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特征调查及诊治分析论文_黄求生

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特征调查及诊治分析论文_黄求生

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感染内科 湖南湘潭 411100

【摘 要】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特征调查及诊治。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60例,对其临床特征及诊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患者重型27例,危重型19例,共占76.67%;死亡率为8.33%。结论: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表现较复杂,病毒致病性强,需进一步研究以降低该病致死率。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特征;病毒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s,HFRS)也称为流行性出血热,是因汉坦病毒引发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该病毒具有多嗜性,主要通过鼠类进行传播[1]。HFRS病理变化为毛细血管损伤、全身小血管损伤,会对机体多脏器造成不同程度损伤,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出血、低血压休克、肾功能损伤等相对较复杂,不同季节均可发病,在临床诊断中需与其他相似疾病进行鉴别,容易出现误诊[2,3]。本研究主要对HFRS疾病临床特征及诊治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均符合人民卫生出版社《传染病学》(第八版)诊断标准 确诊为HFRS,特异性IgM抗体检查阳性。其中男47例,女13例,年龄23-62岁,平均(38.21±5.22)岁。

1.2 检查方法

本研究患者均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行生化检验,其中肝炎病毒标志物及出血热抗体用ELISA法检查,血常规检查应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进行。

1.3 临床特点

本研究患者均伴有发热症状,21例(35.00%)临床表现为头部、眼眶、骨骼肌肉疼痛以及胸、颈、面部潮红等。48例(80%)存在明显少尿期,22例(36.67%)存在明显低血压休克期,19例(31.67%)出现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重叠。临床分型:重型27例,危重型19例,共占76.67%;33例(55.00%)患者表现为HFRS典型症状,其余27例(45.00%)均为不典型病例,不典型病例主要表现为发热、休克、少尿期重叠19例,其他表现为渗出、水肿损害严重或表现为高血容量病人共21例。

1.4 临床检查

对本研究60例患者行血常规检查,血细胞计数:10.0×109/L-20.0×109/L患者18例,所占比例为30.00%、20.1×109/L-30.0×109/L患者28例,所占比例为46.67%、30.1×109/L-40.0×109/L患者14例,所占比例为23.33%;45例患者异性淋巴细胞呈升高状态,比例为75.00%;其中中性粒细胞比70%-80%共23例、81%-90%共31例、>90%共6例,所占比例分别为38.33%、51.67%、10.00%;血小板计数:4.0×1012/L-10.0×1012/L共19例、10.1×1012/L-50×1012/L共23例、50.1×1012/L-100×1012/L共18例,所占比例依次为31.67%、38.33%、30.00%;

60例患者均出现蛋白尿,其中蛋白尿++15例,蛋白尿+++32例,蛋白尿++++13例,所占比例依次为25.00%、53.33%、21.67%;56例(93.33%)患者伴有肝功能异常,其中56例(93.33%)AST、ALT升高;21例TB升高;56例(93.33%)ALB降低,其中4例(6.67%)低于20 g/L降至最低16.8g/L。60例患者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均升高,其中肌酐水平最高达1185μmol/L,尿素氮水平最高至45.5mmol/L。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 临床表现

本研究患者入院第2d均进行血清HFRS特异性抗体检查,结果显示:48例(80.00%)患者抗体为阳性,其中37例(61.67%)HFRS 单份IgM抗体血清滴度>1:80,11例(18.33%)双份血清IgG抗体升高>4倍。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32例(53.33%)患者心电图存在异常。胸片及B超检查中5例(8.33%)胸腔积液或腹腔积液,7例(11.67%)肺水肿或肺淤血,11例(18.33%)脾肿大,16例(26.67%)肝肿大,21例(35.00%)肾周水肿、肾肿大。

1.6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针对其临床情况行抗病毒、利尿、防治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若患者存在肾功能衰竭需行血液透析,直至肾功能好转。患者病情发展为多尿期后可根据患者病情主要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防止感染等治疗措施。

2 结果

本研究60例HFRS患者治疗后,痊愈51例(85.00%),好转4例(6.67%),死亡5例(8.33%)---。痊愈及好转患者中均未出现并发症。5例死亡患者血小板计数均<20×109/L,2例因并发症严重导致机体多脏器衰竭致死,2例因过量补液后突发急性心力衰竭致死,1例因低血压休克病人过剂量使用退热药休克致死。

3 讨论

HFRS属于急性传染病之一,该疾病感染病毒具有泛嗜性,不仅能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害,还能造成心、肝、肾、肺等多组织脏器损伤,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4,5]。相关研究认为[6],HFRS患者因病毒感染会造成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导致多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其中以肿瘤坏死因子为主要代表,均对机体组织造成一定损伤,其中内皮素及一氧化氮水平升高将扩张血管对血小板聚集及黏附进行抑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血管通透性。对本研究HFRS患者临床特征及诊疗情况分析发现不同年龄均可发病,其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所有患者均存在蛋白尿且肌酐、尿素氮水平升高,大多患者伴有肝功能异常。本组病例重型、危重型占76.67%,不典型病例多,主要是我院收治的HFRS病人多是转院病人,病情重才转院,到病情严重时临床表现已经不典型,不典型病人大多数有明显的少尿、渗出、水肿,严重的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血小板减少等,同时有少尿、渗出、血压低,稍微增加补液扩容就可能导致高血容量,病情极为复杂,需要仔细观察、甄别,针对性的治疗。

本研究HFRS患者病死率为8.33%,死亡率高与本组病例重型、危重型病人多有关。对患者死亡原因分析,认为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HFRS发病临床表现不典型且与其他类型疾病相似,在临床诊断治疗中出现误诊,造成患者治疗方向错误,未及时发现早期低血压休克表现,发热用退热药过度后出汗过多加重休克致死,表明对HFRS的发热可以重叠休克的认知程度不够,在诊疗时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患者病情加重;②HFRS病毒致病性较强,临床治疗中病情未得到及时控制,患者出现严重性并发症后对机体脏器造成损伤,最终累及多脏器衰竭直至死亡;③死亡患者均有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提示血小板越低病情越重,可能短时间内患者出现多脏器衰竭致使死亡。提示,HFRS患者治疗一定要仔细观察病情,了解不同时期病理生理特点,针对不同病情特点把握治疗时机,对患者病情发展进行控制,降低死亡率。

综上所述,HFRS患者临床表现具有多样化,死亡率较高,应对疾病病原、机制、不同时期病理表现变化等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HFRS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分析总结经验,以提高临床痊愈率。

参考文献:

[1]刘昕.37例流行性出血热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5):89-90.

[2]林辉荣,温瑞英.1例流行性出血热误诊病例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5,21(3):110-111.

[3]赵阳,赵臣.吉林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48例临床分析[J].微生物学杂志,2014,05:109-112.

[4]赵叶丽,陈卡娅,李慧敏.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方法[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29(01):72-73.

[5] 刘涛. 肾综合征出血热62例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5,10(05):161-162.

[6]李青华,王利亚,李亚楠,等.2008~2012年中国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分析[J]. 军事医学,2013,37(12):895-897.

论文作者:黄求生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1

标签:;  ;  ;  ;  ;  ;  ;  ;  

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特征调查及诊治分析论文_黄求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