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互通的现代物流体系构建论文

基于互联互通的现代物流体系构建

师 宁,李泽萍,赵胜利,周 丽

(北京物资学院信息学院,北京 101149)

摘要: 由于成本高、管理水平低等问题存在,传统物流业的发展已经偏离时代发展,并且严重限制现代物流体系的发展。通过建立科学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很大程度上降低物流成本,从而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促进社会进步。通过建设四大系统(物流基础设施系统、物流作业系统、物流管理系统和物流信息系统)、三大网络(基础设施网、运营组织网和智能信息网),实现各个系统与网络的互联互通,从而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对如何保障现代物流体系的构建提供思路,提高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效率。将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在各个系统网络中,创造性地提出基于互联互通的现代物流体系,以提高物流产业管理水平,降低物流费用,达到促进传统物流产业尽快转型,提高物流产业信息化程度与运营效率,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目的。

关键词: 现代物流体系;互联互通;智慧物流技术

在“互联网+”的国家战略下,物联网、大数据、数据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随之兴起,现代物流体系是高效化、集约化、安全可控的。要运用精准化、精细化等现代管理理念,将传统物流中相对分散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体化的物流运行模式[1],这就要求我们要结合高新技术构建相应的系统网络,形成一个互联互通的现代物流体系。实现现代物流互联互通,可以降低互联网较快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互联网+物流”模式的发展。互联互通的现代物流体系有先进的理念与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系统与网络。高新技术作为介质融入该体系,将所有的物流环节融为一体成为一个有机体,同时建设保障系统;云计算技术在物流互联互通中起到突破瓶颈制约作用;大数据技术则为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增值;区块链技术的出现则为相应的网络系统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证和信息可追溯。结合相应的互联网、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提高现代物流网络体系的运作效率,通过高新技术将各个系统与网络连接在一起,实现信息、技术、资源的互联互通。

(4)可以在标准规范要求指标下,在焊接材料采购时,可进一步降低C含量以及S、P、Si等杂质元素的含量,以降低产生热裂纹的倾向,提高操作性;提高Al、Ti元素的含量,达到细化晶粒、提高焊缝金属的塑性。

1 现代物流体系的发展理念

1.1 一体化运作

传统的物流发展模式是分离式的,没有统一的物流标准。要将物流体系的所有的环节融为一体,互联互通,就必须结合现代的电子计算机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真正的物联网。各个物流环节只有融为一体,才能实现各环节间的信息流通以及资源共享。为了达到物流体系的一体化运作,就必须建立相关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网络,建立完整、高效、科学的现代物流体系。

1.2 集约化发展

集约化的现代物流体系要利用现代物流设施和新兴技术,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有机结合,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集约化的发展理念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现代化水平,还能提高其综合竞争力。在一体化运作的基础上,要应用先进模式来提高现代物流体系的集约化程度,实现物流体系整体化的同时提高其运作效率。

1.3 专业化管理

我国物流成本在生产总值(GDP)中所占比例远高于欧美发达国家,且第三方物流占物流市场的比重仍低于欧美。降低物流成本,要从运作模式与管理出发,提高我国物流体系的专业化水平。要构建系统网络,建立物流综合管理中心,提高管理的专业化程度,将物流业中各个流程融为一体,提高其运营效率,极大程度地降低成本。

2 现代物流体系的发展目标

2.1 物流体系信息化

为了实现现代物流体系一体化、集约化和专业化,达到物流运作的信息化、高效化和安全化,必须要有一个准确精细的顶层设计蓝图,政府要起引领作用,以企业为主体,共同负责统筹规划。行业决策部门要进行合理的建设规划,既符合实际需要,又能刺激发展潜能,基于全局、业务和绩效3个层次来进行系统规划和设计[11]。顶层设计互联互通,政府与企业双方建立紧密的交流合作,并且要基于信息平台进行信息共享,做到顶层设计透明化。

