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胡光丽

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胡光丽

胡光丽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841000)

【摘 要】传统的水利工程设计主要考虑经济效益与投资控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较大并且在建成后难以补救。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环境不断恶化,人们有能力在水利设计中融入生态环保的理念。本文以水利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应用为研究对象,探讨融入生态理念的水利设计的应用手段。

【关键词】水利设计;生态理念;环保措施;应用探究

一、水利设计中的生态理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用水量与日俱增,水利工程设计师的任务也从过去的防洪排涝工程设计转向引调水及水生态环境改善治理工程设计,因此国家水利工作重点也要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和环境水利转变。水利工程设计师面临着设计思想观念的转变,不仅要考虑单纯的水利工程设计,还要做好其对水资源的分配引起的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设计。因此,生态设计理念应用到水利工程设计中是当务之急,也是水利工程设计师的责任和使命。

生态设计是指在设计阶段就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在设计过程的每一个决策中都应该充分考虑到环境效益,将环境因素和预防污染的措施纳入产品设计之中,将环境性能作为产品的设计目标和出发点,力求使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减至最小。

二、当前水利设计中生态理念运用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水利设计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对生态理念的应用有着一定得阻碍作用,比如我国有关的水文资料和成功经验相对比较缺乏,没有比较成熟的方法对水利工程中的生态理念应用展开指导,同时水利工程的设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比较差,生态理念也比较淡薄,这些因素都非常严重的阻碍了生态理念的应用。

2.1水文资料的缺乏

要想在现代的水利工程设计中把生态理念融入进去,进而提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这就需要有关的设计人员对地方的生态环境展开充分的研究与了解,这样才可以提高对生态理念的应用。但是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之中,我国有关地方水文的资料比较匮乏,就算有资料也很难对地方的水文环境展开真实的反映,有关的设计经验也比较少,不能对设计人员的工作展开指导,这对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之中的应用是不利的。同时,因为资料的欠缺,致使设计人员在展开设计的时候比较容易作出不正确的设计,这就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得负面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设计人员意识不高

当前,我国的水利工程主要是对水资源展开有效的利用与开发,经过合理科学的设计来推动地方经济的进步与发展。但是我国的水利工程设计人员在展开设计的时候对经济利益太过重视,相对的生态理念与环保意识相对比较淡薄,这对环境的和谐发展是不利的。同时,也是这个原因,导致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的设计过程之中不能得到注重,这也就致使生态理念很难实施。另外,因为社会发展的不断加快,水利工程的功能也不断的增加,这就对水利工程设计人员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因为有关的设计人员不但对环保意识比较淡薄,有关的专业技能也有一定得局限性,很难在水利设计之中加入生态理念,很难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而这也是阻碍生态理念在水利中应用的重要原因。

三、生态水利设计基本原则

3.1经济性与安全性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在河流综合治理中既要满足人的需求,包括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等需求,也要兼顾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在生态水利的设计过程中,设计方案需要根据水利工程基本原理,还要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基础,满足设计的经济性与安全性要求。安全性的需求是指设计方案需要满足水文学与工程力学基本规律,并且保障水利工程安全、耐久和稳定性,就需要设计人员在水利工程的设计过程中考虑侵蚀与淤泥、流泥沙的输移和河道的冲刷特征,根据动态河流变化规律,从而实现水利工程稳定性。选择水利工程的设计方案,需要从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对比,从而使水利工程的投资量最小,但是经济效益最高。

3.2保持与恢复河流空间的异质性原则

河流中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非生物的环境空间异质性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简言之非生物的环境空间复杂性越高,生物群落种类也就越多,说明非生命系统和生命系统之间有着相互依存和耦合的关系。水利工程的设计中需要维持非生物的空间异质性,需要在有限河流生态系统中进行小环境的创造,为了生物的生存与共存提供更多的空间,使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保证河流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

3.3生态系统自动设计和自我恢复的原则

生态系统自组织的功能意思是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对于自组织是指物种之间的自然选择,物种之间需要通过自然选择方式发现自己所需要的生存环境条件,保证物种数量和繁衍,并且在水利设计中需要根据生态系统自设计和自组织,选择合适的物种记性物种结构和生物群落的组成,体现多样性原则,充分发挥物种自我恢复的功能。

四、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举例

4.1河道改造工程设计

河道是水利工程中占地面积和影响力最广的一部分,一方面它对水利工程引水、蓄水做出了积极地贡献,同时它对环境的保护也产生了一定得阻碍作用。这时在河道的设计中应用生态化理念,能够较大程度上改善其对人类和环境的不良影响,生态化河道设计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4.1.1在河道整治过程中,生态理念在工程中的应用要因地制宜,在工程规划之前,要对河道的生态环境进行相关调查,继而提出相应的生态保护措施,最终实现人与水道流域环境的和谐统一。

4.1.2对护坡断面和河道岸线进行设计时,要结合当地所独特的自然特征,坚持河道流域生态环境的自我设计和自我修复的原则,因地制宜的进行水利设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水利设计真正符合实际需要,真正造福于民。

4.2堤岸工程设计

设计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河流的自净能力是离不开完整健康的生物组织系统的,所以,工程人员在水利工程设计之前应针对当地所有流域的原有生物的组织群落进行全面调查分析,为生态的恢复准备好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为了更好地实现河道堤岸的统一规划设计及建设管理,我们建议采用相关的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对堤岸工程的设计中,保持堤型和堤线的选择多样化,可以有助于流域生物物种的多样化。因此,在设计堤线的原则上,需要保持陆地和自然水面原有的参差交错的形态,保留直至恢复急流和河湾以及湿地和浅滩,尤其要重视保留大型的自然滞洪区。

五、结束语

水利工程建设的本身就是一个改造自然的过程,而为了充分的保护自然,就要引入生态理念,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发挥水利工程的功能。生态理念的应用,是要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确保水利工程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所以在水利工程设计的过程中,要合理的应用生态理念,最终实现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刘浩齐,王兰兰.浅谈水利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8):243.

[2]董哲仁.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胁迫[J].水利水电技术.2003.7.

[3]刘正茂.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应遵循的理论与技术路线[J].水利发展研究.2012

论文作者:胡光丽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3月总第2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4

标签:;  ;  ;  ;  ;  ;  ;  ;  

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胡光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