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对四川和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计算_增长速度论文

汶川地震对四川及全国经济增长影响的测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汶川论文,经济增长论文,全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里氏8级特大地震。地震波及四川、甘肃、陕西和重庆的二十多个市(州),造成了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区经济因此遭受重创,大片农田、厂房被毁,通讯、供电、交通运输中断、人员伤亡惨重……

这是继2008年年初我国南方遭遇罕见雪灾之后,我国经济面临的又一大考验。此次地震对灾区及全国经济的冲击有多大,受此次地震影响我国经济是否还会较快增长?本文将就此次地震对2008年四川灾区及全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测算,即测算2008年四川灾区及全国GDP的增长速度将会因此受到多大影响。

汶川地震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测算方法

GDP的核算可以从生产法和支出法两个方向来进行,生产法是从三大产业的增加值方向,支出法是从消费、投资、净出口三大最终需求方向。由于增加值与生产部门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且在该方面有较好的数据支持,本文将从生产法即增加值的角度来测算此次地震对GDP增长速度的影响。

地震对GDP增长速度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消极的一面,如:地震会破坏基本的生产条件,使生产部门生产能力下降甚至处于停产状态,从而拉低经济的增长速度。另外,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的生产部门会将本部门所受影响通过产业关联关系在经济系统内部进一步传递。二是积极的一面,如:震后的救灾及重建活动将会带动医药、建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拉动经济的增长。

对这两部分的测算,本文将采用投入产出技术与计量经济模型相结合的方式。投入产出技术将数学方法与经济学理论相结合,可以用来研究经济系统中各个部门之间投入与产出的相互关联关系,投入产出表是投入产出技术应用的基础。在测算各部门间的关联影响以及灾后重建活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时,投入产出技术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基本模型如(1)式,其中A表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X表示总产出列向量,Y表示最终需求列向量。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模型做相应扩展,来实现不同的用途。

而对于受多个因素影响的问题,则需要用计量经济模型来解决。例如,此次地震对本年度农业的后续影响将表现在多个方面,如:遭到地震破坏的水利基础设施将影响农业生产、遭到破坏的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将影响农业的生产等。此时将影响农业生产的各个因素考虑进来,建立多因素计量经济模型,可以为测算工作提供很好的参考。

汶川地震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测算

1.汶川地震对灾区农业的影响

(1)农业受影响情况

此次地震对灾区农业的影响尤为明显:大片农田、农房、农业基础设施被摧毁,大量畜禽死亡,大批林木和林地损毁,灾区农业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在短期内难以恢复。据四川省农业厅初步统计①,此次地震中四川省农作物受灾355.84万亩、被毁农田101万亩、死亡畜禽4350万头、损毁林木及林地152万亩、1803座水库出现险情。灾害发生后四川省相关部门已组织人力进行抢收抢种,以使损失降到最低。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四川省的农业生产基本稳定:上半年小春粮食产量761.7万吨,增长0.8%,但比上年同期增长率低2.1个百分点;油菜籽产量189.4万吨,增长10%,创历史新高;肉类总产量增长3.7%,但比上年同期增长率低4个百分点。

不容忽视的是,此次地震对农业的持续性影响仍然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许多农业生产设施遭到破坏,农业生产力下降。第二,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遭到破坏,影响农作物的后期生长。第三,大量耕地遭受不同程度破坏,影响农作物的播种。第四,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的许多良种繁育体系遭到破坏,影响农业的后期生产。第五,大量农村劳动力伤亡,农业生产后续管理的质量将受影响。

(2)地震灾害对灾区农业影响的测算

此次地震对灾区农业的当前影响已经显现出来,对这部分影响的测算比较简单。根据已有的有关农作物受灾情况、牲畜死亡数量等方面的统计数据,结合相关统计标准(如:受灾的农作物减产10%以上,成灾的农作物减产30%以上,绝收的农作物减产80%以上),即可推算出灾区农业的当前损失。

此次地震对农业后续影响的测算,则需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并结合计量经济模型来进行。通过上面对影响农业后续生产因素的分析,我们建立如下模型:

G表示政策虚拟变量(从2004年开始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使用1989-2006年四川省的相关数据对模型进行估计,模型参数的估计结果及检验情况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模型参数在1%水平下均通过检验,残差平稳,模型的统计性质优良,可以用来测算灾区农业所受到的后续影响。从模型系数的估计值可以看到,有效灌溉系数和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弹性系数相对较大。这说明农业生产对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的破坏以及耕地的损坏反应比较敏感。另外农村居民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损失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业的后续生产。