2.2 物流体系智慧化

混合臂高空作业车工作斗模糊PID调平控制系统原理图如图7。调平控制系统在运行中,不断检测e和ec,根据模糊控制原理对3个参数在线修改以满足不同e和ec时对控制参数的要求,从而使得混合臂高空作业车工作斗在满足该调平控制系统要求的精度下平稳,快速的调平。

1.1一般资料选取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的375例异常血液样本作为对照组,同期选取了正常血液样本350例作为观察组,对这些样本进行了血涂片检验,观察组共有192例男性和183例女性,患者年龄19岁到79岁,平均(44±12.97)岁。对照组有181例男性和169例女性,年龄20至81岁,平均(45±13.01)岁。两组一般性资料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2.3 物流体系追溯化

现阶段,物流体系中不恰当的人机交互和监管人员篡改数据等行为频繁出现,使得交易过程安全度降低。区块链技术的兴起,为信息安全提供了一种新思路。通过区块链技术,建立相应体系,避免信息泄露和追溯目标货物物流信息,加强物流过程的信息化透明程度,达到溯源结果的真实性,促进交易体制高效化与物流环节互联互通。

3 建立现代物流体系的四大系统

3.1 物流基础设施系统

物流基础设施因其特殊性又被人们称作物流系统运行的物质基础,不仅是物流网络发展的关键内容,还是现代物流体系运行的基本保障,包括物流基础设施、物流运输的工具以及物流的配送中心以及物流信息网络设施,主要作用在于有效促进现代化物流体系的建设,保障其运行。物流基础设施是现代物流体系的基石,建立物流基础设施系统至关重要。基础设施系统的建设要符合发展目标,达到现代物流体系的互联互通。在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前,要统筹布局,从宏观上出发,落实到微观。基础设施建设要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合理布局,防止盲目建设和无组织开工。运输线路的建设是物流基础设施的主干,要大力推动公路、铁路、航空和海运等运输线路的建设,呈现多式联运的格局,构建全方位的立体物流系统;加强对运输车辆、货轮以及货机的研发力度,使得运输工具更加绿色、更加高效;要改变成本高、空载率高、周期长的运输方式,各运输工具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解决好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问题,做到完美衔接,形成一体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其次,还要完善物流园区、分拨网点以及配送中心,以此来为物流体系提供强大支撑。物流节点的高效运作可以折射出整个物流体系的效率。物流基础设施还包括信息设备的建设,如计算机、通信机器等自动化设备,要加强物流企业信息设备的普及率。在企业层次、供应链层次和区域层次建立可循环物流设施,建立绿色物流系统,实现资源的合理循环使用[4]。如图1所示。

图1 现代物流体系的物流基础设施系统

3.2 物流作业系统

现代物流体系构建中的物流作业系统主要是由物流的功能所组成的,在实际工作中不仅包括物品的包装,还要包括物品的运输和该商品在流通环节中的安全以及物品配送等等内容。现代物流体系的作业系统必须符合一体化理念,广泛应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仓储作业过程中应普及自动化立体仓库,大力运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建立仓储信息平台;在装卸搬运环节,将人、车、货互联互通,同时把各设施设备相连接,建立物联网;在流通加工方面,要大力普及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无人机干线运输以及配送运输,普及无人车以及自提柜的使用。同时,作业系统中的各环节都要依赖于物流信息系统,要保证信息及时传递与分享,实现物流作业系统内部的互联互通。如图2所示。

图2 现代物流体系的物流作业系统

3.3 物流管理系统

现代物流管理系统在实际工作中不仅需要保障对现代物流体系内部形成有效管理,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对外形成有效管理,是现代化物流体系建设的重要推动力。要基于现代技术开发一套信息化水平高、成本相对较低和交互性较强的物流管理系统。高效科学的物流管理系统可以对物流系统的内外管理提供有序保障,具体包括:物流管理组织、物流规章制度、物流业务流程、物流评价指标和物流经营活动。企业的物流管理系统结合业务需要,可以从以下5个功能模块进行功能设计:采购管理、生产加工管理、仓库管理、销售管理和系统维护管理[5]。此外,在一些重要的物流节点处建立综合运输管理系统,保证对物流体系中的货物质量、交通安全、交通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加强对运输安全的保障,其中离不开云计算的技术支持。如图3所示。

