一个包括总结性、预测性和引导性会计信息三位一体的会计信息体系。“总结性会计信息”是对已有生产过程投入产出关系的反映,相当于现行的窄型会计信息结构;“预测性会计信息”是对企业未来发展的机会与风险的估计;“引导性会计信息”则是在从经济和非经济双层涵义上反映企业生产的社会效果,为资源宏观配置提供决策参考并引导消费结构的优化。由此可见,会计信息结构的展宽,并不单纯是会计信息量的增加,它本质上是会计信息职能观念的创新。这种宽型信息结构对企业外部不经济的抑制作用,不同于“内部化”政策和措施的主要特点,在于它是建立在对供给与需求双向调节的基础上,来控制某些具有严重外部不经济产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通过透明化的会计信息,引导市场主体自觉控制产品的产销量。而产销量的减少意味着资源浪费的减少。在这里,产销量的抑制并不是指政府的直接干预,而是通过企业提供一个综合性的会计信息,为享有经营自主权的企业和拥有自主选择权的消费者提供充分的决策信息,并调适各自的市场行为,以促使市场均衡点向最优状态逼进。

从消费需求的调整来看,如果企业会计信息不仅提供了产品生产的边际企业成本的信息,而且向市场传递该产品生产对社会资源耗费前景的预测性信息,反映了产品生产的外部经济效应,特别是由该产品供给所引起的外部不经济的有关信息,消费者则将依据这些信息,对购买何种产品以及购买的数量作出重新调整。即减少边际社会成本(MSC)过高的产品的消费,需求趋于下降。从对供给量的决策来看,那些对社会经济资源消耗量过大和环境污染等外部不经济问题突出的产品的生产,意味着企业经营面临的潜在危机和风险,而减少这类产品的供给,则意味着企业对社会作出了相应的贡献,这种信息将有利于生产者抑制产量。如图2所示,当需求量与供给量同时下降至Q[]时,表明市场均衡位置发生了位移,即由图2所示的由原来的E[]点转移至E[]点。在这一均衡位置上,Q[]的产量将以P[]的价格出售。因此,这是保障边际社会成本等于价格的市场均衡位置,而图中E[]FE[]则表示产销量减少后社会所得的利益。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即客观上要求企业的会计信息反映职能必须突破传统的“观念总结”的框架,而对企业生产效果作出全面的预测和评估。由此可见,宽型会计信息结构的建立与完善,具有以下两下方面的意义:

图2

一方面它是矫正市场失灵的有效手段。价格信号是市场调节资源配置的主要机制。而窄型会计信息基础上所形成商品价格只反映企业直接承担的边际成本,无法反映单位产品生产的边际社会成本。这意味着市场机制的缺陷不可能由市场机制本身来矫正。矫正市场失灵除了政府干预以外,还应当在改造企业会计信息结构基础上,通过调整供给者与需求者双方的市场行为来实现。而宽型会计信息结构对市场的矫正是建立在企业及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基础上的,这同政府的强制性干预存在着明显差异。宽型会计信息结构的本质涵义,在于为评价供求双方行为的“市场效果”提供了一套明确的综合指标体系,通过对市场效果的评价来影响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并改变市场均衡位置,达到节约资源,减少外部不经济和增进社会福利的目的。因而它有利于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条件之一。

另一方面,宽型会计信息模式不仅放大了会计的信息反映职能,同时也为会计的监督、管理职能的发挥奠定了更为可靠的基础。或者说,它放大了会计的职能空间和职能作用。会计参与企业管理是否能作为会计的一个基本职能,理论界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实际上,这种认识上的差异来自于对会计信息反映职能的不同理解。如果将会计的信息反映单纯地局限于对企业过去已发生的生产经营状况的“观念总结”,那么,这种信息反映必然同企业管理活动存在着一个“时滞”因素,这种滞后的信息反映是无法实现其监督与管理职能的。只有在宽型会计信息模式下,企业会计所反映的信息不局限于“观念总结”,而且反映预测信息,不仅传导出对企业自身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的各种经济变量,而且传递了对外部环境和社会总体发展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才能使其真正发挥监督和管理的职能。因此,放大会计信息结构,是扩展会计职能空间的一个基本条件,这是由会计参与企业管理活动的特定方式所决定的。

总之,随着产业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过渡,会计的信息反映职能无论在内涵还是形式上,都将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适应这种变化的历史趋势,是充分发挥会计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作用的重要基础。

