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脊髓炎60例临床分析论文_永星

(成都市天府新区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213)

【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4年7月起到2016年7月期间本院所收治的所有急性脊髓炎患者中选取部分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一共选取了60例患者,将这6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两组各30例,分别记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采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进行治疗,后者采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的临床疗效,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脊髓炎治疗,可采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进行治疗。

【关键词】急性脊髓炎;地塞米松;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0-0188-02

急性脊髓炎指的是脊髓发生的一种非特异性病变所引起的,这种脊髓的病变多发生于脊髓感染和炎症发生以后。为了显著提高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对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简要的探究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4年7月起到2016年7月期间本院所收治的所有急性脊髓炎患者中选取部分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一共选取了60例患者,这60例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且这60例患者经脑脊液检查和MRI检查后均确诊为急性脊髓炎。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病例数均为30例,在对照组的30例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在18~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6±4.3)岁;在观察组的30例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在19~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7±4.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的30例患者采用常规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具体方法为采用由天津金耀集团湖北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进行静脉注射,将20mg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与5%的G·S250ml缓冲液进行混合后,在清晨的时候进行空腹静脉注射,20mg/d,连续注射10d,从10d后开始逐渐减少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的量,每周减少5mg直至停药。

观察组:观察组的30例患者采用甲基强的松龙进行冲击治疗,首先在患者每天清晨给予空腹静脉注射由武汉鸿睿康试剂有限公司生产的甲基强的松龙,将1000mg的甲基强的松龙和5%的G·S1000ml的缓冲液进行混合后静脉注射,1000mg/d,连续注射5d的甲基强的松龙注射液后,停止静脉注射,改为口服强的松龙,强的松龙的口服剂量一开始为50mg/d,然后每周递减5mg,直到停药。

在两组患者治疗的过程当中,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适量的抗生素、维生素和神经保护剂、护胃剂进行辅助治疗。

1.3 疗效判定

患者确诊后瘫痪,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独立行走和大小便功能得到基本恢复判定为显效;患者确诊后瘫痪,经过治疗后患者从瘫痪恢复到具有持物的能力,同时患者的肌力和膀胱功能有显著的改善,但是无法独立行走判定为有效;患者确诊后瘫痪的情况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甚至更为严重判定为无效[1]。临床疗效=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有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两组治疗前后VAS值比较用t检验,两组疗效差异采用卡方值进行检验并比较,当差异值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来看,根据上述疗效判定进行临床效果的评估,在对照组的30例患者中,显效的有10例,有效的有13例,无效的有7例,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在观察组的30例患者中,显效的有13例,有效的有16例,无效的有1例,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如表所示。

3.结论

3.1 急性脊髓炎的基本概述

所谓急性脊髓炎,指的是由于患者自身的免疫感染或者是个别的疫苗接种等反应导致患者的脊髓产生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性改变的一种急性,所以,急性脊髓炎又叫做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急性脊髓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从急性脊髓炎的病理变化来看,据悉,该疾病的主要病理改变是患者的髓鞘肿胀、髓鞘脱失,使得患者髓鞘周围的淋巴细胞显著增生、导致轴索变性、血管周围的炎症细胞发生浸润,急性脊髓炎后期的病理发展会使得患者的胸髓受累,导致患者病损水平以下的肢体瘫痪、出现传导束性感觉障碍和大小便障碍等[2]。

据有关人士对急性脊髓炎的病因进行分析后认为,导致急性脊髓炎病变的病因包括流感、麻疹、水痘、风疹、流行性腮腺炎、EB病毒、巨细胞病毒、支原体等,临床上通过脑脊液的检查也尚未能从脑脊液和脊髓中分离出病毒病菌,但是普遍认为急性脊髓炎的病发与患者病毒感染后自身的免疫反应能力有关,直接感染不会导致急性脊髓炎的病发[3]。

3.2 急性脊髓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依据

急性脊髓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病发急、发病是患者出现低烧、病变的部位会有神经根痛、肢体麻木乏力以及病变节段束带感,同时急性脊髓炎的病情发展速度也比较快,在患者起病后的几个小时或者几天内就会导致患者胸髓受累,使得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出现障碍、患者的感觉缺失、膀胱和直肠括约肌功能出现障碍,再往后,急性脊髓炎的病情发展就会导致患者病变平面以下肢体瘫痪[4]。

对于急性脊髓炎的诊断,主要的诊断依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患者的进展性脊髓型感觉、运动以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基本的临床表现和临床症状,二是依靠脑脊液检查或者MRI检查发现患者脑脊液中淋巴细胞的显著增多。

3.3 急性脊髓炎的治疗

对于急性脊髓炎的治疗,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康复锻炼等,其中药物治疗的主要依据是在患者急性期的时候给予各种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地塞米松的静脉滴注治疗。本文以地塞米松治疗作为对照组,给观察组患者采用甲基强的松龙进行冲击治疗,从上述结果中可以看出,与地塞米松治疗效果相比,甲基强的松龙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这表明甲基强的松龙可应用到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治疗当中。

【参考文献】

[1]张伟娟,陈朝进.甲泼尼龙冲击疗法辅治急性脊髓炎的疗效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7):65.

[2]冷函.甲泼尼龙冲击疗法辅治急性脊髓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1):223-224.

[3]李振飞.关于急性脊髓炎患者采用甲泼尼龙冲击疗法进行治疗的有效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2):59-61.

[4]全凤秋.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治疗急性脊髓炎的临床疗效[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9):101.

论文作者:永星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

标签:;  ;  ;  ;  ;  ;  ;  ;  

急性脊髓炎60例临床分析论文_永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