要实现物流体系的互联互通,必须加强智慧物流技术推广应用。智慧物流是一种高层次、高水平的新型物流形态,是通过将大数据、云计算以及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制度全面融合,并应用到仓储、运输、配送等物流领域的各个环节的现代化物流管理[3]

图3 现代物流体系的物流管理系统

3.4 物流信息系统

现代物流信息系统主要的组成功能主要有业务处理层、管理控制层、决策分析层和战略规划层4项重要功能,主要作用在于为现代化物流体系提供实效性信息,促进当代物流体系构建,增强我国经济实力。要建立物流信息平台,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包括交通信息共享、供需信息共享、政策信息共享、供应链信息共享等。物流信息系统要建立在物流基础设施系统之上,利用好互联网信息发达的特点,通过电子计算机和通信设备及时提供相应的信息。积极利用RFID智能感测技术、无线电通信和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建立一个物流体系和市场供需相结合的信息平台[6]。信息系统还要实现各类信息的收集、传递、处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物流中心后台的数据存储仓库,以信息处理技术为手段,负责面向不同用户进行信息的采集获取和交互发布。借助物流信息系统平台,可以形成企业透明公开的运营环境,提高行业效率,并且有助于政府、企业、公众的互动,促进一体化发展。在此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可以极大地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实现各类物流资源的配置优化。如图4所示。

图4 现代物流体系的物流信息系统

4 运用新型技术建立现代物流体系的三大网络

4.1 基础设施网、运营组织网、智能信息网

网络技术与物流的信息化促进了现代物流的发展,现代物流越来越依赖于物流信息技术。而云计算作为一项新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运用是物流信息化发展的一个机遇,通过云技术可为物流管理的各方面提供信息资源。可把物流业中各层次的数据资源集成起来,进行全面的物流资源共享与应用,物流管理人员可对其中各个环节进行监控与控制,物流云平台将成为物流系统的指挥中心[7]

在近期于伦敦召开的世界核协会(WNA)2018年年会上,经合组织核能机构(OECD/NEA)总干事威廉·马格伍德表示,如果各国仍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则应改革电力市场。

图5 现代物流体系的基础设施网

建立高效科学的物流大通道,将每一次物流活动都安排得科学有序、有保障。一宗货物从出发地到目的地,必然会经过各种运营分公司,此时,各分公司的信息沟通与任务分工明确非常重要,一个高效的运营组织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实现现代物流体系互联互通的前提条件。同时,要保证运营过程中的高效率,最大程度地运用基础设施网络,实现运营组织网络的高效安全。如图6所示。

图6 现代物流体系的运营组织网

在信息系统建立的基础上,加大各系统的相互联系,运用新兴技术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的智能信息网络。首先要大规模应用物流信息处理技术,主要分为物流运营信息采集技术、物流运营信息交换技术、物流运营信息存储技术、物流运营信息加工技术、物流运营信息反馈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综合运用物流信息处理技术构建信息网络,并且提高智能化水平;通过智能信息网络,提高现代技术的运用能力,促进现代物流体系的建设。如图7所示。

区块链是指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在物流行业的应用前景十分巨大。2017年5月,京东联手科尔沁牛业打造了全球首例区块链全程追溯服务功能。京东区块链防伪追溯平台接入科尔沁牛业集团产品养殖、生产、加工等追溯信息,结合京东仓储出入库、订单、物流等信息,将全程品质追溯信息展现给消费者,消费者可以一键查询订单状况。据相关知情人士透露,合作的结果令人满意[8]。区块链技术本身作为分布式技术,现在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要让区块链技术与物流产业慢慢融合,提高数据的可信度,避免数据造假的发生。

