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城市群的战略定位及其主要功能_中国城市群论文

江淮城市群及其主体功能的战略定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江淮论文,主体论文,城市群论文,战略论文,功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78X(2008)12-0016-05

一、江淮城市群的提出与空间结构

江淮城市群是以合肥为中心,包括沿淮的蚌埠、淮南,沿江的马鞍山、芜湖、巢湖、铜陵、池州、安庆,皖东的滁州和皖西的六安11个省辖市,形成“1+10”的城市群结构。2007年,江淮城市群的地区生产总值为4780亿元,占全省的65.1%;工业GDP为2010亿元,占全省的73%;固定资产投资为3462亿元,占全省的71.7%;进出口总值为121.9亿美元,占全省的76.5%。

合肥作为江淮城市群的核心,近年来发展很快。地区生产总值由2001年的363.4亿元,占全省的11.0%增加到2007年的1334.2亿元,占全省的18.2%。仅6年时间,地区生产总值净增近千亿元,占全省的比重也提高了7.2个百分点,为江淮城市群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同时,在江淮城市群的11个城市中,2007年合肥相关指标的首位度也都较高,其地区生产总值为1334.2亿元,首位度2.29—芜湖;工业增加值为521.2亿元,首位度1.59—马鞍山;固定资产投资为1299.2亿元,首位度2.98—芜湖;进出口总值为34.6亿美元,首位度1.18—铜陵。同时,江淮城市群相关指标的首位度,与武汉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武汉、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郑州也都大体相当。

在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倪鹏飞主编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6》中对中国的城市群做了总体分析,也第一次提出了“皖江淮城市群”的概念,并且将其列为成长中的区域性城市群,这个观点与我们不谋而合。不过,他们提出的是“8+4”模式,比“1+10”的江淮城市群模式多了一个皖东南的宣州。

合肥不仅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是江淮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而且其区位居中,有5条铁路和6条高速公路辐射四周,是全省的交通枢纽和江淮城市群的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其他10个城市也都有铁路与高速公路相通,与合肥的交通距离都在2小时车程范围内,构成蛛网状的空间结构。其中,合肥与北部的淮南、蚌埠和南部的马鞍山、芜湖、铜陵分别组成两个“金三角”,如同两个对称的“金翅膀”,拉动“蛛网”起飞。可以说,江淮城市群的空间结构是均衡而优良的,而且合肥与淮南、马鞍山与芜湖、铜陵与池州还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同城效应”,这种蛛网状的空间结构正趋向紧密。

二、构建江淮城市群的战略意义

江淮城市群在空间范围上是前几年安徽提出的以合肥为中心、以六安和巢湖为两翼的省会经济圈的扩容。就单个城市圈的空间结构来讲,一般可分为核心圈、紧密圈、发展圈三个圈层。安徽省会经济圈的核心圈是合肥所辖的四区三县,紧密圈是合肥、六安、巢湖三个省辖市,而“1+10”江淮城市群又是省会经济圈的发展圈层。由于合肥的快速发展和江淮地区交通体系的完善,江淮城市群已浮出水面,构建江淮城市群具有多方面的战略意义。

第一,构建安徽崛起的战略支点,改进安徽生产力布局的空间结构。

我国的区域发展已进入以城市为主导的新阶段,而城市发展又进入了以城市群为主导的新阶段。国内外区域发展的实践充分表明,城市群已成为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点。安徽城市数量较多,但城市规模偏小,长期以来缺乏一个空间战略支点,生产力布局空间分散,是在区域布局上导致安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安徽的崛起要寻找和构建这样的一个战略支点,以改进生产力布局的空间分散状况。从安徽的城市状况来看,这个战略支点不应只是一个城市,而应是一个城市群,以省会合肥为中心的“1+10”江淮城市群就是这样一个具有战略支点意义的城市群,从而可以改进安徽生产力布局的分散化缺陷,在本省形成“中部崛起、辐射南北”的发展格局,带动全省奋力崛起。

