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项目的选址、临建要点论文_常明星

施工项目的选址、临建要点论文_常明星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1100

摘要:近年来,施工企业因雨雪天气等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时有发生,本文从施工项目的营区、场、站的选址和临建、便道、便桥以及涉水作业前的准备方面阐述了工作要点,保证施工安全进行,对施工项目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施工 选址 临建

在设计一条公路或铁路时,都要先确定线路的走向,确定了线路的走向之后,就要着手准备初步设计,这个阶段有一个非常重的工作要做,那就是进行实地勘测,形成详细的实地勘测报告,与设计图纸一并交由建设单位。设计要尽量避开雪山、沼泽、煤层一些难以逾越的特殊地质地段,以保证公路或铁路建成后能长期安全使用,同时也要考虑降低后期的维修养护成本。

施工企业进场的首先工作就是营区、场、站的选址和临建,由于我国南北地域地势的不同,明显的季节差异和气候的不同变化以及丰富的江、河、湖泊、地质等原因,要求在营区、场、站的选址和临建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以人为本”的要求和科学合理的目的进行,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区、场、站的选址和临建

1、选址前要查阅当地气候、水纹、地质灾害环境条件、矿产资源、森林植被以及当地民族风土人情等资料,进行科学合理选址及临建。

2、每一处营区、场、站选址必须由项目总工程师亲自带队并组织相关部门责任人实地勘验,并保留相关真实有效的验收记录及影像资料。

3、选址应考虑风、雨、雷、山洪、泄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因素,避让山坡及江、河、沟边和崖边,以免山洪、水库泄洪和山体滑坡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若选址不能避让山坡或崖边等情况时,一定要采取安全有效的防护措施并经上级单位领导、专家论证批准。

4、营区、场、站严禁位于泄洪区和山洪爆发区、泥石流区域建址。尽量避开山体、冲沟、崖边、河谷、风口、水库周边以及水库泄洪区,如确实受地形、地貌所限制,必须采取安全有效的防护措施并经上级单位领导、专家论证,同时必须经由当政府出具证明,证明营区、场、站所处位置不在当地水库泄洪范围内或位于水库下游15公里之外,并与当地水利部门建立工作联系机制,随时掌握实时汛情以及泄洪时间安排等。

5、在位于半挖半填的位置临建时,要注意下坡脚一定做护角挡墙防止填方位置土层位移下滑,填方上坡脚边缘一定设置截水沟,同时坡面设置急流槽、防止降雨量过大直接冲刷坡面造成大面积坍塌和滑坡,另外为了稳固整体坡面和起到美化环境的效果,应对整个坡面进行绿化处理。

6、如果营区确实因地形地貌所限,只能选在临近河谷、山谷的位置时,必须考虑到风的因素,同时将方案报上级单位领导、专家论证审批,同时采取安全有效的防风措施,比如在营区上风口位置搭建三角形镂空泄风墙,营区、场、站屋顶采用缆风绳等措施。场、站的设备基础及预埋件应加深、加大,同时拌合站罐体应有安全有效的缆风绳和地锚等设施,加工场大型移动特种设备的轨道基础及预埋件也应加深、加大,并在大型移动特种设备上安装自动延时制动夹轨器等安全装置,轨道两端安装设置规范标准的轨道止挡器。应考虑在场内设置多个缆风绳地锚,必要时大型移动特种设备应采用缆风绳进行加固,在大型移动特种设备顶部安装风速仪,根据风速仪观测风力等级采取应急措施。严禁在场内大型移动特种设备上安装悬挂大型标志标牌,如悬挂安装大型标志标牌必须采用镂空刻字的大型标志标牌,保证风季时大型移动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转。同时在建设场、站的材料、加工场地大棚棚顶应采用连拱型拱顶,拱架应采用加厚和加密的方式处理,在连拱型拱顶上部开口加装一层小拱顶,达到安全泄风和防雨、雪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7、营区、场、站在临建时必须采取防雷击措施,我国西南部山区年平均雷暴日高于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雷暴日,贵州省的年平均雷暴日约为58.8日。拌合站必须设置避雷设施,避雷设施接地地极设置必须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要求,操作方法与桥梁承台接地地极的设置相同,避雷设施引线必须与罐体绝缘,加工场内大型移动特种设备建议安装避雷设施,安装方法与拌合站避雷设施安装方法相同。场、站设备基础要进行地基承载力试验,砼基础要有龄期强度报告,达不到规范要求强度不得安装拌合设备及罐体和大型移动特种设备。