三、放大会计信息结构的微观基础

会计信息结构的放大或展宽,作为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无法套用现成的模式,而涉及到会计信息体系的重新构造。重构企业会计信息体系的微观基础,则主要在于作为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终端产品的财务报告制度的创新。财务报告的创新包括两大基本内容:一是企业财务报告信息结构的调整,二是企业财务报表的改造。企业财务报告信息结构的调整,关键在于确立会计报表应当传导的信息指标,按照宽型会计信息结构的思路,这一指标体系至少应当包括企业财务信息和非企业财务信息两大基本组成部分。非财务信息,就是专门用来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自然以及相关环境所产生的效应,也就是客观地向投资者和消费者反映企业经营所产生的市场效果和远期效应,以便为投资和购买活动提供更为完整的会计信息。通过这类经济信息的传递,促使社会的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作出自动调整。在财务报告信息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企业财务报表的改造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任何财务信息,总是要通过一定指标和报表形式,才能加以规范式的反映和传播。为了向投资者、债权人、管理当局、企业职工以及消费者真实反映企业的资金运用、资源耗费、经营的机会与预期的风险等财务性和非财务性会计信息,企业不仅要及时提供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财务状况变动表,还应及时报出反映企业经营的社会边际成本及其变动的状况。应当明确的是,财务报告制度的创新,其目的在于为建立一个有效的环境资源管理体系创造必要的微观基础。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完整的会计信息必须全面地、系统地反映企业经营过程所形成的一切财务性和非财务性效应。但从我国现阶段企业生产经营“外部性”产生的主要因素来看,非财务会计信息结构应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环境污染类指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出现污染这种“外部性”,意味着企业虽然没有直接消耗环境资源,但它损害了环境资源,必须接受监督并加以治理。污染类指标应能反映出企业在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以及噪声污染等方面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2)不可再生性资源耗费类指标。尽管大量的不可再生性资源已进入市场,取得价格形态,但对土地等不可再生性资源消耗的有效控制,除了市场机制外,还需通过信息的公开化,引起生产者、管理者以及消费者的关注,特别是为消费者消费结构的调整,提供依据。这是保护不可再生性资源的重要手段。(3)能源消耗类指标。现代社会的发展,能源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已日益尖锐化。通过会计信息的传递,引导生产者降低能源消耗率和改善能源消耗结构,是缓解能源短缺矛盾的重要措施。总之,财务报告信息结构的调整和会计报表制度的创新,则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这项系统工程的开展,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按照现代市场经济规律,完善会计立法,并增强执法力度。会计信息结构的调整,本质上是要求企业向各市场主体提供更为完善和真实的企业经营信息,特别当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存在外部不经济因素时,这类信息的提供,有可能影响企业经营收益,或增大企业的财务负担。只有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体系,才有可能保障会计信息反映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也才能在各企业之间建立起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增强企业管理者的环境保护和社会成本意识。减少对社会资源的耗费,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是拓宽会计信息反映职能的主要目的所在。企业管理人员的责任,不仅在于减少企业生产的经营成本,更在于节约社会成本,能否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管理和经营企业的生产要素,是衡量现代社会中企业管理者经营水平的重要标准。

3.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职业道德。会计信息反映职能是通过会计人员的具体活动来实现的,它同会计人员的素质(包括职业道德)有着直接联系,宽型会计信息结构的建立,将对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企业会计对生产经营过程的投入与产出进行核算和分析,还必须学会运用新的工具和新的方法,对社会成本作出恰当地估计和分析。

4.完善会计工作的组织与管理。为了使会计信息职能得到充分发挥,并反映现代社会生产的客观要求,企业应当在其内部建立起一个以厂长(经理)为领导的,由会计师、经济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的企业会计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和传递机构,同时,还必须通过组建会计的行业协会,来规范会计行为,使会计信息进入有序生成、有效传递的运行轨道。

总之,随着现代社会生产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越来越面临着资源供给与产品需求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在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基础上,减少资源耗费,节约企业经营成本和社会成本,以使有限的资源形成更多的有效供给。因此,必须建立起宽型会计信息体系,以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反映职能在管理和调节企业生产方面的应有作用。

标签:;  ;  ;  ;  ;  ;  ;  ;  ;  ;  ;  ;  ;  ;  

现代会计信息的经济学思考_外部不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