第二,突出一个省级城市群,培育全省“发展极”。

目前,安徽已提出三个城市群(带),即以合肥为中心的省会经济圈,以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市为轴线的皖江城市带,以及“两淮一蚌”(淮南、淮北和蚌埠市)城市群。尽管突出了城市群的带动作用,但三个城市群分居中、北、南,布局出现分散化倾向。三个城市群的经济实力也都不太强,省会经济圈虽然具有较旺的发展势头,但空间范围太小。实践表明,现阶段我国的一个省区、特别是中部地区的省区只能突出一个省级城市群,将其培育成为全省“发展极”,如湖北省突出“1+8”武汉城市群,河南省突出“1+9”中原城市群,湖南省突出长株潭城市群,江西省突出环鄱阳湖城市群,山西省突出太原城市群。从安徽的省情看,近期也在突出构建和发展一个省级城市群。显然,这个城市群只有江淮城市群,江淮城市群也有条件和能力成为带动全省的“发展极”。

第三,构建既面向长三角又面向中部地区的“双重功能”城市群,促进东、中部地区的协调发展。

江淮城市群位居我国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接壤地带,向东处长三角城市群的腹地位置,可以就近承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是长三角向西辐射的“腹地城市群”;向西具中部地区与东部相连的“门户”地位,与中部省份联系密切,是中部地区东向发展的“门户城市群”。充分认识江淮城市群在全国区域布局中的双重区域功能,积极培育和充分发挥这种双重区域功能作用,对促进东中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方面,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但资源、环境压力大,制造业生产成本高,一些产业需要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而江淮城市群正是最便捷的承接地;另一方面,东向发展是中部崛起的空间指向,中部各省都积极开拓东向发展的渠道,而江淮城市群是中部与东部地区要素流动的必经之地,承担着“门户”城市群的区域功能。这样,江淮城市群作为既面向长三角、又面向中部地区的“双重功能”城市群,其形成和发展不仅有利于安徽的崛起,更有利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在国家战略层面也是协调区域发展的一着“妙棋”。

三、江淮城市群的主体功能

所谓区域的主体功能,应该是那些能为外部区域服务的功能。区域的主体功能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根据分析可以认为,江淮城市群具有三大主体功能:一是全省的科教集中区,二是泛长三角的制造业基地,三是我国东、中部过渡地带的区域性大城市群。

(一)全省的科教集中区

历史上,江淮城市群就是安徽的科技教育集中区,如今科技教育更加发达,层次也大为提升,拥有一批全国知名乃至一流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肥曾被誉为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并被科技部确定为全国科技创新的试点城市。江淮城市群的科技教育不仅服务全省,有的还辐射全国,科技教育已成为江淮城市群最突出的主体功能之一。

从科技方面看,安徽的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江淮城市群,集中程度以省会城市合肥为最,沿淮城市蚌埠、沿江城市芜湖次之。根据2006年的统计,江淮城市群的11个城市的市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为45.2万人,其中合肥为28.6万人;科研机构的基本建设投资为13.9亿元,其中合肥为5.2亿元;财政投入用于科学研究和企业技术改造挖潜的支出占全省的比例,也分别达到了87%和81.1%。目前,合肥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5个部(院)属重点实验室、28个省重点实验室,芜湖市有2个高新技术领域国家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蚌埠、淮南也有若干国家级技术中心。中央部属和省属的科研机构、国家与省级研发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创业园区等都主要集中在江淮城市群,形成了以合肥为中心,以蚌埠、芜湖为次中心的科教集中区。

从教育方面看,全省拥有高等院校90所,江淮城市群有74所,其中合肥37所;2006年全省高等院校在校学生69.5万人,江淮城市群58.5万人,其中合肥27.3万人;全省高等院校专任教师36771人,江淮城市群31566人,其中合肥15552人,有两院院士20人。此外,江淮城市群的中等职业教育在全省也占有相当的比例,如2006年全省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518所,在校学生77.38万人,专任教师21673人,江淮城市群分别为171所、31.0万人和7996人。

(二)泛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基地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制造业作为工业化的中坚,在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将会发生两个新变化:一是产业结构的提升,努力走出国际分工价值链的低端;二是产业布局的转移,制造业发达的沿海地区在产业结构提升过程中将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价值链中的低端产业。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制造业的集中区,“十一五”及今后的一个时期,长三角将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在国家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将定位为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其他制造业将有相当一部分向相邻的泛长三角地区转移,特别是向安徽的江淮城市群转移。安徽的制造业有较雄厚的基础,并且主要集中在江淮城市群,在这个基础上承接了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江淮城市群也就会成为泛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基地,这是江淮城市群又一个具有跨省意义的主体功能。

