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国际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大型国际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杨太伦[1]2007年在《我国国际物流现状分析与核心竞争力探讨》文中提出在国际上,物流被认为是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加速器”和“第叁利润源泉”。物流及供应链管理迅速成为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商业领域最为核心的问题。国际物流是物流领域在地域上的延伸和扩展,随着国际贸易及跨国公司的发展而发展,并对其进一步发展起着巨大的支撑或制约作用,尤其是跨国公司的跨国物流作用更为显着。据有关数据统计,目前跨国公司控制着全球生产总值的40%左右、国际贸易的50%以上和国际投资的90%。跨国公司正在由各国独自经营的阶段向围绕公司总部战略,协调经营一体化方向发展,从而对国际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大型企业要进入世界100强或500强的行列,以及扩大我国对外贸易,提升跨国经营的力度和步伐,都必须极大提高我国国际物流的支持能力。本文基于理论知识和最新数据,分六部分进行阐述。首先比较系统概述了现代国际物流的概念、特征及发展历史及对物流的若干理论分析;分析了现代国际物流管理,包括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的关系,国际物流系统管理和国际物流供应链管理。第二部分分析当代国际物流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接着对其他发达国家物流发展经验与概况进行分析;文章最后分析中国的物流发展现状,尤其是入世后中国国际物流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如何为促进中国国际物流业进一步健康发展作了探讨。在策略性探讨中,重点对国际物流系统和第叁方国际物流核心竞争力建立了评价系统。由于国际物流系统还远不完善,所以笔者尝试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将来的国际物流系统进行假设评价,即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物流指标,确定物流系统的变化趋势,以达到逐步提高国际物流工作水平的目的。指标包括:净资产收益率、平均物流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平均物流吨费用、平均物流设备利用率、平均物流商品完好率、用户满意率。笔者认为上述六个指标能够较好的体现物流工作各个方面的优劣程度,运用它们可以对国际物流系统做一个综合的评价。对第叁方国际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本文采用了层次分析法来分配各指标的权重。基本思路是:首先,按照总目标、子目标、评价准则的叁层顺序结构,依次分析各指标的相互关系,按照AHP比例标度的准则对同一层指标两两比较,确定其相对重要性,从而建立判断矩阵;然后,利用求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以及对应的正交化特征向量的办法,求出每一层次各指标在该层次的权重,由于求解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和对应的正交化特征向量的计算量较大,在使用中一般采用近似计算法确定,本文中采用根法;最后,逐层次对每一层次的权重向量进行一致性检验,利用一致性指标C_1和同阶矩阵平均一致性指标R_1,计算一致性比率C_R(C_R=C_1/R_1,),当C_R=O时,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当C_R<O.1时,判断矩阵具有满意一致性;当C_R>O.1时,判断矩阵具有非满意一致性,应予以调整或舍弃,权重向量只有通过一致性检验,才被认为是合理的,否则需要放弃或调整判断矩阵进行重新计算。加入WTO之后,我国将实践WTO承诺,在3至4年内逐步取消包括租赁、速递、货物运输、货舱、广告、技术检测和分析、包装服务和辅助分销等服务方面的限制,这意味着大型的国际跨国物流企业将迅速进入中国,抢滩中国物流市场。他们大多数与大型跨国公司有传统的业务联系,而且资金雄厚,运作规范,并凭借其丰富的经验,优质的服务,一流的管理和优秀的人才,因而能够迅速占领中国这片广袤的处女地。我国国际物流业起步较晚,发展相对滞后。我国传统的运输、仓储、货代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经营分散,真正能在服务范围,服务功能上达到国际物流要求的并不多;新兴的私营物流企业在经营上也受到诸多限制,而且技术水平、信息网络建设、物流人才及在经营管理服务层次上与提供高效益低成本的国际物流企业还有相当的差距。因此,研究国际物流,借鉴发达国家的国际物流发展经验,探讨符合中国国情的国际物流发展对策,对于中国国际物流业的健康发展,以及扩大对外贸易,实现跨国经营,在国际市场上抢占商机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刘晖[2]2003年在《大型国际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商品的生产规模和流通规模不断扩大,物流的地位和作用也日趋明显。作为物流业最重要一环的第叁方物流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物流协作模式,使供应链的小批量库存变得更加经济,使得企业的物流运作系统运作更快捷、更廉价、更安全。 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第叁方物流业市场已经高度成熟,而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很大差距。因此,如何打造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企业就成为一个实用的课题。 本文从物流与第叁方物流的概念,业务内容开始,通过对国际上第叁方物流业的现状分析,得出发达国家现代物流发展趋势,从而总结出现今大型国际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是:先进的技术能力,遍布全球的服务网络支撑,不断更新的营销观念以及高效有力的组织和人力资源管理。辅以Menlo公司的实例证明这些要素对公司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从而引出对我国企业构建国际竞争力的措施和建议。 结合加入WTO后我国物流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本文提出我国的第叁方物流企业应建设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核心技术能力;与用户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完善企业的服务网络;提供优质的个性化服务;加速人才的培养。通过上述方法整合,塑造并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使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能力,打造出我国的大型国际物流企业。