图7 现代物流体系的智能信息网

4.2 现代物流体系的新兴技术

国内物流牵头企业已经开始使用无人车、无人机、自提柜等,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趋向于成熟,并且已经开始被物流企业所应用。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极大地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尤其是配送方面。要让人工智能技术融入物流产业各个角落,实现现代物流体系的智慧化。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将引领现代物流体系更为激进地跨越机械化、自动化这个“半智能”物流行业阶段[10]

在建立现代物流体系基础设施系统的基础上,组合各分系统,形成全面的基础设施网络,实现跨区域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单一的基础设施系统存在独立性,只有将各个系统互联互通、融合为一体,才可以发挥出现代基础设施系统的优越性。在运输设备方面,要在上层综合统一管理、优势互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此外,实现物流园区的互联互通,建立国内物流园区网络体系,加强各物流节点的联系,做到信息及时共享。如图5所示。

物流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时时刻刻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假如企业没有及时高效地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将会产生巨大的损失。将大数据技术作为技术介质运用到现代物流体系中,可以让物流体系中各方及时共享信息,在全局上掌握运作信息,促进管理者运筹帷幄、作出正确的决策。积极运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网络上的大量数据,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客户进行需求预测以及设计最佳配送时间等。最重要的是,大数据技术不仅可以分析庞大的信息,还可以通过加工数据信息实现物流体系的增值,提高企业的决策能力,科学高效地减少各种资源的消耗,进一步推进现代物流体系智慧化。

粮食问题关乎国计民生,国有粮食企业承担着调节粮食市场需求的责任,执行着国家粮食安全政策,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但是国有粮食企业在长期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国有粮食企业的作用,需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本文首先简单地回顾了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过程,了解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的大方向,然后分析了改革的必要性,最后详细地分析了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备受关注的产权制度改革和内部控制改革两个方面。在分析过程中,发现已有的对国有粮食企业改革研究的文献大多基于经验分析和实地调研分析,定量分析的文献很少,这可以成为学者以后研究国有粮食企业的方向。

物流产业是经济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只有加快物流产业与网络信息技术的融合,才能使现代物流业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实现现代物流体系的互联互通;此外,现代物流与互联网相结合,可以有效降低成本,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产业整体效率。物联网技术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一种扩展,物联网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将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完成物品传输过程的信息交换和传递工作。这样一来,企业能够实现对各项物品传递过程的实时跟踪、监控管理功能。物联网技术发展已经被列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物联网技术势必会成为现代物流行业信息智能化发展的趋势所在,同时也是推动物流现代化的最佳动力,能够为物流行业注入更多的新鲜活力[9]。大力普及物联网技术也是实现物理体系互联互通的必要基础。

构建三大网络,离不开新兴技术的支持,要以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互联网、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作为介质,从技术层面进行融入,在新兴技术的依托下建立互联互通的现代物流体系。

5 建立健全现代物流体系的保障机制

5.1 顶层设计互联互通

互联互通的现代物流体系构建需要加快信息化的进程。物流交易市场上供需双方信息透明和对称,将物流中的各大环节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为物流服务的供需双方提供一个信息获取平台和交换发布的平台。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各项数据进行采集,后期进行模块化处理,提高企业的决策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不仅要提高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能力,提高信息共享能力,还要利用信息化来进行流程改造,用于物流的流程设计和改造。此外,还要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2]

5.2 信息安全

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对于现代物流体系的构建至关重要,关键问题集中在如何提升现代物流体系中各类IT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证物流信息系统不受到攻击、关键数据不被泄露。可从以下两方面来对物流信息系统安全性提供保障:第一是系统环境,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保密性,保障区域物流体系中相关信息的数据安全和信息安全;第二是在系统环境安全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区域物流体系中各类信息系统的易交互、易追溯和易鉴别性[12]。此外,还可以将看不见的物流信息同实物流动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为物流管理提供信息,从而实现企业对于物流的全流程追溯;通过分析物流的信息数据,制定合理的措施,对整个物流过程的风险控制、物流调度和物流政策进行有效地控制。

