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价值的构建与实现

个体价值的构建与实现

贺善侃[1]2006年在《构建和谐社会应重视个体价值取向》文中指出社会道德和个体道德是道德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两种价值取向,即社会价值取向和个体价值取向。社会价值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取向,个体价值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层次取向。构建和谐社会的这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两种不同的机制。我们应重视构建和谐社会的个体价值取向。

任艳妮[2]2015年在《大众传媒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以及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我国传统的一元主导的、带有浓郁政治气息的、相对封闭的社会环境,逐渐走向一个多元、开放、自由、竞争的信息社会环境。以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为主的大众传媒已经深刻的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尤其是对新媒体的重度使用者——大学生,传媒的影响力更加明显和深远。以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以培养和训练人的思想品德为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要想在这种复杂多变的传媒环境中发挥引导思想、培养道德品质、规范行为习惯的功能与作用,就必须将传播学的理论和实践融入学科研究与实践活动中,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变革,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视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基础,借鉴传播学、心理学的相关学科理论和研究成果,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有效性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结合大众传媒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现状与问题的实证调研,提炼归纳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传播与接受的内在机理和联系,并根据传播要素及传播过程中要素间的关联互动情况,构建不同传播系统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模式及其实现路径。具体研究内容从以下六个章节展开:第一章,绪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研究的缘起、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核心概念等进行概括和总结,为研究的展开打好基础,做好铺垫。第二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的研究论域和理论基础。任何科学问题的研究都必须是在一定的理论框架和基础上进行和展开的。本研究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传播学理论等相关学科理论基础上进行研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问题研究主要从传播结果的有效性、传播要素的有效性和传播过程模式的有效性三个层面展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信息是否接受和接受程度如何是评价有效性的最终标准。第三章,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路径依赖及嬗变。本文以传播要素为横轴,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历史为纵轴,分析和总结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路径的历史特征和路径依赖。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尤其是在自由、开放的大众传媒环境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固定模式和传统的路径依赖逐渐失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有效性问题凸显。第四章,大众传媒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社会行为,影响其有效性的因素很多。本章重点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了静态层面——传播要素对有效性的影响,动态层面——传播过程环节对有效性的影响。当然,在大众传播时代,传媒环境成为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通过对传播要素、传播过程的影响,进而影响传播结果的有效性。第五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要素的优化。主要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等几个方面重点分析了传播要素本身应该具备的积极属性及在大众传媒环境下如何继续提升和优化这些积极属性以实现有效传播。第六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的构建及有效性的实现路径。由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者、传播方式、传播媒介、传播环境的复杂性和不断变化性,以及这些传播要素间的关联互动和效能发挥不同,一种模式不可能满足所有的要素要求。因此,本部分重点探讨了在不同传播系统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的构建和有效性的实现路径问题。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进行了重新的审视和考察,以受众接受为切入点,分析和探讨了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的因素及提高有效性的路径问题。其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从传播学视角出发,以受众接受为切入点来分析和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有效性问题,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视野和研究视角。大众传媒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外生态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借鉴传播学来重新审视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无论是从理论创新还是实践需要,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能够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视野。同时,这种研究视角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主动与被动的关系,突出了受众在信息传播中的主体地位。在信息传播系统中,教育者(传播者)和受教育者(受众)都是传播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双方地位平等,关系紧密,受众对传播内容的接受与否直接决定了传播活动的成败。因此,以受众接受为切入点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就是在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满足大学生的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影响力和引导力,从而实现最佳的传播效果。第二,初步构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传播的理论分析框架。以往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分析研究多采用本学科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从传播学视角出发,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看作一个有机系统,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有效性在于传播结果的有效性、传播要素的有效性和传播过程模式的有效性三者的统一。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系统的要素构成、效能发挥、运行过程和互动关系的考察、探索,发现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系统的传播障碍,寻找消除传播隔阂的科学方法,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系统良性循环的机制和模式,由此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的有效展开,初步构建了传播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问题的研究理论框架。第三,构建了不同传播系统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有效模式,使研究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理论与实践的新尝试和探索。目前理论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的构建都倾向于建立一种双向互动型的传播模式。笔者认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中,并不只是存在唯一一种传播模式,由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者、传播方式、传播媒介、传播环境的复杂性和不断变化性,以及这些传播要素间的关联互动和效能发挥不同,一种传播模式不可能满足所有的要素要求,展现出所有的传播活动。因此,本文分别探讨了不同信息传播系统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的构建和有效性的实现路径问题,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

