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地层探地雷达信号处理机的DSP实现

浅地层探地雷达信号处理机的DSP实现

张立国[1]2003年在《浅地层探地雷达信号处理机的DSP实现》文中研究指明本课题所研究浅地层探地雷达的体制是无载波冲激探地雷达,主要任务是分析与研究浅地层探地雷达信号处理的算法,并在DSP目标板上实现探地雷达的信号处理机。该浅地层探地雷达信号处理机的主要功能是对探地雷达回波数据进行杂波抑制处理,利用基于微波全息成像的合成孔径技术提高成像的分辨率。本文介绍了探地雷达的发展历程与基本原理;分析了探地雷达回波数据的信号模型并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浅地层探地雷达信号处理的算法;描述了在DSP目标板上实现信号处理机的方法并与PC机处理结果进行对比;最后提出了两种提高信号处理实时性与目标分辨力的算法。本人的主要工作包括:分析浅地层探地雷达回波数据信号模型及各信号分量特征;研究信号处理算法,即杂波抑制和合成孔径处理两部分算法;分析ADSP-21161N的结构与特征,并在其目标板上实现浅地层探地雷达的信号处理机;对实测数据进行处理,比较DSP与PC机的处理时间和处理结果;提出浅地层探地雷达合成孔径的快速算法,提高信号处理的实时性;提出浅地层探地雷达回波倒相自适应处理方法,解决了存在回波倒时目标垂直距离判别不准的问题。

贺鸿飞[2]2009年在《便携式雷达信号处理机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微电子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雷达越来越向小型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便携式雷达便是其中的一个发展方向。便携式雷达普遍具有探测距离短、实时性高、分辨率高、运算量较小、重量轻等多个相同的特点,因此,其硬件系统中的信号处理机具有通用性。本文以“超宽带穿墙探测雷达”为应用背景,对便携式雷达信号处理机的通用平台进行设计与实现,所涉及到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硬件系统设计:完成系统功能要求分析;对关键器件进行选型;设计系统结构并确定系统方案;对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2.硬件电路设计:设计信号处理机各个模块的硬件电路;设计PCB板,包括迭层设计、布局和布线;绘制PCB板。3. DSP软件开发:采用中断控制和DMA传输的方式完成DSP从双口RAM中读取数据或往双口RAM中写入数据的设计;设计DSP与其它模块的通信方式;开发定位模式下的算法软件。4. FPGA部分接口设计:设计了中心控制器的总体架构;对双口RAM接口和从属FIFO接口进行设计与仿真,分别实现了FPGA与双口RAM和USB之间的数据传输与通信。5.硬件系统调试:调试信号处理机硬件系统的各个模块,并验证其能够正常工作。

佚名[3]2005年在《雷达》文中研究指明TN952005041206国外雷达技术发展管窥/柴振海(总装备部北京军代局驻北京地区军事代表室)//现代防御技术.―2004,32(5).―62~65,68.随着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雷达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空间,雷达与反雷达的相对平衡状态不断被打破。介绍

佚名[4]2005年在《雷达》文中研究说明TN95 2005031300 IF采样和数字下变频在OTH雷达接收机中的应用/张朝辉(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现代雷达.-2004,26(4).-56-58 阐述了超视距雷达用中频采样和数字下变频的原理,给出了具体的工程实现方法.该设计可实现I/Q基带信号以24位串行输出,可完成五种带宽的数字低通虑波器的切换,并可对多路接收机之间出现的相位误差进行补偿,对其测试后的性能指标完全能满足雷达的实际要求.图6参2(刚)

李孟娟[5]2008年在《隧道衬砌层位在探地雷达成像中的自动识别》文中认为在隧道结构中,二次衬砌作为结构受力的一个组成部分起到承载围岩压力、支撑、防腐蚀、防水等重要作用。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施工环境恶劣、施工工艺不规范、工序不严格等因素,可能导致隧道衬砌实际厚度未达到设计厚度要求,从而给隧道的安全运营埋下了质量隐患。因此在隧道衬砌质量的探地雷达检测中,二次衬砌厚度通常作为一项重要的检测指标。目前,对于隧道二次衬砌厚度的检测,主要是通过探地雷达现场采集数据并对检测资料进行解释来开展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解释人员平时的经验积累。文章首先讨论探地雷达检测隧道二次衬砌厚度的工作原理;接着介绍探地雷达回波成像算法、杂波抑制方法和煤质层面的检测和追踪方法;在了解隧道的地质、设计、施工资料的前提下,根据同相轴特征、振幅大小和方向、波形特征和反射波的频谱特性分析和识别隧道二次衬砌层位特征;以MATLAB为开发工具,编程读取探地雷达数据文件获取雷达工作参数及原始数据记录;并对隧道衬砌结构进行A-scan和B-scan成像,反演和重构出隧道衬砌内部结构的二维剖面可视化图像;通过去漂和均值法等数据处理手段压制干扰信号,增强有效信号;采用峰值检测与追踪方法,以菲涅尔波相识别原理为层位判定依据,结合平时肉眼识别经验,编程实现隧道二次衬砌厚度的自动追踪;最后,对龙海隧洞衬砌层位进行自动追踪,获取层位线的双程走时并计算二次衬砌厚度,从而对隧道的衬砌厚度做出有效的评估。

佚名[6]2006年在《雷达》文中指出TN952006041388统一系统误差建模及估计方法研究/王放,朱孝开,魏玺章(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ATR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现代雷达.―2005,27(7).―4~7.随着科学的发展,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在军用和民用的各个领域中应用越来越广

参考文献:

[1]. 浅地层探地雷达信号处理机的DSP实现[D]. 张立国. 电子科技大学. 2003

[2]. 便携式雷达信号处理机的设计与实现[D]. 贺鸿飞. 电子科技大学. 2009

[3]. 雷达[J]. 佚名. 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 2005

[4]. 雷达[J]. 佚名. 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 2005

[5]. 隧道衬砌层位在探地雷达成像中的自动识别[D]. 李孟娟. 昆明理工大学. 2008

[6]. 雷达[J]. 佚名. 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 2006

标签:;  ;  ;  ;  ;  ;  

浅地层探地雷达信号处理机的DSP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