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内容的内在逻辑论文_张七妹

浅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内容的内在逻辑论文_张七妹

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主要集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三部分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之中,其主题鲜明、内容完整、逻辑严密,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逻辑是理解和掌握该理论的重要突破口,那么"八个明确"的基本内涵和"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内在逻辑呢?

一、 "八个明确"基本内涵和"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之间的内在逻辑。

"八个明确"的基本内涵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上的顶层设计和宏观规划,是站在世界观高度集中对进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回答,如果把中国的发展比喻成建设一栋大楼的话,"八个明确"就是把这个大楼的地基和框架结构。"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则是站在方法论和行动纲领的层面,从实践上系统回答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想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由理论变为现实,就必须按照基本方略实践落实,实现转化,这就好比是把原本只有框架结构的大楼通过一步步的建设变成一栋真正功能齐全的大楼。由此可见,"八个明确"基本内涵是"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落实的内容,基本方略则是基本内涵实现转化的桥梁,它们之间是理论与实践的内在逻辑关系,两者互为表里,相互作用,相辅相成,谁也离不开谁,紧密结合在一起。

二、"八个明确"基本内涵的内在逻辑。

"八个明确"的基本内涵从理论的角度逻辑严密地界定了新时代究竟要建设怎样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代。

首先是总任务总目标和根本动力、根本保障之间的内在逻辑。

第一个明确首先回答了我们要坚持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有宏伟目标的社会主义,同时对宏伟目标的实现从时间上进行了战略安排。发展社会主义方向和价值取向至关重要,方向如果错了,衡量目标的价值标准出现了问题,不仅不会完成第一个明确所制定的总任务、最终实现宏伟目标,还会离目标越来越远,甚至南辕北辙。

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是第四个明确讲的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地扩大改革的范围和加深改革的落实力度,逐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制度,实现国家的治理现代化,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代扫清制度障碍,提供根本动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可以全速前进。好的制度至关重要,只有在好的制度的领导下,才有可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则包括:1、法治保障,第五个明确是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的保障,法治是一个国家制度的核心所在,要将我国逐步建设成一个法治国家,只有一切国家事务做到与法有据,才能真正让老百姓信服。2、军事保障,第六个明确主要是强军,强国先强军,有了现代化的世界一流的军队这一强有力的军事保障,才能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3、国际保障,第七个明确中的大国外交最终目标就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保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在外事方面的具体延伸,也是放眼世界最深远的考虑。4、政治保障,第八个明确中指出我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代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以上四点分别从法治、军事、国际环境和政治环境上对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提供保障,这里将其简称为四大保障。

由此可见,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动力,是实现四大保障的基础;总任务总目标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四大保障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前提条件,是最终实现总任务总目标的重要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总目标和根本动力、根本保障之间的内在逻辑。

其次是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间的内在逻辑。

首先从时间上来讲,"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贯穿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时间跨度比较长,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则是针对现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提出来的发展重点,所以时间跨度相对要短一些;其次从内涵上来讲,"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则主要是涉及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所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间的内在逻辑是长期与短期、整体与局部、全局与重点的内在逻辑关系,二者同时发展、齐头并进,系统地发挥效能。

三、"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的内在逻辑。

"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从实践的角度阐释了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详细把握和自觉认识。"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的内在逻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这"十四个坚持"都是围绕"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总目标提出来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建设目的。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搞活经济,中国实现了富起来的时代要求;现在进入新时代,中国要强起来,那么怎么样才能强起来呢?就是要按照"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一步步脚踏实地地朝着宏伟目标努力奋斗, "十四个坚持"中的每一个坚持都没有离开总目标而独立存在。

其次,这"十四个坚持"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始终以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为出发点、而以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为落脚点,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1],紧紧抓住中国共产党是当今中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国家一切工作的领导核心,这个地位不能变。新时代更要着重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核心地位,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保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核心地位。同时要全面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只有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最终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最后,这"十四个坚持"都是最终把发展的落脚点放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个靶心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正所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中国共产党践行的宗旨,基本方针,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服务宗旨,进入新时代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

总的来说,"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的内在逻辑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以人民为中心,最终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习近平,2017-10,第37、34、52、39、41页。

[2] 肖映胜,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逻辑特征[J],思想教育研究,2018-07-25。

[3]秦书生、孙梅晓,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性[J],社会主义研究,2018-06-10。

论文作者:张七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8

标签:;  ;  ;  ;  ;  ;  ;  ;  

浅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要内容的内在逻辑论文_张七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