对于模型中各个变量所受影响,我们根据四川省农业厅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做了如下推算:

A.地震对农业的影响广度系数:农作物受灾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

B.农作物播种面积所受影响:地震中损坏的农田数量;

C.有效灌溉系数所受影响:有效灌溉系数与地震对农业的影响广度系数之积;

D.农村居民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所受影响:农村居民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与地震对农业的影响广度系数之积。

结合模型(2)对灾区农业所受到的当前及后续影响进行测算,测算结果显示:由于地震所引起的四川农业增加值比正常情况减少约29亿元,即地震将使四川农业增加值比正常情况减少约4.2个百分点。

2.汶川地震对灾区工业的影响

(1)工业受影响情况

突如其来的地震致使灾区工业厂房大面积倒塌,电力、交通一度中断,工业生产的基本条件遭到破坏,大量工业企业生产处于瘫痪状态。受此影响,四川省5、6月份的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明显放缓,部分重灾区的工业增加值出现负增长。四川省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四川省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低于4月份21个百分点。阿坝、德阳、绵阳、广元等重灾地区的工业增加值分别下降69.4%、57.4%、45.7%、36.8%。随着部分企业逐步恢复生产,6月份全省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有所回升,但仍低于4月份8.6个百分点。阿坝、德阳、绵阳、广元等重灾地区继续呈负增长态势,分别为-86.7%、-41.2%、-25%、-21.8%。

(2)地震灾害对灾区工业影响的测算

此次地震对灾区工业生产的影响已在5、6月份明显表现出来,其影响还将继续,但随着灾后重建的开始,各受灾企业将逐步恢复生产,其影响会逐渐减弱。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初步调查,约51%的受灾企业可以在1个月内恢复生产,3个月内又会有25%的企业可恢复生产。根据此调查数据,预计受灾企业恢复生产的时间分布将呈现近似图1的一个模式。即大部分受灾企业将在时刻t前后恢复生产,且还将有部分受灾企业在短期内难以恢复生产。

据(4)式进行测算,预计四川省2008年工业增加值将因灾损失208亿元左右,拉低全省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约4.5个百分点。再加上陕西省和甘肃省的工业增加值的损失,预计灾区工业增加值将减少230亿元左右。

3.汶川地震对灾区旅游业及相关行业的影响

(1)地震对灾区旅游业及相关行业的影响情况

此次地震中,四川省4000多个旅游景区有568个遭到损坏,部分景区短期内无法恢复营业。震后,四川省大量景点暂停对外开放,入川旅游人数骤减,同时与旅游相关的交通、邮电、餐饮住宿、娱乐、商品销售等行业也因此受到影响,致使5、6月份四川省旅游总收入明显回落。四川省旅游局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四川省接待入境人数和国内旅游人数分别同比下降71.8个百分点和68.7个百分点,旅游总收入同比下降64.9个百分点。6月份四川省接待入境人数继续呈下降趋势,同比下降85.6个百分点,国内旅游人数有一定反弹,但仍同比下降36.4个百分点,旅游总收入同比下降63.7个百分点。上半年,四川省旅游总收入同比下降19.5个百分点。

(2)地震对灾区旅游业及相关行业影响的测算

受旅游景点设施损坏及游客心理等因素影响,四川省旅游市场短期内难以恢复到正常水平。四川省旅游局计划分三个阶段来振兴四川省旅游市场,2008年将完成第一阶段:即全面恢复性启动非灾区旅游并力争使其效益超过震前20%,轻灾区力争达到震前水平。若第一阶段计划完成较好,四川省的旅游业将挽回一定损失。据此可以推算出四川省震后旅游业及相关行业的总收入,假设不发生灾害与r对应的总收入为r,则可按照(5)式来测算此次地震对灾区旅游业及相关行业的影响。

其中:

p表示旅游业及其相关行业收入结构行向量,可通过旅游者在四川的花费构成(见表2)整理计算得到;