江淮城市群是安徽省的工业密集区,也是制造业密集区。根据2006年的统计,江淮城市群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2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总值为1453.9亿元,占全省的66.8%;实现利税295亿元,占全省的73.5%。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制造业不仅居主体地位,而且近年来呈加快发展势头。如2006年全省制造业投资总额为861亿元,其中江淮城市群为685亿元,占全省的79.6%,比上年增长了55.7%。全省制造业投资向江淮城市群加快集聚,主要是因为承接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转移逐步加快。这种趋势表明,江淮城市群具有成为泛长三角制造业基地的现实基础。

从分行业看,汽车产业、装备制造业和化工产业在江淮城市群的基础最雄厚、发展前景最好。就汽车产业而言,安徽已进入全国汽车产业大省之列,2006年汽车产量48.95万辆,仅次于上海、北京、吉林、广东、湖北、重庆,位居全国第7位,其中轿车产量27.57万辆,已超过重庆、湖北,位居全国第5位,而且还有奇瑞等自主创新品牌。安徽汽车整车行业的三大基地合肥、芜湖、马鞍山都在江淮城市群,汽车零部件也主要在江淮城市群逐步扩大本地化配套,江淮城市群的安庆、蚌埠、滁州、六安等市已成为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基地。就装备制造业而言,江淮城市群的合肥、蚌埠、芜湖、安庆、滁州等市装备制造业起步较早、基础较好,特别是叉车、挖掘机等工程机械产品在国内领先,大型液压机、大型潜水泵、成套电缆设备、玻璃制造设备、数控机床、电器设备、环保设备、船舶及船用柴油机、农业机械等特色产品具有明显优势,是泛长三角乃至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未来的发展前景看好。就化工产业而言,安徽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煤化工生产基地,淮南、蚌埠、合肥、铜陵、安庆、滁州等江淮城市群的城市有一批生产能力强的大中型化工企业,硫磷化工、橡塑化工、医药化工、精细化工及煤化—盐化一体化等产品技术基础好、市场容量大、核心竞争力强、具有成为泛长三角地区新兴化工基地的客观条件和发展前景。

(三)中国东、中部过渡地带的大城市群

历史上江淮地区作为中国南北过渡和东西接壤的“四出之地”,城镇发展起步很早。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方国林立,城池众多,著名的就有英、六、舒、潜、巢、皖等方国城邦。到了汉代,寿春(今寿县)、合肥被司马迁称为两大“都会”,寿春在战国时期曾一度还是楚国的都城。特别是合肥居皖之中,是南来北往的水陆交通枢纽。但是到了隋代,由于大运河的兴建,南北运输以水路为主而改走大运河,合肥之东的运河城市扬州渐渐兴起,合肥渐渐衰落。到了元代,合肥之西的武汉成为九省通衢而逐渐兴盛,并且从合肥吸引了南北陆路物流、人流,合肥加速衰落。直到建国以后,江淮地区的城市才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6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已形成了11座城市,其中新建城市7座。党的十六大以后,城市建设有了新的进展。根据2006年的统计,江淮城市群11个城市的市区人口达1100万人,非农人口638万人,占全省的44.4%,合肥、淮南、芜湖位列前3位;11个城市的建成区面积为812平方公里,占全省的75.7%,合肥、芜湖、蚌埠位列前3位;11个市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716亿元,占全省的70.7%,其中房地产投资为524亿元,占全省的82.3%,房地产销售额为423亿元,占全省的78.9%;11个市的外商投资企业1973家,外方注册资本63.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6.1亿美元。可以说,构建“1+10”江淮城市群,无论是从区位、交通、经济、社会、文化条件来说,都具有厚实的现实基础。

“1+10”江淮城市群的主体功能作用已超过安徽的意义。从中国城市群的态势看,江淮城市群的东部是长三角城市群,连接点在本省的马鞍山,在长三角是南京,马鞍山与南京仅相距30多公里,两市已出现“同城化”,而南京经济圈又覆盖了江淮城市群的许多城市。由于这种关联,江淮城市群实际上已成为长三角地区的都市连绵区和大都市群的腹地,具有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和经济技术辐射的优越条件,从而也会成为被长三角辐射和带动的“腹地城市群”,对长三角城市群“腾笼换鸟”提升产业结构和城市层次具有重要作用。江淮城市群的西部是中部地区的河南、湖北两省,河南有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湖北有以武汉为中心的武汉城市群,由于新的铁路和高速公路兴建通车,合肥又成为郑州、武汉等东向发展城市的门户,这样江淮城市群也就成为中部地区东向发展的“门户城市群”。江淮城市群在全国城市群区域分布体系中的这种双重区域功能表明,这个城市群具有成为中国东、中部过渡地带大城市群的前景,必然会成为江淮城市群的一大主体功能。