原伟[3]2005年在《自由贸易港区模式下天保控股公司物流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世纪末以来我国的物流产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现代国际物流作为“第叁利润的源泉”已成为发展国际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加快发展国际物流业,是顺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保税区发展物流业的根本优势在于保税区的政策优势和临港优势,港区联动的国际物流园区的运行,使得这些优势更加明确,也就决定了保税区物流业的发展重点在于国际物流和外贸物流。天津港保税区从其自身的区域优势和运行特点出发,确定了以发展国际物流并形成国际物流运作区的物流发展目标。国际物流发展的新趋势对保税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深刻理解物流概念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物流与国际物流理论,结合自由贸易港区的相关政策,对天津港保税区国际物流业发展的环境、发展条件、物流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在区域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对天保控股公司物流业发展的现状、优势和制约因素进行了较为科学客观的分析,提出了天保控股公司物流业发展的基本战略,包括战略定位、运作模式选择、发展途径及发展子战略,并采取定量的方法对天保物流集团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进行评价,给出了加强核心竞争力建设的相关建议。

龙江[4]2004年在《基于竞争优势的物流成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全球化与贸易自由化以及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同步发展,成为推动物流业在全球发展的源动力,“联系与流动”也正成为当今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活动的重要内容——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的主题即为“促进联系”,报告强调,“跨国公司的分布日益广泛、流动性日益加强”,“各种因素和职能越来越自由的流动”以及“日益增强的竞争”使跨国公司“更加依靠与外部伙伴(供方、买方、甚至是竞争者)的联系”。近年来,物流正逐渐成为新经济时代世界各国产业成长与结构调整中的一个重要的价值增长点。 竞争优势与物流成长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其一表现为,越来越多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在研究如何增强竞争优势时都将物流战略作为其战略选择之一;其二表现为,物流业作为一个产业(综合性服务产业和物质生产部门),其自身成长需要具有竞争优势,其兴盛繁荣也离不开竞争力的增强。物流成长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渠道,竞争优势是物流成长的动力所在。在波特竞争优势分析的战略工具——价值链所包含的五项基础活动中,有两项是与物流有关的活动(即进货物流与出货物流),由此可见,物流与竞争优势之间具有极其重要的内生关系。基于此,本论文选择了两个领域的结合点所存在的问题空白作为研究展开与深化的切入点,即把物流成长与企业和产业竞争优势的提升相结合,尝试对物流业的竞争优势领域进行系统研究,以探索物流业在竞争中成长,在成长中竞争的内在规律与机制。 