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会心理学与素质教育_心理学论文

教育社会心理学与素质教育_心理学论文

教育社会心理学与素质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心理学论文,素质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从本世纪70年代产生以来,一方面受到社会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社会学科的影响,得到了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它的产生和发展又促进了上述学科的进步,为我们全方位研究教育问题,更好地认识教育规律,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扩大了新的视野与思路,提出了新的方法。

教育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D·巴塔(Bar—Tal)在谈到教育社会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时曾指出,它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自然状态下,还未从母体学科中独立出来、自发地研究教育的社会心理学;第二个阶段是具有自觉的学科意识的、有系统理论的教育社会心理学。前阶段是后阶段的历史准备,后阶段是前阶段的必然结果。

一、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准备阶段。教育社会心理学的诞生,是与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共同作用分不开的。

首先,教育作为社会的一部分,社会心理学必然要把它作为自己研究的一个领域,因为社会心理学把人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揭示教育过程中对人的行为和态度的影响,把课堂中发生的社会行为(包括态度、动机、价值观等)都用社会心理学给以解释。社会心理学中有许多经典性的实验与研究课题都是在学校里进行的。例如,1898年由推理普立特(Triplett)作的第一个证实团体影响的实验,发现在简单活动中,有许多儿童一起作比个别儿童单独作要快得多;1939年勒温(Kurt-lewin)在学校环境中进行的领导方式对团体行为影响的实验等。

其次,在社会心理学研究教育问题时,也得到了教育家和教育心理学家的支持与参与,因为如果排除人与人交往过程中的社会心理因素,许多教育问题就无法解释与解决。40年代以来,在以认知发展为研究目标的教育心理学研究结果证明,儿童的认知发展始终是在社会情感和社会道德的影响下进行的。另外,大量的实践也表明,现有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理论,尚无力完全解决学校中存在着的许多棘手问题,如学生厌学、偏见、教职工之间的冲突以及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诸多问题。这些都促使教育者向社会心理学求取解决办法。所以,社会心理学介入教育领域,至少作出了两个方面的贡献:一是提供可以利用的研究成果和知识,对教育中的社会问题作出适当的解释;二是提供新的方法论及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开拓了研究教育问题的新的视角。

二、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形成阶段。社会心理学对教育的介入,给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一批有志于教育研究的社会心理学家和教育心理学家,借鉴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和方法原则,深入研究教育问题,促进了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学科意识的觉醒。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意识是从S·普莱西的《教育心理学》(1933年)开始的。该书列出了有关青少年儿童的社会心理学专章,其主要内容包括家庭环境、教师、学校的社会气氛、学校、社会规范、成人对儿童成长的影响等。

当时由于桑代克(E·Thorndike)的行为主义教育处于教育心理学的中心位置,普莱西的理论未能受到足够的重视。直到40年代后期,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才高涨起来。并一致认为,学校教育是培养民主意识的重要途径,其中关键又是在课堂中,要保持一种真正的民主气氛。在这样的背景下,勒温等人所进行的领导方式与社会气氛的研究,又受到普遍重视。一时间,课堂团体动力学成了一个研究热点。

(二)学科的形成。50年代由于苏联人造卫星的上天,美国教育界将注意力转向了课程的改革方面,使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一度又陷入了低谷。60年代中期,美国掀起了反贫困运动,普遍的一种观点认为,贫困本身与人们得不到良好的教育有关,因为贫困的人往往缺乏教育。于是美国政府有关部门开始大力资助那些愿意认真研究社会环境变量对教育有影响的学者,因而吸引了不少教育心理学家从传统的认知与学习领域研究转到对教育社会变量研究领域上来。

经过长期的发展,教育社会心理学在概念、理论和研究发展上逐步走向成熟。最先一本以社会心理学观点写成的教育学教科书是在1968年由巴克曼和赛科德合作撰写的著作《教育学的社会心理学观点》(Backman and Secord);之后,1969年出版的《社会心理学大全》上刊登了格特泽尔斯(Getzels)的文章《教育社会心理学》,正式提出了教育社会心理学这个学科名称。在70年代,又连续出版了几本有影响的教育社会心理学教科书(古斯舍,1970;约翰逊,1975;巴塔尔,1978)。巴塔尔等撰写的教育社会心理学一书分为14章,涉及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任务、方法,学校中的个体、教室团体、学校团体,学校与社区等七大方面的内容,是一部系统地阐述教育社会心理学的最有影响的学术专著。

