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研究论文_李国华

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研究论文_李国华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士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工程规模的扩大促进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进步,它作为一项综合性的施工技术,要根据施工现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情况来进行施工。可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比较复杂,要求相对较较高。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有一定的难度,再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定的问题,要想最大程度的防止问题出现,就需要严格的根据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要求来选择施工才,施工人员要严格遵守施工工艺的要求,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是多项技术和知识的结合,所以要不断的完善和创新施工技术,只有 这样才可以有效的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

一、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施工的难点

(一)对混凝土的需求量较大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作而言,与常规混凝土不同,他所需要的机具以及材料量短时间里相对较大,如预拌混凝土、振捣器、罐车以及输送泵等。为确保混凝土的各项需求,则在保证机具和材料同步性的同时还需各单位之间协同合作。

(二)施工和养护的难度偏高由于体积偏大,所以浇筑的混凝土在硬化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水化热。处于表层混凝土的水热化可以通过扩散而快速冷却,而在内部的则不会轻易散失,这样表层和内部会出现温差,若控制的不得当,极易因此而出现温度裂缝。

(三)容易受到外界气温的影响混凝土浇筑的温度会随着施工环境的外界气温变化而变化,外界温度降低时,它降温的幅度逐渐加大,尤其出现骤降情况,已 经浇筑的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会急剧增加,若不能及时将内 部的热量散出,或外层的保温措施不到位都会导致出现温度裂缝,若情况比较严重,混凝土的整体质量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整体结构的稳固性、耐久性以及安全性都会受影响。

二、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点

(一)准备阶段引用的施工技术首先,施工单位应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空间情况来设计施工平面图,同时明确垂直起降机械假设的具体位置。如,井架、施工电梯等,都要基于对拟建项目高度、施工材料等方面具体情况的综合分析来完成布设。同时,还要正确认识到,能否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是做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以及进度控制工作的重要前提与基础。因此,在项目正式施工前,要结合项目具有的优势特点,深入研究施工中的各个工序,以及工种具有的技术难点。以此来及时更改施工方案中存在的错误,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施工方案在施工资料配置、布局方面具有的指导 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以此来为施工质量、进度提供有力保障。对于施工中的原材料选用、交接班,以及浇筑顺序等诸多方面都要与具体工程条件相符合,充分满足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提出的各项要求。

(二)做好原材料质量的控制工作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具体引用中应对材料质量做出科学控制,且要将混凝土的温度有效控制合理范围之内。从材料质 量这一层面来讲,在正式施工前,要按照标准要求来搅拌混凝土,进而全面适应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图纸提出的各项要求。如,对于柱形混凝土调配环节来讲,其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适当增加砂石的引用,结合具体情况来合理调整外加剂配比,以此来为混凝土强度提供有力保障。而对于混凝土温度控制工作的具体落实来讲,要结合混凝土具体情况来定期浇水,确保混凝土温度能够始终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且还要将调配好的混凝土放置在具有良好通风条件的区域,也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够尽可能减少混 凝土裂缝问题的产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阶段的施工技术房屋建筑工程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之前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施工材料作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前提条件,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审查,另外,在大体积混凝土表层结构和内部、外部温度符合施工标准之后,才可以开展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一是,搭接分层浇筑技术要确保混凝土长度在浇筑技术的三倍之上的厚度才可以进行施工,大体积混凝土在进行浇筑的过程中会自然的形成斜坡,所以在浇筑施工的时候要对混凝土结构进行预应力加固措施。如果大体积混凝土截面的裂缝比较大的话,在运用搭接分层浇筑技术的过程中,要注意在混凝土浇筑作业中高温的影响,当浇筑施工完成后要及时的做好遮阳措施;二是,全层浇筑技术,主要是针对建筑工程的整体结构来说的,综合性浇 筑主要问题就是遗漏现象,在进行二次浇筑混凝土桩之前,要逐 步的进行浇筑施工。混凝土结构面不能大于钢筋;三是,分层分段浇筑技术,在应用分层浇筑技术的时候可以对不同的层面或者段面进行浇筑施工。对于建筑整体结构应用全层浇筑,针对细节或者具体的段面要使用分段分层浇筑。

(四)保障混凝土入模温度的降低为了能够有效规避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情况,就需要相关的施工人员加强对混凝土入模温度的严格控制。通常情况下 来讲,相关的施工人员都会选择低温水或者砂表面覆盖的方法,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温度。另外,还注意尽量缩短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尽量将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进行延长,保障其能够达到5 小时以上。与此同时,还需要在浇筑的过程中,最大程度上减缓 混凝土浇筑的速度,从而使得混凝土热量散发速度得到合理增加,保障水热化程度得到一定降低,避免由于浇筑温度过高,而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高温情况,合理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在此过程中,相关的技术人员还需要对混凝土入模温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入模温度不宜低于 5摄氏度,不宜高于 35摄氏度,最好是将其温度维持在18℃以下,进而为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奠定良好基础。

(五)合理控制拆模时间在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拆模的过程中,相关的技术人员需要注意对其温度进行实时的测量以及监控。通常情况下来讲,只有当混凝土表面温度同内部温度差低于25℃时,才能够开展混凝土侧模拆除作业。如果这二者之间的温度差大于25℃,那么就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对混凝土采取保温措施,从而缩小二者之间的温度差,然后在继续进行拆模作业。

(六)施工后养护管理首先,应当做好混凝土的保湿工作。完成混凝土浇筑后由于水泥水化需要大量的水,此时如果水分不足容易出现干所裂缝,所以,应当做好保湿处理,通常需要通过洒水、覆盖等方式进行保湿处理。混凝土保湿养护根据混凝土体积来确定,通常大体积混凝土需要至少 14 天的保湿养护时间。同时,如果在寒冷地区或者季节应当做好保温养护,避免出现温度裂缝。当混凝土结构强度达到标准后应当将模板拆除,要根据养护强度来拆除非承重模板,避免出现损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结构较为复杂的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来讲,在具体开展中极易受到一系列外界因素的影响。对此,为了给其各施工环节质量、安全与进度提供有力保障,就必须要对其施工特点、要求做出全面分析与准确把握,基于此来落实好各项准备工作,针对其各施工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出针对性的解决策 略,科学引用各项施工技术的,以此来最大限度的减少各类问题的产生,建设处更理想的工程项目。

参考文献:

[1]黄磊.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9(16):146-147.

[2]马传宝.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探析 [J].低碳世界,2017(06):181-182.

[3]杨晓红.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探讨[J].门窗,2018(12):83.

[4]徐健.关于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探讨[J].四川水泥,2018(08):257.

论文作者:李国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  ;  ;  ;  ;  ;  ;  ;  

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研究论文_李国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