本论文构建了一个基于竞争优势的“物流成长”系统框架,以研究在物流成长过程中如何增强与创造竞争优势以及如何使物流成长的竞争优势得以可持续成长的相关理论问题。在这个框架中,物流成长是核心,竞争优势是成长的最终目标,围绕这一目标的实现,重点从叁个角度予以剖析:其一,企业物流、物流企业与物流产业成长变迁过程中的竞争优势分析;物流产业形成后,企业与企业之间关系变迁(物流联盟)过程中的竞争优势分析;其叁,在物流成长过程中,通过创新推动物流可持续成长变迁的竞争优势分析。 在物流成长的系统框架中,首先对“物流成长”的概念与范围进行了界定,以确定后续研究的基调,并从概念成长、阶段成长以及技术成长叁方面的维度对物流成长进行了理论综述。其次,通过考察物流成长的内部路径与外部路径以探索物流成长的内在机制,提出其路径成长轨迹遵循着“聚变—裂变—聚变”的变迁过程。不论是在物流成长的聚变阶段还是在其裂变阶段,都体现出增强与创造竞争优势的需求,特别反映在对降低物流成本的追求以及差异化服务的提供方面。然后,论文从物流成长的竞争优势、联盟优势和创新优势叁个方面对“物流成长”框架进行了展开研究,其中,“联盟优势”是对物流成长的竞争优势从产业内向产业外的延伸与拓展,而“创新优势”则是对物流成长的竞争优势从传统向现代、从静态向动态的延伸与拓展,叁者之间具有密切的内在逻辑关系。随着物流成长路径从物流产业内部(企业物流的“聚变”直至物流企业的“裂变”)走向物流产业外部(物流联盟直至动态物流联盟),随着物流成长创新程度和创新能力的从低到高增强,带来的是一个竞争优势不断得到获取、创造以及持续的动态成长过程。对于物流成长的联盟而言,其优势创造重点体现在规模经济效应、范围经济效应、共生经济效应以及速度经济效应的实现上;对于物流成长的创新而言,思维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则是造就物流成长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基础与保证。 本论文在竞争优势理论的框架内研究物流成长及其与竞争优势构建之间的内在和外在联系,以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目标,分析企业如何适应组织变革的要求,按照物流成长的要求协调和处理复杂的物流和信息流,使物流成长的竞争优势创造得以顺利实现,并探讨物流成长过程中物流理念、物流管理、物流服务以及物流制度的变迁对物流成长的作用,从促进联系的角度分析物流成长的竞争状况,并对物流成长的竞争优势创造战略提出建议。论文共分七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对国、内外有关物流成长以及物流与竞争优势之间关系的相关理论成果进行分析与综述,确定论文的结构框架与研究内容,并指出研究成果中的创新之处以及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提出了物流成长的理论框架。首先对“成长”与“发展”这两个术语进行了对比评析,旨在阐明论文的选题为什么是“物流成长”而不是“物流发展”,并指出物流成长具有竞争性、持续性、创新性和变迁性等特点。该章以理论综述为主,一方面,在概念成长分析中将物流概念成长划分为“前成长期”、“中成长期”和“后成长期”,分析了从“Physiea一nistribution”到“Logisties”的概念成长变迁,以判断物流理念的未来成长方向。在阶段成长分析中对发达国家与中国的物流成长阶段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明确物流成长所处的阶段并能够以正确的方向为指引顺利成长。通过技术成长分析以阐明物流技术是如何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结合并在物流领域广泛应用来增强竞争优势。另一方