上述著作以及众多的理论文章及研究报告,阐明了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原理和方法。至此,教育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已具初型并有了初步发展。

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一、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社会心理学是一门介于教育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之间的综合边缘学科,也可以说是这些学科的一个应用理论学科。教育社会心理学强调用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与基本原则来研究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下,学生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与变化的规律,其实质就是研究教育领域内人与人相互作用条件下学生的心理。

第一,从教育实践现状看。广大教师取得教育的成功,决不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而是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形成适宜的社会心理气氛。相反,教师教育的失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师生关系紧张。前者为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和个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后者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第二,从目前学校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看。研究的重点已从孤立地研究学生的认识规律,进一步扩展到研究学生与他人交往所建立的人际关系上来,进一步探讨学生能力发展与个性形成等心理素质的提高。例如,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的“愉快教育”、“激励教育”、“成功教育”、“非智力因素”和“‘四有’行为”以及“心理适应性”等项研究成果,都有力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第三,从系统论的观点看。整个社会是由家庭、学校、企业、机关等部分组成的,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其独立性,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学校就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途径都有政府行为,培养的合格人才要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社会的传统、风俗和习惯影响着校风、班风和课堂气氛;社会生活中发生的群众性的社会心理现象,如从众、谎言、流行、暗示、模仿和舆论等都会渗透到学校中去;学校团体组织层次多,关系复杂,每个人的行为都受到他人的影响,都是社会行为。我们应当看到,学生正是在这样的社会组织中生活和学习的。只有根据这样的情况提出教育思想与教育措施,才会使学生的学习、成长更有成效。所以,应该根据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教育学生,使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全过程中去。

二、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教育社会心理学致力于学校环境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它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学校中的个体心理。主要研究作为一种社会个体的学生的心理行为规律,例如他们的个性差异、态度、需要、动机等。

2.学校中的团体心理。主要研究作为一种社会团体进行活动的学生集体的心理与行为规律,例如集体中的人际关系、信息沟通、团体规范、团体压力、团体气氛、团体凝聚力、团体冲突及团体形成过程中特有的心理现象和行为反应。

3.学校组织领导心理。主要研究学校领导者的心理素质,选配最佳组织领导结构和心理效应,领导决策、组织发展与改革、职业指导等心理问题。

4.社区心理。社区教育是在一定区域内进行的,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它包括一定区域内的所有教育,是各种教育因素的集合、协调与互动。学校是社区中的一个社会组织。成功的社区教育,可以使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一体化。它的结构、功能和目标随时都在塑造着学生的心理与行为。

教育社会心理学对素质教育的作用

教育社会心理学从不同的层面对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素质教育,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与阐述。这一理论的应用,可以给我们目前的素质教育打开新的天地,并使素质教育更加深入与具体。

一、有利于学生个体的素质教育。强调素质教育,目的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主动、和谐、全面的发展。教育社会心理学在这方面的主要作用有:

1.对学生认知心理的作用。教育社会心理学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欲望,重视其学习动机、行为的激发,使学生有强大的学习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有利于解决“为什么学”,并有效地克服“厌学”、“恐学”等问题。

2.对学生社会化的作用。教育社会心理学认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过程,就是其社会化的过程。学校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在学校教育中,充分利用互动模式、师生关系以及领导方式等社会心理变量,可以改变学生不良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更好地促进心理成熟、社会成熟、职业成熟,并可以大大提高学校素质教育的质量。

3.对培养学生适应能力的作用。当前中小学生中经常出现“厌学”、“恐学”现象。教育社会心理学认为,产生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有的学生适应环境能力差,不能与新的学校环境、复杂的人际关系、团体的心理气氛相适应并保持良好的一致性。这一问题的解决可以应用两种社会化理论:即直接社会化(直接受学校行为规范)和参与社会化(通过集体活动接受学校、班级行为规范),使学生在学校一方面学习社会规范(学校的规章制度、组织纪律等),另方面更多地参与集体活动,达到尽快适应集体环境、更好地与集体保持一致,为以后走上社会,更好地把握人生、适应职业要求打下良好的基础。