谢庆[3]2008年在《论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及其实现》文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主体有两个:一是社会主体,一是个体主体。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可分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和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两种形态。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是个体价值的体现和保障,而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前提和基础,是社会价值实现的落脚点和归宿。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为此,本文从以下几个部分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前言:阐明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含义、类型和特征。该部分是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是什么”的问题,是本文的逻辑起点和理论支撑。从“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两个基本概念的界定开始,在与相关概念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概念进行了厘定。为了进一步揭示出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内涵,本文还对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类型和特征进行了归纳和探讨。第二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内容。这一部分是本文的重点。该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归纳,揭示出思想政治教育在个体成才、展才过程各阶段所具有价值及其特点。第三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实现过程。这一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实现过程的三个因素,以及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对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过程的四阶段进行了分析和揭示。第四部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实现程度的对策。这一部分在对个体价值实现过程三因素及其关系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实现程度的三个方面。在分析和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实现过程四阶段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实现过程的措施。

陈丹[4]2013年在《伦理型学校领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经济化与信息化的发展,诸多伦理丑闻争相暴露。无论是企业、商业还是事业单位,信任危机、欺诈丑闻、推诿责任等伦理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问题同样出现在校园中,蔑视、践踏生命,摧残生命价值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不得不让学校领导者在面对一个个美丽、鲜活的生命面前有所反思。当务之急需要解决的是,究竟何种领导方式、理念与行为能够保存生命价值并进一步促进生命价值的高度发展?这理应成为学校领导者,即校长所要思考并付诸实践的首要任务。“善是保存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伦理原理。”这是阿尔贝特﹒施韦泽“敬畏生命”伦理学说的核心,也是校长实现其敬畏生命伦理领导理念与领导行为的依据。学校被视作实现生命价值的载体,学校领导者,作为实现学校个体生命价值与自身领导力提升的纽带,其伦理领导理念、行为将自始至终影响着处于半开放教育生态系统下的个体生命价值,甚至从某种角度看来,其领导理念与领导行为会决定其生命价值,这便从一定程度上规定了伦理型学校领导所应有的领导理念与领导行为。由于学校的有机、无机环境与处在其中的主体生物:人,构成了生命共同体,“敬畏生命”的伦理理念理应注入到学校领导的领导理念中,并进一步指导其领导行为,实现真正的“敬畏生命”的领导体制。这不仅是对校长传统领导理念的挑战,也是提升其领导力的一个重要途径。正所谓,“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教师与学生。”一位好校长,带领一批好教师,就可以办出一所好学校;一所好学校,也势必将校长的领导力发挥地淋漓尽致。本论文试图将学校置于半开放的教育生态系统中,并进一步构造生命共同体。校长处于生命共同体中并在充分利用教育生态系统中信息、物质交换等基础之上建立并完善其“敬畏生命”的伦理领导理念,通过完善的领导理念指导其领导行为,促进生命共同体中生命个体价值的高度发展,并提升校长自身领导力,为维持教育生态系统健康、积极发展做出应有的响应,更能塑造校长对生命价值的敬畏与敬仰,进而提升自身内在伦理修养。笔者认为,将阿尔贝特?施韦泽的敬畏生命学说注入校长的领导理念,不啻为对学校领导伦理理念、行为的呼唤,同时,也对教育领导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研究“敬畏生命”学说视野下的学校领导有着三方面的意义:第一,能够保证学校生命共同体的生命个体价值得到最纯粹的高度发展,保障其发展的权利与自由;第二,能够促使校长提升自我领导力,并对我国学校传统的领导理念形成一定的冲击,要突破传统的领导理念势必要打破重重壁垒,扫清一切障碍;第三,教育领导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其他与之相关、交叉的学科,要丰富教育领导学科,有必要融入其他发展成熟并且有完善体系的学科。将伦理学、社会学、领导学、教育学融入其中,对教育领导学科的迅速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聂国林[5]2013年在《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有效实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既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充沛的内容和鲜活的形式,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较大的困境。人们孜孜以求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积极应对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困境。在对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比较中,红色资源被高度认可并广为开发利用。由此,如何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精神内涵科学先进、运用形式灵活多样的优势,有效实现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纾解思想政治教育现实性困境,是运用红色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深思和解决的问题。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有效实现是指在对象性实践活动中,红色资源的存在、属性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目的和需要相一致、相适合、相接近的关系由可能转化为现实,客体主体化的结果对主体具有肯定性的意义。红色资源因其发生的特定文化源泉、理论基础、现实依据和根本途径,故而具有鲜明的人民性、民族性、科学性、先进性和意识形态性等特征,运用红色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既合规律又合目的,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和共生性实践依据。与此相应,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形态包括思想引领、政治导向、道德激励、心理优化和审美熏陶等个体价值,以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等社会价值,个体价值是目的性价值,社会价值是工具性价值,二者共同构成完整的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有效实现的本源性基础在于其生成机制,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在红色资源属性满足教育主体需要的实践中生成的,其中主体需要是生成动力,客体属性是生成基础,社会实践是生成途径。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有效实现是有条件的,是在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介体和环体的矛盾运动中实现的,因而,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有效实现受上述因素影响和制约。有效实现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要遵循规律和原则,即要坚持诸要素相协同、真善美相交融和多价值相协调规律,以及开发与利用相结合、要素与整体相结合、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科学路径是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有效实现的根本保障。要有效实现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必须加强党对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建设一支素质精良、结构合理的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坚持社会效益首要地位合理开发红色资源,创新有效实现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方法,构建有效实现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话语体系,建立有效实现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反馈调节机制。