王成金[5]2005年在《我国物流企业的空间组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物流的发展直接冲击了世界经济运行模式,成为“第叁利润源”,并因此产生了第叁方物流的组织者一物流企业。目前我国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较低,其重要原因是尚未构筑有效的空间网络,空间组织对物流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目前物流企业研究主要集中在物流学和管理学领域,这些领域都未能对其空间组织给予关注;地理学也忽视了该研究。本文从具体地域和案例入手,运用地理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详细探讨我国物流企业的空间组织机理,归纳其空间规律。 具体研究内容可概括为以下方面。(1)结合现代物流理论和我国国情,重新界定了物流企业的概念内涵,并详细分析了其发展现状;(2)设计了物流企业的区位成本模型,详细论述了物流企业在城市区域的布局条件以及所形成的区位指向,并探讨了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的空间布局特征。(3)深入论述了我国物流企业的空间集聚机理,包括物流企业集群的类型、形成机理、演化过程、布局条件、布局指向、内部联系和运作机制。(4)剖析了我国物流企业的空间网络的功能分化和区位分离,包括城市内部网络、区域网络、物流企业间网络和物流企业一客户网络,并探讨了物流企业网络的空间组织形式。(5)探讨了我国物流企业的空间运营模式,包括运输专线、物流配送和物流网络,从中以具体企业案例进行实证。

张晓坤[6]2013年在《开滦国际物流公司“叁位一体”运行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物流产业是21世纪社会的新型经济增长点,是降低企业成本的“第叁利润源”。我国一些大型集团纷纷注意到了现代物流对经济的重大意义,纷纷遵循多元化发展,以主导产业为基,将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作为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开滦集团剥离物流业务所建立的专业物流公司—开滦国际物流公司为例,通过对其现有“叁位一体”运行模式进行研究,发现该物流公司经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深入剖析问题根源,从而大致归纳出大型集团剥离物流业务可能潜在的一些共性的问题及解决建议。首先,本文论述了主题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及所选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等基本问题,阐明对物流公司进行有效模式分析及评价的原因。其次,对国内外物流理论与实证的研究概况进行阐述,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归纳出现代的物流研究体系。再次,选取开滦国际物流公司及其独特的“叁位一体”运行模式为对象,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开滦国际物流公司成立以来至今的运行效率做出纵向评价。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开滦国际物流公司以及所选其它四个大型集团旗下物流公司进行横向竞争力分析。最后,通过分析运行效率纵向评价和物流竞争力横向比较的结果,发现开滦国际物流公司潜在的问题,并根据所发现的潜在问题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建议。同时,基于优化物流运营的原则,针对“叁位一体”模式的优缺点,构建出“四位一体,四化联动”的开滦物流新模式。

陈建校[7]2006年在《中国第叁方物流企业战略研究》文中提出企业战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增强以及我国加入WTO后物流服务市场的扩大开放,我国物流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这对尚处于发展初期的我国第叁方物流企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我国第叁方物流企业战略进行研究,是一个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课题。本文运用企业管理学、物流学、产业经济学等理论和方法,汲取企业战略理论和第叁方物流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我国第叁方物流企业战略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并试图建立第叁方物流企业战略研究的基本框架。 根据“第叁方物流企业战略研究总体设计——第叁方物流企业战略基础理论——第叁方物流企业战略研究理论框架与假设——第叁方物流企业战略内外部因素分析——第叁方物流企业战略建议”的研究思路,在综合评述了现有第叁方物流企业战略研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ERSCA分析模型,深入研究了物流企业战略、企业外部环境、内部资源与能力以及核心竞争力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作用机理,通过实证分析,为培养和提升我国第叁方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第叁方物流企业的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在综合第叁方物流企业战略研究相关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第叁方物流企业战略研究的理论框架——ERSCA分析模型,提出了相应若干层面的主要观点和理论假设,强调通过整合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从培育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视角,来制订和实施适当的第叁方物流企业战略方案,从而形成我国第叁方物流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ERSCA模型拓展了第叁方物流企业战略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为我国第叁方物流企业战略研究提供了基本理论分析平台。 运用PEST分析、五力分析、分类比较分析等方法或模型,分别从企业宏观环境、产业环境和竞争环境叁个不同层面,对我国第叁方物流企业的外部环境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了我国第叁方物流企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各类企业的优势和不足等,得出了一些重要的事实论断或结论,为我国第叁方物流企业战略管理活动提供了实证依据。 深入分析了第叁方物流企业内部资源与能力及其竞争能力的构成要素,构建了第叁方物流企业竞争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于识别和提升第叁方物流企业竞争能力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并从企业数量、规模、市场份额、运营网络、技术水平、经营管理机制和水平、物流服务及其运营效率等方面,对我国第叁方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理论总结。 系统分析了第叁方物流企业成功关键要素,构建了第叁方物流企业价值链分析模型,提