四、江淮城市群应定位为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

根据《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2007]第21号文件的部署,国家和各省(市)区都在认真研究和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在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四种类型区域中,关键是重点开发区域的确定和分布。由于涉及各省(区)在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的地位和长远发展问题,各省(市)区都在积极争取重点开发区域布局在本省(市)区。实际上,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的布局并不是地方政府人为争取的问题,而是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并统筹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的要求和趋势,以及其他如人口、民族、文化、社会等各种复杂因素,在科学研究和严格论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根据这些条件和要求,江淮城市群或其所在的江淮地区,应该成为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

第一,江淮城市群具有成为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江淮城市群属于长江流域下游,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是我国的宜居地区之一。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土层深厚,土地开发程度相对较高,开发强度大都在15%左右,城市周边可利用土地资源的开发潜力较大。境内有长江、淮河、巢湖,水资源较为丰富,能够满足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需求。铁、铜、硫及石灰石等资源集中,生物资源也很丰富。地区总体环境质量较好,大部分地区二氧化硫排放未超标,长江干流安徽段大气环境和水质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只是淮河干流安徽段整体水质轻度污染,巢湖部分湖区水质为中度污染,铜陵等沿江少数地区有酸雨。这些问题都正在治理,有的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第二,江淮城市群现有开发密度不高,发展潜力很大。据2007年的统计,江淮城市群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81人,只比全省平均水平多3人;经济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30万元,仅比全省平均水平(每平方公里526.0万元)高200万元,低于江、浙、鲁等省份的水平,说明江淮城市群的现有开发密度不高,可以承载更多的人口、企业,发展潜力较大。近年来,大别山、皖北地区一些成长性较好的企业,有的已将生产基地、研究中心、销售中心迁进合肥或江淮城市群内的其他城市。特别是经过多年的培育,合肥、芜湖、蚌埠、淮南等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蚌埠、淮南、巢湖等市建成了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产业创业园、民营创业园,合肥还是国家科技部的科技创新试点城市,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更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第三,根据《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国发[2007]21号文件)的要求,“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原则上要确定为限制开发区”,但限制开发区的人口必须向优化开发、重点开发区转移。皖北地区以农业为主,但人口总量大,2007年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49人,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57倍,是江淮城市群地区的1.56倍,皖北地区的农村人口要大量地向其他地区转移,在省内主要是向江淮地区转移;大别山地区承担着生态保护功能,许多地区将成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将有相当一部分的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向江淮城市群地区转移。可以预料,江淮地区的人口集中程度将会大幅度提高,而江淮城市群也具有这样的人口承载力。根据安徽省未来人口分布的演变趋势,江淮城市群应该定位为重点开发区,才可能担当起人口集中的区域功能。

第四,重点开发区域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在具有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承接优化开发区的产业转移。与安徽紧邻的“小长三角”地区是优化开发区,为了提升产业结构、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大部分要转移出去,而江淮城市群与“小长三角”地区紧联,资源环境承接力较大,现在开发密度不高,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是“小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最佳或较佳承接地,这也成为江淮城市群产业成长、提升和扩展的区域机理。从这个意义上讲,江淮城市群对优化东、中部地区的空间开发秩序,推进产业的梯度转移,都具有战略支点的作用,因而应成为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

由于上述这些区域功能,江淮城市群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建设体系中,应该定位为国家级层面的重点开发区。但长期以来,国家有关部门乃至学术界都忽视了江淮城市群在全国生产力布局和城市体系中的战略地位,没有对这个地区的发展给予高度关注。在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下,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审视问题,江淮城市群在统筹东、中部地区协调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不仅是安徽省的“黄金”板块,而且是泛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东、中西部过渡地带的一个区域性大城市群。国家有关部门和学术界应该重新认识江淮城市群的这种宏观区域定位,积极培育和发挥江淮城市群具有的跨省区、大区域意义的主体功能作用。因此,建议国家发改委在编制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将江淮城市群列为国家级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安徽更要整合省会经济圈、沿江城市带和“两淮一蚌”城市群资源,做好与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有机衔接,突出江淮城市群主体功能的培育,发挥江淮城市群在全省乃至东、中部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作用。

标签:;  ;  ;  ;  ;  ;  ;  ;  

江淮城市群的战略定位及其主要功能_中国城市群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