李昭辉[6]2017年在《林语堂文化传播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从林语堂《苏东坡传》的文本切入,从结构主义及符号学的角度出发,借助罗兰·巴尔特文本分析技巧,对该书总体结构特点进行概括提炼,认为《苏东坡传》的文本内在结构独特,具有相对独立但又互为系统的叙事符号,共同构成了其独有的文化传播符号体系。而且,由于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投射了自己思想的影子,因此,这部作品也概括了林语堂的文化传播思想。本研究认为,《苏东坡传》集中体现了林语堂文化传播思想的特点,而且,该文本本身具有突出的叙事深度,在文本构建过程中则突出了苏东坡二元结构的性格及思想特点,具有文本结构上的独特优势。在《苏东坡传》中,林语堂提炼出了个体主义、幽默、欢乐等叙事符码,将中国道家文化与伊壁鸠鲁主义、尼采的酒神精神进行了内在的对接,并在当代现象学、存在主义层面赋予了苏东坡以当代人格精神的特点,实现了林语堂在文化传播层面的思想构建与精神升华。林语堂基本的文化传播策略是以西方精神反观中国文化精神,虽然是对外传播,但对文化的解读策略却是东方指向的,借助了“由西向东”的视角,符合当代国际文化传播中“在地经验,全球视野”的基本潮流与思路,这也是林语堂文化传播研究的现实意义所在。同时,林语堂发挥了微观史学优势、高低语境文化沟通等多种传播策略,借用世界思想语境,体现了构建全人类层面上文化传播平台的努力,为文化传播开辟了十分具有创见意义的宝贵经验,这一点尤其富于现实意义。