李琴[8]2007年在《对中国第叁方物流业竞争力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加入WTO,许多企业的物流职能从企业组织中剥离出来使企业专心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将物流业务释放给第叁方物流企业,这为中国第叁方物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契机。第叁方物流(TPL)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在中国第叁方物流业处于起步阶段,面对国内物流市场的对外开放,我国第叁方物流业面临行业割据、服务经营水平差,基础设施与装备落后、人才缺乏等问题,要想在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并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物流市场竞争,这要求我国第叁方物流业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本文的目的就是要找出制约我国第叁方物流业竞争力的各种因素,进而提出提高我国第叁方物流业竞争力的思路。本文首先在基础理论部分阐述国内外对第叁方物流的理解,其次阐述产业竞争力、波特竞争优势理论,对第叁方物流产业进行界定,分析了我国第叁方物流业发展状况及发展特征,运用SWOT法分析我国第叁方物流业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找出中国第叁方物流业竞争力要素的直接来源为营销策略中的市场细分、市场定位、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六个因素:影响因素包括政府行为、产业集群、企业战略联盟、企业战略与竞争状况、信息技术、人才六个因素;我国第叁方物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是核心能力和创新水平。文中根据SWOT分析构建中国第叁方物流业竞争力要素图,提出要提高第叁方物流业竞争力,在宏观环境中政府要重视和加强引导,合理有效地推进产业集群,企业间加强战略联盟,注重人才培养和信息技术建设;微观上主要分析了第叁方物流企业营销力,主要是提高服务能力、创新能力,降低物流成本,找准市场定位,灵活运用市场营销组合策略中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来提高中国第叁方物流企业的竞争能力,从而提高整个产业的竞争力。本文的关键点在于运用了SWOT分析方法分析竞争力因素,将企业竞争力与产业竞争力相结合,将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思想与研究方法运用到产业竞争力中。主要不足是理论分析不够深入与全面,数据的技术处理能力较弱。

江舰[9]2007年在《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服务提供商转型关键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当今世界,全球经济引擎正经历着由传统“工业经济”向“现代服务经济”转型的深刻变革。交通运输是国务院确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优先领域,发展物流业又是重中之重。履行入世承诺的逐步深入,我国在航运、物流、货代等方面进一步放宽外商准入条件,外资的高端综合物流服务商企业在华的独资化趋势愈发明显,中国物流企业面临的国际化竞争加剧。如何整合现有的企业优势,积极拓展物流外延业务与服务,发展综合物流能力,最终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这是所有业界人应该深入研究、不懈探索的理论问题,更是亟待解决的经营行策。本文正是在此时代背景与现实要求下,着力探讨了我国传统大型物流企业向现代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转型过程中必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进行了基本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研究综述。就本文所研究的现代物流、第叁方物流企业、企业战略、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与供应链理论做了有效的概念明晰;就企业发展战略、企业核心竞争力、业务与组织机构优化理论、供应链及战略联盟理论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总结与比较,既是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学习,又是尝试讲经典理论与本文着重研究的问题相结合的学术研究的基础。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现代物流服务市场的特征与我国物流服务企业所面临的战略选择。紧密结合时代特点与新近研究成果,就现代服务业与物流服务进行了初步分析。对现代物流服务市场和现代物流综合服务提供商进行了层次细分,同时深入比较研究了国内外多家高端物流服务提供商的经验与经营优势。并就我国物流服务市场及传统物流企业发展的现状与瓶颈做了深入的分析与剖析,随之提出了适应时代及客户要求的企业经营策略与战略选择。第叁部分,就转型过程中本文深入探讨的四个关键问题进行了逐一细致研究。就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评价指标体系与分析模型,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及相应管理做分析与表述;就业务组合与流程再造的经典理论及其在我国第叁方物流企业的业务流程优化做深入探讨,其中特别分析比较了多家业界高端企业的业务优势,斯以借鉴。我国物流企业的组织机构优化与创新部分,就其现状、成因、革新必要性进行了阐释,提出了重组的原理、思路、过程步骤及应注意的问题及优化后的有效管控。最后,就提升整体供应链竞争能力及战略联盟的伙伴选择与评价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关影响因素及供应链竞争力的构造原则,论述了战略伙伴的选择、评价与谈判等问题,并对合作伙伴相互选择与合作进行了博弈分析。第四部分,结合上文所作的学术与理论探讨,围绕企业转型中至为重要的上述四个问题,以中外运集团总公司为研究主体,就集团开展物流服务的发展沿革,现今面临的战略环境及发展机遇做了深入探讨,解决了中外运集团建立与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业务组合战略、组织机构创新与有效管控模式等转型中的关键问题,与企业集团进行战略合作的实例研究与分析,给出了相应的理论指导及实践措施。

