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世界末日_羽毛球论文

直到世界末日_羽毛球论文

直到世界尽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尽头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伦敦奥运会上,被誉为“超级丹”的林丹,在羽毛球男单决赛中,以逆转的方式击败李宗伟,成为首位蝉联奥运金牌的羽毛球手、也成为获得世界冠军次数“第一人”。他无可争议地成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羽毛球运动员。

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很多人都很好奇:超级丹有着怎样非同一般的成长故事?奥运会结束以后,林丹推出了自传《直到世界尽头》,讲述了自己的成长之路。我们特节选部分章节,一起分享超级丹成长的心路历程。

●自序

三届奥运会,我用12年国手生活,拿下看似不可能的“全满贯”,成为这个星球上拥有最多荣耀的羽毛球选手。

在赛场上拼杀了这么多年,我早就学会了什么是宠辱不惊。男子单打从来不乏天王级的巨星,然而,在每一场看似是一对一的决斗背后,凝结了太多的情感与传奇。我发觉,我收获的不仅仅是多少个冠军头衔,更是那些人与事在我生命中留下的刻痕。

我只是普通人家的儿子,有着朴素的情感,和每个“80后”一样,我也爱看《机器猫》或是樱木花道,热爱生活,热爱一切新鲜的潮流,偶尔有点怀旧,年龄越大越常思考生命的意义。有一天晚上跟朋友聊起小时候打球的趣事时,我突然发觉那些故事中的主角如今都已散落在各地,有的甚至已经离开了羽毛球。某一刻,我说:“好吧,我知道了,这本书就叫《直到世界尽头》。”因为他们实实在在地存在过、灿烂过,我们一起走过的岁月,那些共同的记忆,还会延续下去,直到世界尽头。

几年前看到一本迈克尔·乔丹的自传——《我的天下》,我才开始觉得,与其说是老天选择了赋予我们不一样的使命,不如说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对于我们热爱的运动,对于我们身处的时代,我们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国体坛有太多的后起之秀,他们不想成为第二个林丹或者第二个姚明、第二个刘翔,他们只想做自己。没错,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自己”。

人生的精彩不在于你站得有多高,而在于生命的宽度。现在,我也想看看我左右的风景,甚至站在不同的角度回头看看来时的路。于是,我看到了你们,在我生命中为我欢呼、为我喝彩,抑或使我沮丧,使我受伤的你们。

●在体校的日子

9岁进了福建省体校,我就是半专业的运动员了,上午读书,下午训练,一周只休息星期天一天。

那会儿在每个星期六的时候,体校会放一部电影。这时候你就会看到,偶像的力量是什么。看得最多的就是林志颖,有时也播周星驰。不管男生女生,好像都会喜欢林志颖、吴奇隆,还有一部分女孩喜欢郭富城。

和别的孩子一样,我也会买一些海报贴在墙上。像林志颖这些,那个年代,大家都买,我也跟着买,而且还留长头发。可能很多人都没见过我留长发的模样,而且还是分头呢,中分。那种发型是那时体校的每个学生都会留的。那会儿都学港台明星,头发留得很长,每天起床后,先用水把头发打湿,然后往两边梳。现在回想起来,那就是20世纪90年代的时尚。

这种看似欢乐的集体生活,我花了整整一个学期的时间,其实都没有完全适应过来。多亏了体校里的那些小伙伴,让我感受到很多温暖。因为就算我叫爸爸妈妈来,他们也没有办法来,他们要上班,那时候外婆也不可能天天来。这就逼着我只能靠自己,其他室友也是一样。慢慢地,我就把注意力转移了,不再去想爸妈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把我接回家。我进体校的第二年,谢鑫也来到了福州。我觉得他好像比我好一点,来了以后很快就适应了体校的生活。

也正是那一年,我参加了全国少儿羽毛球锦标赛,获得了乙组男单亚军。那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块奖牌。那时候是第一次出省比赛,还没有奖金、荣誉的概念,只觉得很开心。在回福州之前,我跟我们教练借了点钱,给爸爸买了个烟灰缸,给妈妈带了一包她没吃过的草莓饼干。

那时候我11岁。

●第一次遭遇挫折

那次军训回去后不久,我就代表八一队入选了亚洲青年锦标赛的中国队参赛阵容。比赛在缅甸原来的首都仰光举行。

男单32进16的那场球,我败在了印尼一个比我大一点的球员手里。当时他的球确实比我打得好一点。输球后,我一下来就被所有教练批评。他们说我在场上没有意志品质,打不过就放弃,所以回来以后,我就被国家青年队除名了,也就是开除。

那时候,中国青年羽毛球队在福州集中训练,我是同年龄那一批男单中唯一一个能去参加1998年亚洲青年锦标赛的。当时跟我一起训练的还有鲍春来、邱波辉,他们都去不了,就我去了。结果我打成这样,所以回来后就被开除了。

我记得,赛后我来到看台上,被所有的教练挨个批评,狠狠地批。他们每个人挨个把我批评完,我站在那里就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我当时就想,完了,我的羽毛球事业完了,眼前一片漆黑。

这件事对当时15岁的我打击真的很大,而且后来发生的事情让我特别尴尬。

我回到福州以后,已经很自觉地把东西整理好,准备随时走人。国青队和八一队的基地在一起,只要我拎个箱子,从这个楼走到那个楼,就从国青队回到八一队了。

电话里我们教练说,反正你就等通知吧。结果回来后的第二天,国青队通知下午开会,我就去了。我记得太清楚了,我刚坐下来,其中一个教练就跟我讲:“你不用坐这儿了,你已经不是国青队的队员了。”我就站起来,在所有人的注视下走出了会议室大门。是所有人啊,所有的男男女女都在那里,我就那么被赶出去了。

那天我特别难过,心里太难受了。但也不是生气,因为我没有资格生气,确实是我自己比赛没打好。

也许是天性使然,自小我的骨子里就有一股不服输的劲。九岁那年,刚进入福建少年队的我,便获得了龙岩地区羽毛球比赛乙组的冠军。年少得志,就难免轻狂,恃宠而骄,脾气也大得很。不光是在比赛和训练中脾气倔、不服输,就连生活中也是这样。

不服输、好胜心强、求胜心切的这种性格,就像一把双刃剑,既成就了后来的我,也让我在职业生涯中多次遭遇危机,兵败雅典就是最好的例证。

而事实证明,被国青队开除的这次变故对我来讲反而是件好事。回到八一队后,我就真正意识到其实我真的什么都不是。你条件不错,那些人就夸你,但你没有成绩,就代表你什么都没有。我开始检讨自己的训练。

被开除后的那段时间,我开始回想自己的过去。以前的我,要是某天练得很好,就特别来劲;要是练得不好,就一塌糊涂,摔球拍什么的都来了。我还曾经因为摔球拍被停训20天,那时的教练就没见过这么不服管教的队员。

自那以后,无论是训练还是比赛,我都认真了许多,开始懂得什么叫真正的敬业。比赛不是你今天感觉不好,就可以随随便便输掉的。

标签:;  ;  

直到世界末日_羽毛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