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用电需求逐年攀升,输电线路也随之不断延长,电力企业员工的专业水平也得到大幅提高。在这种背景下,输电线路的维护单位必须要要将自身的运维模式进行优化和升级。基于此,本文将对新型输电线路的运维模式进行简明的探析。
关键词;输电线路;新型运维模式;电力
引言:
随着输电线路的不断延长,线路的维护费用也在逐年攀升,给维修人员带来很大的劳动负担,并且维修效率也不高。因此,维护单位必须要改进原先的维修运行模式,克服原有模式中不适应的部分,从而保障输电线路能够长期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
一、输电线路运维现状
近年来,在国家电网“三集五大”的改革推动下,各地都成立了专门的电路维修公司,对区域内200kv以上的设备进行维护和修理[1]。目前大多数运维单位都采用的是设备责任人制,也就是说给每一个设备配备一个专门的负责人,该负责人完成对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监控的任务。但是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运维模式逐渐暴露出很多弊端,输电线路的长度在逐年增加,运维的工作量也在随之增大,但是国家电网中在编人员的数量逐年被精简,因此对传统的运维模式提出了十分严峻的挑战。
近年来,国家电网逐渐扩大招聘范围,从高校招收到很多本科毕业生、硕士研究生,使企业的人才队伍更加丰满,文化水平也随之提高,逐渐形成了老中青三代并行的运维人才结构。因此在新背景下,运维单位必须要改革原有的运维模式,使高学历人才能够才应有的岗位上发挥出自己真正的才能,避免出现人才浪费的现象。
二、输电线路中的技术概况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目前线路上的巡视方式逐渐变得多样化,除了最传统的人工巡视之外,还引入了如下几种巡视和监控技术。
(一)载人机巡视技术
这种技术的明显优势就是受地形环境的影响较小,可以自由穿梭在各种线路之中,在空中200m高度的范围中沿着设备的分布线路进行巡视,从相对较近的距离环境中对线路中各个设备的运行状况和环境通道进行观察,能够及时发现设备中出现的故障问题,弥补人工巡视中不能解决的铁塔基础故障的缺陷。尤其是导地线、金具和绝缘子的故障问题很难在人工巡视的过程中被发掘出来,必须要依靠这种直升机才能被探测出来[2]。
(二)无人机巡视技术
无人机搭载的GPS可以进行自主导航,在无人监控的条件中也可以完成地理信息的匹配,并且对线路上的设备完成航拍,将航拍得到的照片迅速传输至控制系统之中,可以清晰地勘察到地面障碍物、违章搭建等数据信息。除此之外,无人机还可以提供高空俯瞰的视角,使巡视人员通过该视角能够查看到地面视角覆盖不到的地方。这种技术应用之后明显改善了巡视工作的效率,可以完全替代人工进行一整天的巡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智能化监控技术
这种技术的应用范围主要是输电线路的反外损方面。传统的反外损技术需要大量的人力作为支撑,成本投入较高。将智能化监控技术应用之后可以利用4G网络摄像的手段对线路上的设备进行远程监控,然后把采集到的视频信号传输到监控中心,如果线路上有异常情况出现系统会直接发出警报信号[3]。智能监控对于提高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使其避免因为受到外力破坏出现安全隐患,保护线路上的各种设备,探测出线路上是否有违章建筑或者吊车野蛮施工的现象。并且系统还会监测出线路上是否有支线因为树木倒塌而出现负荷过大的情况,从而使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得以保障。
三、运维模式优化探讨
(一)巡视周期优化
电路的巡视工作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正常巡视、特殊巡视、夜间巡视和故障巡视。正常巡视是运维工作的主要内容,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必须要每月进行一次巡视。在巡视的过程中,巡视人员必须要对线路上的设备的进行检查,并且还要观察周遭的环境是否有威胁线路安全的隐患。每个设备的使用寿命不尽相同,且周边的环境也是瞬息万变,即使是在同一条线路之中也可能有不同的巡视要求,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策略,从而进行全面的巡视,避免在巡视中有遗漏的地方。
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设备的使用时间如果已经超过15年的话,其内部应该有比较严重的老化和损毁的现象,因此在巡视的时候要注意对设备的本体进行巡视,必须要严格按照一月一次的频率进行检修。而使用时间低于15年的设备可以放宽巡视频率,改为两月一次或者三月一次[4]。如果在没有重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电路出现跳闸、断电等故障一般都是外力作用的,因此必须要加大对通道环境的巡视力度,排查出周围可能引起故障的所有隐患。因此我们建议在原有巡视频率的基础上每半个月增加一次通道巡视,将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可能因素全部铲除。如果周围环境中有重大项目在施工,那么必须要增加巡视的频率,改为一周一次,及时追踪周围的信息,从而保障该线路的稳定运行。
(二)责任分工优化
在设计线路的时候,处于经济性考虑一般都会安排4回路和8回路的平行架设,每条平行线路沿线的环境大致相同。因此,运维单位在分工的时候,可以将同一片区划分给一位负责人,使其成为区域内所有设备的主人。然后该负责人根据区域内所有设备的运行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巡视计划,可以有效提高巡视的效率。对于设备主人而言,其实就是将原先零散的设备进行整合管理,对该条线路全权负责,如果有故障出现,直接问责到负责人身上,减少了不必要的中间环节。这种优化的分工模式责任归属更加明确,使各种人才也能得到真正的用武之地。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讨论了新形势下输电线路的维护现状,以及运用在线路中的各种先进技术,最后提出了相关的优化策略。对此,本文认为,应该重视载人机技术、无人机技术和智能监控技术在运维工作中的重要性,然后根据线路运行的实际情况和周围通道的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巡视计划。此外,还必须要改革原先的责任制度,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金华.剖析输电线路新型运维模式[J].决策与信息,2016(6):169-169.
[2]董军.输电线路运维作业方法初探[J].低碳世界,2015(26):22-23.
[3]李垚.新时期全新的输电线路运维模式[J].科技展望,2017,27(10).
[4]王亭.35kV输电线路运维管理模式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3(34):31-32.
论文作者:吴晓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8
标签:线路论文; 设备论文; 模式论文; 技术论文; 必须要论文; 无人机论文; 故障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