肖霞[7]2017年在《道德健康教育研究》文中认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每个人都有着普遍的价值。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逐步深入,从仅重视生理健康,到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并重,再到生理、心理、道德健康三位一体的综合健康观,健康的内涵从生物学到心理学再到伦理学,不断发展深化。道德健康的提出,反映了人们对健康认识的深化,也反映了人们对自身本质认识的深化。人的健康问题,不仅要用生物的眼光看待,还要从道德的角度去审视,即从个体如何对待和处理面临的各种现实关系时所体现的德性水平来判断,从个体以怎样的方式去适应社会来判断,这就是个体的道德健康水平。道德健康的重要性需要我们重视道德健康教育,道德健康教育是实现道德健康的必要途径。道德健康教育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内容,可以从健康学、教育学等角度来研究,本文对道德健康教育的研究从伦理学的角度展开。文章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从伦理学的视角,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运用理论与现实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结合、比较研究等方法,尝试对道德健康教育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和观点包括:第一,对道德健康、道德健康教育进行基础理论研究。首先对“道德健康教育”的内涵进行阐释。在阐释健康、道德健康、“健康的道德”内涵的基础上,提出“道德健康教育”的内涵:所谓道德健康教育,就是社会以个体道德健康的实现为目标,通过“健康的道德”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个体的道德发展进行干预的活动。道德健康教育既以个体道德健康的实现为目标,又对社会的道德健康提出一定要求。道德健康教育有两层内涵:一是针对个体的道德健康所进行的教育,以个体道德上的健康为目标;二是通过“健康的道德”来对个体进行教育。“健康的道德”是对个人与社会的双重制约、双向要求,这就使得道德健康教育在以个体道德健康的实现为目标的同时,又对社会的道德健康提出一定要求。其次对道德健康教育的理论来源及学科基础进行分析。从中国传统思想史、西方思想史以及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中寻求道德健康教育的理论依据,同时对道德健康教育的学科基础进行论证。第二,对道德健康教育的现实依据进行分析。一定的道德意识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道德健康教育的提出,是我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不断发展的结果。同时,道德健康教育是个人全面发展、利益满足的需要,是提升个体的社会认同、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的需要,也是提升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需要。第三,分析道德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道德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实现个体道德上的健康,是一种道德上的良好状态,道德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首先应围绕这一目标来确定。同时应注重“健康的道德”的要求,这是道德健康教育区别于一般道德教育的特殊要求。具体而言,道德健康教育主要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首先确立道德健康的标准、明确道德健康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围绕激发道德需要、提升道德认识、强化道德态度、提升道德能力四个方面展开。第四,提出道德健康教育的方法论原则。道德健康教育的方法论原则需要体现道德健康教育具体方法的共性,对道德健康教育具体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具有普遍性的指导作用。同时,道德健康教育的方法论原则应满足逻辑和实践两方面的要求:它一方面应是道德健康教育含义的逻辑展开,另一方面则应反映每个社会成员的健康利益,成为道德健康教育中应遵循的普遍道德原则。因篇幅所限,本文探讨了道德健康教育的一般方法论原则: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相统一、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相统一、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第五,探索道德健康教育的实现路径。关于道德健康教育的实现路径,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一是以“健康的道德”为立足点,一方面树立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相统一的观念,另一方面正确处理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之间的关系;二是注重道德健康教育方法的选择,并具体分析了几种主要的道德健康教育方法:理论灌输法、生活体验法、榜样示范法、无痕渗透法、道德奖惩法;三是优化道德健康教育的社会环境,从制度、舆论两方面就如何营造公正的社会环境进行了探索;四是注重个体道德健康的自教自律,并探索了个体道德健康自教自律的主要途径:学思结合、反躬自省、慎独慎微、积善成德。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一是有利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从纵向的方面看,道德健康教育不仅能够促进个体的生理、心理健康,而且能够满足个体的道德需要,实现个体精神上的追求。从横向的方面看,道德健康教育能够帮助个体合理解决自我需要与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使个体自觉地适应社会。二是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谐社会是以和谐的个体为基础的。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而言,个体的道德健康与公平正义的制度安排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个体的道德健康水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同时,道德健康教育对社会本身健康性的要求也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与完善,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三是有利于德育理论的丰富及德育实效性的增强。如何适应时代要求从传统德育向新型德育转变,是德育理论在新情况、新形势下面临的崭新课题。只有在理论上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更富“时效性”,德育理论才能不断增强其“实效性”。随着人们对健康认识的深化,健康的伦理维度——道德健康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这就需要德育理论也与时俱进,加强道德健康教育研究。