(2) ①、②位置之间,以及③、④位置之间电机体的检测数据的变化受②、③位置之间电机体变化的影响,同时亦受车体震动、车轮不圆等因素的影响。其变化幅度虽然不大,但是变化规律比较复杂,无法从中得到电机下沉的信息。

5.3 政府支持与引导

现代物流作为一个综合性产业,政府的战略政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制定相应的政策有利于现代物流的发展。相关政府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规范物流市场,减少制约现代物流发展的阻碍因素,放开市场准入,发挥好引导作用;还应大力支持物流企业投资建设,加强扶持力度,支持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形成公开透明的审批制度。此外,要完善政府部门物流监管体系,对物流企业进行规范性约束,促进形成公平的市场秩序,物流标准需依靠政府的强制性。现代物流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与规划是以政府为主体的,政府方面应该合理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与规划不仅会促进现代物流体系的构建,还能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有利于民生建设。以南京市为例,为了加快物流基地建设,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采取总体统一规划、优惠政策辅助、财政资金积极引导等多种手段吸引外来物流企业进驻物流基地;与此同时,政府与企业互联互通、紧密合作,发挥长江港口的比较优势,积极引入外商投资,中外合资进行物流园区的开发建设及城市公共物流节点的运营等工作[12]。相关部门还应该承担物流产业投资多样化的任务,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种资本进行产业投资。

5.4 人才教育

现代物流业有别于传统物流业,需要结合现代高新技术,从而实现体系的互联互通。要让现代物流体系互联互通,单靠基础设施的建设、技术的引进是不够的,还需要专业的人才资源。现代物流体系的构建需要一大批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现阶段我国物流人才方面还存在缺口,人才培养已落后于物流业的发展,要建立一套全面综合的物流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企业内部高学历人才比例,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人才,建立相关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要紧密相连,结合企业发展需求,制定相应培养方案。高校加大物流专业以及相关技术专业的招生规模,提高教学质量,建立物流行业在职培训教育,并组织物流企业定期展开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畅通人员引进通道,拓展人才来源渠道,以培养出更多适应物流产业运作的复合型人才[13]。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管理人才和高新技术人才,需要一大批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专业知识的人才来为现代物流体系的建设助力。

根据南水北调输水干线不同区域对不同水质水的需求差异,后续工程建设需注意将生活用水与其他用水分管道输配,扩大再生污水回用水量,修建一定规模的再生水输配水管道系统,逐渐形成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等多套管网供水系统[9],以实现优水优用,合理利用优质水资源,为保障沿线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5.5 管理体制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现代物流体系要实现管理与制度的创新。为促进物流业健康持续发展,应注意结合我国当前国情,构建合理的物流组织结构[14]。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利益分配机制、风险防范机制等,理制度的高效化可以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减少劳动力浪费。互联互通管理机制是互联互通核心问题的重中之重,是最终影响现代物流网络能否实现互联互通以及互联互通实际效果的关键所在。其中,管理机制需要研究内容包括物流网络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管理主体、管理内容、管理职责和管理手段等;利益分配机制需要研究的内容包括不同物流节点之间在实现互联互通时,如何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促进双方有效合作,包括收益计算方式、收益分成模式等;风险防范机制需要深入研究内容包括现代物流互联互通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类型、原因和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以及相应的规避手段等,包括道德风险、管理风险、运作风险和信用风险等。此外,还要大力普及新兴技术,促进各物流企业与各物流园区广泛使用射频技术(RF)、全球定位系统(GPS)、自动仓储等技术,提高现代物流业的信息化科技水平。构建完成的现代物流体系应有一套规范化、可实施的约束机制和管理制度,实现权责明确、赏罚分明。