υ表示旅游业及其相关行业增加值率行向量,可通过四川省投入产出表计算得到。

从表2可以看出:近几年国内旅游者在四川花费构成基本稳定。根据最近年份(2005年)的花费构成测算,预计四川省全年旅游业增加值将因灾损失66.4亿元,并将由此造成交通、邮政、餐饮住宿、娱乐、商品销售相关行业增加值分别损失62.1亿元、4.5亿元、105.8亿元、15.8亿元、46.4亿元,合计为301亿元,拉低该省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约7.9个百分点。

4.汶川地震对灾区居民消费的影响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其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消费的活跃能够盘活整个国民经济;相反,消费的萎缩则可能放缓经济增长步伐。因而有必要再从消费的角度审视此次地震对灾区经济的影响。

(1)地震对灾区居民消费的影响情况

此次地震给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许多居民仍处于地震灾害的阴影之中。截至2008年7月8日,在该次地震中共有69197人遇难、374176人受伤、18379人失踪。大量人员的伤亡以及财产损失都将使灾区的消费市场短期内出现一定的萎缩。四川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受地震影响,5月份四川省社会消费品总额同比增长11.8%,比4月份回落10个百分点;震后随着灾区人民生活逐渐步入正轨,6月份有所反弹,社会消费品总额同比增长17.9%,但仍比4月份低4.1个百分点。

(2)地震对灾区居民消费影响的测算

从四川省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5月份灾区消费受到严重影响,6月份已明显回升,预计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灾区消费将逐步恢复到震前的正常水平。我们假设从6月份开始居民消费以均匀的速度并在年底恢复到正常水平,则根据(6)式可以测算出地震对2008年灾区居民消费的影响。

测算结果显示,此次地震将使四川省消费减少约85.9亿元,灾区消费市场受到较大影响。但由于灾区的居民消费总量占全国的比重并不大(整个四川省占全国的比重仅为4.6%),因而此次地震对全国的消费影响不大。

5、救灾及灾后重建活动对GDP的拉动作用

从全国范围来看,此次地震灾害给救灾和重建所涉及的相关行业带来了正面的影响:如医药行业、提供衣食及日常生活保障的农业、食品饮料行业、纺织与服装行业、日用化工制品行业;提供紧急能源供应的石油与煤炭行业;提供住房保障(活动板房和临时简易住房)的建筑业、建材行业等。由于缺乏这些行业因地震带来的销售收入变动的相关数据,我们根据目前对赈灾款物用于救灾方面的使用情况作了初步的估算。结合投入产出模型进行测算,预计由于救灾所带来的2008年全国GDP增加约为137亿元,提高全年GDP增长0.05个百分点左右。

同样,灾后重建将对以下行业产生正面影响:建筑业、工程机械行业、水泥等建材行业及工程建筑、钢铁、家用电器、家具等行业。目前重建工作已经开始,势必会对下半年的GDP增速形成拉动。考虑居民住房重建和经济生产恢复的规划并结合投入产出模型进行测算,预计2008年重建投资将拉动GDP增长184亿元,提高2008年GDP增长0.08个百分点左右。从长期来看,灾后重建的巨额投资将拉动GDP增长。大部分重建工作(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完成时间将在2009年到2012年,预计这段时间内由于灾后重建拉动的GDP增长将超过600亿元,一定程度上推动经济的增长。

综合以上分析,此次地震给灾区经济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预计四川省农业增加值将因灾损失约29亿元,拉低全省农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约4.2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将因灾损失约208亿元,拉低全省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约4.5个百分点;旅游业及交通、邮政、餐饮住宿、娱乐、商品销售相关行业增加值将因灾损失约301亿元,拉低全省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约7.9个百分点。综合来看,此次地震将拉低2008年四川省GDP增长速度约5个百分点。但由于灾区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不大,地震对全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小。预计地震将使2008年全国GDP减少约646亿元,拉低全国GDP增长速度约0.26个百分点;救灾和重建工作预计将使2008年全国GDP增加约321亿元,拉升GDP增长速度约0.13个百分点;综合两方面结果,预计地震将拉低全国GDP增长约0.13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地震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是短期的、局部的,其对四川灾区经济的影响很大,但对全国经济总量的影响程度较低,基本上不会改变2008年全国GDP的增长幅度。而救灾和重建的巨额投资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会推动2008年全国GDP的增长。

注释:

①截至2008年6月3日。

标签:;  ;  ;  ;  ;  ;  ;  ;  ;  

汶川地震对四川和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计算_增长速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