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免疫预防儿童传染病的效果与对策探讨论文_刘风玲

上海市长宁区程家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103

摘要:目的:探究计划免疫预防儿童传染病的效果与对策。方法:选择疾控中心2017年度收治的120例学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儿行常规预防模式。研究组患儿行计划免疫预防模式。对比传染病预防效果,且制定针对性的预防策略。结果:研究组患儿家长总认知率为96.67%,对照组为70.00%,数据对比P<0.05。研究组患儿传染病发病率为10.00%,对照组为51.67%,数据对比P<0.05。另外,研究组患儿各项传染病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计划免疫预防可以提升患儿家属的认知,且可以降低儿童传染病的发病率,临床价值显著。

关键词:计划免疫;儿童传染病;防治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资料

选择疾控中心2017年度收治的120例学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男性儿童65例,女性儿童55例,患儿年龄0.5-6岁,平均年龄(3.4±0.5)岁。纳入标准:(1)患儿确诊为传染病;(2)患儿家属同意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恶性疾病患儿;(2)神经系统疾病患儿。将患儿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儿行常规预防模式。对患儿注射疫苗,观察患儿是否存在传染病症状。研究组患儿行计划免疫预防模式。向患儿家长传授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提升患儿家长的认知以及重视程度,要求家长按照防控中心的要求来注射疫苗和监控患儿的具体症状。疾病中心要开展深入调查,对患儿的家庭环境、身体状况以及遗传等情况进行分析,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制定免疫方案,同时要指导患儿家长密切配合操作,强化对患儿疾病的预防。而疾病控制中心每月要收集患儿的发病率以及具体状况,以便建立综合布防措施。对比两组患儿的计划免疫预防效果。

1.3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儿家长对计划免疫预防的认知情况,包括认知、基本认知和缺乏认知三个维度。同时对比观察两组患儿出现百日咳、麻疹、甲肝、腮腺炎以及乙型肝炎的发病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 17.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表示n(%),用X2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患儿家长认知情况对比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儿家长总认知率为96.67%,对照组为70.00%,数据对比P<0.05。见表1数据。

表1 患儿家长认知情况对比[n(%)]

2.2 患儿传染病发病率情况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儿传染病发病率为10.00%,对照组为51.67%,数据对比P<0.05。另外,研究组患儿各项传染病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见表2数据。

表2 患儿传染病发病情况对比[n(%)]

3 讨论

传染病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幼儿由于自身免疫的薄弱,导致传染病的发病率较高。在对疾病的预防中,制定针对性的预防计划,可以有效的降低儿童传染病的发病率。计划免疫预防是有效的疾病防控手段,对患儿具有较好的效果。针对儿童疾病的预防,需要制定如下措施:

(1)对儿童免疫能力进行分析,在儿童常见的疾病中,百日咳、麻疹、甲肝、腮腺炎以及乙型肝炎是儿童常见的传染病,对儿童的健康具有直接的影响,而对患儿的疾病防控中,需要对患儿的免疫能力进行综合分析,以此来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方案。疾控中心在制定防控计划的过程中,要选择样本数据,对某地区的儿童身体状况以及环境容易接触的病原菌进行调查,了解患儿容易出现传染病的类型,以此来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方案。

(2)监测疫情,并且对患儿接种疫苗。针对儿童常见的传染性疾病,疾控中心应该对疫情进行检测,定期到社区或者学校等部门走访,了解儿童的发病情况、数量以及严重程度,从而针对性的进行预防,而疫苗是首要的预防手段,针对儿童集中性的特征,可以采用接种疫苗和疫情上报的模式,每年定期对患儿接种疫苗,降低患儿的传染病发生率。

(3)提升患儿家属的认知水平。在对患儿传染性疾病的控制中,需要不断的提升患儿家属的认知水平,要求疾控中心制作对应的宣传计划,将疾病控制的内容涉及成为宣传册或者视频,通过视频的方式来进行宣传,这样可以提升患儿家长的认知水平,要使患儿家属了解传染病的类型以及发病特征,在儿童出现异常状况时,可以及时送到疾控中心诊断和治疗。另外,家长要严格按照疾控中心规范内容,定期到疾控中心注射疫苗,从而全面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儿家长总认知率为96.67%,对照组为70.00%,数据对比P<0.05。研究组患儿传染病发病率为10.00%,对照组为51.67%,数据对比P<0.05。另外,研究组患儿各项传染病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说明在对患儿的传染病预防中,建立计划免疫预防模式,可以提升患儿家属的认知,且可以降低患儿传染病的发病率。其主要是由于患儿由于自身身体免疫能力相对较为薄弱,导致患儿的传染病发病率较高,而患儿家属缺乏认知,导致患儿传染病的发病率进一步提升。而通过传染病的计划免疫预防,可以提升患儿家属的认知,在传染病的控制中,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度较高,导致其可以积极配合疾控中心的操作,从而可以降低患儿的传染病发病率。而在患儿疾病的控制中,通过计划免疫预防模式,可以更好的提升患儿的传染病控制效果,其主要是由于常规疾病控制中,主要是在患儿出现疾病后建立预防模式,效果并不理想,而在计划免疫预防模式下,则针对患儿常见的传染病制定针对性的预防计划。且要针对患儿的疾病类型,制定市场调查方针,可以进一步达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临床研究显示,在对儿童疾病的预防中,采用针对性的预防手段,可以有效的降低患儿疾病的发病率。同时在对患儿的疾病预防中,需要深入对儿童的发病情况进行深入调查,以此来制定针对性的预防策略,这样可以将儿童传染病的发病率控制在10%以内[1]。符合本文研究观点。还有研究指出,在对儿童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中,不仅需要疾控中心与医院的努力,家长同样需要密切配合监控,要定期接受疾控中心的检查,在出现异常状况时,要第一时间到疾控中心接受诊断[2]。诸多研究符合本文的研究观点。

总之,在对患儿预防传染病的过程中,采用计划免疫预防模式,可以提升患儿家属的认知水平,且可以降低患儿传染病的发病率,临床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武萌,樊晖.计划免疫在儿童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18,34(03):375-376.

[2]梁辉鹏.回顾开展计划免疫接种工作对降低儿童传染病发生率的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药,2018,31(01):184-186.

论文作者:刘风玲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  ;  ;  ;  ;  ;  ;  ;  

计划免疫预防儿童传染病的效果与对策探讨论文_刘风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