6 结论

建立一个基于互联互通的现代物流体系是时代所需。一个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拉动经济增长,提高综合国力。要实现现代物流体系的高效运作,首先要保证体系内部的互联互通,这就要求物流产业积极运用新兴技术,促进现代物流体系的信息化、智慧化和追溯化。本文在明确现代物流体系理念和确定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建立物流基础设施系统、物流作业系统、物流管理系统、物流信息系统四大系统,积极推动系统建设,形成基础设施网、运营组织网和智能信息网三大网络,同时以新兴科学技术为介质融入推动现代物流体系全面实现互联互通。最后,为了保障现代物流体系的建设,从顶层设计、信息安全、政府支持、人才培养和管理制度方面提出保障机制。本研究从发展理念与目标、构建系统与网络、结合新兴技术和保障体系方面对现代物流体系的构建做宏观规划,意在促进传统物流产业尽快转型,提高物流产业信息化程度与运营效率,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周红军.甘肃省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研究[J].经济理论与实践,2018(33):117-118.

[2]贺彩玲,张玉静.浅析我国物流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J].价值工程,2011(15):30.

[3]伍宁杰.“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智慧物流转型路径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8(12):116-119.

[4]李登杰.山东省绿色循环物流系统发展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25):15-17.

[5]孙新昱.中小型企业物流管理系统研究与设计[J].物流技术,2013(8):164-167.

[6]曾建民.论我国现代物流体系的构建[J].湖北社会科学,2015(12):85-88.

[7]刘晓洪.云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J].网络与信息化,2014(33):439-440,496.

[8]徐翔.当物流遇到区块链[J].关注,2018(5):62-63.

[9]邹志贤.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J].信息科技探索,2018(3):164-165.

[10]朱喆,许家辉,王涛,等.人工智能技术在现代物流系统的应用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8(7):98.

[11]刘寅斌.基于顶层设计思想的物流园区总体规划的研究[J].现代物流,2009(1):48-51.

[12]陈沉.区域物流体系构建的研究:以杭州恒大建材市场为例[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6.

[13]李平.“一带一路” 背景下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7.

[14]庞雪平,邓玲.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创新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8(7):152-154.

Construction of Modern Logistics System Based on Interconnection

Shi Ning, Li Zeping, Zhao Shengli, Zhou Li
(School of Information, Beijing Wuzi University, Beijing 101149, China)

Abstract: Due to the problems of high cost and low management level,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logistics industry has deviated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seriously limite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system. By establishing a scientific and efficient modern logistics system, the logistics cost can be reduced to a great extent, so as to promote the growth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al progress.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four systems(logistics infrastructure system, logistics operation system, logistics management system and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three networks (infrastructure network, operation organization network and intelligent information network), this paper realizes the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each system and network, thus constructs the modern logistics system, and provides ideas on how to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logistics system and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of modern logistics system. Combining big data, internet of things, cloud computing, block chai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each system network, the modern logistics system based on interconnection is creatively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logistics industry, reduce logistics cost,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logistics industry as soon as possible, improve the information degree and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logistics industry, and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progress.

Key words: modern logistics system; interoperability; intelligent logistics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 C931.2;F252;F06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7695(2019)15-0191-07

doi: 10.3969/j.issn.1000-7695.2019.15.028

收稿日期: 2018-08-31,

修回日期: 2018-11-25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仓储拣选系统拥堵的影响因素与联合控制策略研究”(71501015);中国物流学会重点项目“现代物流网络体系互联互通研究”(2018CSLKT2-004);北京市长城学者项目“紧致化仓储拣选系统的优化研究”(CIT&TCD20170317)

作者简介: 师宁(1995—),男,山西孝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物流系统、数据处理分析;李泽萍(1993—),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物流系统、优化理论与方法;赵胜利(1995—),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物流系统与技术应用;周丽(1978—),女,辽宁盘锦人,院长,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优化理论与方法、区块链技术。

标签:;  ;  ;  ;  

基于互联互通的现代物流体系构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