张翔[10]2007年在《青岛国际物流企业竞争力提升分析》文中指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物流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经济活动之一,物流业是兴起较晚但发展相当快的一个产业,而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被广泛地认为是企业在除了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又一个可以增加利润的方式—第叁利润源泉。在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物流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热点和新的增长点,我国也开始日益重视物流产业的发展。由于我国政府的大力扶持,国内的物流产业正呈现快速发展,蒸蒸日上的景象,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物流产业尚存在观念落后、设施陈旧、发展不平衡、物流业与电子商务脱节、人才短缺、技术单一等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因此,加强物流理论研究,并结合国情,寻找一条适合我国物流发展的道路,是势在必行,并以此来引导我国物流产业健康良性发展。本文主要从国际物流的角度,在阐述国际物流和企业竞争力理论概念基础上,分析了青岛市国际物流业的具体情况,结合青岛市国际物流业和TH公司展现状,重点探讨了国际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最后提出了青岛国际物流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建议和措施。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国际物流企业竞争力提升模型,根据国际物流企业实际情况,从12个方面对国际物流企业竞争力进行分析,基本涵盖了国际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提出了问题,以及对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是从理论方面对国际物流的概念进行了介绍;第叁部分,主要介绍了国际物流企业竞争力概念和内涵;第四部分,主要对青岛市国际物流业现状进行了分析;第五部分,主要根据国际物流企业竞争力提升模型对TH公司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参考文献:

[1]. 我国国际物流现状分析与核心竞争力探讨[D]. 杨太伦. 西南交通大学. 2007

[2]. 大型国际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 刘晖. 大连理工大学. 2003

[3]. 自由贸易港区模式下天保控股公司物流业发展战略研究[D]. 原伟. 天津大学. 2005

[4]. 基于竞争优势的物流成长[D]. 龙江. 华东师范大学. 2004

[5]. 我国物流企业的空间组织研究[D]. 王成金. 南京师范大学. 2005

[6]. 开滦国际物流公司“叁位一体”运行模式研究[D]. 张晓坤. 河北科技大学. 2013

[7]. 中国第叁方物流企业战略研究[D]. 陈建校. 长安大学. 2006

[8]. 对中国第叁方物流业竞争力的研究[D]. 李琴. 厦门大学. 2007

[9]. 传统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服务提供商转型关键问题研究[D]. 江舰. 大连海事大学. 2007

[10]. 青岛国际物流企业竞争力提升分析[D]. 张翔. 昆明理工大学. 2007

标签:;  ;  ;  ;  ;  ;  ;  ;  ;  ;  ;  ;  ;  ;  

大型国际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