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系列核电厂厂址小型化设计对施工总平面布置的影响论文_张帆

AP系列核电厂厂址小型化设计对施工总平面布置的影响论文_张帆

(国核工程有限公司,上海,200233)

【摘 要】本文从AP系列核电厂总平面布置的特点出发,根据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以及厂址小型化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施工总平面布置的主要任务、目的和方法,提出了适应不同厂址条件下的施工总平面优化布置方法,从而为AP系列核电厂施工总平面的合理布置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AP1000;CAP1400;核电厂;总平面布置

1、前言

AP1000是我国从西屋公司引进的第三代非能动压水堆核电机组,在事故状态下能不依赖外部交流电即可实现堆芯冷却及熔融物堆内滞留,并大量采用模块化建造技术,大大缩短了建设工期。CAP1400是我国在此基础上自主开发的,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机组,设计寿命60年,单机容量140万千瓦,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之一。本文结合笔者近年来在AP1000及CAP1400核电工程施工总平面规划的研究,初步探讨AP系列核电厂厂址小型化设计趋势下的施工总平面规划布置方法。

2、AP系列核电厂总平面布置

AP1000核电厂设计采用单堆布置,按照标准设计,由核岛及常规岛组成的主厂房区占地面积约230*240m,后续机组采取沿长轴方向平行布置的并列式布局,两台机组核岛中心之间的间隔距离为230m。CAP1400较AP1000单机容量大,因此占地面积略大,约为250*270m。除此以外,厂区用地还包括厂前区、开关站及输配电区、仓储及检修区、放射性废物处理区、循环水泵房区、海水淡化及除盐水生产区、配套设施用地区等。

3、厂址小型化设计对于总平面规划布置的影响

为贯彻落实国家对于工程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的指导思想,我国于2010年修订了《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新增了对于核电厂的建设用地指标要求,规定在满足工艺系统布置、施工、运行及维护等要求的前提下,应综合考虑土地资源利用、工程投资、环境保护等技术经济条件,本着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采取紧凑布置,减少用地面积的规划原则,核电厂的施工区、施工生活区及施工临建区用地不计入建设用地指标。根据上述指导原则,CAP1400示范工程总平面布置采取厂址小型化的设计理念,厂区规划建设两台单机容量为140万千瓦的压水堆核电站,项目总用地面积89公顷,厂区建设用地49顷,其他设施建设用地40公顷,单位装机容量用地0.175m2/kW(厂区建设用地除以规划容量),综合指标优于两台100万千瓦级的核电厂厂区建设用地指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CAP1400示范工程厂址按照紧凑合理的布置原则,除核岛、常规岛及其附属配套设施以外,厂区征地红线内不专设施工临建场地,建设期间需充分利用厂址周边现有的场地和生产、交通、生活设施,采取统筹规划、永临结合、化整为零、分散布置的原则进行施工总平面的规划工作,根据AP系列核电站的施工特点,需要另外布置的施工临建场地包括办公临建区、生产临建区、混凝土搅拌站及砂石料加工厂、力能供应区及仓储区等。

4、施工总平面优化设计思路

施工总平面规划是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中各主要环节经综合规划后反映到的设计图纸上的具体成果,一般包括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其主要任务包括施工场地的划分,交通运输的组织,施工临建、临时管线、力能设施、仓储场地的合理设置、场地的竖向布置等,其规划的合理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项目的顺利推进及其盈利能力。施工总平面规划作为前期准备的重要环节,其优化设计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对核电厂而言,土地资源的使用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土地使用权的取得,并最终影响项目的顺利建设,业主和设计单位应站在项目的总体角度考虑施工总平面规划工作,在可行性阶段,将核电厂的总平面布置与施工组织统筹规划,将节约集约用地纳入电厂总图规划中,并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对,优化总平面布置,切实落实节约集约用地,减少征地和租地,不仅能降低土地使用成本,更能减少与周边的用地矛盾。

4.2依托周边、整合资源

核电厂厂址虽然地处偏远,距离城镇有一定的距离,但一座核电厂厂址的建设周期一般都在10年以上,有的甚至超过20年,因此,建设初期完全可以依托当地资源,解决生活设施的同时,逐步建立集约化的配套生产加工基地,要比在核电厂厂区内布置各类预制加工厂要经济、高效。

4.3分散布置、化整为零

AP系列核电厂的施工用地除CA/CV模块拼装场地受整体运输要求需设置在主厂房附近外,其他施工临建设施均可以按照模块化的布置方式设置在厂区建设用地以外,我国滨海核电厂址资源有限,随着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建设内陆核电厂是大势所趋,内陆多丘陵山地,故厂址条件不如滨海核电厂优越,配合厂址小型化设计的要求,更需要施工临建场地因地制宜、分散布置、化整为零,将生产临建区、混凝土搅拌站及砂石料加工厂、力能供应及仓储设施按照不同的功能进行模块化布置,能灵活适应各种不同的厂址条件。

4.4永临结合、征租并用

根据新修订的《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核电厂厂区呈小型化设计趋势,征地面积有限,且核电建设周期一般较长,AP系列核电机组工期56个月,建安工期一般在40个月左右(以上工期均从FCD开始计算),厂内部分附属配套设施开工时间较晚,可以采取永临结合的方式布置仓储设施,并通过在厂外长期或短期征租施工场地,解决施工高峰期的用地紧张问题,节省土地资源和建设成本。

5、结束语

AP系列核电厂采用先进的非能动设计和模块化施工理念,不仅大大降低了事故工况下的堆芯熔融率,工厂化预制和现场拼装组装的模块化施工方法也大大缩短了建设工期,具备极强的安全性和经济性,CAP1400示范项目的建成,也将成为我国自主设计的单机容量最大的核电项目,将引领中国未来核电规模化发展的主流,也将强劲推动我国核电走出口的发展战略。在此大背景下,及核电厂厂址小型化设计的趋势推动下,核电厂施工总平面模块化布置理念是适应各种不同厂址条件要求下的必然选择。本文结合笔者近年来在AP系列核电厂总平面规划布置中的粗浅经验,提出了几点优化思路,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以便共同做好AP系列核电厂施工总平面规划布置工作,为我国核电走出去战略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核电厂总平面与运输设计规范[S]

[2]电力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S]

[3]崔艳艳.AP1000核电机组的模块化施工对总平面布置的影响[J].山西建筑,2013,39(7):23-25.

作者简介:

张帆(1981-),男,工程师,2008年毕业于德国魏玛包豪斯大学,从事核电工程项目总平面规划和管理工作

论文作者:张帆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1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2

标签:;  ;  ;  ;  ;  ;  ;  ;  

AP系列核电厂厂址小型化设计对施工总平面布置的影响论文_张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