8、场、站地面建设时必须预留纵坡和横坡,以免雨季和清洗设备及场地时地面积水引起雷电安全生产事故。排水沟应设置在场、站临边两侧,采用明沟加盖水篦子,便于清理沟内淤积。水篦子应采用加厚承重式的,以免车辆及大型设备通过时水篦子损坏发生车辆及设备倾覆,明沟内径不宜小于0.5m。

二、便道、便桥以及涉水作业前的准备

1、选择便道线路时应注意避让少数名族居住地、国家级森林植被区、文物古迹保护区以及野生动物保护区和风景区等。

2、修建便道时应尽量避免陡坡急弯和连续急弯,保证车辆行驶安全和大型设备安全通过,每间隔500m预留一处大型设备及定尺材料运输车错车带,如有弯道和连续弯道应考虑大型设备及定尺材料运输车适合的转弯半径。

3、便道陡坡及连续弯道处路面硬化处理时应考虑路面防滑措施,采用混凝土硬化路面要进行路面刻纹,防止雨雪天车辆打滑。路面刻纹宜采用八字纹刻纹,刻纹纹路的深度、宽度不应小于0.03m,每道八字纹的间距0.1m为宜。

4、便道位于山体侧应预留排水沟,排水沟深度、宽度不应小于0.5m,每间隔50m设置一道横向排水,横向排水口处应延长排水管避免水流直接冲刷坡面。在连续弯道处的横向排水外侧应砌筑急流槽,且急流槽内应设置水流泄力块减缓水流冲力,急流槽末端设置跌水池减缓水流对下方便道冲击破坏。

5、便道临边侧浇筑连续防撞混凝土护栏或混凝土防撞墩,高度不小于0.8m,并按照《道路交通标志标牌》涂刷黄、黑防水漆以示警示,同时在不通视的弯道和连续弯道临边一侧(弯道或连续弯道最大半径一侧)安装广角镜,并设置必要的警示标牌。

6、搭设便桥时一定要详细了解当地水文资料,必须清楚的知道所要搭设便桥的江、河历史最高水位,建议便桥底部与历史最高水位净空不小于3m,在便桥两端桥头上游方向岸边布设与便桥成45〫角缆绳及缆绳地锚,地锚应采用下降三角形。如大跨度便桥需要增加涉水墩柱时,应在涉水墩柱上游方向15m-20m处设置防冲撞船型安全岛,以保护涉水墩柱和基础不受漂浮物冲撞,安全岛迎水面采用与形成水平面75〫角,减少水流中漂浮物对安全岛的冲击。

7、涉水桩基、承台、墩柱作业搭建的简易便桥应实行封闭式专人管理,简易便桥端头与水中围堰固定必须坚实牢固。便桥陆地端头应尽量延长防止雨季江、河水位上涨时便桥被淹没。

8、施工单位应根据营区、场、站以及便道便桥的地理位置,编制实际的应急救援预案以及演练预案,应急救援预案以及演练方案必须上报上级单位领导批准,重大隐患工程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方案必须经过上级单位领导、专家论证批准。并及时进行演练,验证应急救援预案及演练方案遇到突发现险情是否切实可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项目要结合实地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上报上级单位领导、专家论证审批后报监理单位审批,按照审批后的方案进行施工,还要开展全员“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培训”两项工作,并且保留相关书面资料和影像资料。加之,员工都有“责任心”,用心做好每个作业细节,工程施工就会安全进行。

论文作者:常明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9

标签:;  ;  ;  ;  ;  ;  ;  ;  

施工项目的选址、临建要点论文_常明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