李玉洁[8]2011年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研究》文中指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当今网络时代的新发展与新形态。近年来,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前沿热点问题,并且取得了不小的研究成果。本文就是立足于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进行较深入的研究。首先,本文在研究视角上摒弃了传统的工具理性观念,提出网络是具体的、历史的客观存在物,它本质是一种反观和改造现实世界的空间,是检验客观实在之真正意义的工具,它的最终目的是解放人的思想,而不是奴役它;是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不是限制它。但是,就现阶段而言,网络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作用与功能上,都没有体现出它反观现实、改造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再加上人自身认识的局限性,网络沦为人们逃避现实、放纵自我、攻击他人的工具。因此,网络本质呼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以期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满足网络空间中人的特殊需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网络、合理利用网络,发挥网络检验现实世界、解放人的思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其次,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重点借鉴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和价值哲学理论,参考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和网络科学的既得成果,在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中确立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以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内涵和特点。本文提出网络自建立之初就遵循的互联网协议及网络本身作为现代科技产物所遵循的现代逻辑程序和网络的人工智能化发展所提供的交互式和全身沉浸式互动模式,是导致网络空间既具有现实性和实践性,又具有虚拟性、遥在性和模拟性的根本原因。从而使网络空间中的主体具有了与现实空间中的人同样的主体性,使网络空间成为一种全新的社会文化形式和生存方式,同时也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成为可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成立。最后,在立足于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判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成立与否的基本原则,即是否有利于满足网络空间中人的需要;是否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是否有利于反观和改造现实世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原则与具体实现途径。以期通过坚持理想信念教育,构建个体积极精神世界;加强思想教育,实现个体身心合一;培养鲜明个性,完善个体人格;走向虚拟实践,回归现实生活来实现对网络空间中个人意义存在地追寻,在拓宽网络空间中个体思想通道的同时开发其创造性和创新性,最终实现网络空间中真实个体的重塑,使网络与人实现共同的全面发展。

任源[9]2017年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及其实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社会的发展日益改变着人的生存、生活和思维方式,给人的全面发展带来了双重影响,它一方面提升了人生存发展的自由性、平等性、开放性,但同时也滋生了人生意义迷失、价值取向紊乱、理想信念模糊、道德人格缺失等社会问题,这迫切呼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引起学术界关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强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生存发展的积极意义,具体表现为引导政治方向、激发精神动力、培育道德人格、规范道德行为。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为研究对象,不仅为我们审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也为我们科学认识其价值功能,切实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了有益借鉴。文章立足于前人成果,围绕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一般理论及其实现过程展开,旨在挖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属性和功能,以实现其对人生存发展的积极意义。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现状等问题;第二章主要概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概念、本质、特征以及与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第三章主要阐释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研究的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文章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西方人学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以及相关学科知识为理论依据,以网络对人的自由个性、社会关系、生存意义、精神生活带来的双重影响为现实依据,从理论和现实角度阐释了课题研究的必要性;第四章是从理论层面论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阶段与实现动力;第五章是从实践层面探析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困境与实现路径。

戴巍[10]2011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价值取向这一前提性、根本性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以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分析、反思,有利于启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自身价值选择的自觉性,不再仅仅被动接受既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和目标,而是增强自身的批判意识和批判精神,寻求自己的价值追求和理性定位。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价值取向建设性的思路,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指导,为学校进行合理科学的价值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自身价值。同时,有助于提高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的反思能力,增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Thesi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people-centered values of the premise, the fundamental problem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past, the analysis of value orientation, reflection, is conducive to their ow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spired choice of the value of consciousness, no longer just passive acceptance of the established policies and objectiv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ut enhance their own critical consciousness and critical spirit, to seek their own pursuit of value and rational posi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make people-oriented values and constructive ideas for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reasonable value of science schools choose to provide the theoretical basis to prote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realize their own value. At the same time, help to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majority of workers in the education process the ability to reflect, enhan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argeted and effective.

参考文献:

[1]. 构建和谐社会应重视个体价值取向[J]. 贺善侃.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6

[2]. 大众传媒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有效性研究[D]. 任艳妮. 西北工业大学. 2015

[3]. 论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及其实现[D]. 谢庆. 西南大学. 2008

[4]. 伦理型学校领导研究[D]. 陈丹. 上海师范大学. 2013

[5]. 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有效实现研究[D]. 聂国林. 南昌大学. 2013

[6]. 林语堂文化传播思想研究[D]. 李昭辉. 兰州大学. 2017

[7]. 道德健康教育研究[D]. 肖霞. 山东师范大学. 2017

[8].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研究[D]. 李玉洁. 广西师范大学. 2011

[9].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及其实现研究[D]. 任源. 吉林大学. 2017

[1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研究[D]. 戴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1

标签:;  ;  ;  ;  ;  ;  ;  

个体价值的构建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