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思路论文_陈月娟

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思路论文_陈月娟

南京市高淳区环保局 江苏南京

摘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确保环境检测工作实现良性循环的根本条件,具有基础性、关联性、以及引导性等特征。基于此,本文对如何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思路进行探究,以达到综合把握环境检测工作要点,优化环境检测管理结构的目的。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措施

一、当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体系不完善

环境监测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质控体系已相对完善,主要包括密码样、加标样、平行样、全程序空白样、标准样控制、能力验证等。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对环境监测机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新的监测设备、技术措施和管理思维被引入,要求环境质量管理体系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发挥指导性作用。环境监测的涉及面较广,影响因素也较多,与高速前进的监测技术相比还存在空缺,监测标准、技术规范等都需要进一步完善。随着新监测因子的出现,更为先进的仪器和设备被引入。而很多地区的环境监测点在技术和方法的使用上都比较落后,技术标准不统一,新旧方法之间的衔接不到位。但在缺乏统一标准的情况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就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并且我国监测管理体系缺少量值溯源条件,很多数据都过度依赖于标准样品,评定结果依然不明确,进而影响了监测数据的真实性。

2、质量管理体系不能有效运行

质量管理体系是实验室的内部文件,是知道实验室各项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因此,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非常重要。定期的计量认定复评审和监测质量专项检查虽然促进了管理体系的建设,但目前,许多区县级的环境监测站仍然存在下列问题:一是管理体系运行效率低下。各管理阶层人员对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存在建立体系和执行体系两张皮的现象,日常监测工作与管理规定脱节,不能充分发挥体系的作用;二是实验室内部质量培训对管理体系的宣贯不到位,监测人员对体系文件认识和理解不充分、不具体,不完全清楚自己的职、责、权,在具体工作中不知如何按照要求开展工作。

3、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需要加强

现阶段,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已经进入更为系统化的阶段,但普遍存在技术人员相对缺乏的情况。监测人员通常是身兼数职,高负荷运转,仅仅完成监测任务已是精疲力尽,所以提高自身监测技术水平的时间就无法保证,在基层环境监测部门更是如此,并且基层监测站还存在岗位频繁流动的现象。多重原因导致部分质量控制人员缺乏经验和较强的技术能力,无法满足高科技环境监测管理工作的需求,故需要尽快加强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

4、信息化程度不高

在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管理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已被普及,环境监测的相应软硬件已经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区县级环境监测管理部门重视程度不够、资金不足、技术人员短缺等原因,导致真正意义上的环境监测信息化运行功能并未完善,信息化管理作用并未得到发挥。

二、解决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1、完善管理机制

在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机制予以完善之时,必须要对管理模式予以创新。从我们国家当前所制定的管理制度来看,其已经显得有些落后,所以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构建起全新的管理机制,要将环境监测部门所要承担的工作职责予以明确,这样方可使得工作更赋实效性。在科技发展速度持续加快之际,环境监测所覆盖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大,采用的技术也更为先进,若想使得质量监测管理更具实效性,就必须要对相关的管理机制予以进一步完善,确保考核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国家环境监测总站来说,要依据工作计划来展开常态化的检查,这样可促使下级监测站的具体工作更具规范性。国家环保部也必须要组织相关方面的专家来展开飞行检查,这样可使得管理过程当中不会出现虚假行为。

2、提高工作人员质量意识

随着经济发展的速度持续加快之际,环境管理的受关注程度有了大幅提升,若想保证环境管理工作能够有序进行,就必须要保证监测所得数据呈现出一定的及时性、准确性,同时还要保证数据的完整。在日常工作中,要通过有效措施来使得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质量意识,并要将业务培训予以有效落实,这样方可使得管理人员真正胜任自身的工作。若要确保环境监测能够真正实现全过程管理,从事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就要更具监测工作的实际情况来完成质量方案的制定工作,同时要依据具体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培训,要将跟踪检查的相关工作切实做到位,如此方可使得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实效性有大幅的提升。

3、提升在岗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

在进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之时,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所具有的专业素质对工作实效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管理人员所拥有的工作经验也有一定的区别,这对其专业能力的影响也是较大的。因而在展开工作之时,必须要将队伍建设工作予以有效落实,也就是要确保培训是赋有实效的,这样方可使得在岗人员能够在专业素质方面有大幅的提升。

4、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在整个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及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监测结果。环保部门需要从内、外两个方面对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进行提升,对业务能力进行加强。内在方面就是日常工作过程中,管理人员要不断总结经验,注重自我工作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在适当时候对工作方式进行创新。外在方面就是组织管理人员定期开展培训,培训的内容要具有针对性,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通过集中培训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实现培训灵活化和专业化。培训可分成高层的管理培训、质量管理员培训、质量监督员的培训三种方式,有助于各级管理人员工作的开展。

5、建立完善监督系统,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得到落实

一是对监测质量管理中的每一个步骤制定统一的程序,规范实验室检测流程,建立抽查、同步监测和质量巡检等制度,加强各类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二是从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相关人员要切实完成好自身承担的工作,其中包含内部的质量保证和外部质量控制等,要依据环境监测工作的实际需要来做好人才培养的工作,要将更为先进的技术引入到实际工作当中,这样方可使得监测技术的应用效果进一步提升;三是相关部门还需要现场监督环境检测质量管理工作,这样能够使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实效性有大幅的提高;四是在展开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过程当中,要不断提升环境质量监测水平,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信息的准确性都是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将相关数据信息提供给环保部门,以便于对能源资源进行良好控制,同时有利于制定环境相关的应急方案。

结束语

总而言之,环境监测数据,一头连着治污攻坚补短板的艰巨任务,一头连着百姓的关注与期待,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刻不容缓。质量控制是开展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和各类污染源监测工作的重要内容,其数据的真实性关系着最终的决策效果。各地各级环境监测站应主动更新技术,运用现代化信息管理技术提高质量控制效率。持续改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全面提高整体水平,为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工作人员必须立足该领域创新发展,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问题,为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小春.新形势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8,43(02):65-67.

[2]由希华,周成.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水平的途径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03):85-88.

论文作者:陈月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  ;  ;  ;  ;  ;  ;  ;  

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思路论文_陈月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