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对肝内低回声血管瘤的诊断价值论文_汪斌

超声造影对肝内低回声血管瘤的诊断价值论文_汪斌

湖南省汉寿县血防医院 415900

【摘 要】目的:探究对肝内低回声血管瘤患者实施超声造影检查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我院于2013年6月到2015年5月收治的肝内血管瘤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接受研究患者均接受常规检查和超声造影检查,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比两种检查手段在临床上的检测准确率。结果:低回声血管瘤患者采用超声造影检查的准确率为48例(85.71%),采取常规检查的准确率为30例(53.57%)。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肝内血管瘤患者经过超声造影的检查手段,能够提供整体结节结构或者是边缘部位环状的增强方式。结论:对肝内血管瘤患者采用超声造影的检查方式,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几率,为主治医生在制定手术以及治疗方案时提供更为有利和可靠的数据和影像支持,具有巨大的临床诊断价值,可广泛用于临床治疗的过程中。

【关键词】肝内低回声血管瘤;超声造影;临床价值

肝内血管瘤在临床上又称为肝血管瘤,英文名字为hepatic hemangioma,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疾病,在良性肿瘤疾病中的发病几率占据14.7%,具有生长速度缓慢、肿瘤体积小等特点,因此,肝血管瘤疾病通常未表现出较为显著的临床症状,但是,该类疾病诊断过程并无难度,通过影像检查均能进行确诊[1]。经过研究显示,超声造影检查手段是目前临床上诊断肝内血管瘤的一种全新方式,能够极大程度提高该类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本文对肝内血管瘤患者实施超声造影的检查手段,准确率高。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于2013年6月到2015年5月收治的肝内血管瘤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接受研究患者均接受常规检查和超声造影检查,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所有接受研究患者均经过入院检查符合肝内低回声血管瘤的诊断标准。所有接受研究患者中包括男性患者为33例,女性患者为23例,平均年龄为(42.16±0.58)岁。在接受研究的56例患者中,肝硬化患者为7例,脂肪肝患者为12例。所有接受研究患者均排除心、脑等其他重大疾病,符合本课题研究标准。比较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相应数据值基本等同,即组间对比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对比价值。

1.2方法

使用西门子51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设备进行诊断,使用频率为2.5MHz-6.0MHz的探头,具有对比脉冲序列成像技术,造影药剂使用的是意大利Bracco有限公司所生产的SonoVue,平均微泡直径为2.5um,使用之前首先需要注射5ml的生理盐水,并将其配置成六氟化硫溶液,使用剂量控制为2.4ml。3秒钟-5秒钟内在肘部静脉位置采取团注的方式注射后,随即再注射5ml的生理盐水。在进行造影检查前需要使员工常规的超声检查设备观察肿块的各种特征。采取造影检查设备观察患者的每一处病灶以及每一个时期的造影,每一病灶的检查时间需要控制在5分钟以上。注射造影药剂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使用超声设备内自带的计时器,并将整个检查过程完全的记录下来。造影检查过程中的图像需要由两位或者是两位以上的专家医生进行会诊和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观察指标

首先通过采用多普勒彩超检查设备,完全记录患者的病灶形态、病灶位置、病灶大小以及血液供给情况等,其次,在注射造影药剂后观察患者肝部质地以及病灶的动脉相、门脉相以及延迟相的增强情况,其中包括:增强方式、增强时间、高峰时间以及消退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过程中,借由版本为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总结归纳并分析两组肝内血管瘤患者临床治疗所涉及的各项数据资料。其中,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通过卡方对其予以检验,如果结果显示P<0.05,则可以判定本次实验存在十分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低回声血管瘤疾病通过采取超声造影的诊断方法。诊断准确率可达到48例(85.71%),采取常规检查的准确率为30例(53.57%)。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准确率,卡方值=13.683,P=0.000,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肝内血血管瘤患者经过超声造影的检查手段,能够提供整体结节结构或者是边缘部位环状的增强方式。

3讨论

肝血管瘤疾病的发病不集中于统一的年龄阶段,任何年龄均能发生该类疾病,但是发病几率最高的人群为30岁-50岁的女性患者[2]。针对该类疾病的诊断方法,常规诊断方法具有便捷、经济以及无辐射等特点,是目前医学领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诊断方法。但是此类疾病多发生于高回声,低回声血管瘤在检查过程中需要根据肝部质地、病灶情况以及以往病史等情况进行清查,但是缺少影像和声音载体的直观依据[3]。彩超造影技术是目前最为先进的诊断技术,在实施肿瘤造影的过程中,根据诊断图像中所呈现出的血流灌注情况作出判断,与以往的诊断方法相比较而言,彩超造影技术能够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将血流灌注的情况完全的呈现出来,均能够通过彩色造影图像将血流灌注特点以及血流循环特征完整放映出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为主治医生提供了有力依据。低回声血管瘤为强化周围和增强心性的增强方式[4]。

本文选取的56例低回声血管瘤患者通过接受常规检查方法以及彩超造影检查方法,得出低回声血管瘤疾病通过采取超声造影的诊断方法。诊断准确率可达到48例(85.71%),采取常规检查的准确率为30例(53.57%)。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查准确率,卡方值=13.683,P=0.000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肝内血管瘤患者经过超声造影的检查手段,能够提供整体结节结构或者是边缘部位环状的增强方式。这将能够明确表明,超声造影诊断技术显著优于常规诊断技术,与陈文卫[5]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通过对低回声血管瘤患者采取超声造影检查,能够为临床治疗奠定坚实的基础,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

结语

综上所述,对肝内血管瘤患者采用超声造影的检查方式,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几率,为主治医生在制定手术以及治疗方案时提供更为有利和可靠的数据和影像支持,具有巨大的临床诊断价值,可广泛用于临床治疗的过程中。

参考文献:

[1]吕校平,司芩,钱晓莉,仝威,黄声稀.超声造影对肝内低回声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J].现代肿瘤医学,2010,18(11):2203-2204.

[2]许小云,杜联芳,李凡,金利芳,张会萍.超声造影对肝内低回声病灶定性诊断的价值[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21):6510-6513.

[3]刘利平,董宝玮,于晓玲,梁萍,徐建宏,李俊来.超声造影对脂肪肝内低回声病变定性诊断的应用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0,26(03):254-257.

[4]朱巧英,吴鹏西,周峰盛,陈俊,蒋骁,周婉.超声造影对脂肪肝内低回声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J].江苏医药,2013,v.39 03:353-354.

[5]李晋,陈文卫,陈辽,柏刚,孔庆黎.肝内良恶性低回声结节的超声造影定量评价[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4(04):564-568.

论文作者:汪斌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6

标签:;  ;  ;  ;  ;  ;  ;  ;  

超声造影对肝内低回声血管瘤的诊断价值论文_汪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