4.对提高学生成就动机的作用。研究表明,一个学生成就动机的强弱,直接影响他的抱负水平的高低与学业成绩的好坏。只有那些成就动机较强的学生,才会有较强的学习动力与较好的学习成绩。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无论是哪个国家和民族、无论是哪个单位或学校,高成就需要的人数越多,就会越兴旺发达,反之,就会衰败。运用教育社会心理学理论,从少年儿童起就对他们进行高成就需要与动机的教育,这样就可以为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人才打下基础,从而确保未来的现代化建设事业高速蓬勃发展。

二、有利于学生团体的素质教育。团体心理是普遍存在于各个团体成员头脑中,反映团体社会关系的共同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规律。研究团体活动内部机制的理论称为团体动力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个体成员的思想、观点、理想、信念、兴趣、爱好等,都是在团体影响下产生、形成和发展变化的。一个人如果离开了团体,他的心理与行为就会失去源泉与动力。在这方面教育社会心理学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团体规范与团体压力的作用。团体规范是指团体所确定的、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守的思想与行为的标准。例如,国家的法律与法规;学校的规章制度、组织纪律等。这些团体规范可以使其成员的心理与行为受到影响而发生变化,这就是团体压力。正是由于这无形的团体压力产生的从众现象,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意识、理想、信念、行为等。

2.团体凝聚力的作用。团体凝聚力是指团体对成员的吸引力和成员对团体的向心力。它可以通过团体成员对团体的忠诚、责任感、荣誉感和成员间的友谊、志趣、态度表现出来。研究成果表明,学习运用教育社会心理学理论,不但可以加强团体内部的团结,而且有助于团体成员成就感增强、工作效率提高和使团体朝着正确方向健康地发展。

3.对课堂气氛的作用。课堂气氛是个体与课堂中各种小团体(包括班内非正式小团体)之间在认识、情感、行为和道德规范等方面相互影响所形成的一种气氛。教育社会心理学从社会化过程和心理动力系统两个方面来研究学生班内团体的学习。其中社会化过程包括共同目标、组织形式、学生间相互影响;心理动力系统包括学习活动、社会影响力和交往等。在课堂中存在的这两大方面、六种因素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

三、有利于学校组织成员的素质教育。任何组织都要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对其成员充当的角色,即职、权、责进行明确的分配。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还要以各种制度、纪律、守则来协调人际关系,采取措施增强组织的凝聚力。这一切都会引起其成员心理上的变化。组织对其成员心理上的这种影响作用,教育社会心理学称之为组织的心理功能。教育社会心理学强调,学校组织的心理功能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强制功能。学校中各种规章制度、组织纪律、行为守则等对学生都有强制作用。学校组织的这种强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上。通过贯彻各种规定,目的是限制有害于组织功能发挥的各种行为,通过引起成员心理上的中度焦虑,自觉地矫正自己的行为,以利于实现组织目标。当然这种强制性是要以思想疏导为前提,它与法律制裁有本质上的区别。

2.激励功能。教育社会心理学强调,组织目标必须反映成员的共同利益,这种利益又是与每位成员的个人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学校组织为了实现既定目标而采取某些强化措施,例如引进竞争机制、实行聘任制等,都可以激发教师的成就动机与工作积极性。

3.规范作用。学校组织在影响师生思想情感、理想、信念、道德准则上是有它特殊的作用的。教育社会心理学指出,学生的良好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在学校组织严格规章制度的约束下和良好校风、校训的影响和教育下形成的。

4.社区教育的作用。社区教育是教育社会心理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不是封闭系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改革都会对学校教育产生强有力的影响,只有将学校纳入社区领域,才能正确理解和解决学校教育中的各种复杂的社会心理问题。

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紧密联系。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都证明,只有重视社区教育,密切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提高学校领导、教师和家长的素质,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我国的社区教育组织新体制是在80年代中期创建的。它打破了学校教育的封闭性,使其面向社会,主动争取家庭、社会的支持与配合,促进了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这无论对于学校的素质教育,还是对社会环境的优化和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加强,都是非常重要的。

标签:;  ;  ;  ;  ;  ;  ;  

教育社会心理学与素质教育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