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康复护理用于消化不良患者中的效果分析论文_张青会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大田医院 四川攀枝花 617000

【摘 要】目的:探讨针对消化不良患者采取个体化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的60例患者均采取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60例患者则在治疗期间采取个体化康复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消化功能评分均较高,且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消化功能评分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SAS、SDS评分均较高,且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消化不良患者治疗过程中采取个体化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升治疗效果,该护理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关键词】消化不良;个体化康复护理;效果

消化不良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类消化系统疾病。此类患者将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且病程时间较长迁延难愈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均产生严重影响[1]。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将引发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有报道指出[2]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加强护理干预,有利于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并改善预后,本次研究将针对消化不良患者采取个体化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期间诊治的消化不良患者120例作为研究样本,以随机抽样法分组,每组均为60例,并分别纳入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34例,女26例;患者年龄21~64岁,平均年龄(41.6±0.7)岁;病程时间1~9年,平均(4.2±0.2)年。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患者年龄19~67岁,平均年龄(42.3±0.6)岁;病程时间1~10年,平均(4.3±0.4)年。两组患者的线性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的60例患者均采取常规临床护理,包括患者病房清洁、协助查体和基础护理操作等;而观察组60例患者则在治疗期间采取个体化康复护理,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对患者护理方案进行分级,共计包括一级、二级、三级3个护理级别,具体内容如下:(1)一级护理:即特级护理主要由科室主任全权负责。选择科室内临床护理经验丰富的护士与护士长协同护理,重点关注病人的体温、脉搏、血压和意识等情况。治疗期间需定期检查患者的氧分压与二氧分压等相关指标,并积极鼓励病人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树立科学的意志观念。注意规律作息避免发生神经等过度紧张情况,每日均需采取两次全面的口腔护理干预。定期帮助病人进行体位更换,并对其压迫部位进行按摩和叩背避免出现压疮等并发症。加强病人的早晚间干预,确保其引流管的顺畅并密切观察其引流液性状。结合病人病情及爱好等科学制定饮食方案;(2)二级护理:主要由科室护士长与责任护士全程负责。密切监测患者心理变化情况,并及时给予患者科学的心理疏导,叮嘱患者保持规律作息,协助其保持舒适的体位,并指导患者进行做起活动,增加患者的查房次数可每隔一小时进行一次查房;(3)三级护理:由科室护士长负责护理工作的管理,并选择科室内优秀护士组成患者的护理小组,并任命小组长在护理工作中做到相互协助。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脉搏和体温等各项生命体征及时了解并掌握患者的心理变化,叮嘱患者保持饮食的清淡,确保充足良好的睡眠。加强患者的健康知识宣教,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

1.3评价指标

应用消化功能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消化功能进行评估,其中无症状者为0分、轻度症状者为1分、症状明显者为2分、症状严重且对患者日常生活产生影响为3分;以SAS、SDS抑郁、焦虑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均以SPSS17.0处理,计量资料的均数±标准差以()来进行表示,行t检验,采用率以%表示,行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消化功能评估结果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前消化功能评分均较高,且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消化功能评分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消化功能评估结果对比()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健康状况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护理前SAS、SDS评分均较高,且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健康状况评分对比()

3讨论

消化不良属于临床内科中的高发疾病,其主要病因机制在于壁细胞泌酸和胃粘膜屏障及胃排空功能等失衡所引发,同时也与患者的心理因素密切相关[3]。该类患者伴随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症状,由于病情时间较长且久治不愈容易影响患者的心理情绪,进一步加重病情形成恶性循环[4]。有报道指出[5],针对消化不良患者采取科学的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其感染等并发症率,因此加强患者的科学护理干预至关重要。本次研究中,针对观察组患者采取了个体化康复护理,结合患者的病症情况对患者的护理方案进行分级。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消化功能评分改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同时心理健康状况评估情况也明显好于对照组。这提示针对消化不良患者通过加强个体化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6]。这对于提升整体医护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在消化不良患者治疗过程中,采取个体化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升治疗效果,该护理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参考文献:

[1]孙娟.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6):180-181.

[2]徐霞.利用中医护理模式改善消化内科消化不良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护理相关)的价值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0):257.

[3]沙文瑞.整体护理干预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心身健康的影响价值评估[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2):175-176.

[4]陈赛庆.PDCA循环护理管理模式在伴有功能性消化不良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7,25(16):1486-1490.

[5]庄建笑.心身护理联合微信交流放松疗法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应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7,25(13):1191-1195.

[6]曾婷.中医护理模式对消化内科消化不良患者护理效果与满意度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06):159-160.

论文作者:张青会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6月下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  ;  ;  ;  ;  ;  ;  ;  

个体化康复护理用于消化不良患者中的效果分析论文_张青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