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药物治疗腰椎损伤性疼痛论文_肖萍森

长沙市中医院 410100

【摘要】目的:探讨对腰痛患者予以超声中频治疗仪的超声导入双氯芬酸钠气雾剂治疗的临床价值,旨在为临床治疗工作开展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3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82例腰痛患者。对照组41例,男性20例,女性21例,年龄28-69岁,平均(56.66±3.22)岁,观察组41例,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25-75岁,平均(59.21±3.31)岁。观察组患者采取超声中频治疗仪的超声功能导入双氯芬酸钠气雾剂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双氯芬酸钠气雾剂治疗。比较治疗后VAS评分、BOM评分以及临床症状分值。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患者VAS评分与BOM评分低于治疗前,且直腿抬高试验、腰部压痛程度以及站立弯腰试验等症状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药物导入的效果比单独使用双氯芬酸钠气雾剂效果更好,促进增加药物的疗效,便于吸收,治疗时间内效果明显。

【关键词】腰痛;超声治疗仪;药物导入;双氯芬酸钠气雾剂;症状分值

腰痛致病原因多样,包括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骨性疾病以及急性腰扭伤等,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腰部疼痛,一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下肢刺痛。其作为临床常见综合征,因患者腰部负重大、筋膜与韧带血运差以及肌肉制动困难等,对组织愈合修复会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治疗效果[1]。病情轻者会对患者生活与工作造成影响,病情严重者可能会导致患者丧失劳动力,造成其生活无法自理,在临床治疗中需结合患者临床特点予以有针对性治疗。鉴于此,选择我院于2018年3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82例腰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取中频治疗仪直流导入双氯芬酸钠气雾剂治疗,单独使用双氯芬酸钠气雾剂效果对比。现对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试验对象选自2018年3月-2019年4月,共82例腰痛患者。男性与女性比例为42:40;年龄区间25-75岁之间,年龄中位数(53.16±7.33)岁;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对照组41例,男性20例,女性21例,年龄28-69岁,平均(56.66±3.22)岁,观察组41例,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25-75岁,平均(59.21±3.31)岁。临床基本资料对比后提示结果为无意义,P>0.05,实验存在研究可比性。

1.2一般方法

观察组患者予以超声中频治疗仪的超声导入双氯芬酸钠气雾剂治疗(广州丰得利实业公司生产的超声中频治疗仪HZ-CS30),具体治疗方式为:使用超声功能调节治疗强度,输出电流控制在80mA以下所采用双氯芬酸钠气雾剂制剂喷于患处,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取俯卧位,将双氯芬酸钠气雾剂制剂垫于超声耦合贴片下,对准病痛部位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20min,1次/d,共10d,根据患者耐受性为限。

对照组患者予单独采用双氯芬酸钠气雾剂制剂直立喷于患处,一次喷药时间不超过2秒钟,3次/d,共10d,根据患者耐受性为限。

1.3观察指标

比较治疗前后V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BOM评分(曲关节活动活动度评分)以及临床症状分值,临床症状分值包括直腿抬高试验(3-0分,分数越高表明疼痛越剧烈)、腰部压痛程度(>600计0分,29-600计1分,16-300计2分,0-150计3分)以及站立弯腰试验(>300计0分,16-300计1分,6-150计2分,0-50计3分)。

1.4数据分析

以SPSS24.0版本统计学软件对患者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型指标以例[n,(%)]表示以及x2检验,计量型指标以均数(±s)表示以及t检验。P值<0.05,表示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比较治疗前后患者VAS评分与BOM评分

经治疗后,患者VAS评分与BOM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腰部作为躯干活动主要枢纽,因负重力度较强且运动幅度大等特点,因而极其容易造成腰部损伤[4]。超声中频治疗仪治疗的超声导入消炎止痛双氯芬酸钠气雾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非化脓性炎症治疗效果,通过止痛双氯芬酸钠气雾剂的导入可显著对患者疼痛状况进行有效控制。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与BOM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可能在于ROM测试属于一次性测试,尽管在治疗中参照的时无痛测试原则,但在实际测试中需尽可能地弯曲,因而需在忍受一定疼痛基础上进行测试[5]。除此之外,直腿抬高试验、腰部压痛程度以及站立弯腰试验等症状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该种治疗方式具有显著疗效,且显著改善腰部压痛症状,增强直腿抬高与站立弯腰程度。因此,超声治疗仪在透入性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可起到显著镇痛作用,改善疼痛。

综上所述,通过超声药物导入的效果比单独使用双氯芬酸钠气雾剂效果更好,促进增加药物的疗效,便于吸收,治疗时间内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大量推广。

参考文献:

[1]邱旋英,张德葵,沈利平.子午流注穴位低频仪治疗腰痛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0):33-34.

[2]郭锦禧,陈月华,邓振博, 等.中频治疗仪直流导入双氯芬酸钠气雾剂治疗腰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06(20):58-60

[3]李爱萍,夏华.电脑中频合并超短波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短期疗效观察[J].当代体育科技,2016,6(20):133-134.

[4]张俊杰.电脑中频治疗仪配合电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体会[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8,18(10):1776-1777.

[5]吴胜利,王昌龙.中频电疗、腰背肌训练治疗单纯性下腰痛78例[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5):744-745.

论文作者:肖萍森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  ;  ;  ;  ;  ;  ;  ;  

配合药物治疗腰椎损伤性疼痛论文_肖萍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